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讓你戒掉的是貪婪,你卻戒掉了夢想

夢想是個柔軟的詞, 說出來就顯得矯情。

但只有相信, 才能抵抗現實的堅硬。

01

近來, “中年人”的話題再度刷屏。

我的各級同學群裡,

都有人在轉發、討論這個話題。

無他, 我們都是中年人了。

但最尷尬的, 是我的一個小學同學群。

因為有個同學拋出了一個話題:

“咱們小學都寫過作文《我的夢想》,

都來彙報下, 這都到中年了,

有誰的夢想實現了?”

瞬間, 剛才還在熱烈討論的群,

一下子冷場了。

良久, 沒人回復。

隔了一會, 一個同學回了一句:

“我的夢想實現了一半。 ”

“哦, 你小時候就想當程式師啊。 ”

“不是, 是想當員警叔叔。 ”

“那怎麼是實現了一半?”

“現在是中年叔叔了唄。 ”

群裡又是一片嬉鬧。

可那個尷尬的同學又拋出一個更尷尬的話題:

“那我們來聊一聊我們中年人的夢想吧。 ”

這次沒有冷場,

因為大家的回復幾乎都是不假思索。

“夢想?嘿, 早戒了。 ”

“都什麼年紀了, 多幼稚。 ”

“還相信夢想,

多矯情啊。 ”

…………

我一直沒發言, 而是在反思:

比人到中年, 職場半坡更可怕的,

是不是人到中年, 談論夢想開始變得矯情了呢?

02

夢想是怎麼變得矯情的呢?

看下寧德師範學院職業生涯發展中心副主任王楠楠分享的與一個學生的對話。

“老師, 我從小就夢想做一名人民教師。

但是這次教師招考沒有通過……

我覺得我做教師的夢碎了。 ”

“現在校外培訓機構有蠻多的機會,

要不你去嘗試下, 投個簡歷?”

“我還是要去公立的學校當老師。 ”

“三支一扶的農村人民教師的招募好像也有機會。 你會不會考慮一下呢?”

“那也不去。 太偏遠了。 ”

…………

“好吧, 那我明白了, 我是不是可以這樣說,

你的夢想應該是:在一個還不錯的城鎮,

做一個有編制的, 公立學校的人民教師。 ”

王楠楠這樣總結這段對話:“你會發現所謂當老師的夢想背後其實還隱藏著一大串的定語。 ”

這豈不也正是很多人夢想的真相:

為自己的夢想定下一大串的定語,

看似在追求夢想,

而只是貪婪於夢想前面的定語。

生活讓你戒掉的是貪婪, 你卻戒掉了夢想,

還說夢想矯情,

最終也只能在一地雞毛的生活裡自艾自憐。

03

其實, 比生活得一地雞毛更可怕的,

是你還相信只能生活得一地雞毛。

來看幾個可能發生在你身邊, 甚至你家裡的對話。

Ⅰ:“媽, 我長大了想當宇航員!”

“哈哈, 宇航員是一般人能幹的嗎?

你老老實實地在地球上待著吧,

好好學習!”

Ⅱ:“爸, 我想做個美髮師,

我覺得給媽媽燙頭髮很有意思!”

“這也叫夢想啊, 這叫沒出息!

都是拿剪子, 做個醫生多好!”

Ⅲ:“媽, 我以後想成為舞蹈家!”

“學舞蹈可以當作愛好, 但沒什麼出路。

媽媽在設計院工作, 你就學美術以後搞設計吧。 媽媽還能幫助你!”

這些孩子的夢想, 似乎確實荒唐,

離現實很遙遠, 家長的回答也似乎更加合理。

可若認真剖析, 不難發現,

不是孩子的夢想離現實很遙遠,

而是離家長生活的現實很遙遠。

夢想, 並非要一定實現,

但他們只看得到自己生活中的一地雞毛,

還相信只能一地雞毛,

不再相信夢想,

甚至會扼殺別人的夢想。

04

曾看到一個電梯理論,

對我很有觸動。

來設想這麼一個場景,

在電梯還沒有發明之前,

當超高層建築設想出現時,

會有這樣兩種人。

一種人,會這樣想:

樓層這麼高,人們上下很不方便,

是不是應該在每一層精心設計一套生態循環系統,

讓每一層的人能基本自給自足,

從而免於上下奔波之苦。

還有另一種人,是這樣想:

肯定有一種快速的方式,

幫人們實現快速上下樓。

當然,如果按照前一種人的設想,

肯定不會有現在的高層建築,

也就沒了現在的高速電梯。

而在現實中,前一種人是多數人,

他們因為看見而相信。

後一種人是少數人,

他們因為相信而看見。

夢想或許就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奢侈品,

因為它只屬於少數人。

05

有一個殺人案故事,很著名。

受害人被綁在椅子上,被蒙上了雙眼。

殺人犯只是用冰涼的刀背劃了一下受害人的手腕,

爾後擰開了旁邊的水龍頭,

讓受害者聽得到水流滴答的聲音。

其實是水聲,

但受害人卻誤以為是自己的血滴落的聲音……

最終,

受害者就好像真的“失血”過多而死一樣死掉了。

這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自證預言。

指的是你對自己正面或負面的期望,

都會喚起一種相應的行動,

這種行動最終會使你最初的期望變為現實。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教授曾設計過一個實驗從正面驗證了這個理論:

隨意從每班抽3名學生共18人寫在一張表格上,

交給老師,極為認真地說:

“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

事過半年,羅森又來到該校,

發現這18名學生的確超過一般,長進很大。

原因很簡單,由於教師的期待不同,

所以他們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方式也不同,

而學生因此也會對未來有積極的期待,

從而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

北大著名的畢業微電影《星空日記》中有這麼一句話:“不是現實支撐了夢想,

而是夢想支撐了你的現實。”

06

生活中很多遭遇挫折的人,

往往會有一些典型的自暴自棄的語言:

“我就是不行”、“我就是不如人”、“真是沒辦法”。

事實上,你有那麼糟糕麼?

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實驗。

●出門。

●好好看一看你周圍的環境

●找有藍色的東西

●數數你可以找到多少藍色的東西。

●在數藍色的東西的時候,

你數了多少個紅色的東西?

零。

現在閉上眼睛,

來數數你生活中積極的東西。

●也許你比身邊的大部分人要高一些

●也許你有大眼睛

●也許你父母都很健康

●也許你有很關心你的朋友

●也許其實很多人都覺得你很優秀

是不是發現一切沒有你口中所說的那麼糟?

其實,這就是你生活真正的樣子:

當你在一門心思數藍色的東西時,

紅色的東西對你來說,是不存在的;

當你陷在消極語言構造的消極情緒中,

你正在走向的正是消極的“自證預言”。

這也是我想說的喚醒你夢想的第一步:

改變你的語言,多用積極的語言肯定自己。

“先相信自己,別人才會相信你。”羅曼·羅蘭說。

07

東京夜店,有一個神話:

被稱為“第一DJ”的岩室純子。

今年,她82歲。

她不是一直當DJ,幹到了82歲,

事實上,她77歲才開始學習DJ。

兒時,純子就有音樂的夢想,

但由於父親的原因,

只能屈伸於家中的餃子館。

一晃幾十年過去,

直到77歲那年,

她才開始自己少女時的音樂夢想——去學校學習DJ。

講這個故事,不是為了說夢想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而是另一個事實:

77歲的某一天,當純子看到隔壁得過且過的美惠,70歲、老態龍鍾、對什麼都無所謂的樣子,

才突然下定決心報了DJ學校:

不行,我不能變成她的樣子。

夢想最基本的定義無非如此——

無關人生成功或失敗,

也不會讓你的人生更完美,

讓你和他人不一樣的夢想,或小,或狂妄,

都是完美的夢想。

這也是喚醒夢想的第二步——

完美你的夢想,或小或狂妄。

很喜歡史鐵生的一句話:

“既然是夢想不妨就讓它完美些罷。

何必連夢想也那麼拘謹那麼謙虛呢?

我便如醉如癡並且極端自私自利地夢想下去。”

08

喚醒夢想的第三步:

別總夢想著生活,相信夢想,

且努力按照夢想去生活。

第一次買房子時,沒有從家裡得到幫助,

首付幾乎都是借的,沒什麼錢裝修。

我就給媳婦說:“算了,簡單弄下得了,

反正也是過渡幾年,也不想再借錢了,

等以後有錢了,換個大房子,再好好裝修。”

但媳婦斷然拒絕了:

“家,不是將就來得,將就到最後,

永遠買不起大房子,也住不起好房子。”

無奈,只能又舔著臉東挪西借,

把房子在能力範圍內裝到了最好。

一度,我還曾埋怨,

這樣把我們的生活弄得很緊張。

直到後來,看到了《稀缺》這本書,

我才明白,當時的自己陷入了窮人思維:

在裝修之前,首先考慮的是存款有多少,

月收入多少,再倒過來推算,

自己該裝成什麼樣。

而擁有富人思維的人,

首先考慮的是我要裝成什麼樣,

喜歡什麼樣的風格,

然後再算,還差多少,怎麼解決。

換句話說,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之間的差別不是錢,而是夢想——

你相信什麼樣的夢想,你就能看見什麼樣的生活。

現在,我也對媳婦當年的話有了新的理解:

家,不是將就來得,

夢想,更不能將就。

夢想,當由家啟航。

近日,在京杭大運河旁的運河天地,

著名家居品牌“顧家家居”搭建了一個夢想小屋,

傾聽繁華都市中大家的夢想聲音,

並向大家發出倡議——

理想生活,圓夢顧家。

夢想小屋,不大,

但收集的夢想,很多。

路人在吉祥物的邀請下,走進夢想小屋,

會為小屋中的黑科技所驚喜——

當人們在房間中行動的時候,

地面上會出現彩色的燈帶隨人而動,

猶若追夢的腳步步步生輝;

還會為小屋中的特別空間若有所思——

正面的是現實的房間,倒立的是夢想中的房間,

哪一面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更會為顧家“夢想的聲音”所觸動——

一面牆上,是一群曬出自己夢想的人物群像,

似在向每一個參觀者發出邀請:

曬出你的夢想,為你,為家。

04

曾看到一個電梯理論,

對我很有觸動。

來設想這麼一個場景,

在電梯還沒有發明之前,

當超高層建築設想出現時,

會有這樣兩種人。

一種人,會這樣想:

樓層這麼高,人們上下很不方便,

是不是應該在每一層精心設計一套生態循環系統,

讓每一層的人能基本自給自足,

從而免於上下奔波之苦。

還有另一種人,是這樣想:

肯定有一種快速的方式,

幫人們實現快速上下樓。

當然,如果按照前一種人的設想,

肯定不會有現在的高層建築,

也就沒了現在的高速電梯。

而在現實中,前一種人是多數人,

他們因為看見而相信。

後一種人是少數人,

他們因為相信而看見。

夢想或許就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奢侈品,

因為它只屬於少數人。

05

有一個殺人案故事,很著名。

受害人被綁在椅子上,被蒙上了雙眼。

殺人犯只是用冰涼的刀背劃了一下受害人的手腕,

爾後擰開了旁邊的水龍頭,

讓受害者聽得到水流滴答的聲音。

其實是水聲,

但受害人卻誤以為是自己的血滴落的聲音……

最終,

受害者就好像真的“失血”過多而死一樣死掉了。

這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自證預言。

指的是你對自己正面或負面的期望,

都會喚起一種相應的行動,

這種行動最終會使你最初的期望變為現實。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教授曾設計過一個實驗從正面驗證了這個理論:

隨意從每班抽3名學生共18人寫在一張表格上,

交給老師,極為認真地說:

“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

事過半年,羅森又來到該校,

發現這18名學生的確超過一般,長進很大。

原因很簡單,由於教師的期待不同,

所以他們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方式也不同,

而學生因此也會對未來有積極的期待,

從而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

北大著名的畢業微電影《星空日記》中有這麼一句話:“不是現實支撐了夢想,

而是夢想支撐了你的現實。”

06

生活中很多遭遇挫折的人,

往往會有一些典型的自暴自棄的語言:

“我就是不行”、“我就是不如人”、“真是沒辦法”。

事實上,你有那麼糟糕麼?

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實驗。

●出門。

●好好看一看你周圍的環境

●找有藍色的東西

●數數你可以找到多少藍色的東西。

●在數藍色的東西的時候,

你數了多少個紅色的東西?

零。

現在閉上眼睛,

來數數你生活中積極的東西。

●也許你比身邊的大部分人要高一些

●也許你有大眼睛

●也許你父母都很健康

●也許你有很關心你的朋友

●也許其實很多人都覺得你很優秀

是不是發現一切沒有你口中所說的那麼糟?

其實,這就是你生活真正的樣子:

當你在一門心思數藍色的東西時,

紅色的東西對你來說,是不存在的;

當你陷在消極語言構造的消極情緒中,

你正在走向的正是消極的“自證預言”。

這也是我想說的喚醒你夢想的第一步:

改變你的語言,多用積極的語言肯定自己。

“先相信自己,別人才會相信你。”羅曼·羅蘭說。

07

東京夜店,有一個神話:

被稱為“第一DJ”的岩室純子。

今年,她82歲。

她不是一直當DJ,幹到了82歲,

事實上,她77歲才開始學習DJ。

兒時,純子就有音樂的夢想,

但由於父親的原因,

只能屈伸於家中的餃子館。

一晃幾十年過去,

直到77歲那年,

她才開始自己少女時的音樂夢想——去學校學習DJ。

講這個故事,不是為了說夢想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而是另一個事實:

77歲的某一天,當純子看到隔壁得過且過的美惠,70歲、老態龍鍾、對什麼都無所謂的樣子,

才突然下定決心報了DJ學校:

不行,我不能變成她的樣子。

夢想最基本的定義無非如此——

無關人生成功或失敗,

也不會讓你的人生更完美,

讓你和他人不一樣的夢想,或小,或狂妄,

都是完美的夢想。

這也是喚醒夢想的第二步——

完美你的夢想,或小或狂妄。

很喜歡史鐵生的一句話:

“既然是夢想不妨就讓它完美些罷。

何必連夢想也那麼拘謹那麼謙虛呢?

我便如醉如癡並且極端自私自利地夢想下去。”

08

喚醒夢想的第三步:

別總夢想著生活,相信夢想,

且努力按照夢想去生活。

第一次買房子時,沒有從家裡得到幫助,

首付幾乎都是借的,沒什麼錢裝修。

我就給媳婦說:“算了,簡單弄下得了,

反正也是過渡幾年,也不想再借錢了,

等以後有錢了,換個大房子,再好好裝修。”

但媳婦斷然拒絕了:

“家,不是將就來得,將就到最後,

永遠買不起大房子,也住不起好房子。”

無奈,只能又舔著臉東挪西借,

把房子在能力範圍內裝到了最好。

一度,我還曾埋怨,

這樣把我們的生活弄得很緊張。

直到後來,看到了《稀缺》這本書,

我才明白,當時的自己陷入了窮人思維:

在裝修之前,首先考慮的是存款有多少,

月收入多少,再倒過來推算,

自己該裝成什麼樣。

而擁有富人思維的人,

首先考慮的是我要裝成什麼樣,

喜歡什麼樣的風格,

然後再算,還差多少,怎麼解決。

換句話說,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之間的差別不是錢,而是夢想——

你相信什麼樣的夢想,你就能看見什麼樣的生活。

現在,我也對媳婦當年的話有了新的理解:

家,不是將就來得,

夢想,更不能將就。

夢想,當由家啟航。

近日,在京杭大運河旁的運河天地,

著名家居品牌“顧家家居”搭建了一個夢想小屋,

傾聽繁華都市中大家的夢想聲音,

並向大家發出倡議——

理想生活,圓夢顧家。

夢想小屋,不大,

但收集的夢想,很多。

路人在吉祥物的邀請下,走進夢想小屋,

會為小屋中的黑科技所驚喜——

當人們在房間中行動的時候,

地面上會出現彩色的燈帶隨人而動,

猶若追夢的腳步步步生輝;

還會為小屋中的特別空間若有所思——

正面的是現實的房間,倒立的是夢想中的房間,

哪一面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更會為顧家“夢想的聲音”所觸動——

一面牆上,是一群曬出自己夢想的人物群像,

似在向每一個參觀者發出邀請:

曬出你的夢想,為你,為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