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總是睡不好覺?聽聽睡眠專家們對付失眠有哪些“秘訣”

對睡眠的認識是因人而異的, 有些失眠者抱怨自己睡不好, 卻不知道自己的睡眠時間本來就很短暫。 而有些人則很高興自己能擁有更多的時間去生活。 所以, 到底是真正的失眠還是假性失眠?兩個可能性都有, 因為我們不得不承受那些無法入眠的煩躁夜晚。

停止你和失眠的對戰

想要愉快地享受自己的失眠, 首先不要把自己歸到“失眠症患者”的陣營去。

美國《男性健康》雜誌網站分享了一些睡眠專家對付失眠的“秘訣”。

1.吹泡泡。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學教授瑞吉兒表示, 上床前像孩提時代一樣吹一些泡泡有助於入睡。 這種方法類似於深呼吸練習, 有助平復身心。 如果這一方法不管用, 還可以嘗試:取坐姿, 閉上雙眼, 花3~15分鐘集中注意力為自己的呼吸計數。 尼泊爾研究人員發現, 每天花幾分鐘進行這種形式的冥想, 能降低血壓, 減輕焦慮,

有助更快入睡。

2.讀書分心。 紐約市臨床心理學家甘迺迪表示, 入睡前看書有助眠作用。 甘迺迪博士說, “輾轉反側會帶來壓力, 導致身體釋放腎上腺素, 從而更難入睡。 用一本好書來分散注意力, 睡意會慢慢襲來。 ”

3.聽輕柔的音樂。 《睡出成功》一書的作者詹姆斯·馬斯博士表示, 聽輕柔的音樂不僅能有助睡眠, 還能延長睡眠時間和深度。 聆聽海浪的拍打聲或細雨的飄落聲也會取得類似的助眠效果。

4.睡前鍛煉。 瑞士最新研究發現, 上床前90分鐘進行適量運動, 有助於更快入睡, 因為這樣能減輕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水準。 美國睡眠專家羅德里格斯表示, 下班後健身同樣有助於夜晚快速入睡。

5.不要總看時間。 美國睡眠醫學會主席沃森博士強調,

一旦關燈上床後, 就不要再查看時間, 即使是半夜醒來。 否則, 就會琢磨已經睡了多久, 還要睡多長時間就要起床了。 這樣會導致焦慮, 使得再次入睡的時間變長。

6.列待辦事項清單。 入睡前腦子裡還有很多事?哥倫比亞大學神經學教授安德魯建議, 若無法將壓力情緒從大腦中清空, 那就把它們寫出來, 有助於放鬆大腦。

主動管理你的睡眠

主動的管理睡眠, 也是對睡眠進行綜合的治療, 包括在可能的情況下針對病因檢查和治療, 對症治療的內容包括堅持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和心理行為治療。

首先病因治療:注意改善不良情緒, 如學習工作壓力大, 生活遭遇變故等負性情緒對睡眠的影響;治療影響睡眠的疾病包括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慢性疼痛、抑鬱症等等;避免服用引起興奮的藥和物質, 如兒茶酚胺、甲狀腺素、咖啡、口服避孕藥、茶、酒精、煙等。

其次是堅持良好的睡眠習慣, 對緩解失眠, 改善睡眠治療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比如要有規律的睡眠;有良好的睡眠環境:饑餓、過飽食、太熱太冷、光線、聲音、疼痛等均可影響睡眠;睡前有一段過渡時間;晚上可用些小點心;睡前泡個熱水澡或洗腳;白天要有適量的運動。

第三是行為治療, 從縮短睡眠潛伏期, 減少入睡後清醒時間, 提高睡眠品質等方面評價, 行為治療可使70~80%失眠患者的睡眠得到改善。 其中簡便易行、療效肯定的有刺激控制治療, 睡眠限制治療, 放鬆治療等方法。

01

刺激控制:一般情況下, 在人腦中形成一種關係鏈, 即一看到臥室和床, 就使人想起睡眠, 在臥室和床上, 會自然而然的很快入睡。 管理睡眠時, 不要在臥室內放置電視和書籍, 不在臥室和床上做睡眠和性生活以外的事情。 晚上只有在有睡意時上床, 若15~20分鐘還未入睡, 應離開臥室,有睡意時再回到床上,若再有入睡困難可多次重複上述步驟。白天儘量不要睡覺或午睡不要超過半小時,絕不能晚上睡不好白天來彌補。

02

睡眠限制:治療基本原則應是減少臥床時間,提高睡眠效率。首先,確定最近一周實際每晚平均睡眠時間,早上起床時間不變,然後確定晚上上床時間,再根據睡眠改善情況,逐漸增加臥床時間,注意每晚臥床時間不得少於4.5小時。

03

放鬆訓練:失眠症者有一個共同感受,即越想睡越睡不著,越睡不著越著急,思想和精力整日都用於如何睡好覺上,但效果卻不理想。放鬆訓練是肌肉放鬆減緩焦慮的有效方法。

應離開臥室,有睡意時再回到床上,若再有入睡困難可多次重複上述步驟。白天儘量不要睡覺或午睡不要超過半小時,絕不能晚上睡不好白天來彌補。

02

睡眠限制:治療基本原則應是減少臥床時間,提高睡眠效率。首先,確定最近一周實際每晚平均睡眠時間,早上起床時間不變,然後確定晚上上床時間,再根據睡眠改善情況,逐漸增加臥床時間,注意每晚臥床時間不得少於4.5小時。

03

放鬆訓練:失眠症者有一個共同感受,即越想睡越睡不著,越睡不著越著急,思想和精力整日都用於如何睡好覺上,但效果卻不理想。放鬆訓練是肌肉放鬆減緩焦慮的有效方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