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當年號稱賢君的雍正皇帝,為何將10多萬領土割讓給俄國?

關鍵字:康熙皇帝、清朝外交局勢、雅克薩戰役、準噶爾部

受一系列電視劇的印象, 在很多人的腦海裡, 雍正皇帝是一位勤政的賢君。 其實這屬於一種造神運動, 在真正的歷史中, 雍正皇帝確實勤政, 但是絕對算不上賢君。 1727年, 也就是雍正皇帝登基的第5年。 雍正皇帝將貝爾加湖以南的1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割讓給了沙俄。 清廷一直號稱天朝上國, 但是雍正皇帝為何要想沙俄割地?

一、面對強大的準噶爾部, 清廷無力兩線作戰

在19世紀, 沙俄已經成為世界強國之一。 但是這個國家的歷史並不長, 在大明朝揚威海外的時候, 沙俄還只是東歐平原上的一個小公國。 但在明朝中期開始, 沙俄開始迅速崛起, 首先稱霸了東歐地區, 隨後有開始向東大幅度擴張。 就在滿洲八旗入關時期, 沙俄已經開始染指外東北以及蒙古地區。 清朝當時剛剛建立自己的統治, 自身根基不穩,

因此暫時無力對付沙俄。 直到平定了吳三桂等人的叛亂以後, 康熙皇帝才開始騰出手來對付北方的沙俄。 清軍與俄軍進行了兩輪激戰, 清軍依靠數量上的絕對優勢獲得了戰役的勝利。 1萬多清軍對付幾百俄軍, 再打不贏就見鬼了。 但是在獲勝以後, 清朝與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 這個條約一直強調是平等條約, 問題是為了這個平等條約, 康熙皇帝割讓了貝爾加湖以東9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康熙皇帝之所以這麼做, 還是因為西面強大的準噶爾部。 認真的說, 準噶爾部是清廷的強勁對手, 一直到乾隆時期, 清朝才最終平定了準噶爾部。 在康熙、雍正交替時期, 準噶爾勢力很大。 面對西面的準噶爾部, 清朝已經非常吃力。 與此同時, 沙俄一直在暗中支持準噶爾部。 清朝將貝爾加湖以東的9萬多領土割讓給沙俄, 第一是為了北部邊境的安定, 第二就是為了喂飽沙俄, 請沙俄不再支持準噶爾部。 問題是在簽訂了尼布楚條約之後, 雖然東部邊境安穩了, 可沙俄又開始在中部邊界製造摩擦。

原來答應不再援助準噶爾部的承諾, 並沒有兌現。 與準噶爾軍隊的作戰中, 清軍發現了火槍和火炮。 準噶爾部是遊牧部落, 沒有勝利生產這些東西。 不用想, 這些東西還是來自於沙俄。

二、為了穩住沙俄, 雍正皇帝繼續送地

西元1722年, 69歲的康熙皇帝去世。 隨後雍正皇帝繼位, 與此同時, 準噶爾部開始了第二次擴張。 而且清朝軍隊兩次大敗, 雍正皇帝對此焦頭爛額。 面對沙俄在北方的襲擾, 雍正當然無力派遣軍隊抵禦。 在這樣的情況下, 雍正皇帝也只能先通過經濟手段來對付沙俄。 當時清朝與沙俄之間的貿易量很大, 清朝終止兩國貿易之後, 這回沙俄急了。 兩國開始了新一輪的談判。 其實這次談判之前, 雍正皇帝已經決定向沙俄割地。 原因還是請沙俄不要繼續援助準噶爾部, 不過割地的面積有限。 問題是清朝使臣沒有攜帶相關地圖, 在談判的過程中, 清朝使臣使用了坑爹的俄國地圖。 很不幸, 俄國地圖是有問題的。 清朝使臣大筆一揮, 1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就這麼劃出去了。

這就是1727年簽訂的《恰克圖條約》,這一條約簽訂以後,貝爾加湖以南1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歸屬俄國。至於不再支持準噶爾部的承諾,自然還是沒有兌現。在之後一系列的戰鬥中,還是總能發現沙俄的影子。但隨後清軍取得了一次大捷,準噶爾部遭受重創。在此之後,清朝終於掌握了主動權,開始逐步加緊圍困準噶爾部。雍正皇帝僅僅在位了13年時間,他在內政方面的成績不錯。但在國際外交方面,他和父親康熙、兒子乾隆一樣都不及格。因為在簽訂恰克圖條約時,沙俄正在於瑞典等國家較量,也根本沒有精力應對清朝。清廷方面不瞭解這個國際情況,以至於對沙俄一再讓步。

這就是1727年簽訂的《恰克圖條約》,這一條約簽訂以後,貝爾加湖以南1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歸屬俄國。至於不再支持準噶爾部的承諾,自然還是沒有兌現。在之後一系列的戰鬥中,還是總能發現沙俄的影子。但隨後清軍取得了一次大捷,準噶爾部遭受重創。在此之後,清朝終於掌握了主動權,開始逐步加緊圍困準噶爾部。雍正皇帝僅僅在位了13年時間,他在內政方面的成績不錯。但在國際外交方面,他和父親康熙、兒子乾隆一樣都不及格。因為在簽訂恰克圖條約時,沙俄正在於瑞典等國家較量,也根本沒有精力應對清朝。清廷方面不瞭解這個國際情況,以至於對沙俄一再讓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