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隋唐中最被低估的猛將程咬金,兇殘無比,連裴元慶都要他來救!

原創不易, 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毅叔, 無授權禁轉!

當隋煬帝被殺之後, 李密與弑殺隋煬帝的宇文化及血拼一場之後, 洛陽落到了王世充的手中。 李密於是繼續圍攻洛陽, 王世充苦守。 李密耗得起, 王世充耗不起, 洛陽城內已經是極度缺糧, 一斛米居然能賣到八九萬錢。 王世充也知道死守下去死定了, 因此拼命地修治器械, 重賞將士。 當時瓦崗軍缺乏冬衣, 王世充還用洛陽府庫裡的財物去賄賂李密身邊的邴元真等親信, 讓李密同意用衣物換糧食的計畫, 很是坑了李密一把, 給自己爭取了不少時間。

現在李密與宇文化及拼了個兩敗俱傷, 王世充一看李密被打得挺慘, 覺得自己有了機會, 於是果斷決定對李密發起總攻。 此次攻擊與宇文化及一樣, 也是打風險極大的“一波流”。 當然, 王世充對戰鬥的準備要比宇文化及周全多了。 他事先怕士兵們不齊心, 先搞了一場巫術表演。 他讓左軍衛士張永通謊稱三次夢到周公, 然後轉告王世充, 說周公會幫他打敗瓦崗賊軍。 為此王世充還興建了周公廟, 又串通巫師, 宣稱周公準備命王世充迅速討伐李密, 肯定會讓他馬到成功。 如果士兵們不聽話, 會統統染上瘟疫而死。 王世充的士兵很多都是從淮南帶過來的, 那裡巫風甚盛, 特別相信這種妖言, 一時間紛紛請求出戰。
最後王世充拼湊出了兩萬精銳, 還搞到了兩千匹戰馬, 全軍打著張永通的旗號出城與李密決戰。

(隋末的王世充也是人傑)

(瓦崗軍雖然有實力, 但由於錯誤的戰略決策和差勁的防護措施, 最終導致了失敗)

李密方面, 與宇文化及一仗下來, 精銳士卒與馬匹都死傷慘重。 士兵人數雖然眾多, 但多是烏合之眾。 面對王世充的兵鋒, 眾將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大將裴仁基說:“王世充率領全部軍隊來此決戰, 洛陽必然空虛。 我們可以分出兵力把守王世充軍隊要經過的要道, 使他不能再向東前進。 另挑選三萬精兵,

沿黃河向西進逼東都。 王世充回軍, 我方按兵不動;王世充再次出軍, 我方再逼東都。 這樣, 我方還有富餘的力量, 對方疲於奔命, 肯定能打敗他!”李密的腦子非常清楚, 他全面剖析了裴仁基的策略, 回答說:“你說得很好。 但現在東都的軍隊有三個不可抵擋的優勢:武器精良, 這是第一;作戰意圖堅決, 不惜深入我方境內, 這是第二;因為糧食吃完了, 所以戰意非常高昂, 這是第三。 我們只要利用城池堅守, 保持力量等待, 對方想交戰打不成, 求退兵又沒有退路, 過不了十天, 王世充的頭就可以提到我們手中。 ”如果按照李密的這個策略打, 王世充還真的沒什麼活路。 但他的這個策略遭到了手下眾將的紛紛反對。 他們都瞧不起屢戰屢敗的王世充,
紛紛要求出戰。 新近投降的驍果將領們也渴望在正面戰鬥中建立功勳。 可悲的是, 李密耳根子軟的毛病又犯了。 他沒有堅持自己的正確思路, 居然附和了眾將的意見, 決定與王世充決一死戰。 名臣魏征對此強烈反對, 認為瓦崗軍應該深溝高壘進行堅守, 野戰實在不是好辦法。 可惜良言無人聽從, 反被譏諷為老生常談, 氣得魏征拂袖而去。

(演義小說《說唐》、《興唐傳》等書中人物裴元慶的原型即裴行儼,隋唐第三條好漢,隋唐八大錘中的銀錘將)

王世充在通濟渠南面紮下大營,先派數百騎兵對駐紮在偃師城北的單雄信外馬軍發動了一次試探性攻擊。此次攻擊馬上就探出了瓦崗軍虛弱的本質。區區數百騎的敵人,單雄信居然有點扛不住,李密只能派程咬金與裴行儼率內馬軍前去助戰。裴行儼很是勇猛,一馬當先。可這次號稱“萬人敵”的他也中了一箭,只一箭就被射倒在地。程咬金奮力殺散周圍的敵人,將裴行儼救起後同騎一匹馬返回。二人被王世充的騎兵銜尾追殺,程咬金的馬馱了兩個人,自然速度慢。眼看追兵殺到,程咬金不愧是被後世描述為“混世魔王”的猛將,兇悍無匹。他拼著讓敵人一馬槊刺穿身體,生生將敵人的馬槊折斷,反身殺光追兵,才與裴行儼一塊逃生。

(程咬金歷史上雖然不是用斧頭的,但論勇猛可是沒話說)

一戰下來,李密手下驍將孫長樂等十餘人竟然皆被重創。這一戰瓦崗軍的弱點暴露無遺。缺乏良好的防護,是瓦崗軍正面作戰能力弱的關鍵因素。對比當時李淵軍隊的防護能力:李淵有個侄子叫李道玄,十五歲上陣,勇猛無比。在打竇建德時因為沖陣勇猛而遭到敵箭的猛射,盔甲上的箭枝竟然如刺蝟毛一般密集。即便這樣,李道玄依然生龍活虎,毫髮無損,可見其身上的防護之好。反觀瓦崗軍上下,李密中過兩次流箭,兩次都被射得夠嗆。這次裴行儼又是如此,區區一支流箭就能擊倒瓦崗軍的高級將領,這樣的防護水準,又如何與精心準備過器械的王世充打正面戰呢?

(欲看完整隋唐故事,還請看此書)

試探出瓦崗軍的實力後,王世充立刻發起總攻。這次他吸取了以前的教訓,也開始學習李密打埋伏敲悶棍的陰招。他事先在北邙山的山谷中埋伏了兩百騎兵,又精心準備了一個與李密長得非常像的假貨,準備關鍵時刻拿出來冒用。李密依然自高自大,渾然不防敵人耍手段,居然連大營週邊的壁壘都不設了。第二天天亮後,王世充趁李密還未列好陣,搶先發動攻擊。兩軍激鬥之時,王世充突然把之前準備的假貨拿出來,鼓噪道:“李密已經被抓住了!”他的部下可能事先已有練習,配合得非常好,紛紛高喊萬歲相應和。二百伏兵也同時發動,從高出衝殺下來,放火焚燒李密的大營。這兩招勝負手一放出,李密立刻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瓦崗軍一潰千里。王世充用完美的計畫,漂亮地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成功實現了大逆轉。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演義小說《說唐》、《興唐傳》等書中人物裴元慶的原型即裴行儼,隋唐第三條好漢,隋唐八大錘中的銀錘將)

王世充在通濟渠南面紮下大營,先派數百騎兵對駐紮在偃師城北的單雄信外馬軍發動了一次試探性攻擊。此次攻擊馬上就探出了瓦崗軍虛弱的本質。區區數百騎的敵人,單雄信居然有點扛不住,李密只能派程咬金與裴行儼率內馬軍前去助戰。裴行儼很是勇猛,一馬當先。可這次號稱“萬人敵”的他也中了一箭,只一箭就被射倒在地。程咬金奮力殺散周圍的敵人,將裴行儼救起後同騎一匹馬返回。二人被王世充的騎兵銜尾追殺,程咬金的馬馱了兩個人,自然速度慢。眼看追兵殺到,程咬金不愧是被後世描述為“混世魔王”的猛將,兇悍無匹。他拼著讓敵人一馬槊刺穿身體,生生將敵人的馬槊折斷,反身殺光追兵,才與裴行儼一塊逃生。

(程咬金歷史上雖然不是用斧頭的,但論勇猛可是沒話說)

一戰下來,李密手下驍將孫長樂等十餘人竟然皆被重創。這一戰瓦崗軍的弱點暴露無遺。缺乏良好的防護,是瓦崗軍正面作戰能力弱的關鍵因素。對比當時李淵軍隊的防護能力:李淵有個侄子叫李道玄,十五歲上陣,勇猛無比。在打竇建德時因為沖陣勇猛而遭到敵箭的猛射,盔甲上的箭枝竟然如刺蝟毛一般密集。即便這樣,李道玄依然生龍活虎,毫髮無損,可見其身上的防護之好。反觀瓦崗軍上下,李密中過兩次流箭,兩次都被射得夠嗆。這次裴行儼又是如此,區區一支流箭就能擊倒瓦崗軍的高級將領,這樣的防護水準,又如何與精心準備過器械的王世充打正面戰呢?

(欲看完整隋唐故事,還請看此書)

試探出瓦崗軍的實力後,王世充立刻發起總攻。這次他吸取了以前的教訓,也開始學習李密打埋伏敲悶棍的陰招。他事先在北邙山的山谷中埋伏了兩百騎兵,又精心準備了一個與李密長得非常像的假貨,準備關鍵時刻拿出來冒用。李密依然自高自大,渾然不防敵人耍手段,居然連大營週邊的壁壘都不設了。第二天天亮後,王世充趁李密還未列好陣,搶先發動攻擊。兩軍激鬥之時,王世充突然把之前準備的假貨拿出來,鼓噪道:“李密已經被抓住了!”他的部下可能事先已有練習,配合得非常好,紛紛高喊萬歲相應和。二百伏兵也同時發動,從高出衝殺下來,放火焚燒李密的大營。這兩招勝負手一放出,李密立刻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瓦崗軍一潰千里。王世充用完美的計畫,漂亮地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成功實現了大逆轉。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