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關於“徐庶進曹營 一言不發”的思考

今天, 讓我們隨著小編的思路來聊一聊, 徐庶, 這位在《三國演義》中被寫丟了的謀士, 為什麼進了曹營後, 就變得一言不發呢?

徐庶 字元直 穎川人氏。

本名徐福, 因為友殺人逃難, 改名徐庶。 師從司馬徽。 新野投劉備、舉薦諸葛亮、孝母投曹營, 皆為後世傳頌。 但徐庶讓人們在歷史中記住, 卻是因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一句俗語。

在史書《魏略》中記載, 徐庶到了曹操賬下以後曾官至右中郎將、禦史中丞。

右中郎將, 在今天來講, 應該是中央保衛處的一名廳級官員。 但在三國時期, 戰爭紛起, 論軍功行賞, 很多人被封為將軍, 就把這中郎將的名頭貶值了。 此時的中郎將, 也就相當於今天部隊裡的連長。 而這禦史中丞, 最多也就相當於當今的中紀委書記或是最高檢察院副檢察長, 而且還是主管朝儀(古代帝王臨朝的典禮)的虛職。 以此來看, 曹操儘管用程昱的計謀, 收來了劉備的重要謀臣徐庶, 但也沒讓他進入核心領導集團。 必竟徐庶來自于劉備集團, 而徐母的縊死, 也是曹操一手造成的。 從信任度考量, 曹操也只是給他安排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工作。 對於滿腹韜略的徐庶來說, 屬嚴重的大材小用。 這個時候的徐庶,
選擇了閉嘴, 也是對的。 位微言輕, 說了不如不說。 何況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和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誰輸誰贏, 還看不清。 這個時候, 一言不發是其最好的選擇, 將來無論誰贏了天下, 自已都還是有機會的。 但歷史卻沒有給徐庶機會, 曹操身邊有荀攸、賈詡、程昱等謀臣, 劉備身邊也有了諸葛亮、龐統。 兩位謀天下的主公也就沒有心思再去想著徐庶了。 而羅貫中老先生也就在《三國演義》赤壁之戰中, 讓龐統與徐庶對了一番話後, 把這位一言不發的 歷史謀臣寫“丟”了。

小編的看法與想法, 也只是一家之言, 如有不同見解者, 歡迎來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