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漲姿勢!車評人常說的,底盤扎實、轉向精准懸掛行程等到底是什麼

隨著汽車在國內的普及率越來越高, 初級汽車愛好者也成為了一個很大的群體, 我們喜歡汽車文化, 喜歡大談汽車, 甚至在自己沒有購車計畫的時候也會看一些車評人評測著新款上市的汽車。 汽車, 逐漸也成為一個圈子。

但是在我們看車評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些不理解或者說不懂的專業名詞, 比如說操控好, 轉向精准等。

那麼這些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在解釋這些詞之前, 我們要先搞明白一些事情。 相比歐洲, 中國汽車文化起步屬於比較晚的了, 所以在大部分車評中, 模式或者說內容流程很大一部分都是模仿或者借鑒國外一些汽車媒體的做法。 所以有一些詞彙翻譯過來可能並不是很精准。 就出現一些“中國式”的說法, 比如說:“底盤扎實”這個詞你可能不理解, 但是扎實這個詞, 你肯定不陌生, 是比較“中式”的說法。

中國的詞彙有一個特點就是:很難被量化,

但確實是存在的。

那麼我們就來簡單的看一下這些詞彙吧。

其實像地盤扎實, 懸掛行程等其實都是圍繞一個特點描述的, 就是操控性。

那麼操控性到底是什麼呢?

小編認為操控性有兩層, 一層是普遍意義。

比如說:可能有一個美女絕大部分男人都覺的他是美女。

說道操控性就不得不提到寶馬這個品牌了。 寶馬在車迷眼裡就是這樣一個美女家族, 而其中一個絕世美女就是寶馬三系標軸版。 我們可以看到評測寶馬的視頻大部分都是, 地盤扎實, 轉向精准, 指哪打哪, 懸掛行程短等等。 其實操控性好的特點很大的意義是在於一個車輛的極限狀態, 特別是彎道極限狀態。 如果幾輛車已適中的速讀直線行駛, 必然不會存在什麼操控性。 入彎不會出現轉向不足和轉向過度, 側傾小, 極限出現的點很高, 也就是很難失控, 更完美的狀態是。 即使在失控邊緣, 可控區間還是比較大的。 這種情況就可以說是操控較好了。

另一層就是狹義上, 個人對此車瞭若指掌,

也就是所謂的“人車合一”, 在每時每刻都知道車輛處於什麼樣的一個狀態, 離失控還有多少距離。 這種和車輛級別是沒有關係的, 比如前段時間小編看一個年輕小夥開著五菱的麵包車山路靈活漂移穿梭。

轉向精准就是車的方向盤對駕駛者意圖的執行和回饋的體現, 比如說, 你用鋼筆寫字和用毛筆寫字, 自然是鋼筆更為精准, 如果使用劣質紙張, 你甚至可以感受到紙面的凹凸不平。

懸掛行程則是車與路面之間的過濾部分, 一般舒適的車, 駕駛起來都會感覺在開船, 晃晃悠悠的, 這種就是懸架行程很長, 相反運動車型則會很硬, 一些超跑根本不會有什麼舒適度, 說白了這是一個定位問題。 即便是你不差錢,

也不要盲目認為選裝的都是適合自己的, 比如你只喜歡寶馬這個牌子, 並不喜歡操控體驗, 選裝M Sport的話, 也會讓你懷疑人生。

另外操控和舒適性不可兼得的, 任何車都會在操控和舒適之間選取一個點來作為車型定位的基礎, 比如說寶馬, 奧迪, 賓士, 並不代表好與壞。 即使是可變懸掛也不儘然能做的極致。如果想要舒適,必然懸掛會很軟,行程會長,這樣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過彎側傾變大,破壞了彎道操控體驗。總之來說,操控更好的車更容易使人有駕駛的欲望,也更容易達到“人車合一”的狀態。人車合一是什麼呢?

就是與車輛不夾雜任何中間物質的直接交流。

戴著手套和不戴手套與美女握手,你喜歡哪種呢?

你懂了嗎?

歡迎下方留言與小編交流。

即使是可變懸掛也不儘然能做的極致。如果想要舒適,必然懸掛會很軟,行程會長,這樣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過彎側傾變大,破壞了彎道操控體驗。總之來說,操控更好的車更容易使人有駕駛的欲望,也更容易達到“人車合一”的狀態。人車合一是什麼呢?

就是與車輛不夾雜任何中間物質的直接交流。

戴著手套和不戴手套與美女握手,你喜歡哪種呢?

你懂了嗎?

歡迎下方留言與小編交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