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史探秘:為了養母的安全,康熙帝竟親自派人挑選了這些太監

熟悉清史的朋友都知道, 康熙帝一生中共有兩個母親, 一個是生母孝康太后佟佳氏, 一個則是養母孝惠太后博爾濟吉特氏。

然而, 不幸的是, 康熙帝的生母孝康太后, 在兒子康熙即位兩年後得重病去世了, 年僅二十四歲。

而此時的康熙帝, 年僅十歲, 有些事情還需要母愛的呵護。

於是, 當時坐鎮整個皇宮的太皇太后孝莊, 讓順治帝的第二位皇后——也就是孝惠太后博爾濟吉特氏,

全權負責照顧康熙帝的日常起居(孝惠太后無子女)。

在之後的十多年裡, 康熙帝在孝惠太后這裡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 而孝惠太后的付出同時也贏得了康熙帝的尊敬和厚待。

後來, 每次康熙帝祭拜皇陵、出宮避暑, 都會把自己的這位元養母帶在身邊,

好讓她解解悶。

康熙二十二年, 康熙帝陪同太皇太后孝莊出塞避暑, 期間射獵了一隻鹿。

康熙帝命人日夜兼程送回皇宮, 讓禦廚給孝惠太后製作出了諸多美味。

在之後的數次南巡時, 孝惠太后也都一同跟隨前往, 沿途欣賞了無盡的江南風光。


康熙三十九年, 孝惠太后六十大壽期間, 康熙帝更是以最高規格進行慶祝, 整個皇宮張燈結綵, 一片歡樂的海洋。

康熙四十九年, 孝惠太后七十萬壽, 康熙帝依舊大肆慶祝了半個月。

康熙五十六年, 孝惠太后病危期間, 康熙帝不顧自己頭暈腳腫, 前去照看生病的養母。

其實, 康熙帝對於這位養母的關心, 不僅僅體現在各種大的節日和皇太后的壽誕, 就是平日裡的各種小事情上, 康熙帝也是頗多費心。

比如, 給皇太后抬轎子的太監們, 康熙帝通過多次的觀察, 就認為現在的這一批人很不妥, 需要自己親自進行指點一番。

此時發生在康熙三十三年十月十四日, 在皇家史料《國朝宮史》中進行了詳細的記載。

為此,康熙帝親自下了一道詔書。

詔書中,康熙帝表示:給皇太后抬轎子,是一件關係非常重大的事情(皇太后乘輿關係甚重),你們這些總管太監們要細心管理。最近,朕發現給皇太后抬轎子的太監們,身材高矮不易,年齡有大有小(朕見請轎太監髙矮不齊,大小不等),很是不妥。

更為不妥的是,給皇太后扶轎攆的又是一個年齡較老的首領太監。

像這樣的老太監,自己走路尚且自顧不暇,哪還有精力去扶皇太后的轎攆(又使年老首領督領,此輩自顧走路不暇,豈能出力幫扶)。

宮中掌儀司那麼多儀衛太監,讓總管太監去調些來就好了。

詔書中,康熙帝還親自對給皇太后抬轎子的太監人選,進行了詳細的安排——這些人,身高必須相差無幾,而且年齡不要太小,也不能超過四十歲。

畢竟,年齡太小或太大,很容易在行走之中出現安全問題——體力不支,容易摔了轎子。

當然,對於那些確實有急事,無法當差的太監,也需要找到一個和他年齡、身高差不多的太監來代替,切不可隨意挑選。

為此,康熙帝親自下了一道詔書。

詔書中,康熙帝表示:給皇太后抬轎子,是一件關係非常重大的事情(皇太后乘輿關係甚重),你們這些總管太監們要細心管理。最近,朕發現給皇太后抬轎子的太監們,身材高矮不易,年齡有大有小(朕見請轎太監髙矮不齊,大小不等),很是不妥。

更為不妥的是,給皇太后扶轎攆的又是一個年齡較老的首領太監。

像這樣的老太監,自己走路尚且自顧不暇,哪還有精力去扶皇太后的轎攆(又使年老首領督領,此輩自顧走路不暇,豈能出力幫扶)。

宮中掌儀司那麼多儀衛太監,讓總管太監去調些來就好了。

詔書中,康熙帝還親自對給皇太后抬轎子的太監人選,進行了詳細的安排——這些人,身高必須相差無幾,而且年齡不要太小,也不能超過四十歲。

畢竟,年齡太小或太大,很容易在行走之中出現安全問題——體力不支,容易摔了轎子。

當然,對於那些確實有急事,無法當差的太監,也需要找到一個和他年齡、身高差不多的太監來代替,切不可隨意挑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