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唐代傳播下來的「黑木耳」種子,歷經千年不衰,國家標準就是它!

木耳分黑白。 黑木耳很常見, 以至於一提起木耳, 大家默許是指黑色那款。 白木耳也叫銀耳, 和黑木耳是一家, 以巴中產的通江銀耳最出名,

離青川並不遠。 叫它木耳, 因為黑木耳的外形像耳朵, 尤其單葉的木耳, 還沒長大時, 看起來像極了。 木耳又叫雲耳、桑耳、木菌、黑菜、榆耳、銀耳。 從山川到平原, 木耳全國各地都有出產。 四川北部, 以廣元市青川縣所產的黑木耳, 品質好。 因為營養高口感好, 國家制定黑木耳標準, 也是在這裡取樣。 青川木耳的歷史, 可由唐代追溯, 至今已逾千年。

木耳是沒什麼味道的, 說木耳好吃, 喜歡的只是那種脆爽的口感。 至於木耳那麼多的營養和功效, 也不及這種口感吸引人。 除了豐富的營養成份, 最受用的, 是它所含豐富的植物膠原成份, 有很強的吸附作用, 對無意咽下的毛髮、穀殼等異物, 有清理的作用。 小時候見到碟中的豬皮上有拔不出的毛,

就皺起眉頭, 父親總是告訴我會有黑木耳來化解, 這才放心吞下。

一直想來廣元看看, 趕在雨季之前, 買了到廣元的火車票, 再轉班車去青川。 其實成都就有直達青川縣城的班車, 但我偶爾會有暈車的毛病, 如果車廂裡空氣異味重,

或溫度太高, 就容易嘔心, 痛苦之極。 一想起上次去平武山區的經歷, 腦袋上滴下一粒卡通汗來, 還是乘火車好了, 能少坐幾小時汽車, 就少幾小時罷, 繞點路, 好過胃腸翻江倒海。

縣城裡的河水也那麼清澈, 這是我對青川縣城的第一印象。 河流水質是當地自然環境的硬指標,

像人體的血脈, 身體狀況如何, 一看就知道。 青川由西漢時設郡, 因“其水清美”而得名, 如今依然能見到這麼清澈的河水, 實在不易。 按朋友的推薦, 找了家河邊的旅店, 住在背河三樓的房間。 提起河邊旅店, 又不得不說, 前些年去小鎮村落住店, 總愛住河岸邊, 一推開窗就能看到水的, 有個小瀑布最好, 有過一兩次經驗, 就不再住了。 因為太過潮濕, 臥具一定濕漉漉地, 最恐怖的, 是那條白天看起來溫柔的小瀑布, 夜裡不停地怒吼, 還要和屋裡的蚊子大戰, 沒兩把刷子一定睡不好。 這種會發出響聲的美景, 只可遠觀, 不可褻玩焉。 旅行途中, 睡眠才更重要。 初行的背包客更不要選擇在河邊搭帳篷, 半夜漲水, 不是鬧著玩兒的。

雖然青川只是一個縣城, 但是對於木耳來說, 是一個相當大的版圖。 除了事先做好功課, 搜集相關的產地和種植資訊, 最重要的, 還是向當地人請教。 多問一些人, 總會有新的線索。 第二天一早, 在當地朋友的指引下, 去參觀一處袋料種植木耳的田地。

當今的黑木耳,純野生的鳳毛麟角。人工種植的方法:一種,是將鋸木屑、麩皮、玉米芯、甘蔗渣、稻草等打碎混合起來,裝袋滅菌後,接種黑木耳的菌種,人工保持適當的濕度、溫度、水份、遮蔭,這種方法種植的,叫做袋料木耳。另外一種,是砍了山上的青崗木,把菌種接種在一段一段的木頭上,就那麼放在自然環境裡,由它日曬雨淋,自然生長,這種方法種植的,叫段木木耳;這兩種方法,都是把木耳菌種撒播下去,相比起來,段木法更接近原生狀態罷了。第三種,是五十年代以前的方法,把青崗木砍下來堆放在樹林裡,連接種也免了,等它自己生出木耳來,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此種方法產量太過低下,當今已淘汰。

早上乘車往縣城的南面去,那裡有袋料種植和段木種植的基地。到的時候,正好見到大家在收木耳。一條路分開,左手邊一片段木耳林,右邊地上鋪滿了袋料木耳,像植物大戰僵屍裡,種滿了南瓜頭的場面。每人提一隻桶,從段木上剝下木耳來。看起來都曬乾了,只有根部陰濕的木頭上,黑木耳還是新鮮的。

[上面這些曬乾的木耳已經死了吧?]我覺得可惜。

[還活著,一淋雨又會繼續長大的。]剝木耳的大姐說。

[水份都沒了,變成脆片,活著的木耳不應該是底部那樣鮮嫩的嗎?]我不死心。

[曬得再幹也活著,淋雨就會接著生長,從木頭上落下的才死去。]大姐懶洋洋的。

[哇~]我歎出聲來,以從前對蘑菇的觀念來看黑木耳,真是小瞧了它,生命力竟那麼頑強。

[我以為是把它新鮮的采下,再曬乾。原來是曬乾了才剝下來。]我說。

[那倒不是,等他們長成了就剝下來,不管幹濕,剝下來後再一起曬,把濕的也曬乾。]她笑了。

我剝了幾片木耳捏在手裡,拍些照片,又舉起相機拍下一些勞動的畫面。

[喂,小夥子,你請我們大家喝飲料,才給你拍。]不知道是哪位說的,本來各自弓著腰剝木耳的人,像貓鼬一樣,齊刷刷的直立起來看著我。嘩,大家笑出聲來,原來是在開玩笑,我還在想去哪裡才能買到飲料。向他們請教的機會絕非書本上能夠得到,絕不輕易放過。

這片木耳林,空氣和周圍的水質都不錯。至於隔壁街的袋料木耳,怎麼看也沒有段木種出的優雅。既然有得選擇,還是願意接受段木種植的黑木耳。其實木耳而言,當然端木種植的更好些,至於純野生的,基本已經沒了,當然山上的一些獵戶可能會採集一些自己吃哈

當今的黑木耳,純野生的鳳毛麟角。人工種植的方法:一種,是將鋸木屑、麩皮、玉米芯、甘蔗渣、稻草等打碎混合起來,裝袋滅菌後,接種黑木耳的菌種,人工保持適當的濕度、溫度、水份、遮蔭,這種方法種植的,叫做袋料木耳。另外一種,是砍了山上的青崗木,把菌種接種在一段一段的木頭上,就那麼放在自然環境裡,由它日曬雨淋,自然生長,這種方法種植的,叫段木木耳;這兩種方法,都是把木耳菌種撒播下去,相比起來,段木法更接近原生狀態罷了。第三種,是五十年代以前的方法,把青崗木砍下來堆放在樹林裡,連接種也免了,等它自己生出木耳來,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此種方法產量太過低下,當今已淘汰。

早上乘車往縣城的南面去,那裡有袋料種植和段木種植的基地。到的時候,正好見到大家在收木耳。一條路分開,左手邊一片段木耳林,右邊地上鋪滿了袋料木耳,像植物大戰僵屍裡,種滿了南瓜頭的場面。每人提一隻桶,從段木上剝下木耳來。看起來都曬乾了,只有根部陰濕的木頭上,黑木耳還是新鮮的。

[上面這些曬乾的木耳已經死了吧?]我覺得可惜。

[還活著,一淋雨又會繼續長大的。]剝木耳的大姐說。

[水份都沒了,變成脆片,活著的木耳不應該是底部那樣鮮嫩的嗎?]我不死心。

[曬得再幹也活著,淋雨就會接著生長,從木頭上落下的才死去。]大姐懶洋洋的。

[哇~]我歎出聲來,以從前對蘑菇的觀念來看黑木耳,真是小瞧了它,生命力竟那麼頑強。

[我以為是把它新鮮的采下,再曬乾。原來是曬乾了才剝下來。]我說。

[那倒不是,等他們長成了就剝下來,不管幹濕,剝下來後再一起曬,把濕的也曬乾。]她笑了。

我剝了幾片木耳捏在手裡,拍些照片,又舉起相機拍下一些勞動的畫面。

[喂,小夥子,你請我們大家喝飲料,才給你拍。]不知道是哪位說的,本來各自弓著腰剝木耳的人,像貓鼬一樣,齊刷刷的直立起來看著我。嘩,大家笑出聲來,原來是在開玩笑,我還在想去哪裡才能買到飲料。向他們請教的機會絕非書本上能夠得到,絕不輕易放過。

這片木耳林,空氣和周圍的水質都不錯。至於隔壁街的袋料木耳,怎麼看也沒有段木種出的優雅。既然有得選擇,還是願意接受段木種植的黑木耳。其實木耳而言,當然端木種植的更好些,至於純野生的,基本已經沒了,當然山上的一些獵戶可能會採集一些自己吃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