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經驗交流:關於兒童英語學習的幾個問題,希望對家長們有幫助

任何事情, 自然要從娃娃抓起——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英語引導和學習存在著很多的疑惑。 其實, 孩子是不是應該在儘早接觸和學習英語這個問題已經不再是問題, 但是我身邊所有有孩子的朋友和熟人基本都問過這樣的問題:

1.孩子多大開始學英語比較好呢?

2.沒有英語基礎可以上全英文課嗎?

3.現在的互聯網英語教育模式, 每次約的時候會是不同的外教嘛?我家寶寶剛5歲, 會不會不適應?

4.孩子這麼小, 總看電腦眼睛行嗎?

5.父母英文水準都不高, 孩子的英語學習會受影響嗎?

問題一:孩子多大開始學英語比較好呢?

單純的輸入、沒有互動是無法讓人類學會任何一種語言的——語言是交流工具、也必須在交流的過程中才可能學會並且實現應用。 到了四五歲的時候, 家長朋友們就可以選擇讓孩子進行系統的英語學習了。

在這裡有幾點請大家一定要注意。

第一, 高頻的輸入和練習是語言學習的關鍵, 也是能夠確保孩子未來由語言過渡到文字(讀寫能力)學習的前提。 每天半小時、有條件1小時, 每週5次或以上的頻率更能夠掌握語言。

另外, 由於孩子比較小, 家長千萬不要刻意渲染“英語學習”這回事兒, 而是要引導孩子“我們今天再去用英語跟外教老師聊天吧?”這樣的方式才會讓孩子越來越有興趣進行。

第二, 在6歲之前的這個階段, 大腦並沒有做好大規模接受知識灌輸的準備, 而是正在做準備的過程中, 且語言學習一定是先聽說、後讀寫。 寓教於樂的形式非常重要, 背單詞、抄句子、學語法等方式是大錯特錯的。 6歲以前一定要讓孩子積累足夠的語音輸入、初步具備了聽說能力,

為日後英語讀寫能力的形成和培養做好鋪墊。


問題二:沒有英語基礎可以上全英文課嗎?

在回答第二個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明確一個很多大人都會犯的常識性錯誤, 大人會習慣性以自己的認知判斷孩子的認知。 比如, 我見過所有對浸入式教學方式存疑的家長朋友都是自己聽不懂而判斷孩子聽不懂的。

但是實際上, 尤其是6歲以下的兒童對語言的敏感程度是非常高的。

之前給我的孩子報的一個網路外教授課的英語學習機構, 就是全英文授課的, 跟外籍老師1對1學習, 對於基礎不是很好的孩子可以先申請中教老師進行過渡學習。 老師測試了孩子的英語水準後設置了專屬於孩子的課程, 而且課程會根據孩子的學習進度進行調整, 並不會照本宣科。 老師先讓孩子是從日常對話開始學習, 逐步掌握語法, 效果挺明顯的。 分享節外籍老師線上1對1教學的免費試聽課程:【軟文廣告, 刪除扣分】有需要的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去試聽體驗下。

在個體發展的特定階段,

語言發展存在著敏感期(即發展機遇期), 這一點對母語和二語都是一樣的。 在英國念書的時候曾經看到不到6歲的小姑娘可以輕鬆在英語、漢語、維吾爾語、法語之間自由切換, 你跟她說的是哪種語言、她會回你哪種語言。 但是, 她不會翻譯。

所以, 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非常簡單。 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往往是“所見即所得, 此情即此景”, 孩子很容易跟著老師理解在當前場景下的學習內容, 家長們實際上才是過了語言發展敏感期、只能依賴中英互譯去理解所以經常聽不懂的那個哦!

問題三:現在的互聯網英語教育模式,

每次約的時候會是不同的外教嘛?

我家寶寶剛5歲,會不會不適應?

孩子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比較敏感通常出現在三歲之前的嬰兒期和學步期,進入3-6歲,對於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大幅度提升。因此,不要擔心孩子接觸不同的老師,6歲之後孩子上學了要接觸的老師沒有十個也有八個,這是心理社會發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和生理發展、認知發展組成發展心理學中人類發展的三個領域)的需要和必然。作為家長不是要擔心孩子會不會適應,而是即使孩子有一些遲疑和緊張,也需要鼓勵孩子去做好這樣的適應。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建議可以選擇較為固定的老師,一來語言的學習需要有豐富的語料來源——不同的老師有略有差異的發音方式、詞彙使用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孩子接觸的語料豐富度。二來,雖然孩子能夠較好地適應各種環境了,但是畢竟年齡較小,所以我建議固定為3-4位老師比較合理。

問題四:孩子這麼小,總看電腦眼睛行嗎?

第四個問題說到孩子的視力問題。當然,3-6歲的孩子視力依然在發展之中,需要注意用眼衛生和視力保護。手機、iPad等電子設備對孩子的視力的影響和過去電視對我們這一代的人的影響是一樣的——不是設備本身如何,而是我們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將互聯網為載體的課程設置的較短的另一個原因,半小時盯著螢幕之後需要休息舒緩雙眼的緊張。

同樣的,6歲以下的孩子的課下作業有很多是以讀繪本、聽錄音、唱歌謠的形式完成。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一個移動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方方面面的年代,想要阻止時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根據時代採取措施。比較不贊成孩子很小的時候習慣性拿著手機或者iPad玩遊戲,家長們需要花費時間和心思對孩子進行有效陪伴。

問題五:父母英文水準都不高,孩子的英語學習會受影響嘛?

家長的英語水準和孩子學英語的效率與效果並沒有直接的關係。用正確的理念、為孩子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和孩子一起學習未嘗不是一種好的方法。由於孩子處於語言發展的敏感期,讓孩子成為自己的老師,與孩子一起成長,是多麼健康積極的親子關係模式!

問題三:現在的互聯網英語教育模式,

每次約的時候會是不同的外教嘛?

我家寶寶剛5歲,會不會不適應?

孩子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比較敏感通常出現在三歲之前的嬰兒期和學步期,進入3-6歲,對於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大幅度提升。因此,不要擔心孩子接觸不同的老師,6歲之後孩子上學了要接觸的老師沒有十個也有八個,這是心理社會發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和生理發展、認知發展組成發展心理學中人類發展的三個領域)的需要和必然。作為家長不是要擔心孩子會不會適應,而是即使孩子有一些遲疑和緊張,也需要鼓勵孩子去做好這樣的適應。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建議可以選擇較為固定的老師,一來語言的學習需要有豐富的語料來源——不同的老師有略有差異的發音方式、詞彙使用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孩子接觸的語料豐富度。二來,雖然孩子能夠較好地適應各種環境了,但是畢竟年齡較小,所以我建議固定為3-4位老師比較合理。

問題四:孩子這麼小,總看電腦眼睛行嗎?

第四個問題說到孩子的視力問題。當然,3-6歲的孩子視力依然在發展之中,需要注意用眼衛生和視力保護。手機、iPad等電子設備對孩子的視力的影響和過去電視對我們這一代的人的影響是一樣的——不是設備本身如何,而是我們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將互聯網為載體的課程設置的較短的另一個原因,半小時盯著螢幕之後需要休息舒緩雙眼的緊張。

同樣的,6歲以下的孩子的課下作業有很多是以讀繪本、聽錄音、唱歌謠的形式完成。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一個移動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方方面面的年代,想要阻止時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根據時代採取措施。比較不贊成孩子很小的時候習慣性拿著手機或者iPad玩遊戲,家長們需要花費時間和心思對孩子進行有效陪伴。

問題五:父母英文水準都不高,孩子的英語學習會受影響嘛?

家長的英語水準和孩子學英語的效率與效果並沒有直接的關係。用正確的理念、為孩子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和孩子一起學習未嘗不是一種好的方法。由於孩子處於語言發展的敏感期,讓孩子成為自己的老師,與孩子一起成長,是多麼健康積極的親子關係模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