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元大將之爭:徐達與王保保的首次交鋒

明朝的開國第一名將徐達在攻克大都之後遇到了生平最大的對手王保保。

王保保號稱“奇男子”, 他的蒙古名字叫擴廓帖木兒,

本來是察罕帖木兒這位風雲人物的外甥, 後來被察罕帖木兒收為養子。 鎮壓白蓮教起義時屢立奇功的察罕帖木兒後來在山東不慎被叛將刺殺, 致使元朝失去國之棟樑。 而王保保繼承舅父遺留的部隊, 實際成為割據一方的軍閥, 並捲入了元朝軍閥內部久懸不決的混戰。 在徐達率領的北伐軍即將到達大都期間, 王保保經過百折不撓終於獲得了軍閥內戰的最後勝利, 在晉寧活捉了貊高、關保這兩位勁敵, 一躍成為元朝各路軍隊中最具實力的將領。 可他因與元順帝心存芥蒂, 在大都就快失守的那一段時間裡沒有及時赴援, 只是駐兵於山西採取觀望的態度, 等到奪取大都的明軍企圖進一步殺向山西時, 王保保才不得不出手,
與之展開生死搏鬥。 他一生多次拒絕朱元璋的招降, 敢於與明軍進行反復的較量, 即使屢敗屢戰, 也絕不氣餒, 因而贏得對手的尊重, “奇男子”這個外號就是朱元璋給起的。 《明史·擴廓帖木兒傳》記載朱元璋在一次與諸將聚會時故意問:“天下間, 誰是奇男子?”諸將領不約而同地回答:“常遇春所部不過萬人, 卻橫行無敵, 真是奇男子。 ”朱元璋笑道:“常遇春雖是人傑, 但卻臣服於我, 我卻不能令王保保臣服, 王保保這個人才是真正的奇男子啊。 ”

徐達畫像

在朱元璋的眼中, 王保保比常遇春更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而徐達與之相比又如何?實際上, 這兩名高手過招的過程是跌宕起伏, 一波三折。

兩人第一次交手是在1368 年11 月的山西太原。 當時元大都剛失陷不久, 以山西為根據地的王保保在韓店擊敗一股從澤州進入山西的明軍, 因而信心十足, 想乘勝大舉反攻收復失地, 便出動奇兵, 從太原繞道雁門關、居庸關, 企圖神不知鬼不覺地向大都發起突然襲擊。

蒙古軍人的藝術繪畫

誰料徐達的情報工作做到了家, 他對敵情瞭若指掌, 便將計就計, 沒有按照常規與來犯之敵在城下決戰, 而是不按牌理出牌, 出乎意料地率領部分精銳騎兵提前離開大都, 沿途故意避開迎面而來的王保保軍隊, 經太行山麓的井陘突進山西,

直撲敵人的大後方太原。

徐達這一招“後發制人”使得非常漂亮, 他比王保保動身晚, 卻在王保保尚未到達大都之前, 搶先一步殺到了太原。 原因是王保保走的是距離比較遠的“弓背路”, 而徐達走的是以迂為直的“弓弦路”, 後者的速度自然快得多。

徐達大戰王保保

當元軍前進到保安(今河北懷來一帶,與大都尚有一段距離)時,卻意外收到明軍兵臨太原城下的壞消息。王保保見後院失火,頓時大驚失色,叫苦不迭,無奈之下只得放棄襲擊大都的原定計劃,慌忙回師自救。

跟隨徐達殺到太原城外的全是騎兵,在缺乏步兵的配合下難以攻城,因而以逸待勞,打算殲滅回援的王保保軍隊。

再說王保保軍隊徒勞無功地在山西與河北境內兜了一個大圈,疲憊不堪地重返太原。據《紀事錄》記載,他召集了十余萬“番漢兵”,在城外與明軍對峙,為一場即將開始的野戰做準備,誰知關鍵時刻內部發生了變故,一位叫豁鼻馬的將領暗中叛變了,從而令形勢急轉直下。

豁鼻馬悄悄與徐達取得聯繫,自稱願做內應。明軍統帥部抓住難得的機會,綜合分析各種情況後馬上做出了劫營的決定。

當晚,元軍大營遭到裡應外合的襲擊,士卒驚慌失措,四散而逃。正在帳內挑燈讀書的王保保突然聽到殺聲四起,匆忙之間赤腳沖出帳外,軍營內外已是一片刀光劍影,他立即奪過一匹孱馬帶著十八名騎士向大同方向狂奔。明軍尾隨其後追至忻州,不及而還。

太原之戰,明軍總共俘獲敵兵四萬多人以及戰馬四萬餘匹,接下來便乘勢如秋風掃落葉一般佔領山西。

就這樣,徐達在與王保保較量的第一個回合中贏得乾脆利索,他靠的是更勝一籌的謀略。

王保保沒有從此音訊沉寂,他仍然持續著不死的傳說,繼續在長城沿線招兵買馬,擁兵塞上,爭霸西北。而徐達打下山西後,數年轉戰陝西、甘肅、寧夏,攻克西安、鳳翔、臨洮、蘭州等重要城市,擊敗或降服軍閥李思齊、張思道等人,打死元軍不計其數,期間多次與王保保的部屬發生衝突,而規模最大的一次戰鬥發生于蘭州的沈兒峪。

當元軍前進到保安(今河北懷來一帶,與大都尚有一段距離)時,卻意外收到明軍兵臨太原城下的壞消息。王保保見後院失火,頓時大驚失色,叫苦不迭,無奈之下只得放棄襲擊大都的原定計劃,慌忙回師自救。

跟隨徐達殺到太原城外的全是騎兵,在缺乏步兵的配合下難以攻城,因而以逸待勞,打算殲滅回援的王保保軍隊。

再說王保保軍隊徒勞無功地在山西與河北境內兜了一個大圈,疲憊不堪地重返太原。據《紀事錄》記載,他召集了十余萬“番漢兵”,在城外與明軍對峙,為一場即將開始的野戰做準備,誰知關鍵時刻內部發生了變故,一位叫豁鼻馬的將領暗中叛變了,從而令形勢急轉直下。

豁鼻馬悄悄與徐達取得聯繫,自稱願做內應。明軍統帥部抓住難得的機會,綜合分析各種情況後馬上做出了劫營的決定。

當晚,元軍大營遭到裡應外合的襲擊,士卒驚慌失措,四散而逃。正在帳內挑燈讀書的王保保突然聽到殺聲四起,匆忙之間赤腳沖出帳外,軍營內外已是一片刀光劍影,他立即奪過一匹孱馬帶著十八名騎士向大同方向狂奔。明軍尾隨其後追至忻州,不及而還。

太原之戰,明軍總共俘獲敵兵四萬多人以及戰馬四萬餘匹,接下來便乘勢如秋風掃落葉一般佔領山西。

就這樣,徐達在與王保保較量的第一個回合中贏得乾脆利索,他靠的是更勝一籌的謀略。

王保保沒有從此音訊沉寂,他仍然持續著不死的傳說,繼續在長城沿線招兵買馬,擁兵塞上,爭霸西北。而徐達打下山西後,數年轉戰陝西、甘肅、寧夏,攻克西安、鳳翔、臨洮、蘭州等重要城市,擊敗或降服軍閥李思齊、張思道等人,打死元軍不計其數,期間多次與王保保的部屬發生衝突,而規模最大的一次戰鬥發生于蘭州的沈兒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