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以為寫《洛麗塔》的納博科夫只是個作家……

對於居住在城市高樓大廈中的現代人, 空調的恒溫代替了四季的溫差感受;窗外的草木枯榮、花香鳥語不再是季節變遷的風信子, 甚至連遠方樹木的倒下與鳥類的滅絕於我們而言, 仿佛也無關痛癢。

但如今,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生態文明, 努力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 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博物學這一門人類與大自然打交道的學問也被拂去灰塵, 徐徐打開。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物學文化研究者劉華傑認為,

書籍是人們認識自然、瞭解博物的好辦法。 近日, 他參與策劃推出了“博物學文化”叢書, 他說:“我們想創造點條件, 讓年輕朋友更容易接觸到古老又常新的博物學, ‘誘惑’其中的一部分人積極參與進來。 ”

所以, 博物學回來了嗎?

►博物學真的消失了嗎

►►與其說博物學這門學科消失了, 不如說它經過了變形, 以更為親民的方式滲透於整個社會, 成為人們的一種休閒方式

歷史上, 博物學曾大紅大紫過, 但近來常被遺忘, 許多人甚至沒聽說過這個詞。

博物學是一門古老的學問, 顧炎武說“三代以上, 人人皆知天文”, 那時“天文”是博物學的一部分, 指與數理科學、還原論科學相對的在宏觀層面對大自然的觀察、分類等, 也包括對生態系統的演化過程、整體性、動態性、複雜性的認識,

它與當今的自然科學有部分交集。

博物學曾經構成自然科學的一個重要部分, 如今的許多學科與博物學均有歷史淵源, 如演化生物學、植物學、民族植物學、魚類學、地衣學、鳥類學、動物行為學、地質學、昆蟲學、氣象學、環境科學、生態學、保護生物學, 等等。

不過, 許多學者認為博物學不過是現代科學之前的某種預研究, 是一種不夠成熟的、馬馬虎虎探索大自然的方式。 這樣的觀念有一定道理, 畢竟博物學以外部形態觀察、描述、分類見長, 沒有還原論科學深刻。 但是, 應看到博物學與其他學科的互補性而非對立性, 完全拋棄了博物思維, 現代自然科學中的若干學科就會出問題。

在西方古代, 亞里斯多德及其大弟子塞奧弗拉斯特是地道的博物學家, 到了近現代, 約翰·雷、吉伯特·懷特、林奈、布豐、達爾文、華萊士、赫胥黎、梭羅、繆爾、法布林、譚衛道、邁爾、卡遜、勞倫茲、古爾德、威爾遜等是優秀的博物學家, 他們都有重要的博物學作品存世。 這些人物, 人們似曾相識, 因為若干學科涉及他們, 比如某一門具體的自然科學, 還有科學史、宗教學、哲學、環境史等。 這些人曾被稱作這個家那個家, 但是, 沒有哪一個頭銜比博物學家更適合描述其身份。

進入20世紀, 博物學整體上雖然走向衰落, 但博物學文化還是受到中產階級的歡迎。 西方社會中博物學文化仍然相當濃厚並與環境保護運動深度結合。

博物學並未死掉,

在任何一個發達國家, 博物學圖書都在大量出版, 並有海量讀者。 走進日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幾乎任何一家大書店, 博物學圖書都佔據相當的貨櫃面積, 通常會有博物學專架。 與其說博物學這門學科消失了, 不如說它經過了變形, 以更為親民的方式滲透於整個社會, 成為人們的一種休閒方式、認知方式, 也對大眾的自然觀、世界觀發生著實實在在的影響。

►博物學講了什麼

►►他們以文學而非邏輯論證的形式成功地說服越來越多的讀者:人應當尊重大自然, 應當克制自己的欲望, 工業開發的步子應當慢下來

在18世紀上半葉, 西方經典博物學經由林奈和布豐兩位學者的努力而誕生。 其他人也做了大量工作, 但沒有這兩個人突出。

林奈和布豐分屬西方博物學後來發展中逐漸確立的兩個重要學派:以物種編目見長的志書派和以人文描述見長的自然寫作派。

前者雖然枯燥但得到科學界的廣泛認可, 對生命科學、地學等產生了極大影響, 直到今天在科學界還佔有一定的位置。 沿著林奈開闢的道路, 學者們辨識了大量物種, 在近代世界中人們對自然及生態系統的認識飛速發展。 如今人們明白維護生物多樣性是極端重要的, 學者嘗試盡可能從演化論(即進化論)的眼光看待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 這是人類世界觀的一場重大變革, 其影響應當超過數理科學革命對舊世界觀的改造。

後者介面友好, 更易被讀者接受, “公眾生態意識”受這類博物學寫作的影響可能更大。 懷特(在林奈和布豐之前)、布豐、盧梭、梭羅等,都可算作人文派博物學家,雖然威爾遜等也是標準的科學家。這些人的作品通過描寫自然景物、人對荒野的感受,直指人心,深刻闡述了人這個物種對大自然的依戀之情。他們以文學而非邏輯論證的形式成功地說服越來越多的讀者:人應當尊重大自然,應當克制自己的欲望,工業開發的步子應當慢下來。

以繆爾為例,人們都記得他與“國家公園”概念的關係,卻很少提到他的博物學與環境保護思想之間的聯繫。按很多學者的研究,“繆爾首先是一個博物學家”,“正是其所進行的博物學考察和思索,使其環境思想能夠誕生”。繆爾堅信自然本身具有價值,其價值不需要通過對人的有用性來體現,“保護維持論”是繆爾環境思想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繆爾在植物學、地理學、冰川研究上都有獨特的貢獻,但他又不同於一般的分科專家,他重視個人體驗和觀察的整體性,且非常在乎寫作。他觀察植物,喜歡在筆記本和信件中夾帶壓制的植物花朵和葉片,他與哈佛大學的薩金特一起考察並採集標本。植物也陪伴他度過了一些孤獨的時刻。

再比如博物學家利奧波德,他在《沙鄉年鑒》一書中說:能有機會看到大雁比看電視更為重要,能有機會看到白頭翁花就如同自由地談話一樣,是一種不可剝奪的權利。

利奧波德深刻闡述土地倫理、博物學文化的優美句子,以勝過邏輯推理的“文學論證”的形式勸說讀者建立生態意識,從更大的“共同體”的角度討論價值、思索天人關係。

►博物學家如何觀察世界

►►以博物學眼光看世界相當於從演化的角度看世界,因而博物學與哲學、人生的關聯就不再是表面上的了

提到博物學的傳承,就不能不提《納博科夫的蝴蝶》這本書,納博科夫也是現代博物學家的最好代表之一。

納博科夫有三個身份:作家、文學教授和鱗翅目分類專家,前兩者與文學有關,後者與鱗翅目昆蟲學有關。納博科夫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如《防禦》《天賦》《庶出的標誌》《洛麗塔》《普寧》《微暗的火》《說吧,記憶》等。最有名的當然就是《洛麗塔》,電影好像就被拍過三回。

聽說過納博科夫名字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他是一名作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位博物學家,是蝴蝶專家。

很多文化都關注蝴蝶。蝴蝶這類生物很有特點,在西文詞源上,它跟人的“心靈”有關係。有一份鱗翅目專業期刊《賽凱:昆蟲學雜誌》,是劍橋昆蟲學俱樂部於1874年創辦的。刊名有時就簡稱《蝴蝶》。納博科夫的一些蝴蝶論文就發表在這份刊物上。

《納博科夫的蝴蝶》這部書詳細描述納博科夫做了怎樣的研究,達到了什麼樣的專業程度。1941年到1948年,納博科夫每天在顯微鏡下工作達14個小時。那幾年他在蝴蝶研究上獲得了許多成就: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利用生殖器解剖的方法對南美眼蝴蝶進行了系統分類,發現並命名了許多眼灰蝶,特別是提出一個大膽假設:南美洲的一些眼灰蝶是從亞洲穿過白令海峽過去的。

1975年,76歲的納博科夫獨自一人在瑞士達沃斯山上捕捉蝴蝶,在陡坡處一不小心摔進山谷。在接下來18個月的生命中,他的健康每況愈下。1977年7月2日,納博科夫因肺部堵塞了過多液體而死亡。這一天之前,兒子德米特裡·納博科夫來醫院看他,見了他生前最後一面,臨走時兒子親吻了他的額頭,看到了他濕潤的眼眶。德米特裡·納博科夫後來寫道:“我問他為什麼流淚?他回答說他看到了一隻蝴蝶在展翅飛舞;從他的眼睛裡,我明白: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將要離開,不再想著還能捉到它了。”

博物學家在觀察世界時往往會有不同於別人的看法,而這些看法對於我們人類的持續生存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比如作為大文豪的歌德曾寫過一本名為《植物的變形》的書,他在這部詩歌體著作中提出了一種科學上的重要創新,他認為花瓣和雄蕊之間有個轉變和過渡,植物體的各部分最終都是由葉變來的,這種認識在後來被證明是完全正確的,而歌德採用的是不同于現代主流科技界的帶有浪漫色彩的博物學認知方式。

另外像暢銷書《寂靜的春天》的作者卡遜,通常人們介紹說她是科學家和作家,忽略了她的博物學家的身份。在《寂靜的春天》裡,她從一個博物學家的角度敏銳地發現了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給人類造成的災難。

博物學眼光看世界相當於從演化的角度看世界,因而博物學與哲學、人生的關聯就不再是表面上的了。

這些作家都代表著一種博物學的精神,秉承了“西方博物學”的傳統,精神情感層面的博物學不是自然回饋給人類的情感,而是面對自然生靈,所自發產生的持續的興趣、瞭解的衝動、無私的熱愛和嚴肅的態度。而這,正是中國文化中缺失的一塊內容。

時至今日,博物學是一門已經脫離了當下各級學校課程表的古老學問,因為按流行的標準它沒有用。但是,以博物的眼光觀察、理解世界,人生會更豐富、更輕鬆。博物學家在各處都看到了如我們一樣的生命:人與草木同屬於一個共同體,人不比其中任何一種植物更卑賤或更高貴;我們可以像憐愛美人一般,欣賞它們、珍惜它們。

博物學家利奧波德曾對當下的教育提出疑義,他認為現在的教育很少提及人對於土地的義務,結果是我們受的教育越多,肥沃的土壤就越少,完美的樹林也越少。

在我國,博物學作為一門學科,建國後便從各級學校中消失了,孔子“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的號召最多只適用于業餘愛好者,因為它沒有力量、不是生產力;長期以來學校的教育側重職業教育、出人頭地的競爭性教育,缺少培養人類個體對大自然的情感。大部分國家近幾十年非常重視通過教育培養有創新能力的高級人才,是否在乎自然教育呢?沒必要把兩者對立起來,均衡發展顯然是必要的。

為了我們子孫後代少一點負擔、生活得更快樂,我們今天應當嘗試博物學生存,努力過簡樸生活、慢生活。隨著人類越來越多地反思唯科技主義的發展模式,我相信博物學也一定會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博物學的復興,正當時。

《博物學文化叢書》

劉華傑 主編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題圖來源:作者供圖 欄目主編:顧學文 圖片編輯:邵競 懷特(在林奈和布豐之前)、布豐、盧梭、梭羅等,都可算作人文派博物學家,雖然威爾遜等也是標準的科學家。這些人的作品通過描寫自然景物、人對荒野的感受,直指人心,深刻闡述了人這個物種對大自然的依戀之情。他們以文學而非邏輯論證的形式成功地說服越來越多的讀者:人應當尊重大自然,應當克制自己的欲望,工業開發的步子應當慢下來。

以繆爾為例,人們都記得他與“國家公園”概念的關係,卻很少提到他的博物學與環境保護思想之間的聯繫。按很多學者的研究,“繆爾首先是一個博物學家”,“正是其所進行的博物學考察和思索,使其環境思想能夠誕生”。繆爾堅信自然本身具有價值,其價值不需要通過對人的有用性來體現,“保護維持論”是繆爾環境思想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繆爾在植物學、地理學、冰川研究上都有獨特的貢獻,但他又不同於一般的分科專家,他重視個人體驗和觀察的整體性,且非常在乎寫作。他觀察植物,喜歡在筆記本和信件中夾帶壓制的植物花朵和葉片,他與哈佛大學的薩金特一起考察並採集標本。植物也陪伴他度過了一些孤獨的時刻。

再比如博物學家利奧波德,他在《沙鄉年鑒》一書中說:能有機會看到大雁比看電視更為重要,能有機會看到白頭翁花就如同自由地談話一樣,是一種不可剝奪的權利。

利奧波德深刻闡述土地倫理、博物學文化的優美句子,以勝過邏輯推理的“文學論證”的形式勸說讀者建立生態意識,從更大的“共同體”的角度討論價值、思索天人關係。

►博物學家如何觀察世界

►►以博物學眼光看世界相當於從演化的角度看世界,因而博物學與哲學、人生的關聯就不再是表面上的了

提到博物學的傳承,就不能不提《納博科夫的蝴蝶》這本書,納博科夫也是現代博物學家的最好代表之一。

納博科夫有三個身份:作家、文學教授和鱗翅目分類專家,前兩者與文學有關,後者與鱗翅目昆蟲學有關。納博科夫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如《防禦》《天賦》《庶出的標誌》《洛麗塔》《普寧》《微暗的火》《說吧,記憶》等。最有名的當然就是《洛麗塔》,電影好像就被拍過三回。

聽說過納博科夫名字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他是一名作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位博物學家,是蝴蝶專家。

很多文化都關注蝴蝶。蝴蝶這類生物很有特點,在西文詞源上,它跟人的“心靈”有關係。有一份鱗翅目專業期刊《賽凱:昆蟲學雜誌》,是劍橋昆蟲學俱樂部於1874年創辦的。刊名有時就簡稱《蝴蝶》。納博科夫的一些蝴蝶論文就發表在這份刊物上。

《納博科夫的蝴蝶》這部書詳細描述納博科夫做了怎樣的研究,達到了什麼樣的專業程度。1941年到1948年,納博科夫每天在顯微鏡下工作達14個小時。那幾年他在蝴蝶研究上獲得了許多成就: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利用生殖器解剖的方法對南美眼蝴蝶進行了系統分類,發現並命名了許多眼灰蝶,特別是提出一個大膽假設:南美洲的一些眼灰蝶是從亞洲穿過白令海峽過去的。

1975年,76歲的納博科夫獨自一人在瑞士達沃斯山上捕捉蝴蝶,在陡坡處一不小心摔進山谷。在接下來18個月的生命中,他的健康每況愈下。1977年7月2日,納博科夫因肺部堵塞了過多液體而死亡。這一天之前,兒子德米特裡·納博科夫來醫院看他,見了他生前最後一面,臨走時兒子親吻了他的額頭,看到了他濕潤的眼眶。德米特裡·納博科夫後來寫道:“我問他為什麼流淚?他回答說他看到了一隻蝴蝶在展翅飛舞;從他的眼睛裡,我明白: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將要離開,不再想著還能捉到它了。”

博物學家在觀察世界時往往會有不同於別人的看法,而這些看法對於我們人類的持續生存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比如作為大文豪的歌德曾寫過一本名為《植物的變形》的書,他在這部詩歌體著作中提出了一種科學上的重要創新,他認為花瓣和雄蕊之間有個轉變和過渡,植物體的各部分最終都是由葉變來的,這種認識在後來被證明是完全正確的,而歌德採用的是不同于現代主流科技界的帶有浪漫色彩的博物學認知方式。

另外像暢銷書《寂靜的春天》的作者卡遜,通常人們介紹說她是科學家和作家,忽略了她的博物學家的身份。在《寂靜的春天》裡,她從一個博物學家的角度敏銳地發現了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給人類造成的災難。

博物學眼光看世界相當於從演化的角度看世界,因而博物學與哲學、人生的關聯就不再是表面上的了。

這些作家都代表著一種博物學的精神,秉承了“西方博物學”的傳統,精神情感層面的博物學不是自然回饋給人類的情感,而是面對自然生靈,所自發產生的持續的興趣、瞭解的衝動、無私的熱愛和嚴肅的態度。而這,正是中國文化中缺失的一塊內容。

時至今日,博物學是一門已經脫離了當下各級學校課程表的古老學問,因為按流行的標準它沒有用。但是,以博物的眼光觀察、理解世界,人生會更豐富、更輕鬆。博物學家在各處都看到了如我們一樣的生命:人與草木同屬於一個共同體,人不比其中任何一種植物更卑賤或更高貴;我們可以像憐愛美人一般,欣賞它們、珍惜它們。

博物學家利奧波德曾對當下的教育提出疑義,他認為現在的教育很少提及人對於土地的義務,結果是我們受的教育越多,肥沃的土壤就越少,完美的樹林也越少。

在我國,博物學作為一門學科,建國後便從各級學校中消失了,孔子“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的號召最多只適用于業餘愛好者,因為它沒有力量、不是生產力;長期以來學校的教育側重職業教育、出人頭地的競爭性教育,缺少培養人類個體對大自然的情感。大部分國家近幾十年非常重視通過教育培養有創新能力的高級人才,是否在乎自然教育呢?沒必要把兩者對立起來,均衡發展顯然是必要的。

為了我們子孫後代少一點負擔、生活得更快樂,我們今天應當嘗試博物學生存,努力過簡樸生活、慢生活。隨著人類越來越多地反思唯科技主義的發展模式,我相信博物學也一定會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博物學的復興,正當時。

《博物學文化叢書》

劉華傑 主編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題圖來源:作者供圖 欄目主編:顧學文 圖片編輯:邵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