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來自諸葛亮的概歎 “英雄惜英雄”

知已,這個詞在百度詞典裡解釋為“對自己最瞭解的對方。 一般解釋為彼此相互瞭解而情誼深厚, 即非常親密的朋友, 而不是一般的朋友”。

前幾天在頭條悟空問答中, 有人問, 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 諸葛亮的知已是誰?那麼小編以為, 非司馬懿莫屬。

知已是朋友的的昇華。 在現在生活中, 你也許朋友易尋, 知已難求。 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 諸葛亮被羅貫中老先生寫得集智慧與才華於一身, 經天曉地, 亦人亦神。 而對於司馬懿的描寫卻是集奸滑與詭異於一體, 鷹視狼顧, 亦人亦鬼。 諸葛亮與司馬懿數次交手, 都把這司馬懿耍得團團轉。 空城計, 孔明城頭撫琴, 嚇得司馬懿退兵。 死諸葛嚇走活仲達, 一個木身雕像, 又把司馬懿嚇得勒馬回逃。 看到這裡, 如果小編說, 諸葛亮是司馬懿的知已。 您也許就可以理解了, 諸葛亮太瞭解司馬懿了。 司馬懿的想法都被孔明一一料中。

這難道說不是知已?

那麼, 如何體現這諸葛亮的知已又是司馬懿呢?在諸葛亮六出祁山, 病死五丈原之前, 諸葛亮因為身體原因, 再加上糧草接濟問題, 求速戰。 而這司馬匹夫就是堅守寨門, 避而不戰。 就算你送我女紅羞辱我, 我也不戰。 氣得這本就有病的諸葛亮病情加重, 命喪五丈原。

其實我們換個思路來想, 空城計, 司馬懿統領的可是十五萬大軍, 他就沒有想過先派個偵察連去試探一下虛實嗎?小編的理解, 其實司馬懿是想過的, 只是沒有動作而已。 因為司馬懿的見識與謀略, 深知“狡兔死, 走狗烹”的道理, 在自已還沒有以戰功在曹氏集團中站穩腳根時, 讓老鼠多活一會兒, 才能讓主人知道貓存在的合理價值。

在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一回中, 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在互有探馬的情況下, 司馬懿也未必不知。 也許只是英雄惜英雄的憐憫之心, 心中默念“諸葛賢弟, 一路走好”送值得尊敬的對手最後一程。

有些時候你會發現, 其實最瞭解你的未必是你的朋友, 而是你的敵人。 因為他時時刻刻在關注著你, 揣摩著你性格中的優缺點。 有一天, 如果你的對手離開了你視野, 你會有一種失去鬥志的孤獨感, 甚至會為他的離去而感動痛失。

以上只是小編的一家之言, 不服來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