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巴明珠:圖文重溫“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蜀道難, 難於上青天”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蜀道難》,原句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意思是:陝西四川一帶的山路,非常地難以攀爬, 走這樣的道路, 比上天還難。 今天就讓我們隨文憶圖, 重溫“蜀道之難”。

蜀道, 是古代由長安通往蜀地的道路。 蜀道穿越秦嶺和大巴山, 山高谷深, 道路崎嶇, 難以通行。 如今, 西(安)—成(都)高鐵猶如一條鋼鐵巨龍穿山越嶺, 橫跨秦嶺巴山, 3小時通達西安、成都。 回顧蜀道歷史, 訴說久遠故事, 讓我們在穿越中體會今日的方便快捷。

蜀道也是陝西關中與四川盆地之間道路的總稱。 穿越秦嶺的部分主要有四條道路, 也稱“秦嶺四道”, 自西向東分別為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 穿越巴山的部分也稱“巴山四道”, 自西向東分別是陰平道、金牛道、米倉道、洋巴道。 它們的排列組合, 構成了古代穿越川陝的主要通道。

陳倉道, 因道路北端入山處為秦漢時的陳倉縣(今寶雞市東)而得名。 因其北段要翻越秦嶺正脊大散嶺, 古代在嶺上設置過一座大散關, 又被稱為散關道。

從陳倉(寶雞)沿千水(今清薑河)經大散關上行至秦嶺, 又沿著嘉陵江支流下行到鳳州(今鳳縣), 經褒城到南鄭(漢中), 全長535公里。 這條道路在“秦嶺四道”裡最長, 但比較平坦。

褒斜道是中國古代橫跨秦嶺天險, 由陝西關中入蜀, 建成最早、規模最大、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一條道路。 褒斜道是循渭水支流斜水及漢水支流褒水兩條河谷修築而成的一條穀道。 從褒斜道入蜀, 要經眉縣斜穀, 沿斜水而上, 經過太白縣五裡坡, 再沿褒水而下, 經留壩縣出褒穀抵達漢中。

蜀道上棧道的建設也是從褒斜道開始。

儻駱道, 從周至縣入山, 南下, 出儻水穀至漢中盆地, 經洋縣至漢中。 它既是“秦嶺四道”中最短的一條, 也是“秦嶺四道”中最艱險的一條。

儻駱道唐代時最為繁榮, 成為官道。 官員赴任、述職和使臣出使, 多走此路。

子午道,從長安正南方,沿子午穀入山后不久,即轉入淬水河谷;溯穀而上,翻越秦嶺,稍折西南,經洵河上游,南過腰竹嶺,順池河到漢江北岸的池河鎮附近;又陡轉西北,沿漢江北岸,經石泉縣,繞黃金峽西到洋縣,再到漢中。

元代以前,“秦嶺四道”的地位並無明顯的差別,常常同時被設為驛路。進入明代,蜀道的最大變化就是改棧道為碥路,其牢固程度和承載能力明顯優於棧道。到了清代,碥路就基本替代了危險的棧道。

與“秦嶺四道”相比,“巴山四道”的關注度要低很多,但是歷史上著名的葭萌關、劍閣都位於這裡,準確地說是位於金牛道上。

金牛道是“巴山四道”中最重要的一條道路。李白詩句“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說的就是這裡。金牛道從漢中出發,經勉縣、甯強、廣元、昭化、劍門、綿陽再到成都。到了元代,這裡被稱為南棧,與北棧一同構成川陝間的官方驛路。

陰平道 “巴山四道”中最西的是陰平道,這條路從甘肅隴南出發,經文縣、平武,直通江油,可以避開劍閣險關,直通成都平原。

米倉道 巴山中段是米倉山,翻越米倉山的路,漢唐時稱米倉道,宋時稱大竹路。米倉道由諸多線路構成,最主要的一條稱“巴江穀道”,是從漢中出發,向南沿濂水穀道,經米倉關,到南江,再沿巴河抵達巴中。米倉道在巴山通道中的經濟地位僅次於金牛道。

洋巴道,從達縣經鎮巴縣抵達洋縣。這條路地位要低於金牛道與米倉道,獨在唐代時尤為繁榮。

唐宋時期,重慶乃至三峽都生產荔枝,運送荔枝走的就是洋巴道,因此洋巴道又叫荔枝道。

古蜀道歷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是保存至今人類最早的大型交通遺存之一,比古羅馬大道的歷史更為悠久。有專家認為,古蜀道不僅是中國唯一,也是世界唯一。

蜀道自先秦開闢利用之初,便考慮到了地形地貌、生態植被、氣候水文等因素的影響,經過3000餘年的開拓發展,沿線形成了很多歷史悠久的城鎮,此道是連接川陝的最優化之路。因此,川陝間公路及鐵路的建設多沿蜀道線路行進,這就是古蜀道在新式交通中的進一步傳承。

我國第一條穿越秦嶺的公路是1935年建成的西漢公路,經寶雞、鳳縣、留壩抵漢中,北段沿著故道,南段沿褒斜道。1937年,成都至漢中的公路也建成通車。

新中國成立以後,蜀道沿線的建設進入新一輪高潮,先後修建了108國道、316國道、210國道。其中,108國道成都至漢中段沿金牛道,漢中至西安段基本與儻駱道一致;210國道則沿著洋巴道、子午道一線,避開子午峪,從灃河直接出山;316國道漢中至天水段的南段則是沿著褒斜道行進。

無論古代與現代,蜀道在我國歷代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中均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海上交通不發達的歷史時期,蜀道是歷代王朝從政治經濟中心通往西南乃至臨近國家的交通要道。

原標題(古道之昔:秦巴八道多崎嶇 郭青)

子午道,從長安正南方,沿子午穀入山后不久,即轉入淬水河谷;溯穀而上,翻越秦嶺,稍折西南,經洵河上游,南過腰竹嶺,順池河到漢江北岸的池河鎮附近;又陡轉西北,沿漢江北岸,經石泉縣,繞黃金峽西到洋縣,再到漢中。

元代以前,“秦嶺四道”的地位並無明顯的差別,常常同時被設為驛路。進入明代,蜀道的最大變化就是改棧道為碥路,其牢固程度和承載能力明顯優於棧道。到了清代,碥路就基本替代了危險的棧道。

與“秦嶺四道”相比,“巴山四道”的關注度要低很多,但是歷史上著名的葭萌關、劍閣都位於這裡,準確地說是位於金牛道上。

金牛道是“巴山四道”中最重要的一條道路。李白詩句“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說的就是這裡。金牛道從漢中出發,經勉縣、甯強、廣元、昭化、劍門、綿陽再到成都。到了元代,這裡被稱為南棧,與北棧一同構成川陝間的官方驛路。

陰平道 “巴山四道”中最西的是陰平道,這條路從甘肅隴南出發,經文縣、平武,直通江油,可以避開劍閣險關,直通成都平原。

米倉道 巴山中段是米倉山,翻越米倉山的路,漢唐時稱米倉道,宋時稱大竹路。米倉道由諸多線路構成,最主要的一條稱“巴江穀道”,是從漢中出發,向南沿濂水穀道,經米倉關,到南江,再沿巴河抵達巴中。米倉道在巴山通道中的經濟地位僅次於金牛道。

洋巴道,從達縣經鎮巴縣抵達洋縣。這條路地位要低於金牛道與米倉道,獨在唐代時尤為繁榮。

唐宋時期,重慶乃至三峽都生產荔枝,運送荔枝走的就是洋巴道,因此洋巴道又叫荔枝道。

古蜀道歷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是保存至今人類最早的大型交通遺存之一,比古羅馬大道的歷史更為悠久。有專家認為,古蜀道不僅是中國唯一,也是世界唯一。

蜀道自先秦開闢利用之初,便考慮到了地形地貌、生態植被、氣候水文等因素的影響,經過3000餘年的開拓發展,沿線形成了很多歷史悠久的城鎮,此道是連接川陝的最優化之路。因此,川陝間公路及鐵路的建設多沿蜀道線路行進,這就是古蜀道在新式交通中的進一步傳承。

我國第一條穿越秦嶺的公路是1935年建成的西漢公路,經寶雞、鳳縣、留壩抵漢中,北段沿著故道,南段沿褒斜道。1937年,成都至漢中的公路也建成通車。

新中國成立以後,蜀道沿線的建設進入新一輪高潮,先後修建了108國道、316國道、210國道。其中,108國道成都至漢中段沿金牛道,漢中至西安段基本與儻駱道一致;210國道則沿著洋巴道、子午道一線,避開子午峪,從灃河直接出山;316國道漢中至天水段的南段則是沿著褒斜道行進。

無論古代與現代,蜀道在我國歷代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中均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海上交通不發達的歷史時期,蜀道是歷代王朝從政治經濟中心通往西南乃至臨近國家的交通要道。

原標題(古道之昔:秦巴八道多崎嶇 郭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