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執業藥師考試中藥藥劑學分章知識點總結——第二章

一、片劑的概念和特點【掌】

1.概念:片劑是指藥物與輔料均勻混合後壓制而成的片狀製劑

2.片劑的特點: ① 固體製劑穩定、量准、類型多、應用廣;② 生產、貯輸、攜帶、方便, 成本低;③吞服有困難(小兒、昏迷病人), 生物利用度差。

二、片劑的分類【掌】

注意各類片劑的特點, 並注意區分近似片劑劑型的概念:

1. 普通壓制片(素片) 2.包衣片 (包括糖衣片、薄膜衣片) 3.泡騰片 含有泡騰崩解劑的片劑, 加水後迅速崩解, 適於兒童和吞服有困難的人應用。 4.咀嚼片 在口中嚼碎後再吞下的片劑 5.多層片 有兩層或多層構造的片劑 6.分散片 多為難溶藥,

遇水能迅速(3分鐘)崩解並均勻分散的片劑, 也可含服、咀嚼。 7.舌下片 置於舌下或頰腔使用的片劑 8.口含片 含在口腔內使用的片劑 9.植入片 埋植于皮下的能產生持久藥效的無菌片劑 10.溶液片 可溶藥, 臨用前加水溶解成藥物溶液後而使用的片劑, 多為不可內服藥物。 11.緩控釋片 能延長藥物作用時間或控制藥物釋放速度的片劑

三、片劑的品質要求【掌】

①硬度適中;②色澤均勻, 外觀光潔;③符合重量差異的要求, 含量準確;④符合崩解

度或溶出度的要求;⑤小劑量的藥物或作用比較劇烈的藥物, 應符合含量均勻度的要求;

⑥符合有關衛生學的要求(固體製劑均有此項要求)。

四、片劑的常用輔料【掌】

1.稀釋劑(或稱為填充劑):增加片重或體積,

從而便於壓片, 片重≤100mg 應加。

1)澱粉類

澱粉:最常用, 便宜, 可壓性差。 還有粘合(其漿)、崩解(乾燥粉)作用。

可壓性澱粉:優良填充劑, 可壓、流動、潤滑、幹粘合和崩解作用, 可粉末直接壓片。

糊精:粘性大, 不單獨使用。

2)糖類 糖粉:粘合力強, 硬度大, 吸濕。

乳糖:優良填充劑, 價格較貴、不吸濕, 穩定性可壓性都好, 可供粉末直接壓片。 甘露醇:用於咀嚼片, 有涼爽感, 價格較貴, 常與糖粉配用。

3)其他 微晶纖維素:兼多種作用(濕潤除外)作為粉末直接壓片的幹粘合劑, 商品名"Avieel"。 無機鹽類:硫酸、碳酸氫、碳酸等的鈣鹽等, 防潮、油類吸收劑, 但鈣鹽可主藥的絡合。

小結:

A 粉末直接壓片:可用微晶纖維素、乳糖、可壓性澱粉 B 澱粉(填充)、乾燥粉(崩解)、漿(粘合); C可壓性澱粉:多功能輔料。

2.粘合劑和濕潤劑

1)濕潤劑:誘發藥物本身的粘性所加入的液體。 常用濕潤劑有蒸餾水和乙醇。

①蒸餾水:無粘性, 常用漿類、醇代替;②乙醇:有粘性, 一般濃度30~70%, 顆粒硬, 可出現麻點片。

2)粘合劑:具有粘性粉或粘稠液, 多為膠漿劑或膠體溶液。

① 澱粉漿(常用8%~15%的濃度):常用粘合劑和濕潤劑。 制法有煮漿和沖漿。 ② 羥丙基纖維素(HPC):濕法制粒壓片和粉末直接壓片的粘合劑。 ③甲基纖維素(MC, 水溶性)和乙基纖維素(Ec, 不溶于水, 緩控釋製劑骨架型或膜控型) ④羥丙甲纖維素(HPMC常用濃度為2%~5%):崩解溶出快

⑤其他:羧甲基纖維素鈉(CMC一Na常用濃度為1%~2%)、糖粉與糖漿:50%~70%的蔗糖溶液、5~20%的明膠溶液, 口含片用、3%~5%的聚乙烯毗咯烷酮(PVP)的水溶液或醇溶液, 咀嚼片用。 它們粘性強用於可壓差的藥物、片硬崩解超限。

3.崩解劑:使片劑裂碎成細小顆粒的物質, 多吸水膨脹。

緩(控)釋片、舌下片、口含片、植入片不加入崩解劑。

常用崩解劑:

①幹澱粉:用於不溶或難溶的藥, 易溶藥反差, 用外加法、內加法和內外加法(最好)。 ②羧甲基澱粉鈉(CMS-Na):吸水膨脹300倍。 ③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L—HPC):吸水膨脹500--700倍。 ④交聯聚乙烯比咯烷酮(亦稱交聯PVP):無高粘度凝膠層。 ⑤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cCNa):與CMS-Na合用效佳。 ⑥泡騰崩解劑(碳酸氫納與枸櫞酸):產生Co2, 應該防潮。

4.潤滑劑:是助流劑、抗粘劑和潤滑劑(狹義)的總稱, 其中:

①助流劑是降低顆粒之間摩擦力從而改善粉末流動性的物質;②抗粘劑是防止原輔料粘著於沖頭表面的物質;③潤滑劑(狹義)是降低藥片與沖模孔壁之間摩擦力的物質,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潤滑劑。

常用潤滑劑:

①疏水性潤滑劑:硬脂酸鎂量大影響崩解或裂片, 不宜用於乙醯水楊酸、某些抗生素及多數有機堿鹽類的藥物片劑;②水溶性潤滑劑:聚乙二醇類與月桂醇硫酸鎂。 ③助流劑:微粉矽膠(可作為粉末直接壓片的助流劑)、滑石粉(抗粘劑)、氫化植物油

五、粉碎、篩分與混合

1 粉碎

粉碎是將大塊物料破碎成較小的顆粒或粉末的操作過程。 (機械力)

目的:減少粒徑、增加比表面積。 粉末的分級, 控制物料的細度, 獲得較均勻的粒子群

(1)粉碎的意義①細粉提高難溶性藥物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②細粉提高分散性, 利於混合均勻, 混合度與各成分的粒徑有關; ③有助於從天然藥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等。

(2)粉碎機理、方法及設備

① 粉碎機理:粉碎過程依*外加機械力的作用破壞物質分子間的內聚力。(耗能)

力的形式:撞擊、研磨、剪切、壓縮、彎曲綜合作用。② 粉碎方法【熟】注意比較它們的對應關係.

A、閉塞粉碎:

自由粉碎 B、開路粉碎 迴圈粉碎:度要求高的粉碎。C、幹法粉碎:在藥品生產中多採用幹法粉碎。 濕法粉碎: D、低溫粉碎: E、混合粉碎:兩種以上的物料一起粉碎的操作叫混合粉碎。

③ 粉碎設備【瞭解】

球磨機 衝擊式粉碎機(萬能粉碎機) 氣流式粉碎機 膠體磨

粉碎原理

《中國藥典》2000年版把粉末分為六級。最粗粉、粗粉、中粉、細粉、最細粉、極細粉

藥篩的分類

(2)篩的規格:

①藥典標準篩1—9號(內孔徑由大到小)② 工業篩10—140目(目表示每英寸長度上的篩孔數目)③篩線直徑不同,篩孔徑也不同,篩孔徑用um表示。

(3) 篩分設備【瞭解】 旋動篩 振動篩 物料運動方式(同時):

影響篩分效率的因素1)粒子的因素(粉粒的形狀、密度、帶電性、含濕量);2)藥篩的因素(篩的傾斜角度、振動方式、運動速度、篩網面積、物料層的厚度)。

3 混合

(1) 兩種以上組分均勻混合的操作統稱為混合,固一固、固一液、液一液等組分混合。

混合過程三種運動方式(綜合作用):①對流混合②剪切混合③擴散混合。

(2) 混合方法與設備 混合方法:攪拌混合、研磨混合、過篩混合。

混和原則:有毒、貴重或組分相差懸殊的藥品應採用“等量遞增”的原則。

混合設備:容器旋轉型和容器固定型。

① 容器旋轉型混合機

A、水準圓筒型混合機操作中最適宜轉速為臨界轉速的70% ~90%;充填量約為30%。

B、V型混合機 操作中最適宜轉速可取臨界轉速的30% ~40%;充填量為30%。

② 容器固定型混合機攪拌槽型是常用的容器固定型混合機(混合時間長)

六、制粒、乾燥與壓片

為了掌握片劑的各種製備方法,片劑製備的兩個重要前提條件,即用於壓片的物料(顆粒或粉末)應該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良好的可壓性。

1.濕法制粒壓片【掌】

加粘合劑架橋或粘結作用使藥粉聚結在一起而成顆粒的方法。

制粒目的:增加壓片物料的流動性和可壓性,以保證片劑的品質。

(1)濕法制粒的原理:A液體的架橋作用:分之間產生粘著力;B固體架橋,包括部分藥物溶解和固化、析出,粘合劑的固結等。

(2)生產工藝流程

原輔料—粉碎過篩—稱量—混合—制軟材—制濕顆粒—乾燥—整粒一壓片

(3)制濕顆粒方法和設備

搖擺式顆粒機制粒、流化(沸騰)制粒、噴霧乾燥制粒法、高速攪拌制粒,其中流化(沸騰)制粒,亦稱為“一步制粒法”—物料的混合、粘結成粒、乾燥等過程在同一設備內一次完成。

1)擠壓式制粒機:2)轉動制粒機3)高速攪拌制粒4)流化床制粒機

(4)乾燥:

目的:提高藥物的穩定性(防水解、黴變)。

加熱方式:熱傳導、對流、熱輻射、介電等加熱,最普遍用對流加熱(簡稱對流乾燥)。

乾燥方法:

C按加熱方式分為熱傳導乾燥、對流乾燥、熱輻射乾燥、介電加熱乾燥等。

乾燥設備:箱式乾燥器、流化床乾燥器、噴霧乾燥器。

(5)其他制粒方法

1)幹法制粒:

2)噴霧制粒:

(6)壓片機:

2.幹法製片

①結晶壓片法:流動、可壓性好的結晶藥物,適當粉碎、篩分和乾燥,再加入適量的崩解劑、潤滑劑即可壓成片劑。

②幹法制粒壓片【掌】:藥物對濕、對熱較敏感,可壓性及流動性差,應用制粒的辦法加以改善,可用幹法制粒的方式壓片。常先壓成大型片子,再破碎成小顆粒後壓片。

③粉末直接壓片:粉末直接壓片的藥用輔料,如各種型號的微晶纖維素、噴霧乾燥乳糖、磷酸氫鈣二水合物、可壓性澱粉、微粉矽膠(優良的助流劑)等。

七、影響片劑成型的主要因素有:【掌】

與原輔料性質、用量、顆粒水分、壓片壓力有關。

1.藥物的可壓性:物料的彈性復原率大則可壓性不好(易裂片)。

2.藥物的熔點及結晶形態:藥物的熔點低(固體橋多),片劑的硬度大;立方晶和樹枝狀晶易於成型,而鱗片狀或針狀結晶不能直接壓片(影響流動性和可壓性)。

3.粘合劑和潤滑劑:粘合劑用量越大片劑越容易成型(可影響硬度、崩解、溶出)。

4.水分:水分過多會造成粘沖現象,一般控制在3%。

5.壓力:加大壓力和延長加壓時間可有利於片劑成型(可影響崩解)。

八、片劑製備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及原因分析【掌】

三原因:可從輔料、顆粒、設備三方面的原因分析

1.裂片和頂裂

片劑發生裂開的現象叫做裂片,顆粒中細粉太多、顆粒過幹、粘合劑粘性較弱或用量不足、片劑過厚以及加壓過快也可造成裂片。

由此可見,解決裂片問題的關鍵是換用彈性小、塑性大的輔料,從整體上降低物料的彈性復原率。其次依據問題採用相應方法解決。

2.松片

片劑硬度不夠,稍加觸動即散碎的現象稱為松片。

3.粘沖

造成粘沖或粘模的主要原因有:顆粒不夠乾燥、物料較易吸濕、潤滑劑選用不當或用量不足、沖頭表面銹蝕或刻字粗糙不光等,應根據實際情況,查找原因予以解決。

4.片重差異超限

5.崩解遲緩

影響崩解的因素

①原輔料的可壓性:可壓性強片劑的孔隙率較小,透入水量少,崩解較慢。

②顆粒硬度:硬度小易受壓碎片劑孔隙率和孔隙徑R均小,透入水量少,崩解較慢。

③壓片力:壓力愈大片劑孔隙率及孔隙徑R較小,透入水量和距離L均小,崩解較慢。

④表面活性劑:當接觸角θ大於90度時,cosθ為負值,水分不能透人到片劑的孔隙中,即片劑不能被水所濕潤,難以崩解。加入表面活性劑,改善其潤濕性,降低其接觸角θ,使cosθ值增大加快片劑的崩解。但易被水濕潤的藥(θ較小),加入表面活性劑,降低了液體的表面張力r,不利於水分的透入,因此,不是任何片劑加人表面活性劑都能加速其崩解。

⑤潤滑劑:疏水性滑潤劑使接觸角θ增大,水分難以透入,造成崩解遲緩。

⑥粘合劑:粘合力大,崩解時間越長。粘度強弱順序:動物膠(如明膠)>樹膠(如阿拉伯膠)>糖漿>澱粉漿。

⑦崩解劑: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L-HPC)和羧甲基澱粉鈉(CMS-Na)的崩解效果較好。

⑧片劑貯存條件:貯存環境的溫度、濕度影響,即片劑緩緩的吸濕,使崩解劑無法發揮其崩解作用,片劑的崩解因此而變得比較遲緩。

6.溶出超限

對於片劑和多數固體劑型來說,Noyes—Whitney方程說明了藥物溶出的規律:

dC/dt=kSCs

dC/dt為溶出速度;k為溶出速度常數;s為溶出質點暴露於介質的表面積;Cs為藥溶解度。此式表明,藥物從固體劑型中的溶出速度與K、S、Cs成正比。

2.改善固體藥劑中藥物溶出速度的方法

1)製成藥物的微粉藥物微粉化處理,增加表面積S。

2)製備研磨混合物藥物與水溶性輔料共同研磨,防止藥物細小粒子的聚集。

3)製成固體分散體選用水溶性的高分子載體,使藥物以分子、離子形式分散在其中。

4)製成吸附於“載體”的混合物將難溶性藥物先溶于能與水混溶的無毒溶劑中,再用多孔性載體將其吸附,藥物以分子狀態存在于載體中。

7.片劑含量不均勻

小劑量的藥,混合不均勻和可溶性成份的遷移是片劑含量均勻度不合格的兩個主要原因。

九、包衣的目的和種類【掌】

目的:① 控制藥物在胃腸道的釋放部位;② 控制藥物在胃腸道中的釋放速度;③ 掩蓋苦味或不良氣味;④ 防潮、避光、隔離空氣以增加藥物的穩定性;⑤ 防止藥物的配伍變化;⑥改善片劑的外觀。

包衣的種類有二:糖衣和薄膜衣,其中薄膜衣又分為胃溶型和腸溶型兩種。

包衣的方法:

滾移包衣法:可用于包糖衣或薄膜衣。

懸浮包衣法:(流化包衣法或沸騰包衣法)適用包薄膜衣。

壓制包衣法:用壓片機實施壓制包衣,適用于包各類衣,尤其是藥物衣(多層片)。

十、包衣的材料與工序

1.糖衣目的和材料【掌】

①包隔離層:防水分入片芯。包衣材料:10%玉米朊和15%~20%蟲膠及10%鄰苯二甲酸醋酸纖維素(CAP)的乙醇溶液,10%~15%明膠漿或30%~35%阿拉伯膠漿。

②包粉衣層:消除棱角,用交替加糖漿和滑石粉的方法,包一層較厚的粉衣層。

③包糖衣層:表面光滑平整、細膩堅實。加入稀的糖漿。

④包有色糖衣層:美觀、識別,與包糖衣層的工序同,區別糖漿中加食用色素。

⑤打光:增加光澤和表面的疏水性。一般用四川產的米心蠟,常稱為川蠟。

2.薄膜衣的材料【掌】

(1)胃溶型即在胃中能溶解的高分子材料,適用於一般的片劑薄膜包衣,包括: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②羥丙基纖維素(HPC);③丙烯酸樹脂VI號;④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2)腸溶型是指在胃中不溶、腸液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括:鄰苯二甲酸醋酸纖維素(CAP)、鄰苯二甲酸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P)、鄰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苯乙烯馬來酸共聚物、丙烯酸樹脂I、Ⅱ、Ⅲ號(甲基丙烯酸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3)水不溶型是指在水中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括①乙基纖維素②醋酸纖維素。

(4)其它輔助性的物料,如增塑劑有丙二醇、蓖麻油、聚乙二醇、矽油、甘油、鄰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等,遮光劑二氧化鈦;食用色素有莧萊紅、胭脂紅、檸檬黃及靛藍等。

十、片劑的品質檢查【熟】

(一)片劑的品質檢查項目:外觀性狀、片重差異、硬度和脆碎度、崩解度(壓制片崩解時限為15min,浸膏片、糖衣片、薄膜衣片為60min)、溶出度或釋放度、含量均勻度。

1.外觀性狀:完整光潔,色澤均勻,無異物,無雜斑,有效期內保持不變。

2.片重差異:取20片稱重,將每片片重與平均片重比較,超出差異限度的藥片不得多於2片,並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糖衣片、薄膜衣片應在包衣前查片芯的重量差異,包衣後不再檢測。查均勻度的片劑,不必查片重。

3.硬度和脆碎度:應用孟山都硬度計法和羅許脆碎儀法。

4.崩解度(崩解時限):吊籃法檢查。其中壓制片(素片)為15min。包衣片(浸膏片、糖衣片、薄膜衣片)為60min(素片的4倍)。而腸溶衣片在人工胃液中2小時內不得有裂縫、崩解或軟化等,在人工腸液中1小時內需全部溶散或崩解並通過篩網。

5.溶出度或釋放度:如口含片、咀嚼片(不查崩解度)。

6.含量均勻度:取10片分別測定每片的相對含量,按《中國藥典》法檢查判斷是否合格。

(二)片劑的包裝與貯存

要求:密閉防潮,使用方便;

1. 多劑量包裝:玻璃瓶、塑膠瓶2. 單劑量包裝:泡罩式(水泡眼) 窄條式

(三)片劑的處方設計

① 粉碎機理:粉碎過程依*外加機械力的作用破壞物質分子間的內聚力。(耗能)

力的形式:撞擊、研磨、剪切、壓縮、彎曲綜合作用。② 粉碎方法【熟】注意比較它們的對應關係.

A、閉塞粉碎:

自由粉碎 B、開路粉碎 迴圈粉碎:度要求高的粉碎。C、幹法粉碎:在藥品生產中多採用幹法粉碎。 濕法粉碎: D、低溫粉碎: E、混合粉碎:兩種以上的物料一起粉碎的操作叫混合粉碎。

③ 粉碎設備【瞭解】

球磨機 衝擊式粉碎機(萬能粉碎機) 氣流式粉碎機 膠體磨

粉碎原理

《中國藥典》2000年版把粉末分為六級。最粗粉、粗粉、中粉、細粉、最細粉、極細粉

藥篩的分類

(2)篩的規格:

①藥典標準篩1—9號(內孔徑由大到小)② 工業篩10—140目(目表示每英寸長度上的篩孔數目)③篩線直徑不同,篩孔徑也不同,篩孔徑用um表示。

(3) 篩分設備【瞭解】 旋動篩 振動篩 物料運動方式(同時):

影響篩分效率的因素1)粒子的因素(粉粒的形狀、密度、帶電性、含濕量);2)藥篩的因素(篩的傾斜角度、振動方式、運動速度、篩網面積、物料層的厚度)。

3 混合

(1) 兩種以上組分均勻混合的操作統稱為混合,固一固、固一液、液一液等組分混合。

混合過程三種運動方式(綜合作用):①對流混合②剪切混合③擴散混合。

(2) 混合方法與設備 混合方法:攪拌混合、研磨混合、過篩混合。

混和原則:有毒、貴重或組分相差懸殊的藥品應採用“等量遞增”的原則。

混合設備:容器旋轉型和容器固定型。

① 容器旋轉型混合機

A、水準圓筒型混合機操作中最適宜轉速為臨界轉速的70% ~90%;充填量約為30%。

B、V型混合機 操作中最適宜轉速可取臨界轉速的30% ~40%;充填量為30%。

② 容器固定型混合機攪拌槽型是常用的容器固定型混合機(混合時間長)

六、制粒、乾燥與壓片

為了掌握片劑的各種製備方法,片劑製備的兩個重要前提條件,即用於壓片的物料(顆粒或粉末)應該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良好的可壓性。

1.濕法制粒壓片【掌】

加粘合劑架橋或粘結作用使藥粉聚結在一起而成顆粒的方法。

制粒目的:增加壓片物料的流動性和可壓性,以保證片劑的品質。

(1)濕法制粒的原理:A液體的架橋作用:分之間產生粘著力;B固體架橋,包括部分藥物溶解和固化、析出,粘合劑的固結等。

(2)生產工藝流程

原輔料—粉碎過篩—稱量—混合—制軟材—制濕顆粒—乾燥—整粒一壓片

(3)制濕顆粒方法和設備

搖擺式顆粒機制粒、流化(沸騰)制粒、噴霧乾燥制粒法、高速攪拌制粒,其中流化(沸騰)制粒,亦稱為“一步制粒法”—物料的混合、粘結成粒、乾燥等過程在同一設備內一次完成。

1)擠壓式制粒機:2)轉動制粒機3)高速攪拌制粒4)流化床制粒機

(4)乾燥:

目的:提高藥物的穩定性(防水解、黴變)。

加熱方式:熱傳導、對流、熱輻射、介電等加熱,最普遍用對流加熱(簡稱對流乾燥)。

乾燥方法:

C按加熱方式分為熱傳導乾燥、對流乾燥、熱輻射乾燥、介電加熱乾燥等。

乾燥設備:箱式乾燥器、流化床乾燥器、噴霧乾燥器。

(5)其他制粒方法

1)幹法制粒:

2)噴霧制粒:

(6)壓片機:

2.幹法製片

①結晶壓片法:流動、可壓性好的結晶藥物,適當粉碎、篩分和乾燥,再加入適量的崩解劑、潤滑劑即可壓成片劑。

②幹法制粒壓片【掌】:藥物對濕、對熱較敏感,可壓性及流動性差,應用制粒的辦法加以改善,可用幹法制粒的方式壓片。常先壓成大型片子,再破碎成小顆粒後壓片。

③粉末直接壓片:粉末直接壓片的藥用輔料,如各種型號的微晶纖維素、噴霧乾燥乳糖、磷酸氫鈣二水合物、可壓性澱粉、微粉矽膠(優良的助流劑)等。

七、影響片劑成型的主要因素有:【掌】

與原輔料性質、用量、顆粒水分、壓片壓力有關。

1.藥物的可壓性:物料的彈性復原率大則可壓性不好(易裂片)。

2.藥物的熔點及結晶形態:藥物的熔點低(固體橋多),片劑的硬度大;立方晶和樹枝狀晶易於成型,而鱗片狀或針狀結晶不能直接壓片(影響流動性和可壓性)。

3.粘合劑和潤滑劑:粘合劑用量越大片劑越容易成型(可影響硬度、崩解、溶出)。

4.水分:水分過多會造成粘沖現象,一般控制在3%。

5.壓力:加大壓力和延長加壓時間可有利於片劑成型(可影響崩解)。

八、片劑製備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及原因分析【掌】

三原因:可從輔料、顆粒、設備三方面的原因分析

1.裂片和頂裂

片劑發生裂開的現象叫做裂片,顆粒中細粉太多、顆粒過幹、粘合劑粘性較弱或用量不足、片劑過厚以及加壓過快也可造成裂片。

由此可見,解決裂片問題的關鍵是換用彈性小、塑性大的輔料,從整體上降低物料的彈性復原率。其次依據問題採用相應方法解決。

2.松片

片劑硬度不夠,稍加觸動即散碎的現象稱為松片。

3.粘沖

造成粘沖或粘模的主要原因有:顆粒不夠乾燥、物料較易吸濕、潤滑劑選用不當或用量不足、沖頭表面銹蝕或刻字粗糙不光等,應根據實際情況,查找原因予以解決。

4.片重差異超限

5.崩解遲緩

影響崩解的因素

①原輔料的可壓性:可壓性強片劑的孔隙率較小,透入水量少,崩解較慢。

②顆粒硬度:硬度小易受壓碎片劑孔隙率和孔隙徑R均小,透入水量少,崩解較慢。

③壓片力:壓力愈大片劑孔隙率及孔隙徑R較小,透入水量和距離L均小,崩解較慢。

④表面活性劑:當接觸角θ大於90度時,cosθ為負值,水分不能透人到片劑的孔隙中,即片劑不能被水所濕潤,難以崩解。加入表面活性劑,改善其潤濕性,降低其接觸角θ,使cosθ值增大加快片劑的崩解。但易被水濕潤的藥(θ較小),加入表面活性劑,降低了液體的表面張力r,不利於水分的透入,因此,不是任何片劑加人表面活性劑都能加速其崩解。

⑤潤滑劑:疏水性滑潤劑使接觸角θ增大,水分難以透入,造成崩解遲緩。

⑥粘合劑:粘合力大,崩解時間越長。粘度強弱順序:動物膠(如明膠)>樹膠(如阿拉伯膠)>糖漿>澱粉漿。

⑦崩解劑: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L-HPC)和羧甲基澱粉鈉(CMS-Na)的崩解效果較好。

⑧片劑貯存條件:貯存環境的溫度、濕度影響,即片劑緩緩的吸濕,使崩解劑無法發揮其崩解作用,片劑的崩解因此而變得比較遲緩。

6.溶出超限

對於片劑和多數固體劑型來說,Noyes—Whitney方程說明了藥物溶出的規律:

dC/dt=kSCs

dC/dt為溶出速度;k為溶出速度常數;s為溶出質點暴露於介質的表面積;Cs為藥溶解度。此式表明,藥物從固體劑型中的溶出速度與K、S、Cs成正比。

2.改善固體藥劑中藥物溶出速度的方法

1)製成藥物的微粉藥物微粉化處理,增加表面積S。

2)製備研磨混合物藥物與水溶性輔料共同研磨,防止藥物細小粒子的聚集。

3)製成固體分散體選用水溶性的高分子載體,使藥物以分子、離子形式分散在其中。

4)製成吸附於“載體”的混合物將難溶性藥物先溶于能與水混溶的無毒溶劑中,再用多孔性載體將其吸附,藥物以分子狀態存在于載體中。

7.片劑含量不均勻

小劑量的藥,混合不均勻和可溶性成份的遷移是片劑含量均勻度不合格的兩個主要原因。

九、包衣的目的和種類【掌】

目的:① 控制藥物在胃腸道的釋放部位;② 控制藥物在胃腸道中的釋放速度;③ 掩蓋苦味或不良氣味;④ 防潮、避光、隔離空氣以增加藥物的穩定性;⑤ 防止藥物的配伍變化;⑥改善片劑的外觀。

包衣的種類有二:糖衣和薄膜衣,其中薄膜衣又分為胃溶型和腸溶型兩種。

包衣的方法:

滾移包衣法:可用于包糖衣或薄膜衣。

懸浮包衣法:(流化包衣法或沸騰包衣法)適用包薄膜衣。

壓制包衣法:用壓片機實施壓制包衣,適用于包各類衣,尤其是藥物衣(多層片)。

十、包衣的材料與工序

1.糖衣目的和材料【掌】

①包隔離層:防水分入片芯。包衣材料:10%玉米朊和15%~20%蟲膠及10%鄰苯二甲酸醋酸纖維素(CAP)的乙醇溶液,10%~15%明膠漿或30%~35%阿拉伯膠漿。

②包粉衣層:消除棱角,用交替加糖漿和滑石粉的方法,包一層較厚的粉衣層。

③包糖衣層:表面光滑平整、細膩堅實。加入稀的糖漿。

④包有色糖衣層:美觀、識別,與包糖衣層的工序同,區別糖漿中加食用色素。

⑤打光:增加光澤和表面的疏水性。一般用四川產的米心蠟,常稱為川蠟。

2.薄膜衣的材料【掌】

(1)胃溶型即在胃中能溶解的高分子材料,適用於一般的片劑薄膜包衣,包括: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②羥丙基纖維素(HPC);③丙烯酸樹脂VI號;④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2)腸溶型是指在胃中不溶、腸液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括:鄰苯二甲酸醋酸纖維素(CAP)、鄰苯二甲酸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P)、鄰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苯乙烯馬來酸共聚物、丙烯酸樹脂I、Ⅱ、Ⅲ號(甲基丙烯酸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3)水不溶型是指在水中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括①乙基纖維素②醋酸纖維素。

(4)其它輔助性的物料,如增塑劑有丙二醇、蓖麻油、聚乙二醇、矽油、甘油、鄰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等,遮光劑二氧化鈦;食用色素有莧萊紅、胭脂紅、檸檬黃及靛藍等。

十、片劑的品質檢查【熟】

(一)片劑的品質檢查項目:外觀性狀、片重差異、硬度和脆碎度、崩解度(壓制片崩解時限為15min,浸膏片、糖衣片、薄膜衣片為60min)、溶出度或釋放度、含量均勻度。

1.外觀性狀:完整光潔,色澤均勻,無異物,無雜斑,有效期內保持不變。

2.片重差異:取20片稱重,將每片片重與平均片重比較,超出差異限度的藥片不得多於2片,並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糖衣片、薄膜衣片應在包衣前查片芯的重量差異,包衣後不再檢測。查均勻度的片劑,不必查片重。

3.硬度和脆碎度:應用孟山都硬度計法和羅許脆碎儀法。

4.崩解度(崩解時限):吊籃法檢查。其中壓制片(素片)為15min。包衣片(浸膏片、糖衣片、薄膜衣片)為60min(素片的4倍)。而腸溶衣片在人工胃液中2小時內不得有裂縫、崩解或軟化等,在人工腸液中1小時內需全部溶散或崩解並通過篩網。

5.溶出度或釋放度:如口含片、咀嚼片(不查崩解度)。

6.含量均勻度:取10片分別測定每片的相對含量,按《中國藥典》法檢查判斷是否合格。

(二)片劑的包裝與貯存

要求:密閉防潮,使用方便;

1. 多劑量包裝:玻璃瓶、塑膠瓶2. 單劑量包裝:泡罩式(水泡眼) 窄條式

(三)片劑的處方設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