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渦輪發動機聽多了,但你知道它的運作原理嗎?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發動機, 帶T的並不是什麼令人羡慕的事情, 反倒是一台優秀的自吸更引人注目, 比如馬自達的創馳藍天, 或者那些強混的總成, 比如豐田的THS-II, 本田的i-MMD等。 當然, 作為絕大多數車企青睞的發動機類型, 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有節油的效果, 然而皮皮蝦眉頭一皺, 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怎麼樣, 渦輪增壓的原理看懂了嗎, 如果你是發動機, 自然吸氣就是喝水, 渦輪增壓就是雪碧, 0.5升的氣缸要放下0.8升的混合氣, 燃燒效率就會下降, 即使降低壓縮比, 也不能完全避免。 既然效率沒有自然吸氣高, 那它為什麼會省油呢?

其實不難理解, 假設2.3增壓之後相當於3.0的排量, 因為增壓器並不是隨時都在以最大增壓值出力, 因此從怠速一直到渦輪開始增壓輸出之前, 發動機的燃油消耗都相當於2.3自然吸氣, 而3.0的自然吸氣並沒有辦法縮小排量, 因此便產生了一部分優勢。 不過, 僅以這一個方面來看, 省油的效果並沒有太大差距, 更多的還是新技術的功勞:混合噴射, 可變壓縮比, 正時氣門等等。

而各大廠商拿出來說事的動力呢, 究竟怎樣麼樣?嗯, 那就要因“良心”而異了。 對於一款發動機的參數來說, 渦輪增壓的最大扭矩一般是最搶眼的資料, 2.0T的發動機爆發360牛米的資料很多人都會覺得相當夠用, 畢竟, 360nm基本可以等效為3.6自吸的最大扭矩。 然鵝, 這時候請不要忘記“最大扭矩轉速”這個參數, 它意味著這360NM究竟會在什麼時候給你送到。 這時候有人會說,

那你看自然吸氣啊, 為什麼不是一個區間, 而是一個點呢?

這就需要引入另一個概念, 發動機外特性曲線圖。 聽起來很複雜?不存在的!在圖中, 紅線代表扭矩, 我們只說這一點, 在你踩下油門的一瞬, 發動機的起始扭矩是140NM, 而這個資料如果放在同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

就可能是150NM起步, 由於排氣推動渦輪會在排氣端形成阻力, 自然就會影響進氣效率, 這也是很多人所說的, 增壓發動機初段肉的根據。

說了這麼多, 現在的渦輪機能不能買呢?答案是肯定的, 新技術的加持以及小排量渦輪的應用, 使得最大扭矩更早的到來, 更加適用於城市的工況。而一些先進的混噴發動機,直接解決了進氣門背面的積碳和低負荷工況的燃燒效率問題,而直噴發動機也沒關係,正常行駛並不會在短時間內形成過多積碳。當然,渦輪遲滯現象和燃燒效率等問題依然會出現在廉價的渦輪機上,這也是各位要謹記的。

更加適用於城市的工況。而一些先進的混噴發動機,直接解決了進氣門背面的積碳和低負荷工況的燃燒效率問題,而直噴發動機也沒關係,正常行駛並不會在短時間內形成過多積碳。當然,渦輪遲滯現象和燃燒效率等問題依然會出現在廉價的渦輪機上,這也是各位要謹記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