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齊魯、燕趙、三晉···你知道我國各省份的別稱都是什麼嗎?

俗話說:“自從盤古開天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 與美國各州之間用尺子畫出來的分界線不同, 中國各省間的分界線犬牙交錯, 因為這是數千年歷史演變的結果, 並非殖民的分割。

由於各省均有悠久的歷史, 每個省不僅有省名、簡稱, 還有別稱。 簡稱大家都很清楚, 看車牌就知道了, 本文想介紹一下各省的別稱。

中國地緣結構

山東——齊魯

山東省在春秋戰國時期為齊國和魯國故地, 因此稱齊魯大地。

河北——燕趙

河北省在戰國時期為燕國和趙國故地, 因此稱燕趙大地, 包括京津地區。

山西——三晉

春秋時, 晉國主要在今山西省, 至戰國, 趙魏韓三家分晉, 史稱“三晉”, 從此三晉成為山西的別稱。

陝西——三秦

西元前206年, 項羽分封天下, 將秦國故地一分為三:封章邯為雍王, 轄咸陽以西及甘肅東部地區;封司馬欣為塞王, 轄咸陽以東;封董翳為翟王, 轄陝北。

史稱“三秦”, 後來三秦成了陝西的別稱。

河南——中州

河南位於天下之中, 是古代的中原之地, 世稱“中州”。

以上五省便是被稱為中原的黃河中下游地區, 也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

秦晉冀魯豫

浙江與江蘇——三吳或吳越

浙江與蘇南是春秋時期的吳國和越國故地,

因此被稱為吳越。

永嘉之亂, 晉室南渡後, 吳越地區是東晉和南朝的統治中心, 即當時的吳郡、吳興、會稽三郡, 因此江浙地區也合稱為“三吳”。

安徽——江淮

安徽與蘇北位於長江與淮河之間, 世稱“江淮地區”

江西——江右或贛鄱

古人以西為右, 長江在南京至九江一段為南北走向, 江西省位於長江以西, 古稱“江右”。

江西又稱贛鄱大地, 贛, 即贛江, 鄱, 即鄱陽湖。

福建——八閩

福建古為閩地, 在元代分為福州、興化、建甯、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 明改為八府, 所以有八閩大地之稱。

華夏文明的經濟文化中心在宋朝時期南移至長江下游地區, 其核心便在以上五省。

江南東道後來成為華夏文明中心

甘肅——雍涼或隴右

甘肅古屬雍州和涼州, 故稱雍涼之地。 古人以西為右, 甘肅位於隴山(六盤水)以西, 故又稱甘肅為隴右。

河西走廊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

湖北——荊楚

荊, 即荊州, 荊州是漢十三州之一, 湖北是核心。 楚, 即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 核心亦在湖北, 因此湖北稱為“荊楚大地”。

春秋列國

湖南——湖湘或三湘

湖,即洞庭湖,湘,即湘江,“湖湘大地”由此得名。洞庭湖區域是湖南的經濟文化中心,名為“湘中”;西部雪峰山脈名為“湘西”,南部靠近南嶺山脈名為“湘南”。因此,湖南又稱“三湘”。

廣東——南粵或嶺南

南粵,即南越,是趙佗於西元前203年至前111年在嶺南地區建立的一個國家,首都番禺(今廣州),這便是廣東“南粵”之稱的由來。

南粵,即南越

嶺南之稱,來自唐代嶺南道,但包括廣東和廣西全境以及港澳地區。

廣西——八桂

八桂,本是桂林的別稱,後來代指整個廣西。

桂林山水甲天下

所謂桂林,就是桂樹成林之意,廣西盛產桂樹,八桂極言桂樹之多,並非實指。

四川——巴蜀

巴蜀之稱,來自先秦時期存在于四川的巴國和蜀國,世稱四川(包括重慶)為巴蜀之地。

巴蜀

雲南——彩雲之南

彩雲之南其實是雲南的美稱,雲南,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

貴州——苗嶺侗鄉

苗嶺山脈,位於貴州省,是珠江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因苗族集中聚居區而得名。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侗族聚居地,是侗族文化發祥地,被稱為“侗鄉”。貴州因此被成為“苗嶺侗鄉”。

黑吉遼——關東

闖關東,闖的便是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此三省建省較晚,常常相提並論。

闖關東

寧夏——塞上江南

寧夏平原為中國水稻集中產區之一,且河湖眾多,頗似江南風光,所以叫做塞上江南。

海南——瓊崖

西元前110年,漢朝政府在海南島設置珠崖郡,唐代時改稱瓊州,這便是瓊崖的由來。

臺灣——流求、福爾摩沙、鹿島,但我們聽的最多還是寶島臺灣。

福爾摩沙是葡萄牙人對臺灣的稱呼,即美麗之意。鹿島是荷蘭人對臺灣的稱呼,臺灣曾經梅花鹿眾多,惜今已滅絕。

福爾摩沙

此外,我國還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地區,被稱為“西域”的新疆地區,內蒙古雖無別名,但它是草原大漠之地。

春秋列國

湖南——湖湘或三湘

湖,即洞庭湖,湘,即湘江,“湖湘大地”由此得名。洞庭湖區域是湖南的經濟文化中心,名為“湘中”;西部雪峰山脈名為“湘西”,南部靠近南嶺山脈名為“湘南”。因此,湖南又稱“三湘”。

廣東——南粵或嶺南

南粵,即南越,是趙佗於西元前203年至前111年在嶺南地區建立的一個國家,首都番禺(今廣州),這便是廣東“南粵”之稱的由來。

南粵,即南越

嶺南之稱,來自唐代嶺南道,但包括廣東和廣西全境以及港澳地區。

廣西——八桂

八桂,本是桂林的別稱,後來代指整個廣西。

桂林山水甲天下

所謂桂林,就是桂樹成林之意,廣西盛產桂樹,八桂極言桂樹之多,並非實指。

四川——巴蜀

巴蜀之稱,來自先秦時期存在于四川的巴國和蜀國,世稱四川(包括重慶)為巴蜀之地。

巴蜀

雲南——彩雲之南

彩雲之南其實是雲南的美稱,雲南,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

貴州——苗嶺侗鄉

苗嶺山脈,位於貴州省,是珠江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因苗族集中聚居區而得名。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侗族聚居地,是侗族文化發祥地,被稱為“侗鄉”。貴州因此被成為“苗嶺侗鄉”。

黑吉遼——關東

闖關東,闖的便是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此三省建省較晚,常常相提並論。

闖關東

寧夏——塞上江南

寧夏平原為中國水稻集中產區之一,且河湖眾多,頗似江南風光,所以叫做塞上江南。

海南——瓊崖

西元前110年,漢朝政府在海南島設置珠崖郡,唐代時改稱瓊州,這便是瓊崖的由來。

臺灣——流求、福爾摩沙、鹿島,但我們聽的最多還是寶島臺灣。

福爾摩沙是葡萄牙人對臺灣的稱呼,即美麗之意。鹿島是荷蘭人對臺灣的稱呼,臺灣曾經梅花鹿眾多,惜今已滅絕。

福爾摩沙

此外,我國還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地區,被稱為“西域”的新疆地區,內蒙古雖無別名,但它是草原大漠之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