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品春之味,清明亦是嘗鮮時!

清明美食集錦

來自春天的味道

又是一年春意早。 在古代, 清明節不僅是祭祖掃墓、遊玩踏青的重要日子, 也是時令上鮮、品嘗美味的大好時節。

打開這一封來自春天的請柬, 和我們一起看看各地的多彩食俗, 品味春天的清甜味道。

桃花粥

桃花粥是唐代漢族寒食節的食物, 流行於河南洛陽地區。

桃花粥消腫滿, 下惡氣, 利宿水, 消痰飲積滯, 既有美容作用, 又可以治療血瘀病症。

唐馮贄《雲仙雜記》中記載:"洛陽人家, 寒食裝萬花輿, 煮桃花粥。 "

青團子

每到清明, 江南百姓必到田間揪一把“麥漿草”, 回家搗爛壓汁, 與晾乾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和好, 包上細膩的豆沙餡兒, 做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的青團子。

江南的“麥漿草”, 清明而生, 過則難覓, 也因此, 用麥漿草做成的青團子, 在江南一帶的民間清明食俗中格外重要。

芥菜飯

芥菜飯是浙江溫州傳統的漢族小吃,以芥菜為主料,肉絲、香菇絲和蝦米等為佐料,飯松菜嫩,香甘爽口,別有風味。農曆二月二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俗。

潤 餅

流行於福建、臺灣的春捲,俗稱“潤餅”,又稱“嫩餅菜”,是一種比春捲更為古老的食物。每到清明時節,泉州等地有吃“潤餅菜”的風俗,是家族聚會的重要飲食。

饊子

“饊子”(sǎn)是一種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又稱“寒具”,因為寒食節禁火,人們在前幾天會準備各式各樣可供冷食的食物,直到清明結束,“饊子”就是這樣一種著名的時令美食。

李時珍《本草綱目· 穀部》記載:“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麵,入少鹽,牽索紐撚成環釧形,入口即碎脆如淩雪”。

子推饃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是山西省清明節傳統美食。子推饃一個重約一斤,用梳子、剪子、錐子、鑷子等工具,以及紅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精心捏制出“子推饃”,裡麵包著雞蛋或紅棗,上面捏制有頂子,四周貼面花。

介子推,春秋時期晉國貴族,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每到寒食節前,百姓們就會蒸制“子推饃”紀念子推。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在你的家鄉

有哪些清明美食?

快來留言跟大家分享吧

責編:黨健

芥菜飯是浙江溫州傳統的漢族小吃,以芥菜為主料,肉絲、香菇絲和蝦米等為佐料,飯松菜嫩,香甘爽口,別有風味。農曆二月二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俗。

潤 餅

流行於福建、臺灣的春捲,俗稱“潤餅”,又稱“嫩餅菜”,是一種比春捲更為古老的食物。每到清明時節,泉州等地有吃“潤餅菜”的風俗,是家族聚會的重要飲食。

饊子

“饊子”(sǎn)是一種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又稱“寒具”,因為寒食節禁火,人們在前幾天會準備各式各樣可供冷食的食物,直到清明結束,“饊子”就是這樣一種著名的時令美食。

李時珍《本草綱目· 穀部》記載:“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麵,入少鹽,牽索紐撚成環釧形,入口即碎脆如淩雪”。

子推饃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是山西省清明節傳統美食。子推饃一個重約一斤,用梳子、剪子、錐子、鑷子等工具,以及紅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精心捏制出“子推饃”,裡麵包著雞蛋或紅棗,上面捏制有頂子,四周貼面花。

介子推,春秋時期晉國貴族,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每到寒食節前,百姓們就會蒸制“子推饃”紀念子推。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在你的家鄉

有哪些清明美食?

快來留言跟大家分享吧

責編:黨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