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間故事:蘇東坡與淚露芍藥

花卉中, 芍藥最早。 相傳夏、商、周時, 芍藥花兒己遍開九州, 上至帝王, 下至百姓, 人人喜愛。 要論芍藥花開最出名的地方還數揚州, 自廣陵至姑蘇數百里間, 芍藥園連綿不斷。 在花農的精心培育下, 每逢芍 藥盛開之時, 園園放彩, 爭奇鬥豔, 甚是好看。 因此有“揚州芍藥天下冠”的說法, 也有人稱芍藥為揚花的。

宋朝時候, 也不知揚州的哪位太守, 在揚州的禪智寺內建了個寬敞的芍藥廳, 舉辦萬花會, 每年暮春舉行一次, 供達官貴人觀賞取樂。 這一規定可苦了眾花農。 每逢萬花會到來前, 地方官吏為了討好主子,

到處 搜覓佳品。 凡有花圃的花農每年要向芍藥廳進獻十盆佳品芍藥。

蘇東坡是個能詩善文的大文人, 文人們都愛賞花, 他對揚州一年一度的萬花會很羡慕。 在吏部做官的一個朋友為了滿足他的心願, 多方周旋, 奏請皇上, 就叫他出任揚州。

蘇東坡出任揚州的消息一傳出, 揚州地方官為了討得新任主子的歡心, 別出心裁, 要在芍藥廳湊齊一萬盆佳品。 蘇東坡到揚州時值暮春, 地方官花樣百出:他們帶轎夫出城迎候, 蘇東坡的轎子一到, 便換轎夫, 把蘇東坡一直抬進禪智寺, 要在芍藥廳中給蘇東坡用花宴洗塵。

八抬大轎落在芍藥廳前, 蘇東坡一出轎, 在地方官的笑臉陪同下走進了芍藥廳。 好一個芍藥廳啊, 一盆盆盛開的芍藥分色擺放,

每盆芍藥貼著花名。 蘇東坡仔細地觀賞著每盆芍藥, 黃的有禦黃袍、金繡球;紅的 有旭日出海、綠野落霞;白的有一捧雪、清水泉……蘇東坡一盆盆地品賞著, 眾官吏滿臉堆笑地尾隨著。 蘇東坡眼望著這許多芍藥, 總覺得花兒雖好, 但耗費太大……這時, 忽見兩個臉露憂傷的姑娘, 抬進了一盆別 致的上品。 萬花會的主管忙走到蘇東坡面前, 獻殷勤地說:“太爺, 品賞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盆, 這盆絕品一到, 正好成了名副其實的萬花會。 ”蘇東坡信步走到那盆蓋世無雙的芍藥跟前, 只見那花紅黃白三色相間, 花 姿豔麗, 只是不見標有花名。 奇怪的是在那朵朵芍藥上還掛著閃閃露珠。 此刻時己過午, 哪來的露珠呢?蘇東坡對那花瓣上的露珠看了又看,
忽然心有所悟。 他抬頭微笑著說:“這盆佳品, 真是揚州一絕, 我要把它進 獻給皇上。 皇上或賞官, 或賞銀, 都歸原主。 不知這盆芍藥的主人是誰?”

這時, 州官縣官, 還有那萬花會的主管, 異口同聲地說:“這是我家的。 ”

蘇東坡說:“不要爭, 想必是州官大人的。 我說州官大人啊, 這花沒貼花名, 可不知叫什麼名字。 ”

州官說:“這這這, 卑職才疏學淺, 也想不出貼切的名字, 因此沒有貼標。 蘇大人博學多才, 還是勞大人給這三色芍藥起個名吧。 ”

蘇東坡說:“在這樣的芍藥面前, 蘇某也一樣無能為力, 想不出恰當的名字。 有名也罷, 無名也罷, 這芍藥一貴三色相間, 二貴晨露不消。 如今州官大人當以花主身份啟程進京, 把這佳品進獻萬歲。

我另寫奏章, 言明大人在揚州的政績。 ”

那州官先是一喜, 後聽到“政績”兩字, 感到不妙, 趴在那盆花上仔細看看, 那滴滴露珠好像是淚。 忙笑著推辭說:“蘇大人, 要說這盆奇花麼, 還是萬花會主管送給我的, 這功勞當歸萬花會主管, 還是讓萬花會 主管進京獻花領賞去吧。 ”

萬花會主管一聽也感不妙, 忙近前施了一禮說:“要說這盆花麼, 還是知縣大人獻給萬花會的, 小人不敢冒功領賞, 還是讓知縣大人進京獻花領賞去吧。 ”

知縣聽罷, 也感不妙, 忙跪在蘇東坡面前說:“小人更不敢冒名請功了, 倘若有賞, 還是讓花農進京獻花領賞去吧。 ”

於是, 蘇東坡讓花農進見, 進來的正是剛才獻花的兩姐妹。 原來在禪智寺對面的望春園裡住著一個姓花的花農,

人稱花翁。 花翁無兒, 只有一對雙生女兒, 因他愛花, 就給大女兒起名芍紅, 二女兒起名芍藍。 他 父女三人終日以種花賣花為生。 芍藥花好, 純屬單色, 花翁想培育出一種複色芍藥, 就領著兩個女兒下了三年苦功, 才育出了這三色相間的芍藥。 後來, 有人上報知縣, 知縣就貴令他把這三色芍藥獻給萬花會。 花翁 不願, 遲遲不獻, 知縣就派衙役去到望春園, 打得花翁臥床不起, 又逼他的兩個女兒把這盆三色芍藥立即抬進芍藥廳。 雙生姐妹無奈, 只好抬來, 滿腹辛酸一路淚, 點點滴在芍藥上, 因此芍藥上出現了“露珠”。 蘇東坡和氣地對兩姐妹細細盤問, 終於査明瞭真情。

於是, 蘇東坡當廳判案, 判罰州官、知縣半年俸銀給花翁治病養傷, 又當眾廢除揚州一年一度的萬花會,並讓萬花會主管立即把芍藥廳中的各種上品送還原主。然後,蘇東坡問那雙生姐妹這盆三色芍藥叫什麼名 字。雙生姐妹說:“爹爹給它起名叫宮錦紅。”蘇東坡說:“你姐妹把這盆宮錦紅抬回去吧。”雙生姐妹向蘇東坡拜了幾拜說:“今逢青天大人,廢除了萬花會,解除了花農的疾苦,我們姐妹願把這盆宮錦紅獻給大人,以 表心意。”蘇東坡連聲謝絕,那雙生姐妹只是不依,萬般無奈,蘇東坡只好收下了。

蘇東坡把那盆宮錦紅帶進了衙門,放在案頭,起名叫“淚露芍藥”。他把這淚露芍藥作為座右銘,每當審理公案時常去想一想,生怕辦事不慎,會給百姓帶來疾苦。

又當眾廢除揚州一年一度的萬花會,並讓萬花會主管立即把芍藥廳中的各種上品送還原主。然後,蘇東坡問那雙生姐妹這盆三色芍藥叫什麼名 字。雙生姐妹說:“爹爹給它起名叫宮錦紅。”蘇東坡說:“你姐妹把這盆宮錦紅抬回去吧。”雙生姐妹向蘇東坡拜了幾拜說:“今逢青天大人,廢除了萬花會,解除了花農的疾苦,我們姐妹願把這盆宮錦紅獻給大人,以 表心意。”蘇東坡連聲謝絕,那雙生姐妹只是不依,萬般無奈,蘇東坡只好收下了。

蘇東坡把那盆宮錦紅帶進了衙門,放在案頭,起名叫“淚露芍藥”。他把這淚露芍藥作為座右銘,每當審理公案時常去想一想,生怕辦事不慎,會給百姓帶來疾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