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93歲倖存者甄奶奶在兒子應亞平悉心照料下過著安心幸福的晚年生活

“百善孝為先”一一記孝子應亞平

▓ 趙璐/文圖

甄愛梅老太太今年93歲

家住南京市鼓樓區閱江樓街道唐山路社區的甄愛梅老太太今年93歲,

雖然年歲近百, 生活仍然能夠基本自理, 在新的時代裡, 享受著安逸的人生晚年。

回首過往, 甄愛梅的遭遇是很不幸的。 日本軍隊攻入南京城的那一年, 她目睹了父親和親屬被日本兵殘殺的經過, 對她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摧殘, 每當提及當年情景, 甄老太太總是悲痛欲絕, 她就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和見證人。 然而, 甄愛梅晚年又是幸運的。 她遇到了好的時代, 養育了孝順的子女。 她的子女眾多, 都很孝敬她, 其中兒子應亞平更是遵循著“百善孝為先”這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悉心照料著自己的老母親。

左一為應亞平接受記者採訪

應亞平是一位退休職工, 有個平凡而和諧的大家庭。 他在日常生活中心疼媽媽經歷了那場劫難, 對她照顧有加, 敬之愛之孝之。 甄奶奶年紀大了, 每天早上應亞平都會用黑芝麻糊、核桃仁、黑豆、薏米仁和麥片一起燒成營養粥給甄奶奶吃, 全家人的飲食習慣遷就甄奶奶常以素食為主。 甄奶奶喜愛吃板栗, 家人就一顆一顆剝好給她。

甄奶奶偶爾也有脾氣不好的時候, 應亞平讓家人都順著她, 想辦法逗她開心。 每天晚上都會帶著她外出散步。 每年南京大屠殺公祭日, 甄奶奶都會要兒子帶著她去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祭拜她在大屠殺中被殺害的父親, 應亞平雖然擔心她的身體, 但為了滿足她的心願, 每次都會陪著她同去, 應亞平說:“只要她過得安心, 我們當子女的就幸福”。

甄奶奶6年前在紀念館哭牆邊的留影

多年來, 甄奶奶在應亞平一家人的精心照顧下, 身體狀況良好。 甄奶奶生性好動, 應亞平在老奶奶身體允許的情況下, 帶著她四處遊玩, 足跡遍佈南京周邊城市。 甄奶奶喜歡熱鬧, 每個週末應亞平都會讓兄弟姐妹及兒孫輩的家庭成員回來看望她, 這 是甄奶奶最開心的時刻。

應亞平一家

多年的不懈堅持, 應亞平一家養老、孝老、敬老的善舉遠近聞名, 因此成為楷模, 受到鄰里的稱讚。 社區領導一直關注這個引領良好社會風尚的典型, 褒揚應家的先進事蹟, 應亞平一家也得到了社會各方給予的榮譽。 中國文明網(南京)最近開展的“2017年十大孝親人物評選”活動, 已把應亞平列為評選物件。

綬帶

證書

“百善孝為先”是傳統美德。平凡之中見真情,“孝”常常也表現在持之以恆的細枝末節之中,“孝”的常態也可以是“潤物細無聲”的。和很多優秀兒女一樣,應亞平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孝子”的含義。

記者在社區採訪

綬帶

證書

“百善孝為先”是傳統美德。平凡之中見真情,“孝”常常也表現在持之以恆的細枝末節之中,“孝”的常態也可以是“潤物細無聲”的。和很多優秀兒女一樣,應亞平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孝子”的含義。

記者在社區採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