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雄安新區強勢崛起,公孫瓚敗亡瓦橋關大戰楊六郎守邊關都發生在這

清明小假期第一天, 一個毫無徵兆的重大新聞傳來, 國家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新區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 這個堪比深圳和浦東的新區迅速在朋友圈刷屏了。 本文就重點說說雄安新區所在, 都發生過哪些著名歷史事件。

三國公孫瓚的易京保衛戰

三國時期的公孫瓚, 自從西元192年界橋之戰敗給袁紹後, 連戰連敗, 西元195年退到易地固守, 就是今天的雄縣西北, 他修建了一座異常堅固的易京城。 公孫瓚先是命令在週邊挖了整整十道戰壕環繞, 戰壕中間用土堆成很多十幾米高的土山,

稱為"京"。 中間最高的一個土山高達三十多米, 又在土山上建樓, 樓下安置鐵門, 樓裡存了好多年吃不完的糧食, 公孫瓚就躲在這座樓裡當縮頭烏龜。 袁紹攻了很久不能攻克, 就挖地道挖到公孫瓚部隊固守的城樓下, 用木柱撐住, 估計已挖到城樓的一半, 便縱火燒毀木柱, 城樓就倒塌了。 袁紹終於用地道戰攻破了易京, 公孫瓚自殺, 袁紹統一河北。

柴榮命名雄州

五代時期的後晉兒皇帝石敬瑭, 拱手把幽雲十六州長城一線戰略要地割讓給契丹人, 中原政權失掉戰略屏障達四百多年之久。 其中這莫州瀛州就包含今天的雄安新區。 顯德六年(959), 雄才偉略的後周世宗親自率軍伐遼, 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和“三關”, 於是“三關”以南始為中原政權國境。 三關包括瓦橋關益津關和淤口關, 瓦橋關就在今天雄縣西南, 柴榮當時在此置雄州。

瓦橋關大戰

西元980年, 遼國為了報復滿城和雁門兩次攻宋失敗之仇, 又一次大舉攻宋。 前鋒北院大王耶律休哥長驅直入, 包圍瓦橋關。 周圍的宋軍趕來救援, 三次被數倍於己的遼兵擊敗, 瓦橋關守將張師突圍不成陣亡, 瓦橋關失守, 宋兵敗退, 遼兵一直追到莫州才班師回朝。 而宋太宗趙光義御駕親自率領的救援大軍這時還在路上呢。

楊延昭鎮守邊關

史書記載, 楊家將赫赫有名的楊延昭曾在太宗和真宗時期在莫州(今安新和容城)鎮守多年, 擔任過莫州刺史。 楊延昭多次擊敗遼國入侵, 遼軍畏怕他, 稱他為楊六郎(雖然他是長子)。 因為遼國人認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主鎮幽燕北方, 是他們的剋星, 遼國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將星)下凡,

故稱為楊六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