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為什麼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快樂?佛學說,不如意時要鈍,細節處要敏

有一個電影, 範偉飾演一個農民工, 人家問他什麼是幸福?

他愣了一下, 給出了這個回答:我餓了看到別人手裡拿一個肉包子,

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別人穿一件厚棉襖, 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 就一個坑, 你就蹲在那裡就比我幸福。

而這種幸福對於尋常人來說, 若非經歷過其中的心酸, 斷不能體會個中滋味。

知乎上有一個人說得好:

無憂無慮的笑臉似乎只是出現在童年的回憶,

那時候, 我們可以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螞蟻搬家, 等石頭開花。

我們成年人大抵都喜歡挑逗小孩, 看著他們肉嘟嘟認真的小臉, 舉手投足之間, 真摯可愛, 令我們忍俊不禁。

仔細琢磨起來, 童真的可愛就在於, 小孩子的苦笑都不打折, 無憂無慮, 單純極了。

而我們的憂慮, 不快樂似乎出於總是期待一個結果。

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變得深刻, 吃飯游泳期待它讓我一斤斤瘦下來, 發一條短信期待它被回復, 對別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 寫一個故事, 說一個心情, 期待被關注被安慰, 參加一個活動期待換來充實豐富的經歷。

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 長舒一口氣, 如果沒有實現呢, 自怨自艾。

在佛學中, 期待結果又叫欲苦, 初念淺, 轉念深, 非以持戒不能脫離世間苦海。 既然無欲無求, 便無所謂期待, 無所謂結果。

如此艱苦的修行非是一般人多能承受, 然幸福確是要靠個人的修持, 事先充分準備, 刻意培養與維護。

譬如, 對生活中的某些不如意保持鈍感, 放大對細微事物產生的快樂。

一旦心靈承受了太多有關功利的雜質, 便忽略了生活中太多美好的細節。

我們對自己的觀感、從生活中得到的快樂, 歸根結底直接取決於心靈如何過濾與闡釋日常體驗。

我們快樂與否, 端視內心是否和諧, 而與我們控制他物的能力並無多大直接的關係。

自問是否幸福,幸福的感覺就蕩然無存了,只有在不計較好壞,全身心投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時,才會覺得幸福,直接去找反而不會奏效。

孟子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放下物欲執念,端視體味生活的細微處,方能聞見一片美好芬芳。

自問是否幸福,幸福的感覺就蕩然無存了,只有在不計較好壞,全身心投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時,才會覺得幸福,直接去找反而不會奏效。

孟子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放下物欲執念,端視體味生活的細微處,方能聞見一片美好芬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