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北魏名將楊大眼的成名技,在日本卻成了忍者的訓練秘法

南北朝時期, 在中國歷史上是一段難得的平靜階段, 它上承戰亂年代的天下不寧, 下啟隋朝統一後勵精圖治的, 在中國史上的作用絕非一言可蔽之。

在這期間, 南北兩國常有干戈之爭, 可規模並不算大, 對老百姓也沒有造成多少荼毒, 可以說是“小打小鬧”。 似乎這種對峙, 在帝王們心中達成了微妙的平衡, 兩邊都沒有滅了對方的心思。

直到有一位山野莽夫的出現, 北魏隱隱動起了統一南北的念頭。 此人就是“野張飛”楊大眼, 他是南北朝時期難得的名將。

楊大眼, 原名不詳。 只因他在戰場叫陣時, 往往雙目暴睜, 怒瞪對陣軍士, 架勢十分不凡。 久而久之, 就被人戲稱為楊大眼, 這個名字也就這樣叫了起來。 不知是否兩國敵對的緣故, 南朝人傳他“眼睛如車輪、身形如壯牛”, 將他黑的體無完膚。 甚至後來, 在南朝淮泗、荊沔一帶流行一種頗具喜感的滑稽場景,

每逢百姓人家的孩童哭鬧時, 只有喊一聲”楊大眼來了“, 哭聲立刻戛然而止, 孩子嚇得蜷縮一團。

其實, 楊大眼本人並非面貌醜陋, 不忍直視, 只是體格有些魁梧高大罷了。 有一位常年駐守邊防的將軍歸來, 見到楊大眼後, 好奇道:”我在南邊常聽人說你的眼睛如車輪般大小,

如今一見, 也跟平常人無異嘛。 “

大眼哈哈大小, 聲音洪亮有力:“別看我現在這般模樣, 要是你與我旗鼓相對, 我楊某怒目圓睜, 保准你不敢跟我直視。 ”

在那時, 南方敵人只要聽說對手是楊大眼, 兩軍還未對壘, 就已膽戰心驚。 他的名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懾力, 依仗的可不是他唬人的外表, 而是他無人能擋的的戰力。 楊大眼從小蠻力過人, 異常勇猛, 他每次征戰雖為將帥, 卻身先士卒, 先一步衝破堅固陣地, 殺入敵軍之中, 出入英勇無畏。 在他大開大合的招式下, 殺人如切瓜剁菜一般簡單, 凡是碰上他的刀刃者, 無不立即身亡。

當時的人普遍認為。 即使關羽、張飛在世, 也難以敵過他。 這一段在《魏書》中的記載詳細清晰:“當世推其驍果, 皆以為關張弗之過也。 ”

楊大眼的驍勇善戰, 名震四方, 不過這等人才差點埋沒。 如果不是他一時的勇敢, 或許在歷史上再不會留下這個名字。 這件事的緣由要從他的出身說起。

楊大眼是仇池首領楊敢當的孫子, 惟因是側室所生, 因此從小沒少受嫡系的欺負,

常常連飯都吃不上。 在這樣逆境下成長起來的楊大眼, 渴望有朝一日能夠出頭, 不在受人屈辱。 有一年機會來了, 北魏孝文帝有意南伐, 要在全國選拔將官。 楊大眼聽說後, 毛遂自薦, 找到了負責選拔將官的尚書李沖。 但是這樣並不符合選拔規矩, 又因楊大眼之前沒有名氣, 尚書李沖拒絕了他。

楊大眼怎能輕易放過來自不易的機會?他厚著臉皮把李沖拖到了練武場上, 對他說:“尚書大人不瞭解我, 讓我為你獻上一計。 ”說完, 他便拿出十米長的麻繩系在髮髻上, 在練武場上跑了起來。 十米長的繩子在他蠻力拉動之下, 竟被扯得如一根長箭, 在身後擺動, 一旁賓士的戰馬都不及他的速度, 這讓在場的所有人看呆了。 尚書李沖連連稱讚,自從遠古以來,從未有過誰有如此超群的才幹。就這樣,他被李沖納為麾下,開始效力。

圖:楊大眼拉繩

可以說,這次的賣弄成就了楊大眼。而拉繩奔跑則變成了他的成名絕技。

可不知怎地,這一招竟被日本忍者偷學了去。在日本忍者秘笈裡,有一訓練法門,就是楊大眼拉繩的方式。這一招訓練的是忍者,訓練時,他們一般在山裡跑步,頭系一根很長的繩子或絲帶,在山上來回的跑動,絲帶不能落到地上。

這時的日本乃處在古墳時代,要比楊大眼的南北朝時代晚的多。不知道這事情怎麼傳入日本的,還被寫入了仁術秘笈,真是有意思。

尚書李沖連連稱讚,自從遠古以來,從未有過誰有如此超群的才幹。就這樣,他被李沖納為麾下,開始效力。

圖:楊大眼拉繩

可以說,這次的賣弄成就了楊大眼。而拉繩奔跑則變成了他的成名絕技。

可不知怎地,這一招竟被日本忍者偷學了去。在日本忍者秘笈裡,有一訓練法門,就是楊大眼拉繩的方式。這一招訓練的是忍者,訓練時,他們一般在山裡跑步,頭系一根很長的繩子或絲帶,在山上來回的跑動,絲帶不能落到地上。

這時的日本乃處在古墳時代,要比楊大眼的南北朝時代晚的多。不知道這事情怎麼傳入日本的,還被寫入了仁術秘笈,真是有意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