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健康之路:疾病解讀之高血壓

正常人的血壓隨內外環境變化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在整體人群,血壓水準隨年齡逐漸升高,以收縮壓更為明顯,但50歲後舒張壓呈現下降趨勢,脈壓也隨之加大.近年來,人們對心血管病多重危險因素作用以及心、腦、腎靶器官保護的認識不斷深入,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也在不斷調整,目前認為同一血壓水準的患者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不同,因此有了血壓分層的概念,即發生心血管病危險度不同的患者,適宜血壓水準應有不同.醫生面對患者時在參考標準的基礎上,根據其具體情況判斷該患者最合適的血壓範圍,採用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引起高血壓的原因

遺傳因素(30%):

約75%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具有遺傳素質(genetic predisposition),同一家族中高血壓患者常集中出現.據信原發性高血壓是多基因遺傳病.據報導,高血壓患者及有高血壓家族史而血壓正常者有跨膜電解質轉運紊亂,其血清中有一種激素樣物質,可抑制Na+/K+-ATP酶活性,以致鈉鉀泵功能降低,導致細胞內Na+、Ca2+濃度增加,動脈壁SMC收縮加強,腎上腺素能受體(adrenergic receptor)密度增加,血管反應性加強.這些都有助於動脈血壓升高.近來研究發現,血管緊張素(AGT)基因可能有15種缺陷,正常血壓的人偶見缺陷,而高血壓患者在AGT基因上的3個特定部位均有相同的變異.患高血壓的兄弟或姐妹可獲得父母的AGT基因的同一拷貝.有這種遺傳缺隱的高血壓患者,其血漿血管緊張素原水準高於對照組.

膳食電解質(20%):

一般而言,日均攝鹽量高的人群,其血壓升高百分率或平均血壓高於攝鹽量低者.WHO在預防高血壓措施中建議每人每日攝鹽量應控制在5g以下.一項由32個國家參加共53個中心關於電解質與血壓關係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國人群尿鈉平均值為206mmol/24h,比其它中心高43mmol/24h,尿鈉/鉀比達6.7,是其它中心的2倍多.尿鈉最高的是天津(242mmol/24h).這與中國膳食的高鈉、低鉀有關.鉀能促進排鈉,吃大量蔬菜可增加鉀攝入量,有可能保護動脈不受鈉的不良作用影響.鈣可減輕鈉的升壓作用,我國膳食普遍低鈣,可能加重鈉/鉀對血壓的作用.增加膳食鈣攝量的干預研究表明,鈣的增加使有些患者血壓降低.

社會心理應激(15%):

據調查表明,社會心理應激與高血壓發病有密切關係.應激性生活事件包括:父母早亡、失戀、喪偶、家庭成員車禍死亡、病殘、家庭破裂、經濟政治衝擊等.遭受生活事件刺激者高血壓患病率比對照組高.據認為,社會心理應激可改變體內激素平衡,從而影響所有代謝過程.

腎因素(10%):

腎髓質間質細胞分泌抗高血壓脂質如前列腺素、抗高血壓中性腎髓質脂等分泌失調,排鈉功能障礙均可能與高血壓發病有關.

神經內分泌因素(10%):

一般認為,細動脈的交感神經纖維興奮性增強是本病發病的重要神經因素.但是,交感神經節後纖維有兩類:

①縮血管纖維,遞質為神經肽Y(neuropeptide Y,NPY)及去甲腎上腺素.

②擴血管纖維,遞質為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及P物質.這兩種纖維功能失衡,即前者功能強于後者時,才引起血壓升高.近年來,中樞神經遞質和神經肽,以及各種調節肽與高血壓的關係已成為十分活躍的研究領域.據報導,CGRP可能抑制大鼠下丘腦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在外周它可能抑制腎上腺神經受刺激時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有報導,從哺乳動物心臟和腦中分離出利鈉肽(A、B及C型),啟示了人體內有一個利鈉肽家族.近來在局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的研究取得了新進展.將小鼠腎素基因(Ren-2基因)經微注射裝置注入大鼠卵細胞,形成了轉基因大鼠種系TGR(mREN2)27,這種動物血壓極高.用Northern印跡雜交法證明,Ren-2轉基因表達在腎上腺、血管、胃腸及腦,並可表達於胸腺、生殖系統和腎.由於其表達於血管壁,可能使血管的血管緊張素形成增加,從而發生高血壓和血管SMC肥大.

血壓調控機制

多種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壓升高,心臟泵血能力加強(如心臟收縮力增加等),使每秒鐘泵出血液增加,另一種因素是大動脈失去了正常彈性,變得僵硬,當心臟泵出血液時,不能有效擴張,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過比正常狹小的空間,導致壓力升高,這就是高血壓多發生在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動脈壁增厚和變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由於神經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動脈可暫時性收縮同樣也引起血壓的增高,可能導致血壓升高的第三個因素是迴圈中液體容量增加,這常見於腎臟疾病時,腎臟不能充分從體內排出鈉鹽和水分,體內血容量增加,導致血壓增高.

相反,如果心臟泵血能力受限,血管擴張或過多的體液丟失,都可導致血壓下降,這些因素主要是通過腎臟功能和自主神經系統(神經系統中自動地調節身體許多功能的部分)的變化來調控.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1.持續性動脈血壓升高為本病最主要的表現.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

2.頭昏、頭痛、耳鳴等症狀多見.

3.本病中、晚期多合併心、腦、腎、眼底及血管壁的損害,可出現相應靶器官受損的症狀與體征.如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腎臟損害、腦血管意外等.

高血壓要做什麼檢查

高血壓病的實驗室化驗及輔助檢查主要針對高血壓靶器官損害,常用檢查項目包括:

(1)常規專案常規檢查的專案是尿常規,血糖,血膽固醇,血甘油三酯,腎功能,血尿酸和心電圖.這些檢查有助於發現相關的危險因素和靶器官損害.部分患者根據需要和條件可以進一步檢查眼底、超聲心動圖、血電解質、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2)特殊檢查如果為了更進一步瞭解高血壓患者病理生理狀況和靶器官結構與功能變化,可以有目的地選擇一些特殊檢查,例如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ABPM),踝/臂血壓比值,心率變異,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動脈彈性功能測定,血漿腎素活性(PRA)等.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有助於判斷血壓升高嚴重程度,瞭解血壓晝夜節律,指導降壓治療以及評價降壓藥物療效.

高血壓怎樣預防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心血管系統病,高血壓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高血壓的預防也必須是綜合預防,從飲食、習慣、運動甚至是心理等方面進行預防.

高血壓病可進行有效地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是指對存在有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但尚未發生高血壓的人群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控制或減少發生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以減少發病率.

二級預防是指對已患有高血壓的人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防止高血壓的加重或復發.

三級預防 是指對重度高血壓的搶救,以預防其併發症的發生和患者的死亡

高血壓吃什麼好

(1)芹菜粥:芹菜連根120克,粳米250克.將芹菜洗淨,切成六分長的段,粳米淘淨.芹菜,粳米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至 米爛成粥,再加少許鹽和味精,攪勻即成.

(2)菊花粥: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菊花摘去蒂,上籠蒸後,取出曬乾或陰乾,然後磨成細末,備用.粳米淘淨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 後,轉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細末,繼續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兩次,晚餐食用.

(3)綠豆海帶粥:綠豆、海帶各100克,大米適量.將海帶切碎與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長期當晚餐食用.

(4)荷葉粥:新鮮荷葉1張,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將鮮荷葉洗淨煎湯,再用荷葉湯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溫熱食.

(5)醋泡花生米: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後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壓、止血及降低膽固醇作用.

(6)糖醋蒜:糖、醋漫泡1個月以上的大蒜瓣若干,每天吃6瓣蒜,並飲其糖醋汁20毫升,連服1個月,適用於頑固性高血壓.

(7)羅布麻五味子茶:羅布麻葉6克,五味子5克,冰糖適量,開水沖泡代茶飲.常飲此茶可降壓,改善高血壓症狀,並可防治冠心病.

(8)何首烏大棗粥:何首烏60克、加水煎濃汁,去渣後加粳米100克、大棗3~5枚、冰糖適量,同煮為粥,早晚食之,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髮、降血 壓之功效.

(10)胡蘿蔔汁,每天約需1000毫升,分次飲服.醫學研究證明,高血壓病人飲胡蘿蔔汁,有明顯的降壓作用.

(11)靈芝湯:將靈芝切成碎片,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燉2小時,取東加蜂蜜,早晚各服用一次,可降血壓.

(12)煮熟雞蛋,將雞蛋清剝去吃了,將雞蛋黃放入碗裡,研碎,加適量醋,攪勻,吃下去.長期服用,高血壓者可以降低.

(13)胡蘿蔔粥:用鮮胡蘿蔔12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

(14)大蒜粥:大蒜30g放入沸水中煮1分鐘後撈出,再取粳米100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後,重新放入大蒜再煮一會兒食用.

(15)葛根粉粥:用葛根粉30g,粳米100g同煮為粥,作為早餐食用.

高血壓飲食宜忌

1、多吃防治高血壓的食物,如

菌類:靈芝、黑木耳、白木耳、香菇.

葉菜類:芹菜、茼蒿、莧菜、汕菜、韭菜、黃花菜、薺菜、菠菜等.

根莖類:茭白、蘆筍、蘿蔔、胡蘿蔔、荸薺、馬蹄.

花、種子、堅果類:菊花、羅布麻、芝麻、豌豆、蠶豆、綠豆、玉米、蕎麥、西瓜子、向日葵子、蓮子心.

水產類:海帶、紫菜、海蜇、海參、青菜、海藻、牡蠣、鮑魚、蝦皮、銀魚.

動物類:牛奶(脫脂)、豬膽、牛黃、蜂蜜、食醋、豆製品.

2、多吃防治高血壓的水果,如蘋果、西瓜、鮮梅、檸檬.

3、多喝水.

4、宜多吃含優質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魚、牛奶、瘦肉、雞蛋、豆類及豆製品.

5、飲食宜多食鉀食物.

6、忌煙,香煙中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臟和血管,使血壓升高,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7、少食動物脂肪、不食動物內臟等.

8、少吃甜食,吃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少吃動物性蛋白.

總之,高血壓病人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寧素勿葷,寧淡勿濃,寧饑勿飽,生活上做到調情志,益腎精,慎飲食.

高血壓的併發症有哪些

在我國,高血壓病最常見的併發症是腦血管意外,其次是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再是腎功能衰竭,在臨床表現一節中已描述,較少見但嚴重的併發症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其起病常突然,迅速發生劇烈胸痛,向背或腹部放射,伴有主動脈分支堵塞的現象,使兩上肢血壓及脈搏有明顯差別,一側從頸動脈到股動脈的脈搏均消失或下肢暫時性癱瘓或偏癱,少數發生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未受堵塞的動脈血壓升高,動脈瘤可破裂入心包或胸膜腔而迅速死亡,胸部X線檢查可見主動脈明顯增寬,超聲心動圖電腦化X線或磁共振斷層顯象檢查可直接顯示主動脈的夾層或範圍,甚至可發現破口,主動脈造影也可確立診斷,高血壓合併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時,可造成下肢疼痛,跛行.

疾病危害

1、心臟問題;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紊亂;

2、腦部;腦供血不足,腦梗塞,腦血栓,腦出血等;

3、腎臟;蛋白尿,腎炎,慢性腎衰;

4、眼睛;視力下降,眼底出血,白內障,失明;

5、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

引發的疾病

1、冠心病

長期的高血壓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會阻塞或使血管腔變狹窄,或因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壞死而引起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最常見類型,也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

2、腦血管病

包含腦出血、腦血栓、腦梗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血管意外又稱中風,其病勢兇猛,且致死率極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數也會致殘,是急性腦血管病中最兇猛的一種.高血壓患者血壓越高,中風的發生率也就越高.高血壓患者的腦動脈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時,再加上一時的激動或過度的興奮,如憤怒、突然事故的發生、劇烈運動等,會使血壓急驟升高,腦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圍的腦組織,此時,病人會立即昏迷,傾倒在地,所以俗稱中風.

3、高血壓心臟病

高血壓患者的心臟改變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擴大,心肌細胞肥大和間質纖維化.高血壓導致心臟肥厚和擴大,稱為高血壓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病是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的一個必然趨勢,最後或者可能會因心臟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影響生命安全.

4、高血壓腦病

主要發生在重症高血壓患者中.由於過高的血壓超過了腦血流的自動調節範圍,腦組織因血流灌注過多而引起腦水腫.臨床上以腦病的症狀和體征為特點,表現為彌漫性嚴重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精神錯亂,嚴重的甚至會昏迷和抽搐.

5、慢性腎功能衰竭

高血壓對腎臟的損害是一個嚴重的併發症,其中高血壓合併腎功能衰竭約占10%.高血壓與腎臟損害可以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一方面,高血壓引起腎臟損傷.另一方面,腎臟損傷會加重高血壓病.一般到高血壓的中、後期,腎小動脈發生硬化,腎血流量減少,腎濃縮小便的能力降低,此時會出現多尿和夜尿增多現象.急驟發展的高血壓可引起廣泛的腎小動脈彌慢性病變,導致惡性腎小動脈硬化,從而迅速發展成為尿毒癥.

6、高血壓危象

高血壓危象在高血壓早期和晚期均可發生,緊張、疲勞、寒冷、突然停服降壓藥等誘因會導致小動脈發生強烈痙攣,導致血壓急劇上升.高血壓危象發生時,會出現頭痛、煩躁、眩暈、噁心、嘔吐、心悸、氣急以及視力模糊等嚴重的症狀.

血壓調控機制

多種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壓升高,心臟泵血能力加強(如心臟收縮力增加等),使每秒鐘泵出血液增加,另一種因素是大動脈失去了正常彈性,變得僵硬,當心臟泵出血液時,不能有效擴張,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過比正常狹小的空間,導致壓力升高,這就是高血壓多發生在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動脈壁增厚和變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由於神經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動脈可暫時性收縮同樣也引起血壓的增高,可能導致血壓升高的第三個因素是迴圈中液體容量增加,這常見於腎臟疾病時,腎臟不能充分從體內排出鈉鹽和水分,體內血容量增加,導致血壓增高.

相反,如果心臟泵血能力受限,血管擴張或過多的體液丟失,都可導致血壓下降,這些因素主要是通過腎臟功能和自主神經系統(神經系統中自動地調節身體許多功能的部分)的變化來調控.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1.持續性動脈血壓升高為本病最主要的表現.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

2.頭昏、頭痛、耳鳴等症狀多見.

3.本病中、晚期多合併心、腦、腎、眼底及血管壁的損害,可出現相應靶器官受損的症狀與體征.如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腎臟損害、腦血管意外等.

高血壓要做什麼檢查

高血壓病的實驗室化驗及輔助檢查主要針對高血壓靶器官損害,常用檢查項目包括:

(1)常規專案常規檢查的專案是尿常規,血糖,血膽固醇,血甘油三酯,腎功能,血尿酸和心電圖.這些檢查有助於發現相關的危險因素和靶器官損害.部分患者根據需要和條件可以進一步檢查眼底、超聲心動圖、血電解質、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2)特殊檢查如果為了更進一步瞭解高血壓患者病理生理狀況和靶器官結構與功能變化,可以有目的地選擇一些特殊檢查,例如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ABPM),踝/臂血壓比值,心率變異,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動脈彈性功能測定,血漿腎素活性(PRA)等.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有助於判斷血壓升高嚴重程度,瞭解血壓晝夜節律,指導降壓治療以及評價降壓藥物療效.

高血壓怎樣預防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心血管系統病,高血壓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高血壓的預防也必須是綜合預防,從飲食、習慣、運動甚至是心理等方面進行預防.

高血壓病可進行有效地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是指對存在有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但尚未發生高血壓的人群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控制或減少發生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以減少發病率.

二級預防是指對已患有高血壓的人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防止高血壓的加重或復發.

三級預防 是指對重度高血壓的搶救,以預防其併發症的發生和患者的死亡

高血壓吃什麼好

(1)芹菜粥:芹菜連根120克,粳米250克.將芹菜洗淨,切成六分長的段,粳米淘淨.芹菜,粳米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至 米爛成粥,再加少許鹽和味精,攪勻即成.

(2)菊花粥: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菊花摘去蒂,上籠蒸後,取出曬乾或陰乾,然後磨成細末,備用.粳米淘淨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 後,轉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細末,繼續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兩次,晚餐食用.

(3)綠豆海帶粥:綠豆、海帶各100克,大米適量.將海帶切碎與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長期當晚餐食用.

(4)荷葉粥:新鮮荷葉1張,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將鮮荷葉洗淨煎湯,再用荷葉湯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溫熱食.

(5)醋泡花生米: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後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壓、止血及降低膽固醇作用.

(6)糖醋蒜:糖、醋漫泡1個月以上的大蒜瓣若干,每天吃6瓣蒜,並飲其糖醋汁20毫升,連服1個月,適用於頑固性高血壓.

(7)羅布麻五味子茶:羅布麻葉6克,五味子5克,冰糖適量,開水沖泡代茶飲.常飲此茶可降壓,改善高血壓症狀,並可防治冠心病.

(8)何首烏大棗粥:何首烏60克、加水煎濃汁,去渣後加粳米100克、大棗3~5枚、冰糖適量,同煮為粥,早晚食之,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髮、降血 壓之功效.

(10)胡蘿蔔汁,每天約需1000毫升,分次飲服.醫學研究證明,高血壓病人飲胡蘿蔔汁,有明顯的降壓作用.

(11)靈芝湯:將靈芝切成碎片,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燉2小時,取東加蜂蜜,早晚各服用一次,可降血壓.

(12)煮熟雞蛋,將雞蛋清剝去吃了,將雞蛋黃放入碗裡,研碎,加適量醋,攪勻,吃下去.長期服用,高血壓者可以降低.

(13)胡蘿蔔粥:用鮮胡蘿蔔12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

(14)大蒜粥:大蒜30g放入沸水中煮1分鐘後撈出,再取粳米100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後,重新放入大蒜再煮一會兒食用.

(15)葛根粉粥:用葛根粉30g,粳米100g同煮為粥,作為早餐食用.

高血壓飲食宜忌

1、多吃防治高血壓的食物,如

菌類:靈芝、黑木耳、白木耳、香菇.

葉菜類:芹菜、茼蒿、莧菜、汕菜、韭菜、黃花菜、薺菜、菠菜等.

根莖類:茭白、蘆筍、蘿蔔、胡蘿蔔、荸薺、馬蹄.

花、種子、堅果類:菊花、羅布麻、芝麻、豌豆、蠶豆、綠豆、玉米、蕎麥、西瓜子、向日葵子、蓮子心.

水產類:海帶、紫菜、海蜇、海參、青菜、海藻、牡蠣、鮑魚、蝦皮、銀魚.

動物類:牛奶(脫脂)、豬膽、牛黃、蜂蜜、食醋、豆製品.

2、多吃防治高血壓的水果,如蘋果、西瓜、鮮梅、檸檬.

3、多喝水.

4、宜多吃含優質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魚、牛奶、瘦肉、雞蛋、豆類及豆製品.

5、飲食宜多食鉀食物.

6、忌煙,香煙中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臟和血管,使血壓升高,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7、少食動物脂肪、不食動物內臟等.

8、少吃甜食,吃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少吃動物性蛋白.

總之,高血壓病人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寧素勿葷,寧淡勿濃,寧饑勿飽,生活上做到調情志,益腎精,慎飲食.

高血壓的併發症有哪些

在我國,高血壓病最常見的併發症是腦血管意外,其次是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再是腎功能衰竭,在臨床表現一節中已描述,較少見但嚴重的併發症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其起病常突然,迅速發生劇烈胸痛,向背或腹部放射,伴有主動脈分支堵塞的現象,使兩上肢血壓及脈搏有明顯差別,一側從頸動脈到股動脈的脈搏均消失或下肢暫時性癱瘓或偏癱,少數發生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未受堵塞的動脈血壓升高,動脈瘤可破裂入心包或胸膜腔而迅速死亡,胸部X線檢查可見主動脈明顯增寬,超聲心動圖電腦化X線或磁共振斷層顯象檢查可直接顯示主動脈的夾層或範圍,甚至可發現破口,主動脈造影也可確立診斷,高血壓合併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時,可造成下肢疼痛,跛行.

疾病危害

1、心臟問題;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紊亂;

2、腦部;腦供血不足,腦梗塞,腦血栓,腦出血等;

3、腎臟;蛋白尿,腎炎,慢性腎衰;

4、眼睛;視力下降,眼底出血,白內障,失明;

5、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

引發的疾病

1、冠心病

長期的高血壓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會阻塞或使血管腔變狹窄,或因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壞死而引起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最常見類型,也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

2、腦血管病

包含腦出血、腦血栓、腦梗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血管意外又稱中風,其病勢兇猛,且致死率極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數也會致殘,是急性腦血管病中最兇猛的一種.高血壓患者血壓越高,中風的發生率也就越高.高血壓患者的腦動脈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時,再加上一時的激動或過度的興奮,如憤怒、突然事故的發生、劇烈運動等,會使血壓急驟升高,腦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圍的腦組織,此時,病人會立即昏迷,傾倒在地,所以俗稱中風.

3、高血壓心臟病

高血壓患者的心臟改變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擴大,心肌細胞肥大和間質纖維化.高血壓導致心臟肥厚和擴大,稱為高血壓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病是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的一個必然趨勢,最後或者可能會因心臟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影響生命安全.

4、高血壓腦病

主要發生在重症高血壓患者中.由於過高的血壓超過了腦血流的自動調節範圍,腦組織因血流灌注過多而引起腦水腫.臨床上以腦病的症狀和體征為特點,表現為彌漫性嚴重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精神錯亂,嚴重的甚至會昏迷和抽搐.

5、慢性腎功能衰竭

高血壓對腎臟的損害是一個嚴重的併發症,其中高血壓合併腎功能衰竭約占10%.高血壓與腎臟損害可以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一方面,高血壓引起腎臟損傷.另一方面,腎臟損傷會加重高血壓病.一般到高血壓的中、後期,腎小動脈發生硬化,腎血流量減少,腎濃縮小便的能力降低,此時會出現多尿和夜尿增多現象.急驟發展的高血壓可引起廣泛的腎小動脈彌慢性病變,導致惡性腎小動脈硬化,從而迅速發展成為尿毒癥.

6、高血壓危象

高血壓危象在高血壓早期和晚期均可發生,緊張、疲勞、寒冷、突然停服降壓藥等誘因會導致小動脈發生強烈痙攣,導致血壓急劇上升.高血壓危象發生時,會出現頭痛、煩躁、眩暈、噁心、嘔吐、心悸、氣急以及視力模糊等嚴重的症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