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應該如何擁有良好的體態,我們從站姿、睡姿和坐姿說起!

算算, 你一天時間中真正用於鍛煉的時間有多少呢?

每晚睡覺8個小時

來回上班走路2個小時

認真工作8個小時

早、中、晚飯算2個小時吧

這就已經20個小時, 可能還有一些其他的社交必須要做, 也就是說你每天用來鍛煉的時間, 最多估計也就2個小時, 而且大多數人估計也達不到這個時間, 最後可能也就30分鐘~1個小時左右。

所以你發現了嗎?你每天花費時間最長的行為, 分別是躺著睡覺, 坐著上班、吃飯, 每天上下班走路, 一共佔用了整整20個小時。 所以一個女生想要擁有良好的體態, 不先矯正你的睡姿、坐姿、走姿這3個方面的姿勢, 而想著只靠每天1~2個小時的鍛煉時間, 效果真的不大。 當然了, 如果你能把這3個方面的姿態矯正好之後, 再配合每天的時間鍛煉, 那效果簡直就是突飛猛進。

下面和大家詳細聊聊睡姿、坐姿、和走姿。

-------------------------------------------------------------------------------------------------------------------------------

一、走姿和站姿

1.走姿和體態的關係大嗎?

大!太大了!我們在看宮廷劇的時候, 看那種古代的宮廷女眷走路, 是不是覺得很優美。 其實就是這種“宮廷步”是最正確的走路方式: 並不是只有腿在動, 而是手臂、胯部、胸廓都有小幅度的擺動。

在骨盆位置中正的前提下, 我們用這種方式走路, 用到的是我們骨盆兩側腰大肌的力量。 這樣, 從視覺上能讓我們的身體線條拉長, 顯得腿細長;而且長時間有規律地鍛煉腰大肌, 可以讓我們的腰部變得緊致, 形成漂亮的肌肉線條, 也就是“馬甲線”。

如果你真的會走路, 是真的可以走出“馬甲線”的。

下面和大家具體說說, 到底要怎麼才叫正確的走姿。

2.判斷骨盆位置

說到走姿, 就離不開站姿, 先說怎麼站, 再來說怎麼走。 正確的站姿,

是我們學會正確的走路姿勢的基礎;而要想學會正確地站立, 首先就要把我們的骨盆位置擺正, 避免它前傾或者後傾。

我們可以先用一個簡單的小方法來判斷自己, 是否是骨盆前傾。

① 自然站立, 將兩手拇指、食指合成一個三角形, 然後將掌根貼在兩側髖骨, 食指指尖放在恥骨處, 微微低頭從上方觀察:

如果指尖在掌根前方, 說明骨盆後傾。 這時如果從側面觀察, 會發現我們的身體從臀部開始微微向後彎曲, 在這種情況下, 整個人看起來有一種重心向斜後方下拉的感覺, 不論我們多麼努力地鍛煉臀部肌肉, 臀部看上去依然鬆弛、不豐滿。

如果指尖隱藏在了掌根後方, 則說明骨盆前傾。 骨盆前傾的姑娘, 往往會給人身體曲線很好的錯覺, 因為身體在腰際形成了弧度, 讓臀部看上去很翹。 但如果從側面觀察就會發現, 這種情況下, 我們的整個身體是向前傾的, 大腿前側會看起來特別多贅肉, 而上半身為了維持平衡, 也會不由自主地含胸、駝背。

而如果你的手掌平面與地面垂直,則說明骨盆位置中正,沒有前傾或後傾的跡象。這時候,我們只需要收腹,打開雙肩,下頜微收,看上去就會非常挺拔端莊了。在這種狀態下站立,我們的身體重心會比較穩定,不會稍微施力就前後搖晃。

3.方法:來說說怎麼走路吧。

1)骨盆前傾或後傾的姑娘,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骨盆的位置調整正確。

可以請家人幫忙,一隻手貼在小腹,另一隻手放在臀部上方,如果骨盆前傾,就向後微微施力推動,後傾則相反。直到感覺骨盆與腳跟的連線與地面垂直,同時小腹和下頜微收,雙肩向後打開,找到正確的站立姿勢

如果獨自居住的姑娘,也可以貼牆站立,來找到骨盆與腳跟連線垂直於地面的感覺。

2)想像兩腿直接長在胸骨下方,邁右腳的同時前後擺臂。這時很容易能感覺到,當我們邁右腳的時候,我們的骨盆微微向左旋轉,而胸廓則向右旋轉,左側腰部的肌肉會有被拉伸的感覺;邁左腳的時候,則剛好相反。

二、睡姿

其實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保持正確的姿勢,也是矯正脊柱的一個比較輕鬆的方法。

白天,我們的上身處於直立的狀態,脊柱起著支撐我們身體的作用;到了夜晚睡眠時,因為床的支撐,脊柱不需要再與重力對抗,是放鬆的有效時刻。這時,只要採用正確的睡姿,就能不知不覺中幫助脊柱回復到正確的位置,減少對脊柱額外的拉伸,從而起到矯正作用。

1.你可以先對著鏡子看看,你的脊柱情況。

站在鏡子前,面朝鏡面自然站立,然後閉上眼睛,一邊數數,一邊做原地高抬腿踏步的動作30次,再睜開眼睛,分別從正面和側面觀察鏡中的自己。此時經過前面的動作,我們維持身體平衡的慣性被打破了,由於脊柱彎曲帶來的身體不對稱,就很容易被發現。

來,我們重點看看肩部和側面。

從正面看,如果左肩低於右肩,說明脊柱有向左側凹的跡象;反之如果右肩低於左肩,則說明脊柱有向右側凹的跡象。

△脊柱左右側彎造成的高低肩

從側面看,發現小腹較明顯的突起,並且有輕微駝背,這時可能是我們的腰骶過於向前彎曲,即盆骨前傾;如果背部及頭頸部向前傾,則是腰骶偏直,即盆骨後傾。 (也可以直接用上面的方法來判斷骨盆的情況。)

△盆骨前傾和盆骨後傾

檢查完之後,判定了自己脊柱屬於什麼情況,下面就可以講講怎麼在睡覺的時候矯正脊柱了。

脊柱左右彎曲

最適合的入睡姿勢是向脊柱側凹的那一側來側臥,例如左側凹(左肩低於右肩),就向左側臥。這種姿勢可以利用重力向下拉的作用,從側面給脊柱一個小小的拉力,矯正脊柱彎曲的幅度。

△脊柱左側凹,就向左側臥;右側凹,就向右側臥

骨盆前傾或後傾

盆骨前傾,最適合保持的體態則是仰臥;盆骨後傾則選擇俯臥。同樣利用重力,在睡眠中給前傾或後傾的盆骨一個小小的拉力,起到輔助矯正前後傾幅度的作用。

△盆骨前傾,則選擇仰臥;盆骨後傾,則選擇俯臥。

需要注意的是,俯臥時頭需要轉向兩側保持呼吸,時間長了會感到脖頸僵硬,同時也會壓迫胸腔的肺部和心臟。如果需選擇俯臥,只需在入睡前面部向下俯臥一段時間就好。

2.一些小細節提醒大家

要在睡眠中一直保持正確的姿勢會比較難,但我們只要注意這些小細節,就能讓脊柱在睡眠中保持較正確的姿勢,維持矯正的效果。

枕頭應放在頭部和頸部下方

入睡時,頭部位置會影響整個身體的姿勢,如果枕頭的位置不當,頭部的姿勢不對,就會增加脊柱和後背部肌肉的緊張。最好選用有一定硬度的枕頭,能夠支撐住頭部的重量,保證頭部和脊柱在一條直線上。

盆骨後傾,可在腰部使用薄枕

盆骨後傾的朋友,睡眠時採用俯臥的姿勢可以幫助矯正。但實際上,俯臥位容易壓迫內臟及頭頸部的肌肉,導致頸部僵直疼痛,呼吸不暢。這時我們可以稍微變通,採用仰臥位,並在腰部墊上一個薄薄的小枕頭,就能夠確保睡眠中的良好位置,保持較健康的脊柱姿勢。

別忘了兩膝部位

除了上半身的姿勢,我們的腿部也無時無刻不在拉伸我們的脊柱,以讓全身維持正常的直立姿勢。夜晚睡眠時,如果採用仰臥位睡眠,最好在膝關節下方放一個小的薄枕頭,減少脊柱張力,使其維持生理彎曲。側臥時,也最好在兩膝間放一個枕頭,防止腿部過度拉伸脊柱,減輕脊柱的負擔。

三、坐姿

說到坐姿,想讓大家先看一張圖。

我們每天至少要用8個小時時間伏案工作, 因為長期僵化的坐姿,而導致頸椎僵硬、疼痛,時間長了,頸椎習慣性地前傾,整個人都顯得畏縮而沒有精神氣。

1.所以良好的坐姿,真的太重要了。

想看看你的坐姿,是不是這樣的。

看到了嗎?當我們保持不正確的坐姿時,身體也是處於不自然的牽拉狀態,尤其是背部和頸部,這兩個位置的肌肉被長時間牽拉,是最容易受到損傷的部位。

2.那什麼才是正確的坐姿呢?

其實上面的答主,已經講了很多了,而且說的很好。我就簡單說一下就行了。

1.首先,嘗試只坐椅面的一半,讓小腿和大腿之間自然呈直角,並保持腳掌全部著地。這時候,我們的上半身會很輕鬆地找到自然挺直的感覺,下巴和脖頸自然收攏到正確的位置上。如果在側面觀察,會發現我們的耳垂、肩中縫和胯骨是在同一條直線上的。

伏案工作或學習時,我們要做的就是記住這個感覺,並隨時保持它。如果覺得只坐半張椅子,腰背部後面有點空的話,可以在腰後放一個靠枕,來給身體一個支撐,幫助我們保持正確的姿勢。

但即使是保持正確的姿勢,也不宜長時間久坐。《內經》雲:“久坐傷肉。”長時間僵化的姿勢,會過度地牽拉我們的頸部骨骼和肌肉。不妨隔一段時間就站起來活動一下,簡單地轉一轉脖頸,動一動肩膀,放鬆一下緊張的肌肉和頸椎。身體沒有負擔,工作效率也會更高~

而如果你的手掌平面與地面垂直,則說明骨盆位置中正,沒有前傾或後傾的跡象。這時候,我們只需要收腹,打開雙肩,下頜微收,看上去就會非常挺拔端莊了。在這種狀態下站立,我們的身體重心會比較穩定,不會稍微施力就前後搖晃。

3.方法:來說說怎麼走路吧。

1)骨盆前傾或後傾的姑娘,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骨盆的位置調整正確。

可以請家人幫忙,一隻手貼在小腹,另一隻手放在臀部上方,如果骨盆前傾,就向後微微施力推動,後傾則相反。直到感覺骨盆與腳跟的連線與地面垂直,同時小腹和下頜微收,雙肩向後打開,找到正確的站立姿勢

如果獨自居住的姑娘,也可以貼牆站立,來找到骨盆與腳跟連線垂直於地面的感覺。

2)想像兩腿直接長在胸骨下方,邁右腳的同時前後擺臂。這時很容易能感覺到,當我們邁右腳的時候,我們的骨盆微微向左旋轉,而胸廓則向右旋轉,左側腰部的肌肉會有被拉伸的感覺;邁左腳的時候,則剛好相反。

二、睡姿

其實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保持正確的姿勢,也是矯正脊柱的一個比較輕鬆的方法。

白天,我們的上身處於直立的狀態,脊柱起著支撐我們身體的作用;到了夜晚睡眠時,因為床的支撐,脊柱不需要再與重力對抗,是放鬆的有效時刻。這時,只要採用正確的睡姿,就能不知不覺中幫助脊柱回復到正確的位置,減少對脊柱額外的拉伸,從而起到矯正作用。

1.你可以先對著鏡子看看,你的脊柱情況。

站在鏡子前,面朝鏡面自然站立,然後閉上眼睛,一邊數數,一邊做原地高抬腿踏步的動作30次,再睜開眼睛,分別從正面和側面觀察鏡中的自己。此時經過前面的動作,我們維持身體平衡的慣性被打破了,由於脊柱彎曲帶來的身體不對稱,就很容易被發現。

來,我們重點看看肩部和側面。

從正面看,如果左肩低於右肩,說明脊柱有向左側凹的跡象;反之如果右肩低於左肩,則說明脊柱有向右側凹的跡象。

△脊柱左右側彎造成的高低肩

從側面看,發現小腹較明顯的突起,並且有輕微駝背,這時可能是我們的腰骶過於向前彎曲,即盆骨前傾;如果背部及頭頸部向前傾,則是腰骶偏直,即盆骨後傾。 (也可以直接用上面的方法來判斷骨盆的情況。)

△盆骨前傾和盆骨後傾

檢查完之後,判定了自己脊柱屬於什麼情況,下面就可以講講怎麼在睡覺的時候矯正脊柱了。

脊柱左右彎曲

最適合的入睡姿勢是向脊柱側凹的那一側來側臥,例如左側凹(左肩低於右肩),就向左側臥。這種姿勢可以利用重力向下拉的作用,從側面給脊柱一個小小的拉力,矯正脊柱彎曲的幅度。

△脊柱左側凹,就向左側臥;右側凹,就向右側臥

骨盆前傾或後傾

盆骨前傾,最適合保持的體態則是仰臥;盆骨後傾則選擇俯臥。同樣利用重力,在睡眠中給前傾或後傾的盆骨一個小小的拉力,起到輔助矯正前後傾幅度的作用。

△盆骨前傾,則選擇仰臥;盆骨後傾,則選擇俯臥。

需要注意的是,俯臥時頭需要轉向兩側保持呼吸,時間長了會感到脖頸僵硬,同時也會壓迫胸腔的肺部和心臟。如果需選擇俯臥,只需在入睡前面部向下俯臥一段時間就好。

2.一些小細節提醒大家

要在睡眠中一直保持正確的姿勢會比較難,但我們只要注意這些小細節,就能讓脊柱在睡眠中保持較正確的姿勢,維持矯正的效果。

枕頭應放在頭部和頸部下方

入睡時,頭部位置會影響整個身體的姿勢,如果枕頭的位置不當,頭部的姿勢不對,就會增加脊柱和後背部肌肉的緊張。最好選用有一定硬度的枕頭,能夠支撐住頭部的重量,保證頭部和脊柱在一條直線上。

盆骨後傾,可在腰部使用薄枕

盆骨後傾的朋友,睡眠時採用俯臥的姿勢可以幫助矯正。但實際上,俯臥位容易壓迫內臟及頭頸部的肌肉,導致頸部僵直疼痛,呼吸不暢。這時我們可以稍微變通,採用仰臥位,並在腰部墊上一個薄薄的小枕頭,就能夠確保睡眠中的良好位置,保持較健康的脊柱姿勢。

別忘了兩膝部位

除了上半身的姿勢,我們的腿部也無時無刻不在拉伸我們的脊柱,以讓全身維持正常的直立姿勢。夜晚睡眠時,如果採用仰臥位睡眠,最好在膝關節下方放一個小的薄枕頭,減少脊柱張力,使其維持生理彎曲。側臥時,也最好在兩膝間放一個枕頭,防止腿部過度拉伸脊柱,減輕脊柱的負擔。

三、坐姿

說到坐姿,想讓大家先看一張圖。

我們每天至少要用8個小時時間伏案工作, 因為長期僵化的坐姿,而導致頸椎僵硬、疼痛,時間長了,頸椎習慣性地前傾,整個人都顯得畏縮而沒有精神氣。

1.所以良好的坐姿,真的太重要了。

想看看你的坐姿,是不是這樣的。

看到了嗎?當我們保持不正確的坐姿時,身體也是處於不自然的牽拉狀態,尤其是背部和頸部,這兩個位置的肌肉被長時間牽拉,是最容易受到損傷的部位。

2.那什麼才是正確的坐姿呢?

其實上面的答主,已經講了很多了,而且說的很好。我就簡單說一下就行了。

1.首先,嘗試只坐椅面的一半,讓小腿和大腿之間自然呈直角,並保持腳掌全部著地。這時候,我們的上半身會很輕鬆地找到自然挺直的感覺,下巴和脖頸自然收攏到正確的位置上。如果在側面觀察,會發現我們的耳垂、肩中縫和胯骨是在同一條直線上的。

伏案工作或學習時,我們要做的就是記住這個感覺,並隨時保持它。如果覺得只坐半張椅子,腰背部後面有點空的話,可以在腰後放一個靠枕,來給身體一個支撐,幫助我們保持正確的姿勢。

但即使是保持正確的姿勢,也不宜長時間久坐。《內經》雲:“久坐傷肉。”長時間僵化的姿勢,會過度地牽拉我們的頸部骨骼和肌肉。不妨隔一段時間就站起來活動一下,簡單地轉一轉脖頸,動一動肩膀,放鬆一下緊張的肌肉和頸椎。身體沒有負擔,工作效率也會更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