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金庸筆下一場清朝大敗仗,其真相卻是中國再次收復了西域!

原創不易, 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劉備武, 無授權禁轉!

讀過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的朋友可能都對書中的一個角色有比較深的印象——霍青桐。 在此書中, 霍青桐是南疆回部首領的女兒, 武藝高超, 富有智慧, 可謂巾幗不讓鬚眉。 在她的指揮之下, 回部軍民通過巧妙設伏, 在“黑水河之戰”中以少勝多, 大敗清朝大將烏雅兆惠, 殲滅四萬清軍, 霍青桐也由此成為了回部軍民心中的英雄。 那麼, 歷史上真的有這麼一場“黑水河之戰”嗎?答案是既有也沒有。 說有, 是因為清朝歷史上確實有過一場“黑水營之戰”,

而且對陣雙方確實是回部軍隊和清軍, 清軍同帥也確實是烏雅兆惠, 說沒有, 是因為這場戰役的實際情況和小說中描述的完全相反, 是清軍獲得了此戰的最後勝利。 那麼, 這場戰役真實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

(不同版本的《書劍恩仇錄》電視劇中的霍青桐形象)

話說乾隆二十年(1755年), 由於盤踞西域的蒙古準噶爾部發生內亂, 乾隆帝抓住機會, 以叛逃歸清的準噶爾部貴族阿睦爾撒納為先導, 派出數萬大軍遠征西域, 史稱“平定準部之戰”。 由於準噶爾首領達瓦齊喪盡人心, 清軍很快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原先被達瓦齊囚禁的南疆地區回部大小和卓木(聖人後裔的意思)波羅尼都和霍集占也被清軍釋放, 並任命他們來掌管回部事務。 照理說, 清軍讓他們重獲自由, 又讓他們掌握了回部的大權, 他們理應對清廷感恩戴德, 然而, 小和卓木霍集占卻野心勃勃, 企圖將清軍逐出西域, 獨霸天山南北。 很快, 他的機會就來了。 隨著清軍主力東返, 原先引清軍入西域的阿睦爾撒納因野心沒有得到滿足,

遂起兵反叛。 霍集占見時機一到, 立即起兵回應。 其兄長波羅尼都開始時首鼠兩端, 隨後見叛軍節節勝利, 於是也加入叛亂, 一時之間, 天山南北都陷入了混亂之中。 清廷由於忙於鎮壓北疆的阿睦爾撒納叛亂, 暫時抽不出手來對付大小和卓木叛亂。 到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底, 阿睦爾撒納叛軍終於被消滅, 清廷開始著手進軍南疆, 掃平大小和卓木叛軍。 於是, 烏雅兆惠開始登上了歷史舞臺。

(乾隆帝下令繪製的平定準部回部功臣畫像中的烏雅兆惠像)

烏雅兆惠, 滿洲正黃旗人, 是雍正帝的生母烏雅氏的族孫, 出身高貴, 勇猛善戰。 曾參與第一次大小金川之戰和平定準部之戰, 立下赫赫戰功。 乾隆帝認為他是一個難得的將才, 於是任命他為定邊將軍, 率大軍出征南疆, 平定大小和卓木。 經過幾個月的準備,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八月, 兆惠率大軍南下, 開始了艱苦的平定南疆之戰。 清軍打擊的首要目標, 就是霍集占所盤踞的葉爾羌城(今新疆莎車縣)。 十月初,

兆惠統率的四千兵馬率先進抵葉爾羌郊外, 紮營于黑水營。 霍集占匆忙集中人馬出城反擊, 結果三戰三敗, 士氣大挫。 但是兆惠所率的清軍前鋒由於進軍速度太快, 和後方的輜重部隊脫離了聯繫, 很快陷入了糧餉不繼的困境。 霍集占偵知這一情況, 於是設下圈套, 讓人放出風聲, 說葉爾羌城南山下有人放牧, 兆惠聽說之後立刻決定渡過葉爾羌河去劫奪羊群以補充給養。 結果清軍先頭部隊從葉爾羌河橋上過去四百多人, 橋突然就塌了。 霍集占的伏兵四出, 將清軍重重包圍。 兆惠在負傷的情況下臨危不亂, 指揮清軍邊打邊撤, 在付出傷亡數百人的代價之後, 終於撤回了黑水營, 堅守待援。 霍集占見清軍已經擊敗, 於是指揮一萬五千人馬, 將黑水營團團圍住,日夜攻打,企圖一舉將清軍殲滅之。

(乾隆下令繪製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中的《黑水解圍》卷,圖左側的營盤即為兆惠堅守的黑水營)

兆惠堅守黑水營的戰鬥上是極其艱苦的。回部叛軍數量是清軍的五倍,而且黑水營內糧草給養十分匱乏,但是在兆惠的指揮之下,清軍頂住了叛軍長達五天的猛攻。霍集占見強攻不能奏效,遂改為長期圍困。此時,南疆地區早已是天寒地凍,黑水營內的清軍糧草不繼,處境十分困難。有限的糧食吃完之後,他們就殺戰馬裹腹,戰馬吃完之後,就煮皮革、馬鞍為食,最後連皮革、馬鞍都吃光,清軍無奈之下,開始用被擊斃的叛軍屍體充饑。儘管如此,在兆惠的統率下,清軍士氣始終沒有崩潰,一直頑強地和叛軍對峙。霍集占見吃不掉清軍,又下令從上游掘開河堤,企圖用洪水淹沒清軍。兆惠見招拆招,下令在營中挖掘排水渠,將洪水泄走。為了解決子彈不足的問題,清軍利用大樹作為掩體工事,抵擋叛軍的子彈。然後再挖開大樹,把裡面的彈丸找出來,再用來回射叛軍。結果清軍軍心未亂,叛軍卻已心慌,他們認為清軍有天神相助,有打不完的彈藥。霍集占也越發焦躁不安,小小的黑水營成了插進叛軍腹地的一顆拔不掉的釘子!

(乾隆下令繪製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中的《凱宴成功諸將士》卷,兆惠成為平定準部回部的第二大功臣。)

在艱苦地和叛軍對峙了近三個月之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初,兆惠盼望了很久的援軍終於到來了。正月初九日,兆惠的副手——定邊右副將軍富德率領三千多援軍,從阿克蘇一路趕來,一路上擊潰了叛軍的阻擊,接近了黑水營。此時叛軍因長期圍困對峙,早已士氣消沉,聽聞清軍援軍已到,更是人心惶惶。兆惠抓住機會主動出擊,一舉將圍困的叛軍全部擊潰,正月十四日,兆惠和富德兩軍會師,終於取得了黑水營之戰的最後勝利! 黑水營之戰的勝利,令叛軍士氣大挫,喪失了和清軍正面對抗的信心,叛逃歸清的人越來越多。在黑水營之戰後,清軍節節勝利,連續攻克葉爾羌、和闐、喀什噶爾等重鎮,大小和卓木一蹶不振,一路西逃,最終客死他鄉。清軍經過一年的艱苦戰鬥,終於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徹底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亂。至此,天山南北的廣大區域全部歸入了中國的版圖,中國通過此戰收復了昔日的西域領土,乾隆帝為這片遼闊的土地命名為“新疆”,直到今天。

(平定回部之後的清朝版圖達到鼎盛局面,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

(位於北京市前井胡同的兆惠府,現在已經成了一個破舊的大雜院,但門欞上的精美雕花依然向世人宣示著這所府邸曾經的輝煌。)

可以說,在這場歷史性的戰爭中,兆惠和他所指揮的黑水營之戰起了極其的關鍵的作用。如果不是兆惠臨危不亂,指揮有方,清軍就很難在五倍於己的叛軍圍攻之下堅持三個月,而如果黑水營的清軍被殲滅,那麼叛軍氣焰將更加囂張,清廷的平叛行動也將變得更加困難。正因為如此,兆惠和他指揮的黑水營之戰才值得在歷史上大書一筆!歷史必將銘記這位為中國收復新疆立下不朽功勳的名將!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將黑水營團團圍住,日夜攻打,企圖一舉將清軍殲滅之。

(乾隆下令繪製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中的《黑水解圍》卷,圖左側的營盤即為兆惠堅守的黑水營)

兆惠堅守黑水營的戰鬥上是極其艱苦的。回部叛軍數量是清軍的五倍,而且黑水營內糧草給養十分匱乏,但是在兆惠的指揮之下,清軍頂住了叛軍長達五天的猛攻。霍集占見強攻不能奏效,遂改為長期圍困。此時,南疆地區早已是天寒地凍,黑水營內的清軍糧草不繼,處境十分困難。有限的糧食吃完之後,他們就殺戰馬裹腹,戰馬吃完之後,就煮皮革、馬鞍為食,最後連皮革、馬鞍都吃光,清軍無奈之下,開始用被擊斃的叛軍屍體充饑。儘管如此,在兆惠的統率下,清軍士氣始終沒有崩潰,一直頑強地和叛軍對峙。霍集占見吃不掉清軍,又下令從上游掘開河堤,企圖用洪水淹沒清軍。兆惠見招拆招,下令在營中挖掘排水渠,將洪水泄走。為了解決子彈不足的問題,清軍利用大樹作為掩體工事,抵擋叛軍的子彈。然後再挖開大樹,把裡面的彈丸找出來,再用來回射叛軍。結果清軍軍心未亂,叛軍卻已心慌,他們認為清軍有天神相助,有打不完的彈藥。霍集占也越發焦躁不安,小小的黑水營成了插進叛軍腹地的一顆拔不掉的釘子!

(乾隆下令繪製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中的《凱宴成功諸將士》卷,兆惠成為平定準部回部的第二大功臣。)

在艱苦地和叛軍對峙了近三個月之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初,兆惠盼望了很久的援軍終於到來了。正月初九日,兆惠的副手——定邊右副將軍富德率領三千多援軍,從阿克蘇一路趕來,一路上擊潰了叛軍的阻擊,接近了黑水營。此時叛軍因長期圍困對峙,早已士氣消沉,聽聞清軍援軍已到,更是人心惶惶。兆惠抓住機會主動出擊,一舉將圍困的叛軍全部擊潰,正月十四日,兆惠和富德兩軍會師,終於取得了黑水營之戰的最後勝利! 黑水營之戰的勝利,令叛軍士氣大挫,喪失了和清軍正面對抗的信心,叛逃歸清的人越來越多。在黑水營之戰後,清軍節節勝利,連續攻克葉爾羌、和闐、喀什噶爾等重鎮,大小和卓木一蹶不振,一路西逃,最終客死他鄉。清軍經過一年的艱苦戰鬥,終於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徹底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亂。至此,天山南北的廣大區域全部歸入了中國的版圖,中國通過此戰收復了昔日的西域領土,乾隆帝為這片遼闊的土地命名為“新疆”,直到今天。

(平定回部之後的清朝版圖達到鼎盛局面,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

(位於北京市前井胡同的兆惠府,現在已經成了一個破舊的大雜院,但門欞上的精美雕花依然向世人宣示著這所府邸曾經的輝煌。)

可以說,在這場歷史性的戰爭中,兆惠和他所指揮的黑水營之戰起了極其的關鍵的作用。如果不是兆惠臨危不亂,指揮有方,清軍就很難在五倍於己的叛軍圍攻之下堅持三個月,而如果黑水營的清軍被殲滅,那麼叛軍氣焰將更加囂張,清廷的平叛行動也將變得更加困難。正因為如此,兆惠和他指揮的黑水營之戰才值得在歷史上大書一筆!歷史必將銘記這位為中國收復新疆立下不朽功勳的名將!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