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我的孩子不笨,就是讀書不行”,這四個原因也許寶媽都忽視了!

常常會聽到有的家長這樣抱怨:“我的孩子一點兒也不笨, 就是讀書不行。 ”

這些智力水準正常的孩子, 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被稱作“高智商, 低成就”, 他們有許多相似的特徵, 最常見的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對學習缺乏興趣和自覺性;作業拖拉, 字跡潦草, 差錯百出...

面對這樣的孩子, 家長們普遍認為孩子是因為懶惰而作業拖拉, 因粗心而差錯不斷, 因“玩心”太重而注意力不集中...家長們相信孩子並不笨, 因此, 只要孩子懂事了, 知道學習了, 成績是一定上得去的。

然而, 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心理學家、教育家、語言學家們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後, 發現“高智商, 低成就”的孩子中, 有相當一部分得了“感覺統合失調症”。

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是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組織能力。 兒童通常表現為好動不安, 注意力不集中, 動作不協調, 手腳笨拙, 膽小怕羞,

社會交往能力差, 容易受搓, 缺乏自信, 脾氣急躁, 愛哭鬧, 語言發展遲鈍不良等。

據有關調查表明:兒童中患輕度感覺統合失調的比例為36.6%, 重度為16.1%。 而患上‘感覺統合失調症’基本有四種原因——

NO.1先天不足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讓一些孕婦運動明顯不足, 這就影響到胎位的變動,

並直接影響到胎兒在平衡能力方面的發育。

另外, 一些孕婦因為嗜好煙酒、濃茶、咖啡等影響營養攝入, 造成胎兒大腦發育的不足, 引起出生後觸覺學習不良的現象。 而觸覺學習不良, 會使一個大兒童的皮膚像嬰兒般敏感, 對細微的刺激都會產生反映, 在上課時就出現一副東抓西摸、心神不寧的模樣。

NO.2孩子缺乏應有的遊戲活動

一些年輕的父母疼愛孩子過度, 讓孩子生活在真空裡, 於是, 孩子就很少獲得五官感覺上的刺激和對肌肉運動的感受, 隨著時間的推移, 便會使孩子身體協調能力發展遲緩和感覺異常。

比如, 有的孩子寫作業時常要漏字, 家長以為是小孩的粗心大意, 實際上是因為小孩的感覺統合能力失調,

大腦無法控制眼球的輕微振顫所致。

NO.3孩子生活環境過於封閉

過去, 兒童的語言、行為與思想大多是在兄弟姐妹中或鄰居的友伴中學會的, 但現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獨苗”, 又居住在“獨門獨戶”的環境中, 多數孩子在4歲之前缺乏與同齡小孩相處的經驗, 有的直到6歲才初次接觸到同齡孩子, 這對孩子以後的人際關係極為不利。

NO.4父母教育方式上的偏差

有的父母對孩子呵護過度, 驕縱溺愛, 造成孩子身體操作能力的欠缺;有的“望子成龍, 盼女成鳳”心切, 對孩子要求太多, 管教太嚴, 讓孩子負擔起超過他實際能力的智力活動, 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

“那麼, 如何避免和有效地幫助這些“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走出困境呢?

NO.1對孩子教育科學規劃

對孩子從零歲就開始進行科學、系統的早期教育。

NO.2家長與老師為孩子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學習、生活環境

給孩子遊戲的權利, 用科學觀念和教養方法, 在開發孩子智力的同時, 還要注重培養他們良好的感覺能力和心理素質, 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