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大刀猛將:有嶽飛,第四刀重136斤第二楊業,第一以槍聞名

史上有六位大刀猛將, 手中大刀都非常厲害。 依據史書對這六位猛將的介紹及其歷史地位, 做出如下排名。

第六位:方七佛。 生卒不詳, 南宋義軍首領方臘手下猛將, 綽號“八大王”。 身材魁梧, 性情彪悍, 善使大刀, 作戰勇猛, 為《水滸傳》中石寶、王寅、鄧元覺、方貌的創作原型。 方七佛是方臘手下第一猛將, 也是位在方臘之下的第二起義首領。 宋軍15萬人圍剿方臘義軍, 方臘被擒, 方七佛卻率一千餘人殺出重圍。 因此人為“反賊”, 史書少有記載。

第五位:周秀英。 抗清女猛將, 手使120斤大刀, 用“開四門”刀法, 武功超群。 她力大無比,

能將大刀舞動如飛, 刀法純熟。 咸豐二年和父親聚眾起義, 一把大刀殺得清軍抱頭鼠竄。 民間有歌謠:“女中英雄周秀英, 大紅褲子小緊身, 手提大刀百廿斤, 塘灣橋上殺四門。 ”在上海與清軍交戰時, 因戰馬被洋槍打死, 跌跌落馬下被活捉, 清廷將其淩遲兩天摘心肝活祭, 年芳19歲。

第四位:盧象升。 明末猛將, 天生神力, 手使136斤鑌鐵鑄大刀, 萬夫難擋, 外號“盧閻王”。 在巨鹿賈莊戰鬥中, 明軍被清數萬人重重包圍。 盧象升指揮兵將打完最後一炮, 舞動大刀沖入敵陣, 斬殺數十清兵清將, 他身中四箭三刀, 仍然大聲疾呼:“關羽斷頭, 馬援裹革, 在此時矣!”終因流血過多戰死。

第三位:魏勝(1120—1164)。 南宋抗金名將。 早年曾為弓箭手, 膽略過人, 驍勇善戰, 擅使大刀, 人稱“大刀魏勝”。 曾多次參與抗擊金軍, 在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 金朝皇帝完顏亮出兵南侵的時候, 他率軍三百, 收復海州。 隆興元年(1163年), 他一度被賈和仲誣陷, 後來魏勝被平反, 改任楚州。 在金國大將徒單克甯入侵時, 魏勝力戰而死。 宋朝追贈其保甯軍節度使,
諡“忠壯”。

第二位:楊業。 北宋名將, 綽號“楊無敵”, 在《楊家將》中被稱為“金刀令公”。 太平興國五年三月, 在雁門關大破遼軍, 威震契丹。 雍熙三年北伐契丹, 他知此行必敗, 但監軍王侁威逼, 只得冒死出征。 臨行前約潘美在陳家穀口接應。 結果在狼牙村中了埋伏,

最後被圍陳家谷, 楊業手持大刀往來衝殺, 身負數十道傷, 斬殺敵軍數百, 最後全軍覆沒, 楊業因力歇被生擒, 後絕食三天而死。

第一位:嶽飛(1103-1142), 南宋抗金名將, 神力蓋世, 十三四歲能挽弓三百斤, 腰弩八石, 且能將箭鍥入鐵中。 岳飛在《說嶽》中以槍聞名, 但史實上嶽飛的大刀更加厲害, 張用和王善叛亂時, 嶽飛領兵兩千與之交鋒。 張用部中有一魁首躍馬橫槍, 跳出陣中。 岳飛策馬向前, 大聲喝道:“你等既叛亂為盜, 嶽飛前來與你等挑戰!”說罷“馳騎獨往”, 就在兩馬相交之時, 嶽飛猛然一刀劈下, 竟將敵將連盔帶甲“自頂至腰分為兩”, 令所有兵將瞠目。 嶽飛一刀將敵將連盔帶甲劈為兩半, 後人稱之為“一刀驚萬軍”, 後被趙構冤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