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清北京城有著名的“八大胡同”,潔身自好的人從不光顧

在舊北京若說起“八大胡同”恐怕無人不知, 這是一個令人厭惡的地方, 潔身自好的人是絕不光顧此地的。

在清代, 前三門一帶乃軟紅十丈的繁華地區,

商業十分發達, 而妓院亦多在珠市口北、前門至和平門之間, 其中有八條胡同為最多, 故稱為“八大胡同”。

這八條胡同是:陝西巷、韓家潭、石頭胡同、胭脂胡同、皮條營、百順胡同、王廣福斜街、大李紗帽胡同。 妓院以“書寓”“書館”形式, 有的則是兩合小院以至三合、四合、樓房小院形式, 小院還分成若干單間。

這些妓院裡的女子都是被拐帶販賣的破產農民、城市貧民的女兒, 墮入火坑任憑欺辱, 完全沒有人身自由。

北京城有不少胡同的名稱都帶有煙花勾欄的色彩。 如西四磚塔胡同在元代乃妓女、行首聚居之地, 是戲曲表演集中區。 元雜劇《沙門島張生煮海》中, 張羽問梅香:“你家住哪裡?”梅香答“我家住磚塔兒胡同。 ”可見元代已有此名。

附近的大院胡同原稱西院勾欄胡同。 此地即《東京夢華錄》所雲“勾欄”“瓦舍”之地。 勾欄之名乃從舞臺而來, 舊時京、津一帶下層茶園、書館舞臺台柱間, 均橫搭一個彩色欄杆, 由妓女或演員手扶欄杆賣唱。

古時的演員與妓女身份同等, 故此把勾欄作為妓院的代稱,

東城本司胡同是明代教坊司所在。 教坊司主要管轄妓院。 明時教坊司屬宮廷內府, 明代宮廷音樂樂工由教坊司所屬官妓、官奴充任。

所謂官妓、官奴, 即犯罪官吏子女。 朱棣在“清君側”政變篡位後, 把反抗他的臣子全部殺戮, 將其家屬、子女“籍沒入官”:女的打入勾欄為官妓,

男的則為官奴;並且世代相傳, 永為賤民。

這個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設, 他曾命教坊司所屬官奴在喜慶的日子裡, 只准穿豬皮靴、布衣, 走路不准走中間, 違者打死勿論。 官妓則須在官僚宴肴時陪酒、奏樂、演唱, 甚至成為軍營之營妓。

今天東城的勾欄胡同則是明代官妓集中地, 演樂胡同則是教坊司所屬樂隊演習奏樂之地, 這兩條胡同與教坊司胡同相鄰, 可以說這一帶是明代戲曲、音樂的活動地區。

至於宋姑娘胡同、粉子胡同乃私家妓院地帶。 宋姑娘乃北京名妓, 《宸垣識略》裡有記載, 粉子又稱粉頭, 明、清時北京人對妓女的稱呼, 很多明清小說裡多有談及。 清代取消了官妓制度和教坊司, 並規定官員不得進入妓院和戲園。

但到了清末禁令逐漸廢弛, 官員常去吃“花酒”。 八大胡同“清吟小班”與“茶室”, 相當於上海的“長三”與“麼二”, “清吟小班”和“長三”號稱是“賣嘴不賣身”。 即所謂吃“花酒”, 這種風氣一直持續到民初, 那些民國的名人教授也會去吃“花酒”, 有時還會成為轟動一時的花邊新聞。

有趣的是,“八大胡同”裡的一些行話至今仍在使用,如“吊兒郎當”、“滄蘑菇”、“窮滄”之類,只不過含意已經轉換了。

有時還會成為轟動一時的花邊新聞。

有趣的是,“八大胡同”裡的一些行話至今仍在使用,如“吊兒郎當”、“滄蘑菇”、“窮滄”之類,只不過含意已經轉換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