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這次知識革命淘汰的不是工具而是人

我認為, 當今社會發生了兩大根本性變化:知識已經變成了生產力要素, 知識所產生的價值已經滲透到整個社會和經濟社會當中;知識不再是名詞, 而是動詞。

我們擁有了這麼多的知識和這麼多的學習歷程, 是不是真的擁有了知識?

我們之前說這是工業時代、科技時代、資訊時代, 你會知道那個時代的核心價值是工業、科技、資訊。 我們這個時代開始稱之為知識時代, 已經不再用資訊時代來說它, 也不說科技時代, 甚至今天不說互聯網時代了, 我們現在反復強調的是“互聯網下半場”。

為什麼叫“下半場”?因為它的核心價值要轉移了。

而下半場關鍵的價值也基本上被確認了, 就稱之為“知識時代”。

如果說知識時代到來了, 你真的準備好了嗎?你到底知不知道什麼叫知識?還是你知道的僅僅是資訊、資料、事實, 抑或你認為你知道的東西?

想面對未來, 你唯有跟知識走在一起。 就像當年柯達破產的時候, 德國所有的傳媒都驚呼說了一句話:在科技面前, 沒有人高高在上, 因為時代會淘汰落伍者。 這句話如果放在今天, 那就是說在科技面前, 在知識面前, 沒有人可以高高在上, 時代會淘汰一切落伍者。

這就是你今天要做的事情。 我花整整兩年時間去理解我會不會被淘汰掉, 因為我之前所擁有的很多知識, 今天稱之為“經驗”的東西實際上要淘汰了。

我們必須重新都回到學習的位置上。 唯有知識, 面向未來。

擁有了資訊是不是就擁有知識了呢?不是的。 知識是鑒別過的資訊。 要經過處理、再做鑒別的資料才是知識。 你一定要經過這個過程, 我們很多人僅僅擁有了資料, 僅僅擁有了資訊, 但沒有擁有知識。

就像你們每天看非常多微信上的東西, 網上的東西,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人犯錯誤, 看了這個微信想都不想就轉發出去了。 轉發的時候, 別人就認為你鑒別過了, 你鑒別過之後別人就認為這個資訊是你的了。 你轉的時候就代表了你的立場, 因為是經你鑒別過的。 所以我有的學生這樣轉給我, 我問他你確認這個資訊嗎?他說我只負責轉發。 你不確認的不要轉。

有可能你是那個擁有資訊的人, 你是擁有資料的人, 但你真的不是擁有知識的人, 擁有知識的人一定是把資訊鑒別過的, 鑒別過的才算是知識, 沒鑒別過的算資訊。 知識連加工都不加工的就是數字, 或者是事實。 你可以告訴我客觀事實, 但判斷要由我做。 我們最怕的就是判斷也不做, 客觀事實也不看, 就開始表達意見, 那就不光是沒知識了, 你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了。

如何有效區分資訊和知識?唯一的標準, 就是知識是你個人的資訊。

智慧是一個知識流。 形成智慧的知識流動鏈, 先有資料, 是一個未加工的、客觀的事實;資料經過加工, 變成資訊;再加以鑒別, 才成為知識;把知識應用到行動當中, 就會變為智慧,

智慧是知識應用之後才產生。 如果你的知識不去應用, 你是不會有智慧的。 智慧完全是一個應用的過程。

在知識的社會裡面最經不起的是知識潛力的浪費。 希望大家把知識潛力發揮出來, 只有這樣才能洞見未來。

文/陳春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