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春節前,某部次長給總理送500萬壓歲包,不是討好上級而是埋汰人

(第135集)

“宋(教仁)案”後, 內閣總理趙秉鈞離奇死亡, 需要重新物色總理, 袁世凱找到了熊希齡。

為什麼找他?

熊希齡影視形象

熊希齡在武昌起義後支持過袁世凱,

在第一任內閣中當過財政總長有能力和經驗, 又是溫和派利於控制。 不過, 這三條加起來也許都低不上第四條:熊希齡有把柄抓在袁世凱手裡——熊擔任熱河都統期間, 發生了熱河行宮盜寶案, 這事兒鬧得很大, 而熊涉案不淺, 成為其污點。 袁世凱馭人術的特點之一, 就是喜歡用有弱點的人。 有把柄抓在手裡, 往往能迫使對方就範, 不怕對方不聽話。

熊希齡得知袁世凱打算委任自己為總統, 不是馬上接受, 而是接二連三拒絕, 說“不願與聞政治”。 他當過財政總長, 親眼看到了首任總理唐紹儀的苦, 深知總理不好幹。 但最後拗不過, 還是赴任了。

楊度

一上任, 他發現果然不好幹。 想請楊度出任教育總長, 可對方看不上, 還說:“我是幫忙不幫閒!”梁啟超想當財政總長, 可熊希齡做不了住, 這麼重要的位置得袁世凱說了算。 人事上, 內閣9個部的總長人員, 熊希齡就頭大, 能做主的只是教育、司法和農商3個冷衙門。

不好幹的事兒不僅是各部部長人選, 更難辦的是“錢”。

熊希齡是總理兼任財政總長, 但尷尬的是, 他搞錢的成果竟不如交通部代理次長梁士詒, 還出了一回醜。 要過年了, 該發“壓歲錢了”, 熊希齡收到一筆特殊又臉紅的紅包:500萬銀票!是梁士詒給他的。 千萬別誤會, 這不是梁士詒要討好上司, 而是埋汰總理, 因為這筆錢不是梁次長登門親手交給熊總理, 而是請總統袁世凱轉交!同樣的錢, 給的方式不同, 區別就是這麼大。

梁士詒只是交通部次長(總長是周自齊), 為什麼要侮辱總理大人?其實, 梁更重要的身份是總統府秘書長, 理論上不能再在內閣任職, 但他又把持著全國交通系統, 所以代理了交通部次長的職務。 當時, 內閣中有“造血”功能的部, 大概就是財政部和交通部了,

而交通部在某種程度上又比財政部還“富”。 道理很簡單, 財政部的錢得考慮給各個部花, 交通部的錢卻是自己花。

梁士詒

堂堂總理兼財政部長, 居然被一個交通部次長髮“壓歲包”, 這臉丟大了。 袁世凱總統怎麼看自己?同僚們怎麼看自己?全國人民怎麼看自己?

熊希齡只幹了5個月就幹不下去, 主動辭職了事。 之後, 他主要從事教育和慈善活動, 於1937年去世, 以實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和慈善家知名。 最高領袖用下面這個評價為他蓋棺定論:“一個人為人民做好事, 人民是不會忘記他的, 熊希齡是做過許多好事的。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