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北洋之虎段祺瑞發跡前歷經家人變故,入行伍緣自祖父結識劉銘傳

段祺瑞, 安徽合肥人, 人稱"段合肥"。 民國著名政治家, 號稱"北洋之虎", 皖系軍閥首領。 此人在清末民國的歷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曾助袁世凱練北洋新軍, 而後以此縱橫政壇十五載, 一手主導了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的內政外交。 有"三造共和"的美譽, 後來因寵信徐樹錚, 迷信武力統一, 為直系擊敗而下野, 曾借助和張作霖和孫中山的三角同盟而複出。 "九·一八"事變後, 日本人曾脅迫段祺瑞去東北組織傀儡政府, 段嚴詞拒絕。 1933年1月, 蔣介石派專使迎段祺瑞南下, 委以"國府委員"銜。 1936年11月2日, 段祺瑞逝於上海宏恩醫院。

一生清正耿介, 頗具人格魅力, 號稱"六不總理", 曾四任總理, 四任陸軍總長, 一任參謀總長, 一任國家元首。 是中國現代化軍隊的第一任陸軍總長和炮兵司令。 任過中國第一所現代化軍事學校--保定軍校的總辦。

段祺瑞

祖父因與劉銘傳一起販私鹽得以進入淮軍

段家祖籍江西饒州, 明代遷安徽, 先落戶英山縣(時屬安徽, 今屬湖北), 到清初, 其九世祖段本泰由英山遷壽州(今壽縣)南鄉保義集。 清道光年間, 段祺瑞的曾祖父友傑遷家于六安太平集以北三裡。

太平集緊鄰合肥西鄉邊界(今肥西金橋鄉), 段家離大潛山北的劉銘傳家不遠, 段祺瑞祖父段佩早年與劉銘傳是販私鹽的夥伴好友, 不料竟影響了段家以後的命運。

段佩字韞山, 青年時同劉銘傳結夥販私鹽, 咸豐年間同辦團練打太平軍, 也常與富戶和官府作對, 散兵游勇來騷擾逮了便殺。 以後與張樹聲等團練聯絡一氣, 受官府調遣。 同治元年編入淮軍, 段佩為銘字營馬隊管帶, 官至記名總兵, 一品銜, 賞戴花翎,

賜勵勇巴圖魯勇號, 誥封=代一品恩典, 妻趙氏、繼室曾氏皆封一品夫人。 光緒五年(1879年)閏三月初二日卒於宿遷防營。

同治四年二月初九(1865年3月6日), 段祺瑞出生于六安太平集祖居。

段佩辦團練時, 曾殺過劉枬、劉樞兩個土豪。 他加入淮軍後, 在外省打仗, 仇家便對段家報復。 同治八年(1869年)初, 段祺瑞父親段從文為遠避仇家, 又搬家至壽州城裡居住。 不久, 劉銘傳、段佩剿平撚軍後回鄉, 段家不再怕地方土豪, 同治九年遷至離合肥城西40裡的小蜀山南麓的大東郢(今屬肥西縣五十裡小廟鎮四十埠村)置產居住, 後又在小蜀山南十幾裡、離合肥西門約三十多裡的大陶崗(今肥西縣城西橋鄉大陶崗村)買了一百多畝田地, 定居下來。 段家搬到大東郢時,

段棋端钜古6夥。 第二年, 段祺瑞妹啟英(一說啟賢)出生, 後嫁合肥人陳志義。 夫早死, 隨段祺瑞生活。

祖父去世之後父親遇害母親悲亡

段祺瑞父從文, 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 一生務農, 後因數貴追封榮祿大夫, 振威將軍。 妻范氏, 也是農民, 後來因數貴追封誥命一品夫人。

同治十一年(1872年), 段祺瑞8歲。 段佩奉統“銘軍”直屬馬隊三營駐蘇北宿遷, 因愛長孫, 將祺瑞帶往任所, 教之讀書。

同治十二年正月十一日, 段祺瑞二弟啟輔(字必清)出生。 啟輔長成後, 也是個粗識字的農民, 後倚仗兄勢力在地方充土紳士, 人呼“段二大人”。 同治十三年八月二十日, 三弟啟勳生, 字子猷, 早年隨兄祺瑞到北京, 送日本士官學校留學。 回國後, 曾任陸軍第二鎮參謀官,

及奉天參謀處總辦、憲兵學堂總辦等。 民國初年, 段祺瑞與王士珍合辦山西井陘“正豐煤礦有限公司”, 啟勳任總經理, 生意興隆, 發展頗快。 1927年去世。

光緒五年(1879年), 段祺瑞15歲, 祖父去世于宿遷。 祺瑞哭護靈柩歸葬於合肥家鄉。 又在侯大衛莊(今肥西五十裡小廟鎮馬場村, 在大陶崗之北十餘裡)讀一年多私塾。 老師姓侯。 此時段家景況大不如前, 學膳蒂終常拖欠。

光緒七年(1881年)段祺瑞17歲, 即停學不念, 隻身步行兩千餘裡, 去山東威海衛投靠在淮軍任管帶的族叔段從德, 在淮軍營中當了一名司書, 自此開始了他的軍政生涯。

第二年, 段從文到山東看望兒子祺瑞。 回家時, 行至合肥西郊七裡塘, 離家只有二三十裡, 天色已黑, 他急著想趕到家,摸黑走路,競被同路者殺害,腰裡帶的錢也被搶走。時為光緒八年(1882年)八月二十日,年僅39歲。段祺瑞聞知兇信,請假奔喪,未獲批准,只得去信合肥知縣,請求緝凶。范氏也攜次子啟輔到縣報案。不久破獲,兇犯正法。可是數月後,範氏因哀痛過度,競又去世。時在光緒九年(1883年)年四月初四。因段祺瑞弟妹年幼,此次他獲准回家治母喪。事畢回營。

段祺瑞祖父、父母相繼去世,家道徒然中落,全家生活重擔落在他的肩上,而他在軍營收人甚微,進身又無門,不勝狼狽。

從軍得益于祖父、發跡得益於小站練兵

光緒十一年(1885年),李鴻章接受淮軍“盛軍”主將周盛波、盛傳兄弟建議,在天津紫竹林創辦“天津武備學堂”(又名北洋武備學堂),聘德國軍官任教。段祺瑞以淮軍營司書資格,考取“北洋武備學堂”一期預備生,成績優秀,名列前茅。由此開始成名。這年他21歲。兩年後段祺瑞以最優等成績畢業于北洋武備學堂,被派到旅順口監修炮臺。段祺瑞24歲時,考取官費留學德國學習軍事。據說他在5名考生中成績第一,受到李鴻章接見、褒揚。次年春入柏林軍校炮兵科學習,讀書一年半,入克虜伯炮廠實習半年。此後的生涯裡,段祺瑞最高官至民國臨時執政、總理,在多次關係重大的歷史事件中扮演關鍵角色。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葬于萬安公墓,享年72歲(滿71歲)。

(文章主體摘取自《淮軍故里史料集》)

他急著想趕到家,摸黑走路,競被同路者殺害,腰裡帶的錢也被搶走。時為光緒八年(1882年)八月二十日,年僅39歲。段祺瑞聞知兇信,請假奔喪,未獲批准,只得去信合肥知縣,請求緝凶。范氏也攜次子啟輔到縣報案。不久破獲,兇犯正法。可是數月後,範氏因哀痛過度,競又去世。時在光緒九年(1883年)年四月初四。因段祺瑞弟妹年幼,此次他獲准回家治母喪。事畢回營。

段祺瑞祖父、父母相繼去世,家道徒然中落,全家生活重擔落在他的肩上,而他在軍營收人甚微,進身又無門,不勝狼狽。

從軍得益于祖父、發跡得益於小站練兵

光緒十一年(1885年),李鴻章接受淮軍“盛軍”主將周盛波、盛傳兄弟建議,在天津紫竹林創辦“天津武備學堂”(又名北洋武備學堂),聘德國軍官任教。段祺瑞以淮軍營司書資格,考取“北洋武備學堂”一期預備生,成績優秀,名列前茅。由此開始成名。這年他21歲。兩年後段祺瑞以最優等成績畢業于北洋武備學堂,被派到旅順口監修炮臺。段祺瑞24歲時,考取官費留學德國學習軍事。據說他在5名考生中成績第一,受到李鴻章接見、褒揚。次年春入柏林軍校炮兵科學習,讀書一年半,入克虜伯炮廠實習半年。此後的生涯裡,段祺瑞最高官至民國臨時執政、總理,在多次關係重大的歷史事件中扮演關鍵角色。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葬于萬安公墓,享年72歲(滿71歲)。

(文章主體摘取自《淮軍故里史料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