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將軍淚”李陵——男兒生以不成名,死則葬蠻夷中

男兒生以不成名, 死則葬蠻夷中……

——李陵

在〈漢武大帝〉這部片子中, 李陵實在是個不起眼的角色, 而且還讓一個長得很女性化的演員來演, 尤其是說降蘇武那場戲, 真是讓人反胃——叛徒的烙印去之不易啊, 連導演遍劇都瞧不起他。

圖片來源網路

李陵出生在一個傳統的軍人家庭, 從出生起就註定背負祖先那沉甸甸的光榮與夢想——他的先祖是千里追殺並斬獲燕太子丹首級的秦將李信, 他的祖父是讓匈奴為之膽寒的飛將軍李廣, 他的父親是曾經怒擊天子信臣韓嫣受到漢武帝賞識的李當戶, 他的叔叔是率領數百騎兵橫貫匈奴數萬大軍的郎中令李敢……

剛寫完李廣, 我真不想再說了——這真是一個被詛咒的家族。 看看李家的人都是些什麼下場吧:李陵的爺爺飛將軍即使有國際知名度, 可又有什麼用?終其一生也沒有遇上和匈奴單于正面交鋒的機會,

因為一個平常的軍事上過失在悲憤與失望中自刎;李廣去世後, 李家唯一因軍功封侯的李蔡(李廣的從弟)獲罪自殺;李陵的叔叔李敢從小隨李廣出征, 驍勇過人。 對父親的死始終咽不下這口氣, 認為是衛青在出征時部署不公造成, 血氣上來竟然失手打傷了衛青, 衛青並沒有對外張揚, 但和李敢一樣血氣的霍去病卻不幹, 一次陪天子的圍獵中, 從背後放出致命一箭, 最有李廣遺風的李敢就這樣倒下了, 沒有倒在匈奴的馬蹄下, 卻死在了同胞的暗箭中……

漢武帝喜歡用自己人是出了名的——外人不放心啊。 衛青:皇后衛子夫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去病:衛皇后和衛青大將軍的外甥;他們相繼過世後還有另一個大舅子來接替,

就是李廣利:寵妃李夫人的哥哥, 儘管他要比衛青、霍去病遜得多……

所以, 李陵, 他肩負著光復李家將門的使命, 要完成幾代人渴望完成的目標, 軍人需要的是鐵血和榮譽。 他的想法其實就這麼簡單, 當然了, 他的年齡又能世故到哪去呢?最後出征前他只有27歲。

人們對其的感情是痛恨還是同情?抑或二者兼有?李陵之爭自古皆有, 為什麼對他的定位這麼難?是啊, 難怪有人說, 如果試圖瞭解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忠奸原則, 無論如何都不能錯過李陵這個特殊的歷史典型。 畢竟, 他是中國第一個獲得“漢奸”這一稱號的人。

圖片來源網路

古文惜墨, 關於李陵的記載不算太多:李陵, 字少卿, 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 漢飛將軍李廣之孫。 “少為侍中建章監。 善騎射, 愛人, 謙讓下士, 甚得名譽”, “以為李氏世將, 而使將八百騎。 嘗深入匈奴二千餘裡, 過居延視地形”, 不久, “拜為騎都尉, 將勇敢五千人, 教射酒泉、張掖以備胡”。 此時的李陵的已經是個少年有為的職業軍官, 前途光明, 長風破浪、直濟滄海似乎近在眼前。

然而, “天漢二年, 貳師將三萬騎出酒泉, 擊右賢王於天山。 ”在這次戰鬥中, 李陵被分配給貳師將軍李廣利管後勤輜重。 顯然, 漢武帝信任的是他的親屬, 單以李陵的才能和氣魄, 惟領軍衝鋒陷陣恐怕比較適合發揮他的特長, 何況, 在他血管裡流動的是好多代的軍人血液, 真正的職業軍人只鍾情于沙場。 打個比方, 在別人激戰的時候, 你任命巴頓將軍去看管某個安全的倉庫試試?我要是李陵我都鬱悶死了?他的血又怎能不沸騰?漢武帝說:這次發的兵多, 是不能給你騎兵了, 報國心切卻又不諳世故的李陵血氣一上來, 就向漢武帝“叩頭自請曰:‘臣所將屯邊者, 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 力扼虎, 射命中, 願得自當一隊, 到蘭幹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貳師軍。’”甚至還立下“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這樣的豪言壯語。漢武帝在驚訝的同時或許也有一些讚賞,心想那就不妨試試看,權當實驗品好了,畢竟李陵只是一個分量並不重的角色,即使犧牲掉了也不是那麼可惜——很多時候,在你眼裡重於生命的東西,在別人看來也許就輕若鴻毛。

武帝讓強弩都尉路博多作為李陵的接應,但路博多上了一封別具深意的奏疏:“方秋匈奴馬肥,未可與戰,臣願留陵至春,俱將酒泉、張掖騎各五千人並擊東西浚稽,可必禽也。”猜疑的武帝“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多上書”,大怒之下命令李陵出軍的同時撤回了接應的部隊。天漢二年秋,李陵率領步卒五千,兵出居延,帶著光榮與悲壯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旬月,陵軍到達浚稽山,並與單于的三萬騎兵相遇。這應該在漢武帝的意料之中。李陵所戰之地離開邊境不遠,匈奴兵見漢軍少,蜂擁圍攻之。“陵搏戰攻之,千弩俱發,應弦而倒。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千人。單于大驚,召左右地兵八萬餘騎攻陵。陵且戰且引,南行數日,抵山谷中”。由於連續作戰,李陵軍士卒多數負傷,但士氣未敢稍懈。明日再戰,又斬首三千餘級。孤軍不利,而援軍遲遲未至,李陵乃命且戰且退。“南行至山下,單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將騎擊陵。陵軍步鬥樹木間,複殺數千人。因發連弩射單于,單于下走。”

邊境傳來的李陵困境的消息,漢武當然知道,但他懶得為其勞師接救,竟然為了讓李陵儘快戰死,了結這件事,“召陵母及婦,使相者視之,無死喪色”。不久,傳來李陵未死已降之消息,“上怒甚,責問陳步樂,步樂自殺。群臣皆罪陵”。

李陵的五千步兵擊退了匈奴八萬人馬,他短暫的軍事人生已經閃耀出輝煌的光芒,多少給人一點安慰。寡不敵眾,兵敗被俘,實乃無奈之舉。李陵很可能當時心存一念,效仿趙破奴的假降,期望有一天率部歸漢,漢武帝大概也想到了,曾派人去接應,但誰知竟找了一個李廣利的親信、李廣的仇家公孫敖。公孫敖回來就說,李陵降了,還替匈奴練兵呢。把李緒說成李陵,有意還是無意就不得而知了……總之,赤膽忠心的李陵未能如願,全家被誅,為他說話的獲罪……李陵的心碎了,永遠地碎在了長城北岸。

圖片來源網路

我的腦海中常出現這樣一幅畫面:大漠的流沙,草原的長風,李陵的身影被血色的夕陽浸泡。我想他放下武器的最後一場慘烈的戰鬥將永遠定格在他心中。李陵在匈奴的二十五年究竟是怎麼過的?是無所事事,苟且其百死之身?還是盡職地做了他的右校王?他和匈奴的居次過的好嗎?他們的混血孩子們會說漢話嗎?他和漢人打過仗嗎……

史書記載他僅參加過一場漢匈戰爭。《漢書卷九十四上·匈奴傳》:“單于既立六年,而匈奴入上谷、五原,殺略吏民。其年,匈奴複入五原、酒泉,殺兩部都尉。於是漢遣貳師將軍七萬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將三萬餘人出西河,重合侯莽通將四萬騎出酒泉……匈奴使大將與李陵將三萬餘騎追漢軍,至浚稽山合,轉戰九日,漢兵陷陳卻敵,殺傷虜甚眾。至蒲奴水,虜不利,還去”。” 浚稽山就是當年李陵最後與匈奴決戰的地點。李陵曾“將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營,舉圖所過山川地形”(《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第二十四》),再加上那場足以讓他刻骨銘心一生的戰爭,他對浚稽山一代的地形,是再熟悉不過了;以五千步兵對峙八萬匈奴人馬的漢將李陵,這次以三萬對三萬,就算長年賦閑、疏於兵事,也不見得退化得這麼快吧?別小看了這簡單的幾句話:“轉戰九日,漢兵陷陳卻敵,殺傷虜甚眾。至蒲奴水,虜不利,還去”。”——有腦子的人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死後,八歲的漢昭帝繼位,三公輔政(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霍光與上官桀和李陵曾是好朋友,知道李陵的遭遇和苦衷,因此曾派任立政等前往匈奴試圖請回李陵。幾番起伏,故國如夢,李陵苦笑了:“丈夫不能再辱”……

元平元年(前74年),曾經夢想成為一名真正大漢名將的李陵終於病死在遙遠的蠻荒之地,實踐了他“男兒生以不成名,死則葬蠻夷中”的諾言……

每次提到李陵的名字,我都悲從心起——有悲壯,然更多是悲憤。李陵雖然參與的本是民族外部的戰爭,但他卻是民族內部矛盾的犧牲品。

故李陵之悲,其一,也是最基本的,他一生的報復理想被徹底顛覆,成為李家最大的悲劇,隴西將門李氏自此被歷史的大河吞噬……

其二,被自己所效忠的國家所遺棄,他是當權者手中的一枚被犧牲的棋子,他在邊疆浴血奮戰,後方的人卻只是在等著他戰死。古來為將者作為為君者的棋子並不稀罕,但連“飛鳥盡、良弓藏”的經典模式都沒有輪到,不能不說是太大的諷刺。

三悲他連續栽在自己人手裡:李廣利的故意為難、路博多說不清楚意圖的算計、叛徒軍侯管敢的出賣、公孫敖的惡意誣陷、還有武帝的苛刻與無情,殺了李陵全家,連為他說了幾句話的太史令也因此受了腐刑……大漢李將軍就這樣硬生生被逼上的絕地;

四悲李陵內心將永不得安。前半生的抱負與追求已經全部顛覆、理想無情破滅,還不算嚴重的,最痛苦的莫過於固有價值觀和現實衝突的煎熬。張承志在散文《杭蓋懷李陵》中評說:“當他無家可歸,祖國執行不義的時候,叛變也許是悲壯的正道。” 李陵選擇了這樣的正道,但他決然不能坦然地踏上這條正道。因為每邁一步,都要備受民族大義良心的煎熬。特別是面對蘇武的刺激。

最後,我們可以想到,如果李陵戰死或自盡,他必已是垂范千古的民族英雄;如果李陵就此甘心情願地降作他國臣民,就像明末的洪承疇,破罐子破摔那倒也簡單。然而李陵卻選擇了另一條尷尬的路,似乎是為了讓自己從“心有不甘”中解脫出來的路。但這條路對他而言前不得後不得,至為難行……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總是對自己的英雄那麼苛刻?

有一本寫李陵的小說,它的結局是這樣的:李陵的好朋友蘇武還朝後,宦海沉浮是經不起了,於是歸鄉賦閑,煢煢一人,以編賣騰筐糊口,打發殘年。那是一個陰雨的秋夜,涼意甚濃,蘇武顫巍巍地從懷裡摸出一張小帛條,那是今早賣筐時候一個年輕的胡人塞給他的,由於招呼別的客人,沒來得及和他說什麼。蘇武昏花的老眼終於努力辨出:“先父李陵六月丙寅于姑居水病逝”。蘇武沉默了一會兒,喉嚨裡呼嚕了幾聲,兩行眼淚流了下來

到蘭幹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貳師軍。’”甚至還立下“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這樣的豪言壯語。漢武帝在驚訝的同時或許也有一些讚賞,心想那就不妨試試看,權當實驗品好了,畢竟李陵只是一個分量並不重的角色,即使犧牲掉了也不是那麼可惜——很多時候,在你眼裡重於生命的東西,在別人看來也許就輕若鴻毛。

武帝讓強弩都尉路博多作為李陵的接應,但路博多上了一封別具深意的奏疏:“方秋匈奴馬肥,未可與戰,臣願留陵至春,俱將酒泉、張掖騎各五千人並擊東西浚稽,可必禽也。”猜疑的武帝“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多上書”,大怒之下命令李陵出軍的同時撤回了接應的部隊。天漢二年秋,李陵率領步卒五千,兵出居延,帶著光榮與悲壯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旬月,陵軍到達浚稽山,並與單于的三萬騎兵相遇。這應該在漢武帝的意料之中。李陵所戰之地離開邊境不遠,匈奴兵見漢軍少,蜂擁圍攻之。“陵搏戰攻之,千弩俱發,應弦而倒。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千人。單于大驚,召左右地兵八萬餘騎攻陵。陵且戰且引,南行數日,抵山谷中”。由於連續作戰,李陵軍士卒多數負傷,但士氣未敢稍懈。明日再戰,又斬首三千餘級。孤軍不利,而援軍遲遲未至,李陵乃命且戰且退。“南行至山下,單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將騎擊陵。陵軍步鬥樹木間,複殺數千人。因發連弩射單于,單于下走。”

邊境傳來的李陵困境的消息,漢武當然知道,但他懶得為其勞師接救,竟然為了讓李陵儘快戰死,了結這件事,“召陵母及婦,使相者視之,無死喪色”。不久,傳來李陵未死已降之消息,“上怒甚,責問陳步樂,步樂自殺。群臣皆罪陵”。

李陵的五千步兵擊退了匈奴八萬人馬,他短暫的軍事人生已經閃耀出輝煌的光芒,多少給人一點安慰。寡不敵眾,兵敗被俘,實乃無奈之舉。李陵很可能當時心存一念,效仿趙破奴的假降,期望有一天率部歸漢,漢武帝大概也想到了,曾派人去接應,但誰知竟找了一個李廣利的親信、李廣的仇家公孫敖。公孫敖回來就說,李陵降了,還替匈奴練兵呢。把李緒說成李陵,有意還是無意就不得而知了……總之,赤膽忠心的李陵未能如願,全家被誅,為他說話的獲罪……李陵的心碎了,永遠地碎在了長城北岸。

圖片來源網路

我的腦海中常出現這樣一幅畫面:大漠的流沙,草原的長風,李陵的身影被血色的夕陽浸泡。我想他放下武器的最後一場慘烈的戰鬥將永遠定格在他心中。李陵在匈奴的二十五年究竟是怎麼過的?是無所事事,苟且其百死之身?還是盡職地做了他的右校王?他和匈奴的居次過的好嗎?他們的混血孩子們會說漢話嗎?他和漢人打過仗嗎……

史書記載他僅參加過一場漢匈戰爭。《漢書卷九十四上·匈奴傳》:“單于既立六年,而匈奴入上谷、五原,殺略吏民。其年,匈奴複入五原、酒泉,殺兩部都尉。於是漢遣貳師將軍七萬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將三萬餘人出西河,重合侯莽通將四萬騎出酒泉……匈奴使大將與李陵將三萬餘騎追漢軍,至浚稽山合,轉戰九日,漢兵陷陳卻敵,殺傷虜甚眾。至蒲奴水,虜不利,還去”。” 浚稽山就是當年李陵最後與匈奴決戰的地點。李陵曾“將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營,舉圖所過山川地形”(《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第二十四》),再加上那場足以讓他刻骨銘心一生的戰爭,他對浚稽山一代的地形,是再熟悉不過了;以五千步兵對峙八萬匈奴人馬的漢將李陵,這次以三萬對三萬,就算長年賦閑、疏於兵事,也不見得退化得這麼快吧?別小看了這簡單的幾句話:“轉戰九日,漢兵陷陳卻敵,殺傷虜甚眾。至蒲奴水,虜不利,還去”。”——有腦子的人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死後,八歲的漢昭帝繼位,三公輔政(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霍光與上官桀和李陵曾是好朋友,知道李陵的遭遇和苦衷,因此曾派任立政等前往匈奴試圖請回李陵。幾番起伏,故國如夢,李陵苦笑了:“丈夫不能再辱”……

元平元年(前74年),曾經夢想成為一名真正大漢名將的李陵終於病死在遙遠的蠻荒之地,實踐了他“男兒生以不成名,死則葬蠻夷中”的諾言……

每次提到李陵的名字,我都悲從心起——有悲壯,然更多是悲憤。李陵雖然參與的本是民族外部的戰爭,但他卻是民族內部矛盾的犧牲品。

故李陵之悲,其一,也是最基本的,他一生的報復理想被徹底顛覆,成為李家最大的悲劇,隴西將門李氏自此被歷史的大河吞噬……

其二,被自己所效忠的國家所遺棄,他是當權者手中的一枚被犧牲的棋子,他在邊疆浴血奮戰,後方的人卻只是在等著他戰死。古來為將者作為為君者的棋子並不稀罕,但連“飛鳥盡、良弓藏”的經典模式都沒有輪到,不能不說是太大的諷刺。

三悲他連續栽在自己人手裡:李廣利的故意為難、路博多說不清楚意圖的算計、叛徒軍侯管敢的出賣、公孫敖的惡意誣陷、還有武帝的苛刻與無情,殺了李陵全家,連為他說了幾句話的太史令也因此受了腐刑……大漢李將軍就這樣硬生生被逼上的絕地;

四悲李陵內心將永不得安。前半生的抱負與追求已經全部顛覆、理想無情破滅,還不算嚴重的,最痛苦的莫過於固有價值觀和現實衝突的煎熬。張承志在散文《杭蓋懷李陵》中評說:“當他無家可歸,祖國執行不義的時候,叛變也許是悲壯的正道。” 李陵選擇了這樣的正道,但他決然不能坦然地踏上這條正道。因為每邁一步,都要備受民族大義良心的煎熬。特別是面對蘇武的刺激。

最後,我們可以想到,如果李陵戰死或自盡,他必已是垂范千古的民族英雄;如果李陵就此甘心情願地降作他國臣民,就像明末的洪承疇,破罐子破摔那倒也簡單。然而李陵卻選擇了另一條尷尬的路,似乎是為了讓自己從“心有不甘”中解脫出來的路。但這條路對他而言前不得後不得,至為難行……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總是對自己的英雄那麼苛刻?

有一本寫李陵的小說,它的結局是這樣的:李陵的好朋友蘇武還朝後,宦海沉浮是經不起了,於是歸鄉賦閑,煢煢一人,以編賣騰筐糊口,打發殘年。那是一個陰雨的秋夜,涼意甚濃,蘇武顫巍巍地從懷裡摸出一張小帛條,那是今早賣筐時候一個年輕的胡人塞給他的,由於招呼別的客人,沒來得及和他說什麼。蘇武昏花的老眼終於努力辨出:“先父李陵六月丙寅于姑居水病逝”。蘇武沉默了一會兒,喉嚨裡呼嚕了幾聲,兩行眼淚流了下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