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弘,唐高宗和武則天第一個孩子,本有望繼承大統,卻在盛年死去

武則天曾經只是唐太宗身邊的一個才人, 那時, 她還只是武媚娘。 當唐太宗死後, 武媚娘也按照宮廷規定, 入了感業寺當尼姑。 但是, 新繼位的唐高宗李治, 念念不忘武媚娘德美貌, 最終還是頂住重重壓力, 將當了尼姑的武媚娘重召入宮, 封為昭儀。

很快, 武媚娘就為李治生下了一個兒子, 也是武媚娘的長子李弘, 由於王皇后沒有子嗣, 當時的太子是高宗的庶長子李忠。 永徽六年, 高宗廢王皇后和蕭淑妃為庶人, 改立武媚娘為皇后, 李弘由此成為高宗的嫡長子。

圖片

李弘的名字頗有寓意, 據說隋末唐初道教中有“老君當治”、“李弘當出”的讖語, 預言太上老君將轉世為人主, 化名李弘來拯救眾生。 唐高宗為其取名李弘, 可見對這個兒子寄予了厚望。 除了有對武媚娘的愛屋及烏, 還有很大原因是李弘的仁厚才能。 顯慶元年, 高宗詔令廢黜太子李忠, 改立四歲的代王李弘為皇太子

李弘心地仁厚, 早年向郭瑜學習《春秋左氏傳》, 讀到楚世子羋商臣弑殺君王的故事時, 忍不住掩書歎息:“這種事為臣子的不忍聽聞, 聖賢經典應該記載垂範後世的好事, 為什麼要記載這個?”郭瑜回答說:“孔子寫《春秋》, 善惡之事都加以記載, 是為了褒揚善行以勸諫大眾, 貶斥惡行以告誡後世。 書寫羋商臣的惡行正是令其罪惡遺臭萬年。 ”太子又說:“這種事情, 不僅講不出口, 聽聞也不忍心, 請讓我改學別的書。 ”郭瑜聞言稱讚太子仁德, 隨即改授《禮記》。

圖片

李弘的仁厚, 不僅體現在口頭上, 還體現到實際行動上。 當時朝廷大量徵兵, 那些沒有來報導的或者逃亡的士兵都會被處死, 家人也會受到李安勒。 李弘對此事另有自己的看法, 上書進諫, 說有些士兵沒有及時來報導, 可能是遇到山賊, 也有可能是在路上遭遇了什麼天災人禍, 因此遷怒于他們的家人, 實在無辜, 認為應該按照實際情況來定論, 不用再牽連士兵的家人, 唐高祖也批准了他的懇求。

鹹亨二年,

關中地區鬧饑荒, 李弘心念災民, 親自巡視士兵的糧食, 發現有吃榆皮、蓬實充饑的人, 就命令家僕發放米糧以保證供給。

武媚娘重回宮中的時候, 在後宮裡主要有兩個敵人, 一個是王皇后, 一個是蕭淑妃, 但是她們都敗在了武媚娘手上, 下場也很是淒慘, 還連累了她們的兒女, 義陽公主與宣城公主, 年紀大了也未能成親, 而是一直幽禁在宮裡。 李弘對兩個姐姐深表同情, 上書請求允許兩位姐姐出嫁。 雖然幫了姐姐們, 但也讓武媚娘和他產生了很大的隔閡, 武媚娘認為自己的兒子居然不向著自己, 反幫著自己的敵人, 十分可恨。

圖片

如果李弘平安活下去, 或許他會名正言順的繼位, 以他的仁儒, 或許也會愛民如子。 但是, 在二十三歲的時候, 李弘就驟然離世了, 英年早逝讓高宗十分痛心, 竟然做了一件有史以來都沒人做過的事情, 以父親身份從上到下追諡兒子李弘為皇帝。

縱觀歷史上, 兒子追封老爹為皇帝的事情, 數之不勝, 但是像李治這樣, 追封自己兒子為皇帝的, 可算得上是破天荒了。

可算得上是破天荒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