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北大荒開發70周年,央視揭開特別歷史

10月13日、20日, 央視《見證》欄目連續播放了北大荒開發建設專題紀錄片《黑土地傳奇, 奔向北大荒》和《黑土地傳奇, 放歌蒲鴨河》。

北大荒,

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前, 這裡還是人煙稀少、野獸橫行, 沼澤成片、冰雪苦寒的地方。 這裡有世界上最肥沃的黑土地, 卻一直是我國最荒涼的地區之一。 1958年4月29日, 1200多名來自抗美援朝上甘嶺英雄部隊“十五軍”的轉業官兵來到黑龍江湯原農場, 5月1日就開荒種地了, 他們用最原始的木棍插坑下種的方法開始了最初的創業。 隨後廣大支邊青年、知識青年和15軍轉業官兵一起又轉戰蒲鴨河二次創業, 開啟了建設普陽農場的艱辛歷程。

如今, 北大荒成了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短短幾十年, 北大荒就成為祖國的北大倉, 巨大的變遷究竟從哪裡來?當年那些北大荒的開拓者們又有哪些值得終生銘記的回憶?本報記者就此展開採訪。

今年, 是北大荒開發建設70周年, 為此央視在今年年初就派出了專業的團隊來到黑龍江湯原、普陽、寶泉嶺農場, 採訪了眾多當年的轉業軍人以及來自北京、上海的下鄉知青, 他們中大多數人都已經七八十歲, 有人雖然已經離開北大荒, 但提起開發建設北大荒往事, 依舊情緒激昂, 有人一輩子留在了這裡, 談起當年的建設故事, 飽含熱淚, 有人在錄製節目後沒來得及看到自己的影像就離開了人世……紀錄片留下了關於他們最後的、難忘的影像。

北大荒的開發從1947年開始

黑龍江農墾總局宣傳部前副部長鄭加真一直參加北大荒農墾的修史建志工作, 他說, 北大荒開發建設的歷史是從1947年算起。 原來, 早在1946年解放戰爭剛剛打響之時,

毛澤東就針對東北局勢提出, 除負有重大作戰任務的野戰兵團外, 一切部隊和機關人員必須在戰鬥和工作閒暇之餘從事生產。

1949年12月, 毛澤東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出訪蘇聯回國, 火車在林海雪原上駛過, 毛主席望著窗外喃喃自語, “及早開發, 勢在必行”。 新中國成立後, 迅速的工業化進程和經濟快速發展, 許多農民放下鋤頭走進城市和工廠, 全國糧食供應成了大問題, 1958年3月, 黨中央《關於發展軍墾農場的意見》中指出, 軍墾可以解決軍隊復員問題, 又可促進農業的發展, 增強國防和鞏固社會治安, 因此在有大量可墾荒地, 又有復員部隊可以調動的情況下, 應實行軍墾。 就是以發展軍墾農場決定為開端, 最終有了十萬複轉官兵開發北大荒的宏大歷史事件。

上甘嶺英雄部隊來到北大荒

1958年, 在王震將軍率領下, 10萬複轉官兵挺進北大荒, 投身墾區大規模開發建設, 承擔為國家提供商品糧和糧食儲備的重要任務。 而其中不得不提的是人民解放軍英雄部隊15軍。 15軍在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一戰成名, 湧現出黃繼光, 邱少雲等一批戰鬥英雄。

黑龍江普陽農場前黨委書記、場長張靖宇對本報記者回憶說, 1958年, 我們駐軍湖北, 突然來了通知, 要轉業到北大荒, 當時來北大荒的15軍轉業軍官有1200多人, 都是少尉、中尉、上尉軍官, 也有大尉軍銜。 臨去北大荒之前, 大家有個要求, 想各自回家先看看父母, 因為當時北大荒什麼情況大家都不知道。

在部隊時候,

有人工資是72元, 可到了地方卻只有65.34元, 減少了將近7元錢, 這在當時是不小的數字。 會不會有人心裡不平衡, 找理由拖後腿呢, 這些人能按時歸隊開赴北大荒嗎?結果1200多人沒有一個人掉隊, 全都按時按點準時歸隊, 上車開赴北大荒。

叫苦叫累談條件很丟臉

當年,張靖宇和他的戰友們坐著悶罐車到達黑龍江省湯原縣。湯原農場最初由原解放軍鐵道兵3509部隊初建,規模不大,15軍轉業軍官的到來使農場從300多人達到1500多人。和戰爭年代一樣,張靖宇和戰友們4月29日來到湯原,5月1日就出工清理荒場。倉促上陣,農具缺乏,甚至牛和馬都沒有,只是一片荒地。雖然當時已經5月了,但溫度還只有零下20多度,荒草地1米多深,轉業軍人們先割草,然後人拉著犁,靠這樣的方式開始開荒種地。

黑龍江普陽農場前機關辦公室主任王惠侗回憶說,開荒之後,地裡都是大泥巴片子,根本沒有耙,大家一隻手拿著棍,另一隻手負責播種,因為我們都是轉業軍官,都有當兵時候的大簷帽,大家就把種子放在帽子裡頭,有的同志就說這是“帽播機”。他們有的用棍子戳洞,有的用鐵鍬開溝,有的用鋤頭刨坑,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就這樣起早貪黑,轉業軍官們適時播種下上萬畝大豆。

而在生活方面,他們更是吃盡了苦頭。當時轉業軍官來到農場,根本沒有房子,有的人住在馬架子裡,就是東北人俗稱的“窩棚”,用木棍、柳條和草搭建的,晚上睡在地鋪上透過茅草縫常常看見黑夜中的星星,老兵稱它是“望星屋”。如果下雨稍大一點,雨水順著茅草流到裡面,馬架子就成了洗澡堂,他們就用野草裹上泥漿,擰成泥辮子砌房子稱作“拉合辮”,還有的地方乾脆挖洞睡覺,當地人管它叫“地窨子”,還有人用黑土夯實做牆,草皮做頂搭起“乾打壘”,搭起大通鋪。當時有人已經結婚了,在大通鋪裡,就用幾個箱子摞起來隔著,一對兒住這邊,另一對兒住那邊。有人好不容易搭了個炕,還被碩大的耗子掏通了,一燒炕就冒黑煙,炕上人被熏得受不了。有的人身上、頭上都長滿了蝨子,用汽油都燒不沒,有人乾脆就用嘴咬蝨子。好不容易熬到了夏天,天氣倒是暖和了,可是又有了新的問題,就是蚊子太多。他們說,白天跟天鬥、跟地鬥,晚上跟蚊子鬥,蚊子多到一甩手就可以抓上20多個。

儘管生活艱苦,可在當時,“先生產、後生活”是當時最光榮的口號,叫苦叫累談條件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

北大荒裡出奇跡

轉業軍人們到達荒原的第一年,農場就收穫大豆200多萬斤,伐木3000多立方米,創產值30多萬元,這在當年是個不小的數字。可是,勝利從來不會容易到來,為了支援大煉鋼鐵,農場抽調一些精壯勞力修鐵路,造成勞力不足,糧食不能按時搶收下來,大雪一埋一捂造成很大的損失。又趕上病蟲害蔓延,大豆單產從100多斤下降到70多斤。畜牧上,空運來的22萬個雞鴨種蛋,僅僅孵出6千多隻小雞和179只北京鴨。從1960年到1962年,農場三年累計虧損156萬元。

大尉軍銜的王文在15軍1200多名轉業軍官中職務最高,1964年2月他擔任了農場場長,王文提出要減少大豆種植,提高小麥的種植,同時推廣良種,合理增加施肥,調整畜牧業的規模。

又是一年苦幹,老兵們憑著硬拼打了漂亮仗,到了1966年湯原農場的糧豆平均畝產將近240斤,創造了建場以來的最高紀錄,農場總產值達到209萬元,實現了自給自足。這些當年從炮聲裡走出來的轉業軍人在艱難困苦中經受了考驗,1968年6月當時的湯原農場改建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二師17團,隸屬瀋陽軍區管轄。後來,隨著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運動,大批城市青年奔赴北大荒來到生產建設兵團,兵團實行正規化管理。

北大荒裡“二次”創業

隨著農場改建為生產建設兵團17團,原湯原農場不得不放棄親手創辦的家業,全體搬遷到靠近邊境的蒲鴨河地區。17團近20個連隊的老兵和知青面對的又是一片亙古荒原。

蒲鴨河起源於北大荒的大蓮花泡,每逢雨季松花江漲水,河水倒灌,這條溫順的的小河頓時變得兇猛強悍,把周邊變成一片汪洋。

黑龍江普陽農場前黨委書記,上海知青周軍岳說,蒲鴨河是一片千百年未開發的處女地,冰雪阻隔,沼澤擋道。大隊人馬和機械開進蒲鴨河,首先是要架橋。如果不架橋,大部隊就沒法上來。架橋設計任務交給了老兵張學仲,張學仲最終選擇了一座可以承受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通過的三孔橋設計方案。當時已經進入“三九”,室外滴水成冰,架橋作業十分艱難,曾經當過工兵排長的劉永泉由於長期戰爭和野外作業,患上了嚴重的關節炎,夏天都要穿一條厚厚的棉褲,任務緊急,他用皮大衣裹緊寒腿,率領工程連鑿開厚厚的冰層,硬是把橋樁打了進去,三孔木橋建起來了,如今這座橋早已經被更加牢固的新橋取代。

浙江下鄉知青戴桂糊回憶說,這裡的雪不像南方的雪濕潤,它是幹的,跟麵粉一樣,吹得滿天都是白茫茫一片,打在臉上很疼,這叫刮大煙泡,當時作業的時候,室外溫度大概零下40度,我們的衣服上全都是冰,穿的就是冰盔甲一樣。第二年,大地剛剛開始解凍,一位曾經在朝鮮戰場駕駛坦克的老連長緊握推土機的操縱杆,在沒人深的荒草中,老兵轟大油門,在古老的土地上開出長長的第一犁,這就是今天通往蒲鴨河的必經之路,筆直的38公里長度,誤差竟然不超過1米。

幹天鬥地迎來春天

春天來了,蒲鴨河一片燦爛,野鴨成群,魚兒暢遊,麅子鳥類數不勝數,這是大自然的恩惠,但沒想到更嚴酷的考驗還在後面。開拓者們又遭遇到了“一年火,二年蟲,三年是大水沖”的挑戰。一年火,二年蟲是說搬遷到蒲鴨河頭兩年遇到的火災和蟲災,1971年3月,春天的狂風驅趕著鋪天蓋地的荒火席捲而來。荒火嚴重威脅到團裡的物資家當,奪去了知青靳洪春年輕的生命,另外五名知青負傷,面對荒火,人們沒有氣餒,第一年僅五連就開荒1萬多畝,搶種8000多畝,收穫糧豆66萬斤。第二年兵團人再次種下希望的種子,可剛到6月,大批黏蟲襲來,最多的時候,一平方米就有900多條,大家奮力除蟲,保護了大部分小麥,搬遷僅僅兩年,17團有了不小的收穫,告別了窩棚、帳篷,有的連隊還建了磚房。然而迎接墾荒人的,還有更加嚴峻的考驗,1973年4月,松花江洪峰向蒲鴨河方向傾泄而來。給養和物資,還有大小牲畜都被洪水沖走,家屬和孩子們被轉移到屋頂、草垛和拖拉機上面,冰水浸泡的黑夜,兵團戰士高聲唱起《兵團戰士之歌》《國際歌》和毛主席語錄歌,人們忍饑挨餓堅持了兩天兩夜,直到遠方的救援隊伍到來。這場洪水淹掉了17團全部土地的60%以上,數百頭牲畜被淹死,種子化肥也被沖走。

專家們仔細考察了蒲鴨河一帶的自然和地理之後,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建壩。當地的地勢十分險峻,蒲鴨河一帶就是松花江河道,另一邊是17團所處的窪地,一旦漲水,奔騰的江水就像脫韁的烈馬,會將蒲鴨河一帶倒灌成數十萬畝的沼澤,種多少莊稼都會顆粒無收,更何況在這裡居住生活了。當時20多台推土機全部投入工地,全場職工一起努力,最緊張時,人們黑天白夜連軸轉,吃住都在推土機上。1976年底松花江防洪堤基本上合攏,全長45公里。綿延的防洪大堤把17團保護起來,肆虐的洪水終於低頭了,到1976年,17團開荒面積達到18.5萬畝,那一年產糧3500多萬斤,是1973年的10倍以上。幾十年來,普陽農場多次遭遇大的洪水,為了保護堤壩,無論年紀大小普陽人幾乎全民上陣,每當洪水來臨,老兵依然帶領大家沖在最前面。

第二代、第三代承擔起了建設重任

知青返城後,一系列大農機的引進,使得農場生產力大大提高,一步步奠定了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今天這裡從春耕播種,夏季田間管理,施肥除蟲,水利噴灌,收割入庫已經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普陽、湯原、寶泉嶺等農場,一起走上了現代化的行列。當地人說,現在農場的職工群眾就幹3天活,播種打藥為1天,追肥春耕1天,收穫作業也1天。

2017年普陽農場又是個豐收年,上萬畝的水稻,幾台大型收割機只需要一兩天就可以全部收割完畢,收割的同時粉碎的稻杆,噴灑入地,深耕翻地等也一次完成,已經脫粒的水稻,則直接卸裝進卡車,運輸入庫。

普陽、湯原、寶泉嶺等許多農場,如今已經成為嶄新的城市,不同的是這些城市的產品是糧食,僅普陽農場每年生產的糧食就有28萬噸,這些糧食足夠裝滿110列火車。在普陽農場有一個獨特的風俗,誰家要是娶了新媳婦,迎親的隊伍都要圍著這座“開拓者”的紀念碑,繞上三圈才能過門,前輩創業的艱辛,老軍墾的光榮,記在一代代農墾幹部職工的心裡。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間天上難尋,這是詩人郭小川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刻下的詩句。北大荒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塊黑土地之一。他們用中國人民艱苦奮鬥,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精神,普寫了一部人類開拓荒原的史詩。(畢嘉耘)

當年,張靖宇和他的戰友們坐著悶罐車到達黑龍江省湯原縣。湯原農場最初由原解放軍鐵道兵3509部隊初建,規模不大,15軍轉業軍官的到來使農場從300多人達到1500多人。和戰爭年代一樣,張靖宇和戰友們4月29日來到湯原,5月1日就出工清理荒場。倉促上陣,農具缺乏,甚至牛和馬都沒有,只是一片荒地。雖然當時已經5月了,但溫度還只有零下20多度,荒草地1米多深,轉業軍人們先割草,然後人拉著犁,靠這樣的方式開始開荒種地。

黑龍江普陽農場前機關辦公室主任王惠侗回憶說,開荒之後,地裡都是大泥巴片子,根本沒有耙,大家一隻手拿著棍,另一隻手負責播種,因為我們都是轉業軍官,都有當兵時候的大簷帽,大家就把種子放在帽子裡頭,有的同志就說這是“帽播機”。他們有的用棍子戳洞,有的用鐵鍬開溝,有的用鋤頭刨坑,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就這樣起早貪黑,轉業軍官們適時播種下上萬畝大豆。

而在生活方面,他們更是吃盡了苦頭。當時轉業軍官來到農場,根本沒有房子,有的人住在馬架子裡,就是東北人俗稱的“窩棚”,用木棍、柳條和草搭建的,晚上睡在地鋪上透過茅草縫常常看見黑夜中的星星,老兵稱它是“望星屋”。如果下雨稍大一點,雨水順著茅草流到裡面,馬架子就成了洗澡堂,他們就用野草裹上泥漿,擰成泥辮子砌房子稱作“拉合辮”,還有的地方乾脆挖洞睡覺,當地人管它叫“地窨子”,還有人用黑土夯實做牆,草皮做頂搭起“乾打壘”,搭起大通鋪。當時有人已經結婚了,在大通鋪裡,就用幾個箱子摞起來隔著,一對兒住這邊,另一對兒住那邊。有人好不容易搭了個炕,還被碩大的耗子掏通了,一燒炕就冒黑煙,炕上人被熏得受不了。有的人身上、頭上都長滿了蝨子,用汽油都燒不沒,有人乾脆就用嘴咬蝨子。好不容易熬到了夏天,天氣倒是暖和了,可是又有了新的問題,就是蚊子太多。他們說,白天跟天鬥、跟地鬥,晚上跟蚊子鬥,蚊子多到一甩手就可以抓上20多個。

儘管生活艱苦,可在當時,“先生產、後生活”是當時最光榮的口號,叫苦叫累談條件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

北大荒裡出奇跡

轉業軍人們到達荒原的第一年,農場就收穫大豆200多萬斤,伐木3000多立方米,創產值30多萬元,這在當年是個不小的數字。可是,勝利從來不會容易到來,為了支援大煉鋼鐵,農場抽調一些精壯勞力修鐵路,造成勞力不足,糧食不能按時搶收下來,大雪一埋一捂造成很大的損失。又趕上病蟲害蔓延,大豆單產從100多斤下降到70多斤。畜牧上,空運來的22萬個雞鴨種蛋,僅僅孵出6千多隻小雞和179只北京鴨。從1960年到1962年,農場三年累計虧損156萬元。

大尉軍銜的王文在15軍1200多名轉業軍官中職務最高,1964年2月他擔任了農場場長,王文提出要減少大豆種植,提高小麥的種植,同時推廣良種,合理增加施肥,調整畜牧業的規模。

又是一年苦幹,老兵們憑著硬拼打了漂亮仗,到了1966年湯原農場的糧豆平均畝產將近240斤,創造了建場以來的最高紀錄,農場總產值達到209萬元,實現了自給自足。這些當年從炮聲裡走出來的轉業軍人在艱難困苦中經受了考驗,1968年6月當時的湯原農場改建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二師17團,隸屬瀋陽軍區管轄。後來,隨著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運動,大批城市青年奔赴北大荒來到生產建設兵團,兵團實行正規化管理。

北大荒裡“二次”創業

隨著農場改建為生產建設兵團17團,原湯原農場不得不放棄親手創辦的家業,全體搬遷到靠近邊境的蒲鴨河地區。17團近20個連隊的老兵和知青面對的又是一片亙古荒原。

蒲鴨河起源於北大荒的大蓮花泡,每逢雨季松花江漲水,河水倒灌,這條溫順的的小河頓時變得兇猛強悍,把周邊變成一片汪洋。

黑龍江普陽農場前黨委書記,上海知青周軍岳說,蒲鴨河是一片千百年未開發的處女地,冰雪阻隔,沼澤擋道。大隊人馬和機械開進蒲鴨河,首先是要架橋。如果不架橋,大部隊就沒法上來。架橋設計任務交給了老兵張學仲,張學仲最終選擇了一座可以承受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通過的三孔橋設計方案。當時已經進入“三九”,室外滴水成冰,架橋作業十分艱難,曾經當過工兵排長的劉永泉由於長期戰爭和野外作業,患上了嚴重的關節炎,夏天都要穿一條厚厚的棉褲,任務緊急,他用皮大衣裹緊寒腿,率領工程連鑿開厚厚的冰層,硬是把橋樁打了進去,三孔木橋建起來了,如今這座橋早已經被更加牢固的新橋取代。

浙江下鄉知青戴桂糊回憶說,這裡的雪不像南方的雪濕潤,它是幹的,跟麵粉一樣,吹得滿天都是白茫茫一片,打在臉上很疼,這叫刮大煙泡,當時作業的時候,室外溫度大概零下40度,我們的衣服上全都是冰,穿的就是冰盔甲一樣。第二年,大地剛剛開始解凍,一位曾經在朝鮮戰場駕駛坦克的老連長緊握推土機的操縱杆,在沒人深的荒草中,老兵轟大油門,在古老的土地上開出長長的第一犁,這就是今天通往蒲鴨河的必經之路,筆直的38公里長度,誤差竟然不超過1米。

幹天鬥地迎來春天

春天來了,蒲鴨河一片燦爛,野鴨成群,魚兒暢遊,麅子鳥類數不勝數,這是大自然的恩惠,但沒想到更嚴酷的考驗還在後面。開拓者們又遭遇到了“一年火,二年蟲,三年是大水沖”的挑戰。一年火,二年蟲是說搬遷到蒲鴨河頭兩年遇到的火災和蟲災,1971年3月,春天的狂風驅趕著鋪天蓋地的荒火席捲而來。荒火嚴重威脅到團裡的物資家當,奪去了知青靳洪春年輕的生命,另外五名知青負傷,面對荒火,人們沒有氣餒,第一年僅五連就開荒1萬多畝,搶種8000多畝,收穫糧豆66萬斤。第二年兵團人再次種下希望的種子,可剛到6月,大批黏蟲襲來,最多的時候,一平方米就有900多條,大家奮力除蟲,保護了大部分小麥,搬遷僅僅兩年,17團有了不小的收穫,告別了窩棚、帳篷,有的連隊還建了磚房。然而迎接墾荒人的,還有更加嚴峻的考驗,1973年4月,松花江洪峰向蒲鴨河方向傾泄而來。給養和物資,還有大小牲畜都被洪水沖走,家屬和孩子們被轉移到屋頂、草垛和拖拉機上面,冰水浸泡的黑夜,兵團戰士高聲唱起《兵團戰士之歌》《國際歌》和毛主席語錄歌,人們忍饑挨餓堅持了兩天兩夜,直到遠方的救援隊伍到來。這場洪水淹掉了17團全部土地的60%以上,數百頭牲畜被淹死,種子化肥也被沖走。

專家們仔細考察了蒲鴨河一帶的自然和地理之後,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建壩。當地的地勢十分險峻,蒲鴨河一帶就是松花江河道,另一邊是17團所處的窪地,一旦漲水,奔騰的江水就像脫韁的烈馬,會將蒲鴨河一帶倒灌成數十萬畝的沼澤,種多少莊稼都會顆粒無收,更何況在這裡居住生活了。當時20多台推土機全部投入工地,全場職工一起努力,最緊張時,人們黑天白夜連軸轉,吃住都在推土機上。1976年底松花江防洪堤基本上合攏,全長45公里。綿延的防洪大堤把17團保護起來,肆虐的洪水終於低頭了,到1976年,17團開荒面積達到18.5萬畝,那一年產糧3500多萬斤,是1973年的10倍以上。幾十年來,普陽農場多次遭遇大的洪水,為了保護堤壩,無論年紀大小普陽人幾乎全民上陣,每當洪水來臨,老兵依然帶領大家沖在最前面。

第二代、第三代承擔起了建設重任

知青返城後,一系列大農機的引進,使得農場生產力大大提高,一步步奠定了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今天這裡從春耕播種,夏季田間管理,施肥除蟲,水利噴灌,收割入庫已經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普陽、湯原、寶泉嶺等農場,一起走上了現代化的行列。當地人說,現在農場的職工群眾就幹3天活,播種打藥為1天,追肥春耕1天,收穫作業也1天。

2017年普陽農場又是個豐收年,上萬畝的水稻,幾台大型收割機只需要一兩天就可以全部收割完畢,收割的同時粉碎的稻杆,噴灑入地,深耕翻地等也一次完成,已經脫粒的水稻,則直接卸裝進卡車,運輸入庫。

普陽、湯原、寶泉嶺等許多農場,如今已經成為嶄新的城市,不同的是這些城市的產品是糧食,僅普陽農場每年生產的糧食就有28萬噸,這些糧食足夠裝滿110列火車。在普陽農場有一個獨特的風俗,誰家要是娶了新媳婦,迎親的隊伍都要圍著這座“開拓者”的紀念碑,繞上三圈才能過門,前輩創業的艱辛,老軍墾的光榮,記在一代代農墾幹部職工的心裡。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間天上難尋,這是詩人郭小川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刻下的詩句。北大荒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塊黑土地之一。他們用中國人民艱苦奮鬥,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精神,普寫了一部人類開拓荒原的史詩。(畢嘉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