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喃喃對話|王懷南對話張怡筠:我們要幫助孩子擁有面向未來的能力

繼《喃喃夜話》節目推出後, 寶寶樹CEO王懷南的原創音訊欄目《喃喃之聲》收到了許多聽眾的積極回饋, 在母嬰家庭行業圈內也廣受好評。 以人物對話形式呈現的系列節目之《喃喃對話》也應運而生。 王懷南希望通過與各行業佼佼者的對話, 通過與他們簡短而有意思的交流, 展現他們的成長經歷、育兒心得、教育經驗、生活趣味等等, 希望能對廣大育兒、育己路上的爸媽們有所啟發。 在今天的節目中, 被譽為"心靈魔法師"的著名心理學家、情商教育學家張怡筠將與王懷南一同探討幼兒情商教育的種種,

以及從事這樣一份特別教育事業的人生感悟。

聽眾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王懷南。

今夜與過往並沒有什麼不同, 仍然是夜色沉寂, 依然是深秋的涼意, 但內心是溫暖的。 在一個又一個《喃喃夜話》的深夜, 我們已經與您有了7次的交流和感悟, 每一次都彌足珍貴。

我一直在思考, 如果偶爾換種方式來呈現, 那會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如果您也和我一樣有這種期待, 那麼這一次的節目我就為您帶來一種新鮮的交流方式吧, 用一場對話, 帶您結識一個人。

聽眾朋友們, 今天我想帶你結識的是這樣一位女性:她從12歲就勵志學習心理學, 從臺灣到美國一路追逐自己的理想, 如今已然夢真, 成為著名的心理學家、情商教育學家。 她, 就是"心靈魔法師"——張怡筠。

張博士:大家好, 我是張怡筠, 很高興今天有機會來做客《喃喃夜話》。 過去幾期, 我和各位一樣都是《喃喃夜話》的忠實聽眾, 感受到懷南掏心挖肺地跟我們分享他個人的心聲, 所以很高興今天晚上能跳到節目中來, 跟懷南有對話的機會。

(夜深時分, 兩位元老師的對話才剛剛開始)

王懷南:那麼接下來, 我就通過一些簡單的提問, 來開啟我們今天的對話吧。 張老師, 請您不假思索的為我作答。

1

有趣的靈魂都喜歡什麼

王懷南:您最感興趣的事情是什麼?

張博士:研究一個人怎麼活才能活得興高采烈,

不枉此生。

王懷南:您最看愛的一本書是什麼?

張博士:可多了, 不過如果我要說的話是《情商》, 您呢?

王懷南:我最愛看的兩本書, 一本書是《聖經》, 我認為它凝聚了人類的很多智慧。 一本書, 坦率的講, 是《毛澤東選集》, 因為我覺得它指導了在創業遇到困難時的很多解決方案。

張博士:真好, 有書做精神上的指引。

王懷南:您最喜愛的一部電影是什麼?

張博士:《三傻大鬧寶萊塢》, 因為我覺得那部電影直擊教育的本質。 讓所有教育者和爸爸媽媽都有很多反思的機會, 特別喜歡。

王懷南:咱們換個角度談談您最喜歡的顏色吧?

張博士:粉色, 我發覺我年紀越大越喜歡粉色, 可能調動出我的童心童真。

王懷南:您有沒有特別崇拜或者欣賞的人?

張博士:我特別崇拜我媽, 在她身上看到了無比巨大的女性能量。 我媽媽小的時候, 其實在家裡常常被打, 以現在的眼光來說是受虐兒童。 所以長大之後, 有的時候她是會有情緒困擾的, 然而在我很小的時候, 她去上了心理成長課, 我看到媽媽從出去上課以前到回來變了一個人, 她用自己的智慧跟能量改變了自己的性格, 也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因為看到媽媽的改變, 我意識到心理這門學科對人有如此巨大的影響, 所以我立志要去研究它, 希望將來能夠因此影響別人。

王懷南:你最喜歡自己身上哪三個品質?

張博士:應該是我特別好學, 敢於獨立思考。 另外呢, 我非常樂意搞笑。 懷南您呢, 您特別欣賞自己身上哪三個特質?

王懷南:我做一件事情,只要認准了方向是永不言棄的,同時我認為自己在創業的路上也好,在征服困難的路上也好,有相當的榜樣作用和勇氣。我覺得自己啊,有時開局並不一定懂所有應該懂的東西,但是通過感悟,我慢慢就對應該懂得事情有了很深入的理解,所以這是感悟力和學習的能力。

張博士:Wow,這三點真的很棒,其實這真的都是情商力啊。

王懷南:您覺得自己做過最有價值的一件事是什麼?

張博士:立志學心理學,而且第一志願考上了心理系。

王懷南:一句話描述您的愛情觀。

張博士:我覺得最棒的愛情就是兩個人相互幫忙,彼此成全,成為最好的自己。

王懷南:假設您和自己的丈夫吵了一架,你一般會做什麼?

張博士:通常會自己聽點音樂,然後想辦法讓自己開心,就是耍個寶,搞個笑啊,然後事兒就過了。

王懷南:當您自己心情低落的時候,會用什麼方式排解呢?

張博士:我自己編了一個興高采烈舞。我在我們的情商夏令營也會教孩子,同時也會教給爸媽。很多人都不相信我自己常在家裡一個人跳我的興高采烈舞,就能夠讓自己興高采烈起來。

2

關於教育和情商

王懷南:看得出來張博士是個永遠對生活飽含熱情的人,那麼我很想知道這樣的您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張博士:我的爸爸媽媽從小特別願意讓我們做自己。在當年要去念心理系,大家都不知道這個系將來出來能幹嘛的時候,所有人都反對,我爸媽第一個點頭說“太好了,我們希望你能做你最想做的樣子”。我認為這是一個偌大的禮物,有這樣的爸媽,又給了我很多的自信,於是我就在心理學這條道路上一路狂奔。所以我一直很鼓勵所有的爸爸媽媽,觀察瞭解你的孩子,然後努力幫助他成為他自己,而不是你想要他成為的那個孩子。

王懷南:剛才我們談了很多您的父母,特別是您的母親,今天如果回憶起來,對媽媽印象裡最深的一件事或者一句話是什麼?

張博士:我當年在美國念博士班,非常辛苦,差一點堅持不下來。後來從美國打電話給我媽說:“媽,怎麼辦?我覺得好累”,您知道我媽媽回答什麼嗎?我媽說:“親愛的,不管你是不是博士,我們都愛你”,然後我突然覺得肩膀上的壓力松掉了。

王懷南:講回到教育,用一句話描述您的教育觀。

張博士:我覺得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擁有面向未來的能力,而不是解決爸媽和老師當下的難題。

王懷南:作為一個情商專家,情商這個詞似乎是大家似懂非懂的,那麼您如何描述自己眼裡 “情商”是什麼呢?

張博士:我給情商下的大白話定義是:情商就是一個人運用情緒的能力。我們都有情緒,有的人被情緒捆綁,甚至於傷害,而有的人能借力使力,讓自己做的更好。

王懷南:講到情商在中國的現狀,您有什麼樣的觀察?

張博士:我的觀察是這樣,現在80後、90後的爸爸媽媽,特別在意孩子有沒有快樂的能力,然而很多爸媽不知道該如何著手去培養孩子快樂的能力。每年六一,我們都祝福孩子六一兒童節快樂。我認為這句話弱爆了,我們真正該做的不是祝福孩子六一兒童節快樂,而是幫助孩子有能力快樂,這個才是爸媽最應該做的。

3

關於借鑒和反思

王懷南:聽說您剛剛從日本考察回來,都說日本的幼稚教育非常令人驚歎,課本很少,甚至有些學習重點只是“教孩子們學會笑眯眯和說謝謝”,那麼張博士能不能講一講中國幼稚園和日本的區別,看看到底有哪些地方是值得特別借鑒的。

張博士:最大的感觸就是日本孩子的獨立能力真強,不到一歲的孩子,每個孩子到吃飯時間,都自己坐著、自己用手抓著東西吃。而且他們自己有小背包,背包裡放著好幾套衣服,玩髒了自己洗澡、自己換衣服,那個獨立性嚇壞了人。也許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怎麼做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因為獨立性和他的自尊,也就是自信是有密切關聯的,所以爸媽如果代辦過多,其實從某個角度來講,也是傷害了孩子自尊的發展,是很可惜的。

張博士:另外呢,特別想跟您分享的是“藤”幼稚園,室內室外沒有隔間,教室之間沒有完全封閉,所以你完全可以在這個教室上課,聽到另外一個教室的聲音。那麼園長的設計理念是,自然界本來就有很多噪音,你必須讓孩子在噪音當中學會專注。所以我也在回來思考,我們在幼稚園的設計、在家庭的設計,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擁有這個能力?因為面向未來,這真的是個特別重要的能力。

(藤幼稚園的二層設計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跑道)

王懷南:您剛才講的著名的藤幼稚園,能否給對這個幼稚園不太熟悉的聽眾,再做一些更基本的介紹。

張博士:好,很樂意。各位如果上網找藤幼稚園,你就會看到,藤幼稚園的整個設計理念,非常符合大腦神經科學家這幾年的發現,就是你要讓孩子動,讓他動的夠好,這樣他的感統比較平衡,接下來他的專注力也會提升。所以那種擔心孩子運動量過大,可能會累了,可能會摔著的話,你會發現孩子的很多能力都因此沒有辦法得到提升。

(樹、教室、娛樂場所都交匯在一起)

王懷南:好極了!我想即使沒有聽說過這個幼稚園名字的聽眾朋友,大概也看過這個幼稚園的建築設計圖,那麼一種開闊的、學習的、專注的環境,可能真的是培養未來的、世界的主人翁所需要的教育環境。

4

關於人生心願

王懷南:那麼在最後,我們請張老師分享一兩個您的心願吧。

張博士:我希望窮盡畢生的力量,能夠把一個人從出生到成年,每一個年齡段情商發展的指標,以及科學有效的方法設計出來,希望能夠幫助許多的寶貝們開心長大。有關事業上頭,因為我們在做情商教育,也是一個創業項目,非常希望借助關心教育的朋友們,把這個值得傳承的事業能夠做大。

王懷南:祝福您能達成所願,也希望媽媽們能更多的關注張博士帶來的優秀的教育理念,正如今天寶寶樹的使命一樣,讓我們的下一代健康、友愛、智慧、勇敢的成長。

王懷南:今天是喃喃夜話第一次嘗試用對話的形式,引進更多我們認為在育兒的過程中間,父親母親需要知道的人和事,以及資源。讓我再次感謝張怡筠博士的到來,今天我們就聊到這裡。

兩位:我是王懷南,我是張怡筠,我們一起向大家道晚安。

嘉 賓 介 紹

張怡筠,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心理學博士,自1996年開始研究情商,研究所任教11年。近年來,專注于幼兒及青少年之情商教育,是【卡卡幼兒情商力】情商玩教具體系的創始人兼CEO。

王懷南:我做一件事情,只要認准了方向是永不言棄的,同時我認為自己在創業的路上也好,在征服困難的路上也好,有相當的榜樣作用和勇氣。我覺得自己啊,有時開局並不一定懂所有應該懂的東西,但是通過感悟,我慢慢就對應該懂得事情有了很深入的理解,所以這是感悟力和學習的能力。

張博士:Wow,這三點真的很棒,其實這真的都是情商力啊。

王懷南:您覺得自己做過最有價值的一件事是什麼?

張博士:立志學心理學,而且第一志願考上了心理系。

王懷南:一句話描述您的愛情觀。

張博士:我覺得最棒的愛情就是兩個人相互幫忙,彼此成全,成為最好的自己。

王懷南:假設您和自己的丈夫吵了一架,你一般會做什麼?

張博士:通常會自己聽點音樂,然後想辦法讓自己開心,就是耍個寶,搞個笑啊,然後事兒就過了。

王懷南:當您自己心情低落的時候,會用什麼方式排解呢?

張博士:我自己編了一個興高采烈舞。我在我們的情商夏令營也會教孩子,同時也會教給爸媽。很多人都不相信我自己常在家裡一個人跳我的興高采烈舞,就能夠讓自己興高采烈起來。

2

關於教育和情商

王懷南:看得出來張博士是個永遠對生活飽含熱情的人,那麼我很想知道這樣的您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張博士:我的爸爸媽媽從小特別願意讓我們做自己。在當年要去念心理系,大家都不知道這個系將來出來能幹嘛的時候,所有人都反對,我爸媽第一個點頭說“太好了,我們希望你能做你最想做的樣子”。我認為這是一個偌大的禮物,有這樣的爸媽,又給了我很多的自信,於是我就在心理學這條道路上一路狂奔。所以我一直很鼓勵所有的爸爸媽媽,觀察瞭解你的孩子,然後努力幫助他成為他自己,而不是你想要他成為的那個孩子。

王懷南:剛才我們談了很多您的父母,特別是您的母親,今天如果回憶起來,對媽媽印象裡最深的一件事或者一句話是什麼?

張博士:我當年在美國念博士班,非常辛苦,差一點堅持不下來。後來從美國打電話給我媽說:“媽,怎麼辦?我覺得好累”,您知道我媽媽回答什麼嗎?我媽說:“親愛的,不管你是不是博士,我們都愛你”,然後我突然覺得肩膀上的壓力松掉了。

王懷南:講回到教育,用一句話描述您的教育觀。

張博士:我覺得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擁有面向未來的能力,而不是解決爸媽和老師當下的難題。

王懷南:作為一個情商專家,情商這個詞似乎是大家似懂非懂的,那麼您如何描述自己眼裡 “情商”是什麼呢?

張博士:我給情商下的大白話定義是:情商就是一個人運用情緒的能力。我們都有情緒,有的人被情緒捆綁,甚至於傷害,而有的人能借力使力,讓自己做的更好。

王懷南:講到情商在中國的現狀,您有什麼樣的觀察?

張博士:我的觀察是這樣,現在80後、90後的爸爸媽媽,特別在意孩子有沒有快樂的能力,然而很多爸媽不知道該如何著手去培養孩子快樂的能力。每年六一,我們都祝福孩子六一兒童節快樂。我認為這句話弱爆了,我們真正該做的不是祝福孩子六一兒童節快樂,而是幫助孩子有能力快樂,這個才是爸媽最應該做的。

3

關於借鑒和反思

王懷南:聽說您剛剛從日本考察回來,都說日本的幼稚教育非常令人驚歎,課本很少,甚至有些學習重點只是“教孩子們學會笑眯眯和說謝謝”,那麼張博士能不能講一講中國幼稚園和日本的區別,看看到底有哪些地方是值得特別借鑒的。

張博士:最大的感觸就是日本孩子的獨立能力真強,不到一歲的孩子,每個孩子到吃飯時間,都自己坐著、自己用手抓著東西吃。而且他們自己有小背包,背包裡放著好幾套衣服,玩髒了自己洗澡、自己換衣服,那個獨立性嚇壞了人。也許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怎麼做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因為獨立性和他的自尊,也就是自信是有密切關聯的,所以爸媽如果代辦過多,其實從某個角度來講,也是傷害了孩子自尊的發展,是很可惜的。

張博士:另外呢,特別想跟您分享的是“藤”幼稚園,室內室外沒有隔間,教室之間沒有完全封閉,所以你完全可以在這個教室上課,聽到另外一個教室的聲音。那麼園長的設計理念是,自然界本來就有很多噪音,你必須讓孩子在噪音當中學會專注。所以我也在回來思考,我們在幼稚園的設計、在家庭的設計,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擁有這個能力?因為面向未來,這真的是個特別重要的能力。

(藤幼稚園的二層設計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跑道)

王懷南:您剛才講的著名的藤幼稚園,能否給對這個幼稚園不太熟悉的聽眾,再做一些更基本的介紹。

張博士:好,很樂意。各位如果上網找藤幼稚園,你就會看到,藤幼稚園的整個設計理念,非常符合大腦神經科學家這幾年的發現,就是你要讓孩子動,讓他動的夠好,這樣他的感統比較平衡,接下來他的專注力也會提升。所以那種擔心孩子運動量過大,可能會累了,可能會摔著的話,你會發現孩子的很多能力都因此沒有辦法得到提升。

(樹、教室、娛樂場所都交匯在一起)

王懷南:好極了!我想即使沒有聽說過這個幼稚園名字的聽眾朋友,大概也看過這個幼稚園的建築設計圖,那麼一種開闊的、學習的、專注的環境,可能真的是培養未來的、世界的主人翁所需要的教育環境。

4

關於人生心願

王懷南:那麼在最後,我們請張老師分享一兩個您的心願吧。

張博士:我希望窮盡畢生的力量,能夠把一個人從出生到成年,每一個年齡段情商發展的指標,以及科學有效的方法設計出來,希望能夠幫助許多的寶貝們開心長大。有關事業上頭,因為我們在做情商教育,也是一個創業項目,非常希望借助關心教育的朋友們,把這個值得傳承的事業能夠做大。

王懷南:祝福您能達成所願,也希望媽媽們能更多的關注張博士帶來的優秀的教育理念,正如今天寶寶樹的使命一樣,讓我們的下一代健康、友愛、智慧、勇敢的成長。

王懷南:今天是喃喃夜話第一次嘗試用對話的形式,引進更多我們認為在育兒的過程中間,父親母親需要知道的人和事,以及資源。讓我再次感謝張怡筠博士的到來,今天我們就聊到這裡。

兩位:我是王懷南,我是張怡筠,我們一起向大家道晚安。

嘉 賓 介 紹

張怡筠,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心理學博士,自1996年開始研究情商,研究所任教11年。近年來,專注于幼兒及青少年之情商教育,是【卡卡幼兒情商力】情商玩教具體系的創始人兼CE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