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最容易患高血壓的8種人,不要拒絕喝茶!

近幾年來, 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 越來越多的人出現高血壓病。 2016年中國高血壓年會的最新資料則表明:近年我國連兒童高血壓的患病率都已不容忽視,

呈現出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的趨勢。 所以, 預防高血壓是保護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最容易患上高血壓的都有哪些人呢?

1、家人有高血壓的人;

2、血壓處於130/85—139/89之間的人;

3、情緒波動大的人;

4、年齡≥40歲的人;

5、飲食口味重的人;

6、吸煙的人;

7、患肥胖病、糖尿病的人;

8、工作壓力大, 應酬多, 處於吵雜工作環境當中的人。

在平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高血壓三個字, 但別以為高血壓只是小病, 它是會引起中風、心臟病、血管瘤、腎衰竭等疾病。

如何正確預防高血壓呢? 1、注意勞逸結合, 保持心情舒暢

大腦皮質過度緊張是發生高血壓的重要因素,

預防高血壓要適當休息, 讓大腦得到放鬆, 少熬夜, 適量做一些運動, 保持心情舒暢。 特別是高血壓患者更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2、少飲酒、少吸煙

酒精被公認是高血壓的發病因素, 已有統計多量喝酒者腦中風要比不喝酒者高三倍。

為了預防高血壓最好少飲酒, 經常飲酒的人以及每天應酬的人要減少飲酒量, 每天最好控制在白酒50——100毫升、啤酒300毫升以內。 如果是已有高血壓傾向的人群, 如果家族史者和超重者應堅決不要喝酒。

3、注意飲食, 防止過度肥胖

有高血壓危險傾向的人控制及減輕體重,

是預防高血壓的有效措施。 在飲食方面最好保持清淡均衡, 多食高纖維食物, 減少進補、甜食和高膽固醇飲食, 防止過度肥胖。

4、多喝茶

茶是最健康的保健飲品, 茶中含有多種營養物質, 常綠茶、普洱生茶、烏龍茶等發酵程度較低的茶可軟化血管, 降低過高的血脂、預防動脈硬化,預防高血壓。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少喝紅茶。

那麼有哪些茶可以預防高血壓呢?菊花茶

菊花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對眼睛勞損、頭痛、高血壓等均有一定效用。

每日餐後,用五、六朵杭菊花沖泡飲服,能解渴生津。久服可防治高血壓、偏頭痛、急性結膜炎等,並可抗衰老,駐顏容。沖泡時加少許蜂蜜,口感會更好。憔悴的你需要細心地調理身體機能的平衡,補水清熱,排毒防病。中國的傳統醫學最諳此道。只需簡單的沖泡,煮沸,在辦公室裡就可以完成的操作,不僅能解渴消疲,更能保健養顏哦。

金銀花茶

金銀花茶有清熱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煩的作用;可治療暑熱症、瀉痢、流感、瘡癤腫毒。急慢性扁桃體炎、牙周炎等病。配製時選金銀花10克,沸水沖泡頻飲。

甘草茶

可治風火牙痛、火眼、感冒咳嗽等症。取甘草10克,茶葉5克,食鹽8克,配水1000毫升。按此比例,先將水燒開,再將甘草、茶葉、食鹽放入水中煮沸10分鐘左右即可飲用。

薄荷甘草茶

有解熱消暑、清涼解毒、發汗解表的功效,從頭痛紅眼、咽喉腫痛、風熱感冒等症也療效甚佳。鮮薄荷葉10餘片,甘草5克,綠茶5克,太子參10克,開水500毫升。按此比例,沖泡10餘分鐘後,濾去渣滓,加白糖適量,調勻飲服。

您現在知道喝什麼茶可以預防高血壓了嗎?茶葉的功效真的是很神奇,大家可以在平時的時候吧茶葉當做飲料,這樣不僅解渴,而且養生,對身體好。

各位茶友可以嘗試一下哦!

降低過高的血脂、預防動脈硬化,預防高血壓。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少喝紅茶。

那麼有哪些茶可以預防高血壓呢?菊花茶

菊花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對眼睛勞損、頭痛、高血壓等均有一定效用。

每日餐後,用五、六朵杭菊花沖泡飲服,能解渴生津。久服可防治高血壓、偏頭痛、急性結膜炎等,並可抗衰老,駐顏容。沖泡時加少許蜂蜜,口感會更好。憔悴的你需要細心地調理身體機能的平衡,補水清熱,排毒防病。中國的傳統醫學最諳此道。只需簡單的沖泡,煮沸,在辦公室裡就可以完成的操作,不僅能解渴消疲,更能保健養顏哦。

金銀花茶

金銀花茶有清熱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煩的作用;可治療暑熱症、瀉痢、流感、瘡癤腫毒。急慢性扁桃體炎、牙周炎等病。配製時選金銀花10克,沸水沖泡頻飲。

甘草茶

可治風火牙痛、火眼、感冒咳嗽等症。取甘草10克,茶葉5克,食鹽8克,配水1000毫升。按此比例,先將水燒開,再將甘草、茶葉、食鹽放入水中煮沸10分鐘左右即可飲用。

薄荷甘草茶

有解熱消暑、清涼解毒、發汗解表的功效,從頭痛紅眼、咽喉腫痛、風熱感冒等症也療效甚佳。鮮薄荷葉10餘片,甘草5克,綠茶5克,太子參10克,開水500毫升。按此比例,沖泡10餘分鐘後,濾去渣滓,加白糖適量,調勻飲服。

您現在知道喝什麼茶可以預防高血壓了嗎?茶葉的功效真的是很神奇,大家可以在平時的時候吧茶葉當做飲料,這樣不僅解渴,而且養生,對身體好。

各位茶友可以嘗試一下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