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離奇的南朝往事,陳霸先死後為何是侄兒陳蒨繼位?他的兒子呢?

說說陳霸先稱帝之前的天下大勢, 當時天下處於三足鼎立狀態, 即南方的梁朝(蕭氏), 北方東部的東魏(實際由高歡家族控制), 北方西部的西魏(實際由宇文泰家族控制)。

陳霸先起初只是梁朝湖州的一名油庫吏, 出身寒微, 無意中受到梁朝宗室蕭映的賞識, 在長期的征戰中逐漸成為獨當一面的高級將領, 但他真正成為梁朝的權臣則是在平定“侯景之亂”後。

陳霸先雕像

侯景最早是北齊實際創始人高歡部下, 高歡死後他受到高歡兒子高澄的猜忌, 當然侯景本人也有政治野心, 後來在河南起兵作亂, 結果被高澄派出的大將慕容紹宗(此人曾教過侯景兵法, 高歡臨終前已察覺侯景有野心, 因此囑咐高澄用慕容紹宗克制侯景)打敗, 被迫南下投奔當時的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在中國歷史上所有長壽皇帝中排名第二, 僅次於清朝的乾隆皇帝(89歲), 他年輕時文武雙全,

大名鼎鼎的白袍將軍陳慶之就是他的書僮, 可惜他此時已86歲, 步入了生命倒計時刻, 年老糊塗, 竟然收留了一代梟雄侯景。 侯景也看穿了表面輝煌的大樑帝國實際上腐朽不堪, 於是在梁朝站穩腳跟後, 立即在根據地壽陽(安徽壽縣)起兵作亂, 以區區八百人竟然佔領了梁朝首都建康(南京), 並逼死了梁武帝。 又於兩年後即西元551年自立為帝, 國號“漢”。

梁武帝蕭衍

侯景稱帝的第二年, 陳霸先和他的親家王僧辯在梁武帝的兒子蕭繹(後來的梁元帝)派遣下一起出兵討伐侯景, 並順利攻下建康, 侯景乘亂出逃, 結果在船上被部下殺死。

陳霸先於此役後迅速崛起, 成為梁朝後期的主要將領。

梁元帝蕭繹稱帝第三年, 首都江陵就被西魏乘亂攻破, 蕭繹本人也自殺而死, 據說他自殺前痛恨自己讀的書太多, 被文學知識所誤, 因此將珍藏的所有書籍全部焚燒, 成為自秦始皇“焚書坑儒”以來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災難。

梁元帝死後皇位空了出來, 此時的東魏已被高氏家族篡位,

國號變更為齊, 後世稱為“北齊”, 在位的是狂人皇帝高洋, 他派兵護送在北齊避難的蕭淵明(梁武帝蕭衍侄子)回南方繼承帝位。 南方的兩巨頭陳霸先和王僧辯對此有不同意見, 王僧辯屈服于北齊的強勢兵威, 同意擁立蕭淵明, 而陳霸先卻想擁立梁元帝的兒子蕭方智(梁敬帝)為帝, 兩人於是失和。

政治上的對立必然引起軍事上的衝突。 西元555年九月, 陳霸先突然偷襲殺死了親家兼政敵王僧辯, 擁立蕭方智為帝, 從此大權獨攬。

王僧辯死後其部下在江南一帶起兵反抗陳霸先, 陳霸先親自帶兵平亂, 由於持續多天大雨連綿, 陳霸先平叛失利, 又缺少糧餉, 有軍心不穩現象。 正好他的侄兒吳興太守陳蒨派人押運來三千斛大米和一千隻鴨子,

當時正是盛夏, 雨多地濕, 缺少柴火, 無法埋鍋做飯。 於是陳霸先讓部下將殺好的鴨子和大米用荷葉包裹起來, 集中放在火中烤熟, 以此度過缺糧難關, 順利平定了叛亂。 後來這種做法被推廣開來, 成為江南著名的特色菜肴“荷葉鴨”。

荷葉鴨

陳霸先削平內亂後,又打敗北齊的侵略軍,覺得時機已經成熟,遂於西元557年廢掉梁敬帝蕭方智,自立為帝,國號“陳”,後世稱他為陳武帝。

陳霸先稱帝后多次與北周(宇文氏也於西元557年篡西魏為周)談判解救兒子陳昌和侄兒陳頊,但由於北周提出的條件太苛刻,雙方一直沒有達成統一意見。

西元559年,陳霸先稱帝第三年的六月份突然生病,疾病發作很快,十天后去世,臨終前神志不清,甚至連遺詔都來不及擬定,所以在繼承人問題上他的遺孀章皇后與大臣們發生了爭岐。章皇后想讓自己的兒子陳昌即位,但陳昌此時還在北周當俘虜;大臣們則建議擁立當時與陳霸先血緣關係最近的親侄兒陳蒨即位。最終大臣們的意見占了上風,陳蒨即位為帝,史稱“陳文帝”。

陳蒨其實比陳昌更適合做皇帝,他深受叔叔陳霸先賞識和栽培,有膽識,而且軍事能力不錯,跟隨陳霸先一起東征西討,立下不少戰功,陳霸先稱帝后他被封為臨川王。陳蒨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使江南經濟得到一定的恢復。當時陳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國勢比較強盛。是南朝歷代皇帝中難得一見的有為之君。

陳文帝陳蒨

據傳陳蒨個人私生活有個小毛病,喜好男風,野史說他非常寵愛大臣韓子高,甚至一度想立他為皇后,只是歷史上從沒有男人被冊封為後妃,因此作罷。

得知陳蒨當上皇帝後,北周立即將陳霸先的兒子陳昌送到陳朝,此舉包藏極大禍心,希望借此引起陳朝內亂。

陳昌人很聰明,但書生氣十足,有點不識時務,他在回國途中給堂兄陳蒨寫信,言辭非常不客氣,要求堂兄讓位。陳蒨很不高興,說:“太子快回來了,我只好找個地方當藩王去養老。”其心腹大臣侯安都說:“自古豈有被代天子?”

陳昌剛進入陳朝境內,陳蒨就詔令主書舍人緣道迎接,過長江時侯安都于無人時將陳昌推入長江淹死,對外宣佈陳昌在江中因船壞溺死。不久陳昌喪柩運至京師,陳蒨親出臨哭,追諡號獻,風光大葬。

西元589年,隋朝滅陳後,陳霸先政敵王僧辨之子王頒,糾集其父舊部,夜掘陳武帝陵,破棺焚屍,並將骨灰倒於池塘中,命上千人喝掉,極盡污辱,成為轟動一時的大事。後世文人談及此事,莫不感慨萬端。

荷葉鴨

陳霸先削平內亂後,又打敗北齊的侵略軍,覺得時機已經成熟,遂於西元557年廢掉梁敬帝蕭方智,自立為帝,國號“陳”,後世稱他為陳武帝。

陳霸先稱帝后多次與北周(宇文氏也於西元557年篡西魏為周)談判解救兒子陳昌和侄兒陳頊,但由於北周提出的條件太苛刻,雙方一直沒有達成統一意見。

西元559年,陳霸先稱帝第三年的六月份突然生病,疾病發作很快,十天后去世,臨終前神志不清,甚至連遺詔都來不及擬定,所以在繼承人問題上他的遺孀章皇后與大臣們發生了爭岐。章皇后想讓自己的兒子陳昌即位,但陳昌此時還在北周當俘虜;大臣們則建議擁立當時與陳霸先血緣關係最近的親侄兒陳蒨即位。最終大臣們的意見占了上風,陳蒨即位為帝,史稱“陳文帝”。

陳蒨其實比陳昌更適合做皇帝,他深受叔叔陳霸先賞識和栽培,有膽識,而且軍事能力不錯,跟隨陳霸先一起東征西討,立下不少戰功,陳霸先稱帝后他被封為臨川王。陳蒨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使江南經濟得到一定的恢復。當時陳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國勢比較強盛。是南朝歷代皇帝中難得一見的有為之君。

陳文帝陳蒨

據傳陳蒨個人私生活有個小毛病,喜好男風,野史說他非常寵愛大臣韓子高,甚至一度想立他為皇后,只是歷史上從沒有男人被冊封為後妃,因此作罷。

得知陳蒨當上皇帝後,北周立即將陳霸先的兒子陳昌送到陳朝,此舉包藏極大禍心,希望借此引起陳朝內亂。

陳昌人很聰明,但書生氣十足,有點不識時務,他在回國途中給堂兄陳蒨寫信,言辭非常不客氣,要求堂兄讓位。陳蒨很不高興,說:“太子快回來了,我只好找個地方當藩王去養老。”其心腹大臣侯安都說:“自古豈有被代天子?”

陳昌剛進入陳朝境內,陳蒨就詔令主書舍人緣道迎接,過長江時侯安都于無人時將陳昌推入長江淹死,對外宣佈陳昌在江中因船壞溺死。不久陳昌喪柩運至京師,陳蒨親出臨哭,追諡號獻,風光大葬。

西元589年,隋朝滅陳後,陳霸先政敵王僧辨之子王頒,糾集其父舊部,夜掘陳武帝陵,破棺焚屍,並將骨灰倒於池塘中,命上千人喝掉,極盡污辱,成為轟動一時的大事。後世文人談及此事,莫不感慨萬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