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為什麼日本車大多是自然吸氣?日系技術不行?

今天青子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為什麼日本車大多數都是自然吸氣, 現在的車都帶“T”了, 日本車為什麼帶T的那麼少?這個問題其實我以前就非常感興趣, 而且比較仔細的研究過, 所以今天我就把這個有趣的問題帶給大家, 並說說我自己的看法,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們先來說說日本車, 我們眾所周知的, 日系三巨頭:本田, 豐田, 日產在中國生產的車型, 大多發動機都是自然吸氣的, 而三巨頭在國內賣的最走量的車型也都是自然吸氣的, 比如本田的雅閣(2.0L和2.4L自然吸氣的機子), 豐田的凱美瑞(2.0L和2.5L自然吸氣的機子),

日產的天籟(2.0L和2.5L自然吸氣的機子)難道是日本搞不出渦輪增壓嗎?恰恰相反, 渦輪增壓就是日本人發明的(這是個冷知識, 你知道以後就可以去和小夥伴吹牛了。 )而且不僅是發明, 渦輪增壓最早流行的地區也是在日本。 那為什麼流行了, 現在還是沒怎麼看到帶T的日本車呢?原因就是那種帶T的中國不賣, 那是什麼車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相信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國土面積非常小, 我們俗稱日本為島國, 但是日本的人民還是比較睿智的, 他們的國民和政府深知國家的資源有限, 再加上二戰後作為戰敗國, 在巨額賠款和完全癱瘓的國內形勢下, 日本政府為了恢復元氣而推出了一個新車種—K-Car。

如果您之前沒聽說過K-car車型, 但是相信您應該不會對它陌生, K-car袖珍可愛的造型經常出現在日本眾多的影視作品和漫畫作品中, 鳥山明和宮崎駿的漫畫作品就不止一次的出現K-car車型, 當然, 從漫畫作品中就能看到K-car車型的特點, 身材短小, 方方正正。 如此方正的原因是法規規定K-car的標準為長3400mm以下、寬1480mm以下、高2000mm, 所以為了讓它具備家用和裝載的能力, 把車做成一個方形空間就是最大化的了。 而且日本對於K-car不僅是對車身尺寸有規定, 而且發動機排量有嚴格規定, 比如發動機排量不得大於660cc, 早期的K-Car標準甚至規定排量不得超過150cc。

在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 660cc換算成我們熟知的排量單位就是0.66L。 解釋完這個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就連1.6L的你都覺得肉, 那0.66L自然吸氣的K-Car動力可想而知, 肯定是非常的差。 但是在排量不變的情況下能增強動力最直接的方法是什麼呢?沒錯!就是為K-Car安裝渦輪增壓。

所以日本逐漸開始盛行渦輪增壓, 到上世紀80年代達到頂峰, 那個時候幾乎所有日本車都有渦輪增壓型號提供, 連奧拓(鈴木那個, 你們肯定見過!)都有渦輪增壓的版本, 而我們熟知的lancer EVOLUTION、斯巴魯STI和SKYline GTR的傳奇也是從那時候開始, 當然這是性能車範疇了。

但是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了,你說了這麼多,你還是沒解釋為什麼現在的日系車大多數沒有渦輪增壓啊,再說我們這也沒有K-Car啊,為什麼不給凱美瑞弄個渦輪呢?其實不用我解釋很多朋友也能理解了,就是為了節約資源,日本政府發明K-car就是為了節能減排,1.5T的發動機要比1.5L自吸的發動機費油你沒意見吧?所以日本車到了1L以上的排量,動力就比較足夠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價格高,會抬升車價,所以對於講究性價比的日本車來說,並不符合企業的市場定位。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日本車大多採用了CVT,CVT都是模擬擋位,講究的就是平順,這跟渦輪的爆發性還是有點出入的,對渦輪增壓的回應會比較慢,想要做到很好的匹配會比較困難,再說真正的運動型車哪有裝CVT的啊!(我並沒有貶低思域的意思,我很喜歡思域,但它真的算不上運動型車…)

所以總結一下,日本車大多數都不使用渦輪增壓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成本,二是為了節能,再說了,渦輪那麼容易出毛病,以皮實耐用著稱的日本車可不想弄一個動不動就加熱到幾百度的多餘的零件出現在發動機艙裡。但是,渦輪當道的世界,為了照顧市場,日本最近兩年也沒少推出增壓發動機,其中最有名的有本田的L15B系列1.5T增壓發動機(思域上那台),K20C 2.0T(冠道上那台),還有豐田的D-4ST系列發動機(漢蘭達上那台)。當然還會有很多日系車會換上渦輪增壓的發動機。隨著環保政策的越來越嚴格,自然吸氣的線性輸出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但是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了,你說了這麼多,你還是沒解釋為什麼現在的日系車大多數沒有渦輪增壓啊,再說我們這也沒有K-Car啊,為什麼不給凱美瑞弄個渦輪呢?其實不用我解釋很多朋友也能理解了,就是為了節約資源,日本政府發明K-car就是為了節能減排,1.5T的發動機要比1.5L自吸的發動機費油你沒意見吧?所以日本車到了1L以上的排量,動力就比較足夠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價格高,會抬升車價,所以對於講究性價比的日本車來說,並不符合企業的市場定位。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日本車大多採用了CVT,CVT都是模擬擋位,講究的就是平順,這跟渦輪的爆發性還是有點出入的,對渦輪增壓的回應會比較慢,想要做到很好的匹配會比較困難,再說真正的運動型車哪有裝CVT的啊!(我並沒有貶低思域的意思,我很喜歡思域,但它真的算不上運動型車…)

所以總結一下,日本車大多數都不使用渦輪增壓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成本,二是為了節能,再說了,渦輪那麼容易出毛病,以皮實耐用著稱的日本車可不想弄一個動不動就加熱到幾百度的多餘的零件出現在發動機艙裡。但是,渦輪當道的世界,為了照顧市場,日本最近兩年也沒少推出增壓發動機,其中最有名的有本田的L15B系列1.5T增壓發動機(思域上那台),K20C 2.0T(冠道上那台),還有豐田的D-4ST系列發動機(漢蘭達上那台)。當然還會有很多日系車會換上渦輪增壓的發動機。隨著環保政策的越來越嚴格,自然吸氣的線性輸出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