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非向善即向惡”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在人際交往頻繁的現代社會中, 大家都重視外貌, 都希望保持美好的容顏, 於是化妝品大行其道。 如果此時提倡以“積德與讀書”來美容, 會不會引來恥笑?老子說:“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世人的恥笑或許剛好證明我們的提議是對的。

人的本質就是心。 心不是指心臟, 而是指自我意識的能力, 這種能力的特色是敏感易覺, 一肯定自我, 就同時肯定與自我對立的一切非自我。 從自我出發, 以意念、語言、符號來取代或消融越來越多的非自我, 就是受教育的過程。

受教育未必局限于上學念書, 因為學習是人的自然傾向,

但是所有的學習中, 以個人的定位問題最居關鍵地位。 人生不外乎是一連串抉擇的累積, 每一次抉擇都會牽涉或帶動“我在哪裡?”與“我要去哪裡?”這兩個定位問題。 於是, 生命表現為動態發展、推陳出新的面貌。

“新”未必代表善, 它往往只是不同而已。

譬如, 身體機能的新陳代謝, 在少年時固然使人充滿希望, 但是中年以後則使人憂心忡忡了。 日常生活上的變化與趨勢, 如電視節目花樣繁多, 層出不窮, 但是未必帶來什麼新意。 電視看多了, 有提早陷於癡呆症的危險。

因此, 一切皆以心靈的自覺為前提。 有了自覺, 則自我意識與宇宙萬物之間, 才有建立關係之可能。 有了自覺, 生命才有真正的新境界, 就是成為由價值所塑造的新人。 所謂價值, 是指人的“知情意”三種潛能所引申發展的成果。 勤于求知, 可以啟蒙解惑, 所見皆為真實的一面, 所言皆有可靠的根據;樂於抒情, 可以點化困境, 不以個人遭遇為苦, 卻能品味無窮美感;勇於實踐意志的要求, 可以促進人我關係的和諧,

集義積善, 提升道德水準。 心靈在“真善美”的領域中沉潛涵泳, 自然可以變化氣質、培養風格。 這就是“相由心生”的基本原理。

“相”是外表流露出來的氣質風度, 從小到大不斷在改變, 只是這種改變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 好像在不知不覺中自己就換了一副面貌了。 古人所謂 '三日不讀書, 便覺面目可憎、言語乏味', 這是對自己的期許, 標準可以訂得高一些。 若是當成通用的原則, 那麼三日不讀書的人滿街都是, 又該怎麼辦?

同樣的, 有些人奮發圖強, 造成“士別三日, 刮目相看”的效果。 比較合理的解釋, 是以“三日”為“多日”, 代表一段時期。 若有一段時期, 念茲在茲, 用心於追求某種價值, 結果必然有些不同。 曹交有心向上,

請教於孟子。 孟子告訴他:“你穿堯穿的衣服, 說堯說的話, 做堯做的事, 久之就成了堯。 你穿桀穿的衣服, 說桀說的話, 做桀做的事, 久之就成了桀。 ”堯是大善, 桀是大惡;為善為惡, 全在乎自己的抉擇。 如何抉擇, 則是心在負責。 儒家主張“身心合一論”, 對於“相由心生”的說法是不會反對的。 譬如, 孟子認為“觀於人者, 莫良於眸子”, 要瞭解一個人的好壞, 再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睛更好的辦法了。 因為人的外在行為可以偽裝, 可以像鄉願一樣博得大家的稱讚, 但是人的內心好壞卻會透過“靈魂之窗”而顯露。 “胸中正, 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 則眸子眊焉。 ”若是心地正直, 眼睛就明亮;反之, 眼睛就昏黃。 每次讀到這段話時, 一方面佩服孟子的見解,
另一方面又擔心他有些武斷, 就是沒有考慮到一個人生病時眼睛昏黃, 是否會給人錯誤的印象呢?

不過, “相由心生”的大原則是沒有問題的。 那麼, “心”又是什麼?心有自主能力, 可以決定自己要什麼與不要什麼。 試以人生際遇來說, 決定因素有五, 就是“一命二運三風水, 四積善德五讀書。”前三項有的是註定的,有的是巧合因緣,有的是複雜現象,往往不是自己所能掌握。我們可以完全自主的,只有積陰德與讀好書。這兩項作為,正好符合“心”的能力。

人若常行善事,不求回報,就是積善德。心靈就像福田,種善因得善果,即使沒有現實世界的福報,也會在行善過程中得到平安喜樂。“有心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不論福禍,行善之樂溢於言表,所過之處如春風化雨,祥和欣悅。人若常讀好書,思想明理通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明白一切現象的來龍去脈,心中自有定見與遠見,不致受猶疑困惑及後悔懊惱之苦。借著書本,可以“尚友古人”,與古人為友,聆聽他們的嘉言懿行,堅定自己的志節,在滾滾紅塵中獨行而不寂寞。

積德與讀書都是“修心”的上上之策。走上這並行的雙軌,不但可以向著至善之途前進,而且在消極方面可以避開一切的罪惡與痛苦。人生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的相貌又何嘗不是“非向善即向惡”?如果每隔五年仔細端詳自己的照片,一定可以看到歲月的痕跡,但是更重要的,卻是看到心靈成長或後退的痕跡。以心為本,則相不受年齡與風霜的侵蝕,超越有形的美醜,契合于完美的“人”之相。相由心生,境由心造,懶人祝願大家快樂每一天。

四積善德五讀書。”前三項有的是註定的,有的是巧合因緣,有的是複雜現象,往往不是自己所能掌握。我們可以完全自主的,只有積陰德與讀好書。這兩項作為,正好符合“心”的能力。

人若常行善事,不求回報,就是積善德。心靈就像福田,種善因得善果,即使沒有現實世界的福報,也會在行善過程中得到平安喜樂。“有心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不論福禍,行善之樂溢於言表,所過之處如春風化雨,祥和欣悅。人若常讀好書,思想明理通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明白一切現象的來龍去脈,心中自有定見與遠見,不致受猶疑困惑及後悔懊惱之苦。借著書本,可以“尚友古人”,與古人為友,聆聽他們的嘉言懿行,堅定自己的志節,在滾滾紅塵中獨行而不寂寞。

積德與讀書都是“修心”的上上之策。走上這並行的雙軌,不但可以向著至善之途前進,而且在消極方面可以避開一切的罪惡與痛苦。人生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的相貌又何嘗不是“非向善即向惡”?如果每隔五年仔細端詳自己的照片,一定可以看到歲月的痕跡,但是更重要的,卻是看到心靈成長或後退的痕跡。以心為本,則相不受年齡與風霜的侵蝕,超越有形的美醜,契合于完美的“人”之相。相由心生,境由心造,懶人祝願大家快樂每一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