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穿越千年的都江堰故事》之:丁寶楨宮保雞丁與都江堰

劉剛 馬瑛(四川都江堰)

廉吏良臣丁寶楨巡堰

提起宮保雞丁, 川人的味覺就會有異樣的反應。 其實, 宮保雞丁又叫宮爆雞丁, 由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所創,

他對烹飪頗有研究, 喜歡吃雞和花生米, 並尤其喜好辣味。 相傳他在都江堰修堰時巡查江河, 十分勤勉, 為民效力。

一天, 魚嘴重建工程即將完工, 丁寶楨在工地指揮民工, 竟忘了時已過午, 腹中饑餓難耐, 便帶著家僕走上二王廟下河街子尋填腹便餐。

突然聞到一股子香味從附近一農家院中飄出, 於是信步走進院中。 只見一中年漢子正在灶房內炒菜。 喜愛烹調的丁宮保連忙走上前問漢子炒的是何菜, 漢子答道:“爆炒雞丁”。 漢子熱情地讓丁寶楨品嘗一下, 丁寶楨毫不客氣地嘗了一口, 味道十分鮮美, 連忙又問道:“既為雞丁, 為何卻這般鮮嫩?”漢子答道:“此乃取當地土雞雞脯肉切丁, 而外薄裹水澱粉以利於快熟且可防味泄, 再配以花生、胡椒, 加上白糖、鹽、醬油、南酒、蔥、薑、蒜等調料, 經旺火爆炒而成。 成品色澤紅亮, 雞丁細嫩, 花生米酥脆, 鹹鮮香辣, 佐酒下飯均宜。 ”丁寶楨撫須點頭, 夾出盤中一帶肉花生入口裡, 細細品味, 果真是別有滋味。 這道菜令丁寶楨回味悠長,
走時百般不舍, 他記准了地方, 回府不久就遣人重金把漢子聘為家廚。 每每遠客到, 必用此道菜為壓軸菜招待客人, 百吃不厭, 世稱美味。

丁寶楨修普濟橋(南橋)

後來丁寶楨由於戍邊禦敵有功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保”, 人稱“丁宮保”, 其家廚烹製的炒雞丁,

也被稱為“宮保雞丁”, 這道菜也成為了川菜之中的招牌菜, 也為海內外的“吃貨”們所喜愛。

丁寶楨發明宮保雞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