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範文程妻子被人霸佔不敢言語,他的所作所為是漢奸嗎?

自古以來, 即使脾氣再好的男人, 在兩件事上絕不會容忍, 一種是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 另一種則是滿頭綠光的奪妻之恨。 但凡有點血性的人, 一旦妻子被他人欺負, 絕對不會選擇容忍, 分分鐘做出驚人的舉動。 但是, 歷史上卻有這麼一位慫人, 他本為明朝的子民, 果斷投靠努爾哈赤, 成為滿清開國功臣, 老婆被清軍將領霸佔, 非但不敢報仇, 反而笑臉相迎。

此人不是別人, 正是被稱為大明第一奸臣的範文程, 他出生于瀋陽, 自幼聰明好學, 18歲就考中了秀才。 按照常理來說, 他應該繼續參加科舉考試, 然後順利踏入仕途, 為大明王朝效力。 奈何他為了榮華富貴, 選擇了一條令人不齒的道路, 21歲時主動投奔後金的努爾哈赤。

話說起範文程, 也許許多人對他還不熟悉, 但說起他的先祖范仲淹, 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曠世盛言興許還回蕩在我們耳邊。

而他的後代範文程也用自己的一生極力演繹了這句箴言。

當年, 努爾哈赤攻克入侵遼東, 大肆擄掠, 其“論功行賞, 將所得人畜三十萬散給眾軍, 其降民編為一千戶”。 作為降民一列的範文程憑著機敏過人引起了努爾哈赤的注意, 於是他被分給了鑲紅旗。

但是, 範文程並未受到努爾哈赤的重用, 也沒得到努爾哈赤的充分信任, 他在一個不大不小的章京的位置上整整坐了年的冷板凳。 章京就是那種級別很低的文書類辦事員。

這八年的時間裡, 範文程可以說是懷才不遇, 相當寂寞。

努爾哈赤死後, 皇太極繼位, 皇太極此人頗能慧眼識才, 可謂是一代雄主。 他相中範文程, 將範文程調到自己的身邊, 充當參謀。 範文程終於感到可以一展抱負了。

隨後他上言皇太極勸他發兵攻入關內, 直搗明朝首都北京, 他明知和明朝的實力差距太大, 依舊選擇打, 可見其消滅漢人的決心比滿人還大。

皇太極

後來皇太極採納了他的建議, 率八旗繞道蒙古, 攻打北京。 範文程得知十分欣喜,

為此事鞍前馬後。 沿途, 他利用漢人的身份, 再加上他過人的口才, 騙取許多明軍將領投降, 使得皇太極的八旗一路所向披靡, 掠奪京城周圍幾十萬人以及無數的糧草, 大大削弱了明朝。 但他最狠最有成效的一招就是他為皇太極所獻的反間計, 散佈謠言, 使崇禎以為袁崇煥和滿人有勾結, 遂袁崇煥被殺。 範文程的一招借刀殺人, 為滿清除去一個大患。

範文程先是提議征撫蒙古, 恩撫朝鮮, 招撫明將的策略, 有力地扭轉了不利局勢;再是針對四大貝勒共治國政所造成的權力分散的弊病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建立適應皇帝權力的政體制度, 以利大權集中, 政令通順。 對皇太極如此死心塌地的賣身投靠, 範文程坐穩了滿清第一大重臣的位置。

然而, 由於皇太極對範文程的封官加爵, 也使範文程成為了明末清初的最大漢奸。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 皇太極突然離世, 形勢對於範文程急轉直下險惡萬分。

福臨被推為新君, 是八旗貴族內部各派激烈爭鬥的暫時妥協。 福臨繼位以後, 這一鬥爭仍在進行。 八月十六日, 郡王阿達禮、貝子碩讬向鄭親王濟爾哈朗、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遊說, 謀立多爾袞為君, 代善、多爾袞告諸王貝勒, 遂以擾政亂國的叛逆罪, 將阿達禮、碩讬處死, 籍沒其家。 範文程原是碩讬的屬下人員, 此時被撥入鑲黃旗。

範文程剛剛避免了因旗主碩讬亂國而險遭不測之禍, 不久又遇到了新的麻煩。

範文程有一個年輕貌美的妻子, 這本來應該算是一件春風得意之事。可不幸的是他的這位妻子卻被滿清的豫親王多鐸給看上了。

一日多鐸趁範文程不在府中,帶人來到範府,強行帶走了範文程的嬌妻。范府下人趕緊跑去向範文程彙報,可範文程得知對方是多鐸,心裡就慫了,既不敢去多鐸的王府中要人,也不敢向皇太極稟報。

幾天後,多鐸強佔範文程妻子的消息鬧得滿城風雨,終於傳到了皇太極耳中。皇太極本來就對多鐸心生戒備,這次他又公然強佔重臣之妻,自然不能輕易饒恕。於是他下令讓多鐸將範文程之妻送回,並罰罰銀萬兩,奪走所屬牛錄(滿族的社會組織,一牛錄有三百人)三分之一,以示懲戒。

範文程雖然化險為夷,但仍不免憂心忡忡。多鐸日後會舍此不究嗎?萬一追念前怨,範文程恐難免滅門之災了。

儘管身遭故主被戮、愛妻險被欺淩的雙重危難,範文程仍以大局為重,在清朝入主中原這一緊急關頭,獻計獻策,立下了大功。

但範文程的政治才能得到最耀眼的展現,則是在清太祖順治時期。在明朝作為全國性的政權已接近收攤時,清王朝的攝政王多爾袞準備伐明。我們知道,古人打仗最講求”師出有名“,對於滿族要入主以往漢族主導的明王朝土地時,則更是需要一個出兵的理由。而範文程為清軍找到了這個理由,他陸續給清統治者建議,言明要向中原百姓宣傳:中原百姓處於水深火熱,期待明君。而清王朝入主中原,不僅是替被李自成逼死的明朝崇禎皇帝報仇,且承諾會終結戰亂,還百姓安居樂業。當說到清軍會怎麼做時,其中兩句當為點睛之筆:“吏來歸,複其位;民來歸,複其業”。清朝的統治者採納了其意見。

在佔領明朝帝都後,範文程又為清王朝草創了很多國家制度,並建言在中原地區重開科舉考試,吸引更多的讀書人來參與新興政權的建設,以增強其合法性。同時,範文程還在很多方面幫助了這個滿族政權走向漢化,減少了很多民族矛盾。

可以說,作為清王朝的頭四任皇帝的“政壇常青樹”,範文程的軍事和政治才能毋庸置疑。至於說其是否為“某奸”,個人認為,應該在當時的歷史情景下去看待:他沒有殘害百姓,反而是減少殺戮,幫助新政權的建立和穩固,就這一點而言,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這本來應該算是一件春風得意之事。可不幸的是他的這位妻子卻被滿清的豫親王多鐸給看上了。

一日多鐸趁範文程不在府中,帶人來到範府,強行帶走了範文程的嬌妻。范府下人趕緊跑去向範文程彙報,可範文程得知對方是多鐸,心裡就慫了,既不敢去多鐸的王府中要人,也不敢向皇太極稟報。

幾天後,多鐸強佔範文程妻子的消息鬧得滿城風雨,終於傳到了皇太極耳中。皇太極本來就對多鐸心生戒備,這次他又公然強佔重臣之妻,自然不能輕易饒恕。於是他下令讓多鐸將範文程之妻送回,並罰罰銀萬兩,奪走所屬牛錄(滿族的社會組織,一牛錄有三百人)三分之一,以示懲戒。

範文程雖然化險為夷,但仍不免憂心忡忡。多鐸日後會舍此不究嗎?萬一追念前怨,範文程恐難免滅門之災了。

儘管身遭故主被戮、愛妻險被欺淩的雙重危難,範文程仍以大局為重,在清朝入主中原這一緊急關頭,獻計獻策,立下了大功。

但範文程的政治才能得到最耀眼的展現,則是在清太祖順治時期。在明朝作為全國性的政權已接近收攤時,清王朝的攝政王多爾袞準備伐明。我們知道,古人打仗最講求”師出有名“,對於滿族要入主以往漢族主導的明王朝土地時,則更是需要一個出兵的理由。而範文程為清軍找到了這個理由,他陸續給清統治者建議,言明要向中原百姓宣傳:中原百姓處於水深火熱,期待明君。而清王朝入主中原,不僅是替被李自成逼死的明朝崇禎皇帝報仇,且承諾會終結戰亂,還百姓安居樂業。當說到清軍會怎麼做時,其中兩句當為點睛之筆:“吏來歸,複其位;民來歸,複其業”。清朝的統治者採納了其意見。

在佔領明朝帝都後,範文程又為清王朝草創了很多國家制度,並建言在中原地區重開科舉考試,吸引更多的讀書人來參與新興政權的建設,以增強其合法性。同時,範文程還在很多方面幫助了這個滿族政權走向漢化,減少了很多民族矛盾。

可以說,作為清王朝的頭四任皇帝的“政壇常青樹”,範文程的軍事和政治才能毋庸置疑。至於說其是否為“某奸”,個人認為,應該在當時的歷史情景下去看待:他沒有殘害百姓,反而是減少殺戮,幫助新政權的建立和穩固,就這一點而言,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