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笛崮山十四勇士:血戰八千日軍,不做俘虜勇跳懸崖,日軍鳴槍致敬

1942年10月, 為撲滅抗日烽火, 日軍1.2萬人兵分12路對沂蒙地區進行合圍。 抗日隊伍集中力量, 依靠優勢地形打退了日軍的第一次進攻, 突出了重圍。

日軍不甘心失敗, 再次糾集8000多兵力在飛機的配合下撲向笛崮山地區。

笛崮山是一座面積不大的小山, 山上岩石嶙峋, 東面是十多丈高的懸崖峭壁。 山頂面積約為1平方公里, 地勢易守難攻, 是絕佳的阻擊陣地。

為掩護主力突圍, 一支300多人的抗日隊伍在營長的率領下搶佔了笛崮山陣地。 天剛剛亮, 日軍集中大量兵力瘋狂朝著笛崮山主峰撲來。 日軍沖到一半, 突然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數百顆手榴彈同時從山上扔下, 日軍被炸得死傷無數, 日軍吃苦之後不得不撤下山去。

易守難攻的笛崮山

不敢正面進攻的日軍迅速調來大量迫擊炮和數架飛機對笛崮山進行狂轟濫炸, 戰鬥進行得異常慘烈, 日軍一次次的衝鋒都被抗日戰士用機關槍、用石頭打退。

經過幾輪血戰, 日軍依然無法登上笛崮山。 於是便有偽軍獻計, 指出了笛崮山有一條小道可以上山。 為了找到這條小路, 日軍抓住了一個老人讓其引路。 老人被日軍押在前面, 一步步向笛崮山走來。

抗日戰士們怕誤傷了老人, 停止了射擊。

走到一半時, 這名老人突然停下了腳步, 他狠狠地抽了偽軍一個耳光後跑向了日軍的刺刀。 為了不當日軍的嚮導, 他英勇犧牲。

日軍上刺刀準備白刃戰

戰鬥至下午四點, 日軍突然沖上了陣地, 慘烈的白刃戰開始了。 戰士們用槍托、用大刀與日軍廝殺, 就連馬夫、炊事員也拿起扁擔、菜刀與日軍肉搏。 很多戰士在最終一刻拉響了手榴彈與日軍同歸於盡, 日軍死傷無數, 抗日戰士也犧牲了200多名。

傍晚, 整個營僅剩下了包括營長在內的14名戰士。 他們且戰且退, 一直被日軍逼到了笛崮山的懸崖邊上。

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 14名戰士將槍支砸毀, 沖上山頭的日軍向他們喊話, 要他們投降。 14名戰士在懸崖邊上緊緊圍抱在一起, 他們沒有悲傷、沒有恐懼, 眼裡只有仇恨。 在營長的帶頭下, 他們一個接一個飛身跳下了身後的懸崖深谷。

奮戰到底

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8000日軍,在笛崮山與抗日戰士血戰一天后,終於以死亡600多人的代價佔領了笛崮山。尤其是14勇士的英雄壯舉,深深地震撼了日軍。

14勇士跳崖後,日軍指揮官命令所有士兵向深谷敬禮,並鳴槍三發以示祭慰。

英勇的14勇士跳崖後,營長和8名勇士被山澗的樹枝掛住得以生還,其他戰士6名戰士都英勇犧牲。

血戰到底

14勇士的不屈精神和勇敢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銘記。

奮戰到底

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8000日軍,在笛崮山與抗日戰士血戰一天后,終於以死亡600多人的代價佔領了笛崮山。尤其是14勇士的英雄壯舉,深深地震撼了日軍。

14勇士跳崖後,日軍指揮官命令所有士兵向深谷敬禮,並鳴槍三發以示祭慰。

英勇的14勇士跳崖後,營長和8名勇士被山澗的樹枝掛住得以生還,其他戰士6名戰士都英勇犧牲。

血戰到底

14勇士的不屈精神和勇敢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銘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