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繡幕芙蓉一笑開——李清照

SHIRENBEIJING詩人背景

繡幕芙蓉一笑開 —— 李清照

李清照, 號易安居士,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 濟南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 生於神宗元豐七年二月初五日(西元1084年3月13日)。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 童年生活十分優裕。 她的父親李格非藏書甚富, 李清照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了文學基礎。

十八歲時, 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 婚後, 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 他們一同研究金石書畫, 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 趙父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 官右丞相。 然而好景不長, 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 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 趙李隔河相望, 飽嘗相思之苦。

西元1127年, 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 徽宗、欽宗父子被俘, 高宗南逃, 李清照夫婦也隨難民流落江南。 飄流異地, 多年搜集來的金石字畫喪失殆盡, 給她帶來沉痛的打擊和極大的痛苦。 同年, 趙明誠被任命為建康知府, 在一次城中叛亂中,

趙明誠縋城逃跑, 使得李清照對其心灰意冷, 並於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 行至烏江時寫下有名的《夏日絕句》, 贊項羽諷明誠, 趙明誠自感羞愧, 心情鬱鬱, 後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

在李清照孤寂之時, 張汝舟為騙取李清照錢財, 趁虛而入, 對李清照百般示好。 李清照當時無依無靠, 便嫁給張汝州。 這段婚姻並沒有長遠, 李清照發現張汝州的官職來源於行賄, 便狀告張汝州,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 妻子告發丈夫, 即使印證丈夫有罪, 妻子也要同受牢獄之苦。 李清照入獄後, 家人收買了獄卒, 九天便被釋放, 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結束。

目睹了國破家亡的李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 金兵的橫行肆虐激起她強烈的愛國情感,

她積極主張北伐收復中原, 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無能和偏安一隅, 使李清照的希望成為幻影。 多年的背井離鄉, 她那顆已經殘碎的心, 又因她的改嫁問題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汙詬渲染, 受到了更嚴重的殘害。 她無依無靠, 呼告無門, 貧困憂苦, 流徙飄泊, 最後寂寞地死在江南。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 她擅長書、畫, 通曉金石, 尤其精通詩詞。 她的詞作獨步一時, 流傳千古, 被譽為“詞家一大宗”。 李清照前期的詩詞更多描寫愛情生活、自然景物, 韻調優美。 後期則多慨歎身世, 懷鄉憶舊, 情調悲傷。

李清照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幗之淑賢, 更兼鬚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 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 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

淵博的學識, 而且有高遠的理想, 豪邁的抱負。 在同代人中, 她的詩歌、散文和詞學理論都能高標一幟、卓爾不凡。

排版/邵秋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