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武將之中寫詩寫的最好的,文人之中最能打仗的,卻是一位殺人狂魔

在我們的形象中, 愛國詞人辛棄疾, 那一定是個“文能提筆安全國, 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物, 一是能寫詞作賦, 其“想當年, 雄姿英才, 氣吞萬里如虎”的名句豪情萬丈, 被譽為豪放派詞人的開山鼻祖;二是能打仗, “壯歲旗幟擁萬夫, 錦襜突騎渡江初”, 其前半生英勇殺敵戰功赫赫。 用現代的話來說, 他是武將之中寫詩寫的最好的, 也是文人之中最能打仗的, 以至於清代文學評論家陳世焜驚呼:“真詞壇飛將軍也!”

其實除了這些, 辛棄疾還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他也是一名抗金名將, 顯赫一時。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的名人, 眾所周知他是豪放派詞人, 現今存有六百多首詞, 著名著作有《水調歌頭》、《摸魚兒》、《沁園春》(、《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 數不勝數, 這些詞的中心思想大都是宣揚戰鬥主義和愛國情懷。 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導致辛棄疾有這麼宏大的愛情節操呢?

這就要追溯到辛棄疾的出生開始了,

話說辛棄疾小時候是出生在金國, 可是他明明是抗金名將?怎麼會出生在金國?全都因為靖康之難, 辛棄疾出生的時候靖康之難已然發生, 北宋的皇帝老巢被人一鍋端了, 金國自然就擴張了領地, 只有趙構退到了南方另辟王朝, 也就是南宋。 而辛棄疾是漢人並不是女真人, 他的祖父辛贊雖然在無奈被迫為金國賣命, 卻常常身在曹營心在漢, 恨不得拿起刀把身邊的金人一刀劈了。 因此, 年少的辛棄疾在祖父的愛國情懷渲染下, 自己也目睹了很多漢人被女真人欺淩辱駡的場景, 萌生出忠心報國, 殺敵雪恥的高尚志向。

紹興三十一年, 金國內部產生了矛盾, 金國名將完顏亮大舉攻打南宋, 辛棄疾也聚集了兩千人馬, 在參加的義軍當中, 被任命為掌書記。 完顏亮也是因為內部矛盾打了敗仗還死在了自己部下手中, 義軍的頭領寫了奏書交給辛棄疾說交給宋朝表明義軍要歸宋的心意, 沒想到沒過多久義軍的頭領就被叛賊殺死了,

根據《宋史·辛棄疾傳》記載:“與眾謀曰:“我緣主帥來歸朝, 不期事變, 何以覆命?”乃約統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 安國方與金將酣飲, 即眾中縛之以歸, 金將追之不及。 ”因為義軍主帥有歸順之心, 現在他死了, 真不知道拿什麼覆命, 因此辛棄疾就聯合義軍眾多小頭目就以幾十人之勢偷襲金營, 當時叛徒張安國正在金營吃酒, 他們一下子就把他綁走回朝交差去了, 留下了發愣的金兵。

辛棄疾給人留下殺人狂魔的形象並不稀奇, 他年輕的時候, 在北方義師中曾單槍匹馬闖入敵營並手刃盜竊義師大印的和尚義端。 後來他又帶領50騎突襲金營。 並活捉叛徒張安國, 這足以證明他是有萬夫不敵之勇的狠角色, 以至於當時的一些文人對甚是忌憚,

背地裡說他是殺人狂。

但辛棄疾對普通百姓很寬厚。 他曾受命平定南邊的茶商暴亂, 受命之前他給宋孝宗進言:對於這些種田的老百姓, 州郡一級的官員過度徵收賦稅來害他們;縣一級的官員呢, 徵購各種形式的物資來害他們;底下的差役又用各種名義索、拿、卡、要來害他們;地主豪強兼併田產來害他們;而響馬強盜又用掠奪害他們, 以至於老百姓無路可走, 不去當盜賊又能往哪裡去呢?由此可見, 辛棄疾是一個心懷百姓的好官。

實際上他也做到了言行一致,他在做福建提點刑獄時,給監犯判罪採用的是寬厚的法令。比如,有一次,他派一個叫傅大聲的官員到下轄的一個縣去複審牢獄中的囚犯。傅大聲到後通過細心的審閱,釋放了50多個人,只留下10多人。這麼多的案子被喊冤昭雪,讓那個縣令臉上無光,於是拒絕招待傅大聲,連飯也不提供了。辛棄疾聽聞後,親自前往對這些案子進行審閱,終究悉數處理了那些冤案。

但是辛棄疾對部屬官吏卻很嚴格。他認識到真正該嚴格管理的是各級官吏,而不是那些平民百姓。這個理念也成了他執政和處理政務的起點。他對底下的官吏十分嚴苛,動不動就對手下進行法令追查,那些官員都嚇得惶惶不可終日,生怕恪守教條不到位而被處罰。

辛棄疾之所以被人汙以酷吏,首要。是他不肯與當時的官吏同流合污。其次,由於“剛拙自信”的性情,他敢說敢做,從不輕易迎合他人,他落拓不羈,更加不理睬各式各樣的潛規則。所以,他和庸碌的南宋官場大環境對立抵觸就不可避免了。

42歲的時候,辛棄疾因為被人彈劾而被罷官,開始了他歸隱田園的生活,生平所得被朝廷剝削的一乾二淨,人生大起大落莫過於此。不得不讚歎的是辛棄疾真的挺會享受,房子莊園都是他親力親為設計建成的,還過著游山逛水、飲酒賦詩、仙人般的村居生活,許多遊山玩水的詞就是在這時候寫的。

但報國的心願他卻一直未放下,1203年,主張北伐的韓侂胄起用主戰派人士,辛棄疾先後被任命為多地知府,不過對於南宋積貧積弱的陣勢,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六十五歲他被任用鎮江知府的時候,又被諫官攻擊被迫離職,再一次帶著憤恨離開官場。六十八歲的時候,朝廷又一次想任用他,他卻身染重病,命不久矣了。

久臥病床不省人事的辛棄疾突然睜開了眼睛,大喊了幾聲:“殺賊!殺賊!殺賊啊!”之後,便在悲憤中溘然長逝。他一生以兵馬疆場、殺敵報國作為自己的最高抱負,可殘酷的現實留給他的卻終究只是遺憾。不過,辛棄疾留給我們後人的,卻是高山仰止的背影,千百年來讓華夏子孫後代敬慕不已。

實際上他也做到了言行一致,他在做福建提點刑獄時,給監犯判罪採用的是寬厚的法令。比如,有一次,他派一個叫傅大聲的官員到下轄的一個縣去複審牢獄中的囚犯。傅大聲到後通過細心的審閱,釋放了50多個人,只留下10多人。這麼多的案子被喊冤昭雪,讓那個縣令臉上無光,於是拒絕招待傅大聲,連飯也不提供了。辛棄疾聽聞後,親自前往對這些案子進行審閱,終究悉數處理了那些冤案。

但是辛棄疾對部屬官吏卻很嚴格。他認識到真正該嚴格管理的是各級官吏,而不是那些平民百姓。這個理念也成了他執政和處理政務的起點。他對底下的官吏十分嚴苛,動不動就對手下進行法令追查,那些官員都嚇得惶惶不可終日,生怕恪守教條不到位而被處罰。

辛棄疾之所以被人汙以酷吏,首要。是他不肯與當時的官吏同流合污。其次,由於“剛拙自信”的性情,他敢說敢做,從不輕易迎合他人,他落拓不羈,更加不理睬各式各樣的潛規則。所以,他和庸碌的南宋官場大環境對立抵觸就不可避免了。

42歲的時候,辛棄疾因為被人彈劾而被罷官,開始了他歸隱田園的生活,生平所得被朝廷剝削的一乾二淨,人生大起大落莫過於此。不得不讚歎的是辛棄疾真的挺會享受,房子莊園都是他親力親為設計建成的,還過著游山逛水、飲酒賦詩、仙人般的村居生活,許多遊山玩水的詞就是在這時候寫的。

但報國的心願他卻一直未放下,1203年,主張北伐的韓侂胄起用主戰派人士,辛棄疾先後被任命為多地知府,不過對於南宋積貧積弱的陣勢,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六十五歲他被任用鎮江知府的時候,又被諫官攻擊被迫離職,再一次帶著憤恨離開官場。六十八歲的時候,朝廷又一次想任用他,他卻身染重病,命不久矣了。

久臥病床不省人事的辛棄疾突然睜開了眼睛,大喊了幾聲:“殺賊!殺賊!殺賊啊!”之後,便在悲憤中溘然長逝。他一生以兵馬疆場、殺敵報國作為自己的最高抱負,可殘酷的現實留給他的卻終究只是遺憾。不過,辛棄疾留給我們後人的,卻是高山仰止的背影,千百年來讓華夏子孫後代敬慕不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