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部三國演義害死多少中國人?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可謂家喻戶曉, 其對中國歷史以及中國人的思想的影響是巨大的。 有一句話說, 少不看水滸, 老不看三國, 水滸充斥著暴力衝動, 所以青年人不能看, 而三國極力推崇陰謀論, 所以老年人不能看。

就說三國演義, 羅貫中極力宣導儒家思想, 即“君臣父子”, 尤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所以在三國亂世唯有漢室後裔劉備才是正統, “漢賊不兩立, 王業不偏安”才是主導思想。 曹操只不過是“治世之能臣, 亂世之奸雄”, 孫權更是名不正言不順, 土財主而已。 最可怕的是被神話了的諸葛亮, 草船借箭, 呼風喚雨, 空城計。 成為了智慧的化身。 姑且不論三國演義和真實歷史有多大懸殊, 即便諸葛亮懂得一些天文地理知識, 可以預測天象, 但也太神乎其神了吧!三國演義將陰謀學昇華到空前絕後的高度, 給後世造成了一個天大的謬誤,

即不管軍事實力怎麼樣, 只要計謀用的好照樣可以取得勝利。

說到底諸葛亮就是軍師, 職銜類似現代的參謀長, 所不同的是現代的參謀長都是軍人出生, 他們的職責是提供戰略戰術指導, 而古代的軍師則往往不是軍人出生,

他們的作用往往是給統帥提供奇謀。 軍師的鼻祖就是輔佐劉邦一統天下的張良, “運籌帷幄於草廬之中而決勝於千里之外”, 此之謂也。 所以奇謀致勝早已深入人心。

對於奇謀致勝, 有心的人還可以在孫子兵法裡找到出處, “用兵為下, 攻心為上, 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上之策”。

這是明顯的斷章取義, 本末倒置。 陰謀論害死人!後世對此還深信不疑, 清朝入關就是靠一本三國演義, 為什麼不是不是孫子兵法, 讀過三國演義原著的人知道, 這是一本半文言文小說, 當時作為遊牧民族的滿人看不懂孫子兵法。 而在清朝, 中國的軍事實際上是到退了, 要知道明朝前期就出現了火槍火炮, 後來還有大炮。 清朝相信奇謀, 放棄了武器開發。

這種思想害死多少中國人舉一個列子就知道了, 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合計17700人, 173艘軍艦, 清軍200000人, 但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連戰連敗, 最終連北京都被英法聯軍佔領, 圓明園也被燒毀, 最終英法聯軍傷亡405人, 清軍傷亡21500人。 清政府最後求和, 和英法簽訂《天津條約》。 所幸這已經成為歷史, 但是不應該忘記教訓, 任何事不能本末倒置, 不能走的捷徑一定不要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