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聰明人學王陽明,普通人學曾國藩?

文/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若要說哪位先知在當代企業家人群中獲得了最多的粉絲, 恐怕要數王陽明和曾國藩二人。

王陽明天資極高, 可以說是百年難遇的奇才, 他不過是一介書生, 卻能帶兵平叛, 被稱為儒家最後一位聖人;曾國藩資質平平, 甚至被說古今第一“笨人”, 但他力挽狂瀾剿滅太平天國, 在夾縫中闖出一片天。

有一種說法, 中國歷史上達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標準的只有兩個半人:孔子、王陽明, 而曾國藩只能算半個。

確實, 王陽明開創心學, 知行合一, 極富人格魅力, 若他活在今天,

在商界恐怕是約伯斯般人物;而曾國藩一方面擅長識人用人, 運用一眾人才來完成一己大業, 另一方面提倡“無為而治”, 若他活在今天, 就相當於任正非式企業家。

所以, 現代企業家紛紛膜拜這兩位先人不無道理, 因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 企業家既要有王陽明的開創精神, 還得有曾國藩的識人本事。

那麼, 王陽明和曾國藩最大的不同在何處?兩人的思想, 帶給我們和企業家最大的啟發是什麼?來聽聽大頭的分析。

張宏傑

作家、學者

百家講壇主講人

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等

王陽明是絕頂聰明之人

曾國藩基礎一般卻獲成功尤具借鑒意義

人們習慣稱明清兩代有兩位聖賢, 一位叫王陽明, 一位叫曾國藩。 兩個人又都是活生生的, 摸得著的真實的聖人, 留下了大量的人生細節, 和孔孟周公等不同。 不過這兩個人反差很大。

王守仁, 是明代“心學”的代表人物, 生長於官宦之家, 父親是狀元, 所以自小家教極好, 見解不凡。 王陽明是絕頂聰明之人, 各方面天份極高, 做什麼成什麼。

他年輕時想做俠客, 學習武功, 武功特別高強, 騎馬射箭樣樣精通。 後來他又想學道, 白日飛升, 當神仙, 跑到山裡去當道士, 結果不久就有了神通, 能未卜先知。

有一天, 他坐在山洞裡, 預感到有四個朋友來拜訪他。 於是派他弟子分別到四條路上去迎, 告訴他們會來一個穿什麼樣衣服的人, 結果這些弟子都迎到了。 所以王陽明身上有很多神奇的地方。

曾國藩出生于普通農民家庭, 又是個非常笨的人, 天資很低。 過去科舉考試, 第一步是考秀才, 曾國藩考了七次, 從十四歲考到二十三歲, 整整九年, 就好比今天誰考大學, 複讀了六次。

他的老朋友左宗棠就經常批評曾國藩, 說他太笨, 太欠才略, 用兵過於鈍滯。 他的學生李鴻章當面指責曾國藩, 說他辦事太懦緩。 並且他性格中有很多短板, 青年時代性格浮躁、脾氣暴躁、修養不好、自我管理能力差、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還經常和人打架, 發生衝突。

因此按理說, 曾國藩這樣一個基礎很差的人, 不會成大事, 但他後來卻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所以我認為, 我們更應該學習曾國藩。 他那麼笨的一個人, 能做到這麼成功, 我們當然也能行, 曾國藩對我們今天尤其有借鑒意義。

就繼承關係來講, 曾國藩對王陽明的心學評價並不太高。 他說:“陽明精於性理, 而其不刊者實在告示、條約諸篇。 ”經世致用是曾氏治學的基本傾向。

宮玉振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王曾二人的三不朽境界

是企業家群體所普遍嚮往的

如今流行“國學熱”,而王陽明和曾國藩便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兩位代表性人物,都達到了三不朽境界: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中國人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齊治平的起點,這兩人都有著非常高的品德修養;

立功:王陽明平定甯王朱宸濠之亂,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兩人均為書生,成就如此偉業實屬不易;

立言:王陽明是心學集大成者,曾國藩為理學大師,並且兩人關注的不單是書齋中的思想,而是經世致用,能解決現實的問題。

立德立功立言,是人人所嚮往的最高境界,企業家尤其嚮往之。因為他們所追求的較高境界是:以自我修養為前提去領導一家企業前進,擁有為企業為社會做貢獻的意願,同時還渴望總結出屬於自己的商道甚至是商業哲學。

所不同的是,王陽明屬天才角色,而曾國藩年輕時則相當路人,但最終二人都達到了聖賢的境界。

可以理解為,王陽明是自上而下,而曾國藩是自下而上,但兩人殊途同歸。企業家學這兩位聖人,區別就在於,就如你要爬珠穆朗瑪峰,是選擇從北坡上還是從南坡上的問題。這就要根據自己的體力和底蘊來尋找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極其聰明,學王陽明尤其好,能讓人悟到許多道理,從根本上解決很多問題。但如果是普通人,建議從曾國藩開始學起,因為他走過的路就是普通人提升自己的路。

霧滿攔江

霧滿攔江品牌創始人

企業家學習王陽明、曾國藩

為的是通達人性

王陽明和曾國藩兩人能在當下社會流行,並非無緣無故。因為現在不比改革開放初期,很多企業都已完成原始積累,不再是單純比拼術層面的東西了,而是要上升到道,上升到高維,去跟對手博弈。

隨著企業粗放管理的草莽時代已經過去,精細化分工的匠人時代來臨,企業家需要學習,需要更多的能量來補充和提升自己,這是一種積極、向上、學習的心態。

而當企業家有這種需求時,就會去學習中國最古老的智慧。其中,事功這層面最成功、經歷最可以驗證理論的,就是王陽明和曾國藩兩個。當然孔子也很成功,只是大家對他不是那麼瞭解。

王陽明、曾國藩,還有孔子、蘇格拉底,他們的思想其實沒有差別,因為最高智慧相聚在頂峰。所謂最高智慧,就是我們所說的終極智慧,終極智慧在我們人類社會裡最直接的就是反映在人性中,比如你做事是順著或逆著人性來做,逆著人性做事會異常艱難,但順著人性就會容易很多。

王陽明、曾國藩兩人便是典型的順著人性做事,而且他們都能把事情做得非常明白、非常妥帖到位。

而反觀當下的企業家,因為對人性的不瞭解讓他們感到焦慮,焦慮分兩塊,外部包括客戶、資本、戰略、市場,內部包括團隊、合夥人、員工。那麼,學習王陽明、曾國藩為的就是通達人性,讓他們做事情無往不利,遇順境做好準備,臨逆境時也能夠平靜淡然地度過。

宮玉振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王曾二人的三不朽境界

是企業家群體所普遍嚮往的

如今流行“國學熱”,而王陽明和曾國藩便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兩位代表性人物,都達到了三不朽境界: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中國人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齊治平的起點,這兩人都有著非常高的品德修養;

立功:王陽明平定甯王朱宸濠之亂,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兩人均為書生,成就如此偉業實屬不易;

立言:王陽明是心學集大成者,曾國藩為理學大師,並且兩人關注的不單是書齋中的思想,而是經世致用,能解決現實的問題。

立德立功立言,是人人所嚮往的最高境界,企業家尤其嚮往之。因為他們所追求的較高境界是:以自我修養為前提去領導一家企業前進,擁有為企業為社會做貢獻的意願,同時還渴望總結出屬於自己的商道甚至是商業哲學。

所不同的是,王陽明屬天才角色,而曾國藩年輕時則相當路人,但最終二人都達到了聖賢的境界。

可以理解為,王陽明是自上而下,而曾國藩是自下而上,但兩人殊途同歸。企業家學這兩位聖人,區別就在於,就如你要爬珠穆朗瑪峰,是選擇從北坡上還是從南坡上的問題。這就要根據自己的體力和底蘊來尋找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極其聰明,學王陽明尤其好,能讓人悟到許多道理,從根本上解決很多問題。但如果是普通人,建議從曾國藩開始學起,因為他走過的路就是普通人提升自己的路。

霧滿攔江

霧滿攔江品牌創始人

企業家學習王陽明、曾國藩

為的是通達人性

王陽明和曾國藩兩人能在當下社會流行,並非無緣無故。因為現在不比改革開放初期,很多企業都已完成原始積累,不再是單純比拼術層面的東西了,而是要上升到道,上升到高維,去跟對手博弈。

隨著企業粗放管理的草莽時代已經過去,精細化分工的匠人時代來臨,企業家需要學習,需要更多的能量來補充和提升自己,這是一種積極、向上、學習的心態。

而當企業家有這種需求時,就會去學習中國最古老的智慧。其中,事功這層面最成功、經歷最可以驗證理論的,就是王陽明和曾國藩兩個。當然孔子也很成功,只是大家對他不是那麼瞭解。

王陽明、曾國藩,還有孔子、蘇格拉底,他們的思想其實沒有差別,因為最高智慧相聚在頂峰。所謂最高智慧,就是我們所說的終極智慧,終極智慧在我們人類社會裡最直接的就是反映在人性中,比如你做事是順著或逆著人性來做,逆著人性做事會異常艱難,但順著人性就會容易很多。

王陽明、曾國藩兩人便是典型的順著人性做事,而且他們都能把事情做得非常明白、非常妥帖到位。

而反觀當下的企業家,因為對人性的不瞭解讓他們感到焦慮,焦慮分兩塊,外部包括客戶、資本、戰略、市場,內部包括團隊、合夥人、員工。那麼,學習王陽明、曾國藩為的就是通達人性,讓他們做事情無往不利,遇順境做好準備,臨逆境時也能夠平靜淡然地度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