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大家,你真的會讀麼?

班昭,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另外三個分別為:卓文君、蔡文姬、李清照)。

她出生於名儒世家, 父親班彪是史學家、哥哥班固是史學家、哥哥班超是精通《公羊傳》的外交家、祖姑班婕妤是文學家兼漢成帝妃子。

在這樣的環境下, 她自然是一心向學, 結果就是學問廣博, 才幹突出。
雖然是世儒, 但是家境不好, 她十四歲就嫁給曹世叔。 運氣更不佳的是丈夫體弱多病, 英年早逝, 而她卻不改嫁, 清守婦規, 舉止合乎禮儀, 氣節品行非常好, 聲名遠播。

也正是她博學和譽名, 班固死後她奉旨續寫《漢書》。 漢和帝也看好她的文采和恪守婦道, 居然就召入宮中教導自己的皇后和嬪妃, 並尊稱她為“大家”。 鄧太后臨朝, 她更是倍加優寵, 讓其參與政事。

這些都算不是上什麼, 真正影響後世的, 也是她一生最大的貢獻和詬病——晚年在病中編寫了七章《女誡》。

說到《女誡》, 其實現在可能都不怎麼瞭解, 其實它提倡婦女要有“三從之道”和“四德之儀”, 強調男尊女卑思想和強調順從。 連她同時代的小姑子曹豐生都反駁《七誡》, 可想而知這是本什麼書了, 但是近千年的封建社會它卻成為了中國古代婦女的行為準則, 極大地禁錮了女性的思想和自由, 影響了中國歷史一千多年。

其實說了這麼多, 今天我只要不是將她如何怎麼厲害, 評價她的功過。

今天主要是討論皇帝給她的尊稱“曹大家”怎麼讀?你可能一眼望去, 這全是常見的漢字, 張口肯定就是cáo dà jiā。

1. 曹讀音無爭議

曹乃是班昭的夫姓, 古代女子出家從夫姓, 不過如今華人社會早已廢掉了, 不過冠以夫姓在歐美還是存在著的。

2.家讀gū還是jiā?

再來看看“家”, 現在很多人的資訊來源廣, 想必都知道讀gū。

大家是一種尊稱, 宋元之際的胡三省《資治通鑒音注》“超妹昭……帝數召入宮, 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

號曰大家。 家, 今人相傳讀曰姑。 又據皇后紀, 沖帝母虞貴人, 梁冀秉政, 抑而不加爵號, 但稱大家而已。 則大家者, 宮中相尊之稱也。 ”另外《康熙字典》注“家, 又與姑同, 大家, 女之尊稱。 ”

元朝雜劇作家秦簡夫《晉陶母剪髮待賓》中直接將“曹大家”寫成“曹大姑”。 (第一折:“守志韓門愧丈夫, 世傳清白是非無。治家嚴肅閨門整,文業堪同曹大姑。)《紅樓夢》中亦是如此(出自第九十二回:“寶玉道:‘若說有才的,是曹大姑、班婕妤、蔡文姬、謝道韞諸人。’”)

可見很多人認同這裡的家讀作姑。

但是又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家”宜讀jiā。他就是清朝古文字學家俞樾。

他的《春在堂隨筆》曾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辯證。

首先他從《左傳》句:“侄從其姑六年,其逋逃,歸其國,而棄其家。”和《離騷》句“羿淫遊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亂流其鮮終兮,浞又貪夫厥家。”推出如果讀gū,那麼國家室家皆因讀作gū,不如讀jiā的好。

其次再從唐朝章懷太子李賢所注釋的《後漢書》並沒有特別去注讀“家”的音,可知唐初並無異讀。

最後他以“官”音反證“家”的讀音宜為jiā。唐宋婦人每稱其姑,曰阿家,以曹大家例之,似阿家亦應讀姑。然馬令《南唐書.李家明傳》注曰:江浙謂舅為官,謂姑為家。若家必讀如姑,豈官必讀如公邪?

從讀gū音的二人來看,馬令是江蘇宜興人,胡三省是浙江寧海人,二者均是江浙人士,則似乎有方言之嫌。

從“家”的拼法來看,《說文解字》中注:“家,居也。從宀,豭省聲。古牙切。”“豭,牡豕也。從豕叚聲。古牙切。”《唐韻》依舊是古牙切,從切音看讀“gā”,不過現在很多地方依舊讀gā,湖北大部分地區及湖南稱外婆為“gāgā”,川南部分地區叫 “gāgā”或“gā婆”。宋朝《集韻》、元朝《韻會》及明朝《正韻》居牙切,音為加。

3.大讀dài、dà還是tài?

目前對於“大”的讀音是最多的,有三個讀音dài、dà、tài。

從拼法來看!

《說文解字》中注:“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他達切)也。凡大之屬皆從大。徒蓋切。”那就是大和太音。《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音太。《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又《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馱。可見讀dài無見於韻書。

從字義來看,dà音時有敬辭的作用,比如大王、大夫、老大、有地方稱父親或叔叔等為大(dá)。

tài音時,主要是通“太”或“泰”。《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身分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可稱為太,泰山是五嶽之首,可見讀tài也是一種尊稱。

對dài,最常見用的就是大王(dài wang),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京劇《霸王別姬》中虞姬稱呼項羽就是如此;另外就是醫生的古城dài fu。

所以稱為班昭為dà或tài家都未必不可,稱dài家似有不妥。

如果從方言來看呢?粵語讀dài,客家話讀tài,中原及陝西dá,合陽等地讀duo,富平耀縣等地讀tuo。

客家人主要是中原王朝的幾次動亂(永嘉之亂、安史之亂及靖康之難),南遷的中原人糅合其當地原住民形成而來的。客家話則是中原雅言並吸收了土著語言形成的,主體仍是中古雅韻,所以tài音似乎更貼切。

綜上所述讀作 cáo tài gū 似乎更貼近東漢那個時代!

世傳清白是非無。治家嚴肅閨門整,文業堪同曹大姑。)《紅樓夢》中亦是如此(出自第九十二回:“寶玉道:‘若說有才的,是曹大姑、班婕妤、蔡文姬、謝道韞諸人。’”)

可見很多人認同這裡的家讀作姑。

但是又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家”宜讀jiā。他就是清朝古文字學家俞樾。

他的《春在堂隨筆》曾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辯證。

首先他從《左傳》句:“侄從其姑六年,其逋逃,歸其國,而棄其家。”和《離騷》句“羿淫遊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亂流其鮮終兮,浞又貪夫厥家。”推出如果讀gū,那麼國家室家皆因讀作gū,不如讀jiā的好。

其次再從唐朝章懷太子李賢所注釋的《後漢書》並沒有特別去注讀“家”的音,可知唐初並無異讀。

最後他以“官”音反證“家”的讀音宜為jiā。唐宋婦人每稱其姑,曰阿家,以曹大家例之,似阿家亦應讀姑。然馬令《南唐書.李家明傳》注曰:江浙謂舅為官,謂姑為家。若家必讀如姑,豈官必讀如公邪?

從讀gū音的二人來看,馬令是江蘇宜興人,胡三省是浙江寧海人,二者均是江浙人士,則似乎有方言之嫌。

從“家”的拼法來看,《說文解字》中注:“家,居也。從宀,豭省聲。古牙切。”“豭,牡豕也。從豕叚聲。古牙切。”《唐韻》依舊是古牙切,從切音看讀“gā”,不過現在很多地方依舊讀gā,湖北大部分地區及湖南稱外婆為“gāgā”,川南部分地區叫 “gāgā”或“gā婆”。宋朝《集韻》、元朝《韻會》及明朝《正韻》居牙切,音為加。

3.大讀dài、dà還是tài?

目前對於“大”的讀音是最多的,有三個讀音dài、dà、tài。

從拼法來看!

《說文解字》中注:“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他達切)也。凡大之屬皆從大。徒蓋切。”那就是大和太音。《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音太。《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又《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馱。可見讀dài無見於韻書。

從字義來看,dà音時有敬辭的作用,比如大王、大夫、老大、有地方稱父親或叔叔等為大(dá)。

tài音時,主要是通“太”或“泰”。《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身分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可稱為太,泰山是五嶽之首,可見讀tài也是一種尊稱。

對dài,最常見用的就是大王(dài wang),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京劇《霸王別姬》中虞姬稱呼項羽就是如此;另外就是醫生的古城dài fu。

所以稱為班昭為dà或tài家都未必不可,稱dài家似有不妥。

如果從方言來看呢?粵語讀dài,客家話讀tài,中原及陝西dá,合陽等地讀duo,富平耀縣等地讀tuo。

客家人主要是中原王朝的幾次動亂(永嘉之亂、安史之亂及靖康之難),南遷的中原人糅合其當地原住民形成而來的。客家話則是中原雅言並吸收了土著語言形成的,主體仍是中古雅韻,所以tài音似乎更貼切。

綜上所述讀作 cáo tài gū 似乎更貼近東漢那個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