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技公司最近在炒的 AR 增強現實到底有什麼用?我們試了這 50 多個應用|Hack Your Life

手機廠商盯上了 AR, 蘋果和 Google 都拿出了自己的標準

你玩過 AR 遊戲嗎?

增強現實(AR)是跟虛擬實境(VR)一起火起來的概念。

虛擬實境是讓你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頭盔)裡專注一個虛擬的 3D 世界。

而增強現實則是把立體形象投射到現實世界的圖像之上。

在科幻作品中, AR 是更早出現的東西, 從今年新版《蜘蛛俠》眼前出現的複雜圖形到 30 多年前《異形 2》裡殖民地陸戰隊員眼前浮現的簡單文字, 都屬於 AR。

嘗試過 AR 的技術公司也有很多了。 沒能成功的 Google Glass、針對企業市場的微軟 HoloLens。

但真正火過一陣子的還是手機上的 AR——去年的 Pokemon Go, 還有更早的 Ingress。

手機製造商也是這麼想的。

最近 AR 應用突然多了起來, 上週五剛剛上市的 iPhone X 主打功能之一就是 AR, 發佈會上蘋果演示了看起來非常酷炫的 AR 遊戲, 在一張桌子上玩對戰遊戲、用面部識別 Face ID “變臉”。

這基於蘋果今年公佈的 ARkit。 Google 也在最近推出了類似的開發工具 ARCore。

根據多位元開發者給《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的解釋, ARKit 可以讓開發者更好地調用平面資訊, 速度也更快。 也就是說 AR 應用可以依靠 ARkit 獲得更精細和流暢的體驗。 不過 ARCore 開放出來的文檔暫時限於一部分代碼, 做應用開發還比較難。

手機廠商和應用開發者看上了這個新技術。 不過它們之前也看上過需要你戴頭盔的虛擬實境技術, 而今天有 Oculus 頭盔的軟體遊戲開發者可能比消費者還多。

AR 是不是能留下來, 讓你接受舉著手機看世界的彆扭體驗, 還得看應用本身。

我們一共試了 50 多個 AR 應用, 篩選標準並不局限於 ARkit 和 ARCore, 我們希望找到真正有實用價值、並且相對精細的 AR 體驗。

從小工具、購物到遊戲, 最終從中挑出了這 30 個稍微值得說一下的。

題圖來自 Pixabay

相機濾鏡外, 增強現實還幫你試妝

美顏、特效相機大概是手機用戶接觸最多的 AR 應用了。

本質上, 這些美顏、特效相機跟 iOS、Android 上新的 AR 開發平臺沒什麼關係。 靠攝像頭對臉部特徵進行定位, 將特效放在臉部。 於是你可以做到這些:換上一張鬼臉、將眼睛變大、下巴變小, 或者是修個眉毛。

閱後即焚 Snapchat(iPhone/Android 手機)上搞怪特效已經相當出名, 例如誇張的長舌頭、戴著個頭套跳舞的小人。 Snapchat 在國內雖然沒法正常使用, 但相似的功能你可以在其他相機應用上使用。 美妝相機(iPhone/Android 手機)、Faceu(iPhone/Android 手機)和 B612(iPhone/Android 手機) 等拍照應用都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

Snapchat 上的特效

在搞怪之外, 這些相機濾鏡應用在推進的一大努力是試妝。

對於一個美妝產品來說, 最好的試用方法當然還是去櫃檯親自塗上臉, 看看效果。 但是實際情況是, 拿試用口紅來說, 一次性換三種以後, 不管卸得多乾淨, 都很難再試出區別。

這就是許多美妝博主存在的意義, 他們在手臂上同時試用所有色號的產品,還拍攝同一角度的試色視頻、照片,再加上文字描述的親身體驗,都試著讓你能夠更直觀地想像這些美妝產品在自己臉上會是什麼樣。

這也是玩美彩妝、美妝相機等應用將 AR 技術應用在產品中的方向。

現在,這些應用已經不僅僅是將你的照片 P 成妝後那麼基礎,選擇妝容之後,上下左右轉動臉部,你就能即時看到彩妝在自己臉上的效果。和化妝品牌達成合作之後,現在的妝容已經細分到眼影的分區畫法,口紅是啞光、珠光、緞面還是金屬光澤。

在這個過程中,系統是在人臉上捕捉數百個點位元的動態資料,從而讓妝容顯得更貼近真實效果。

美妝相機與資生堂旗下的彩妝品牌 NARS、嬌蘭、蘭蔻、雅詩蘭黛等 80 多個品牌合作,推廣 AR 試妝,現在已經線上下做了落地。玩美彩妝則與全球超過 150 家的美妝品牌成為合作夥伴。

美妝相機的 AR 試妝

這已經不是用相機濾鏡調整一張自拍那麼簡單的應用。

另外一類跟自拍、人臉拍攝關係不大。像 Holo(iPhone/Android)這種單純展示虛擬 3D 形象的只是看起來有趣,它可以在真實世界裡投放一個運動中的虛擬老虎或者拳擊手,配合其他人的動作、真實世界的場景錄製視頻或拍照。

像虛擬實境一樣,增強現實遠還沒到真正進入你生活的時候

從《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的評測來看,手機上的 AR 帶來不少新鮮感,無論是用 Google 翻譯即時翻譯外國文字,還是打開應用觀察天上的星座,都會給人之前從未有過的新奇體驗。

但是然後呢?或許它們會一直躺在手機裡,再也不會被打開。AR 應用真正能夠吸引到手機用戶使用的,可能只限於少數幾個場景,每天打開使用的 AR,目前並沒有很多。

從工具類的產品來說,臨時想用尺子、研究下傢俱搭配,在缺少尺子和下雨天導致出行不便的時候,這些 AR 應用對於用戶來說還是有用的。

但這樣的情況很少發生,如果你經常需要測量,最終還是得有把尺子。

至於遊戲,手機遊戲本身就是殺時間的東西,它需要在任何時候可以玩。最終除了 Ingress、Pokemon Go 這樣的遊戲以外,其它需要掃描平面、建立一個虛擬空間的遊戲並不適合經常打開。

即便是背靠任天堂的超級明星 Pokémon,它的 AR 遊戲熱度也已經消退了。根據手遊資料監測公司 Think Gaming 的評估,從去年 7 月至今年 5 月份, Pokémon Go 少了 9 成的用戶。這個數字準確度不得而知,但從 App Annie 商店的應用下載排名和收入排名來看,Pokémon Go 的熱度確實下去了,今天它已經不再是最賺錢的遊戲了。

唯一會被經常打開的 AR 應用可能是濾鏡。

蘋果、Google 各自推出新的工具幫助軟體發展者更快更好的做出 AR 應用。越來越多手機背面出現的雙攝像頭意味著手機能夠像人眼一樣通過兩個不同的畫面的細微差別認出距離,這是 AR 的新基礎設施。

iPhone 6S 及以上機型升級系統到 iOS 11 後,可以使用基於 ARKit 開發的應用;Android 手機的支援較慢,除了 Pixel 和三星的 S8 正式支援 ARCore 應用外,預計後續的旗艦 Android 機型也會升級 Android 7.0 及以上系統,也會支援。

但即便是在最新的 iPhone 8、iPhone X、三星 Galaxy S8 上,今天的應用大部分在面對大塊純色地磚時還是經常出錯。

更大的問題在於使用手機本身。

以及蘋果、Google 再怎麼做,還是需要讓你舉著一個手機,假裝在手機裡看到了另一個世界。

這不是一個自然的事,也限制了 AR 的使用。新版《蜘蛛俠》裡彼得·派克穿上戰衣後,自動投射到瞳孔裡的資訊才是最自然的。

但也是最難以實現的。Google 眼鏡徹底失敗,蘋果最近直接否認了近幾年推出 AR 眼鏡的可能性。

像戴著頭盔與世隔絕玩一會兒遊戲的虛擬實境技術一樣,借著手機假裝看到新世界的增強現實技術,也還沒到對你生活有任何改變的時候。

挑傢俱,聽著比用起來更方便

但實際的效果不太理想。

我們嘗試了比較知名的家居裝修應用 Houzz、IKEA Place、Housecraft,還有前兩天才加上 AR 功能的iOS 版亞馬遜應用。

其中 Houzz 最令人失望。在使用手機攝像頭模擬室內格局時,Houzz 只能在畫面上疊加一個靜態的平面貼圖,比如沙發,就只能調整它的大小和位置,呈現出來的效果也不是立體的。這對真實的家裝過程沒太大幫助,不推薦。

相比之下,宜家和蘋果合作上線的 AR 家裝應用 IKEA Place要有價值得多。授予這款應用所有必要的許可權之後,首先要拿著手機在房間內四處走動,讓攝像頭對準地面,當畫面中出現密密麻麻的黃色圓點時,就意味著程式已經識別除了地板的大概位置。

在實際使用時,如果你家裡的地板沒有什麼紋理,或者室內光線不太好,會嚴重影響這款應用的水平面識別。如果鋪著帶有圖案或花紋的地毯,則識別速度很快。

這個水平面在所有 AR 應用或遊戲裡都非常重要,它是得以承載虛擬物體的基礎。

IKEA Place 這款應用內置了上百款宜家傢俱的 AR 模型,包括沙發、躺椅、書桌、落地燈等種類。隨便選一款傢俱,就能“從天而降”顯示在畫面中。單指拖動可以改變模型的位置,雙指拖動則是調整方向。但是不能通過雙指縮放來調整模型的大小。

這種設定可能是因為,開發者希望在 AR 世界中呈現跟實際傢俱相同大小的模型。但在實際使用中,如果地板識別過程存在偏差,會給後面的所有模型帶來尺寸上的誤差。而這些誤差通過調整模型的位置和方向是修復不過來的。

經過我們的測試,在地板紋理不明顯的房間,使用 AR 功能時經常會遇到超大號傢俱模型的情況,甚至超出了房間本身的範圍。這可能跟攝像頭識別水平面的演算法有關。

iOS 版亞馬遜 app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它的 AR 模式藏在搜索欄的相機按鈕中。進入 AR 模式後,可以在數百個傢俱、電器和裝飾品中挑選。

整體來看,IKEA Place 和亞馬遜都是從促進銷售的角度出發,各自開發了 AR 家裝的功能。它們的可玩性都比較有限,很多時候也沒辦法提供可靠的家裝建議。

如果你不喜歡這兩個賣貨的應用,可以試試 Housecraft。

從體驗上講,Housecraft 識別地平面的速度更快,而且支援精確調整模型大小。這樣就能根據室內的犄角旮旯來選擇模型。

它的缺點是,模型種類相對較少。

看人體結構、認星座,學點東西用 AR 會更直觀

增強現實對於虛擬場景、物體能加強其立體觀感,這對於一些教育類應用的效果有不錯的提升,這雖然是個較為小眾的領域,但新技術在這裡確實有不錯的表現。

例如 JigSpace(iPhone)就比較好地呈現出科普模型的趣味性。應用內置了多種 AR 物體模型,從人體生理結構、古代武器,到地質地理等。

當 AR 模型懸停於到桌面上方,點按螢幕右下角的箭頭,用戶可以查看人腦、鬧鐘等各個結構,應用內的文字會提供更詳細的說明,還會有爆炸圖展示其內部構造。在操作上也便於不同視角進行觀察,使用者可以用雙指進行縮放,單指操作旋轉。

類似的產品還有 Visible Body 開發的一系列講述身體構造、病理的應用,只是暫時只有 2018 版人體解剖學圖譜(iPhone|Android)這款應用用上了增強現實的新功能。你需要找到一個相對較大的平面來放置模型。

對於學生用戶,這些應用的價值在於展示模型更加直觀,或許可以讓他們更快地學到東西。需要注意的是,在載入部分體積稍大的模型時,JigSpace 識別平面會需要更多的時間。

我們還試了一款名叫 Math Ninja AR(iPhone)的增強現實算數應用。

它也需要借用一個桌子作為平面。遊戲設計為闖關制,每一關都包含一系列四則運算的算術題,遊戲者需要從 AR 場景中找到正確的答案。

整個視覺交互以及 AR 場景的穩定性都做的不錯,闖關過程中也能收集卡片,給遊戲者更多成就感。

對星空充滿好奇的用戶則可以嘗試 Sky Guide AR(iPhone)。

這款應用最大的特點是拿起手機對準天空,就能自動尋找出當前區域內的星座、行星、衛星等多種星體。

當你所在的位置上方有重要的星體活動,比如仙女座發生了流星雨,或是國際空間站從天空中飛過,都可以通過 Sky Guide AR 接收到推送消息。

除此之外,這款應用還內置了多款濾鏡,可以通過 X 射線來觀測天空中的奇特景觀。

Sky Guide AR 現在只有 iOS 版本,中國區售價 18 元。

遊戲更立體了,但掃描桌面是一個負擔

遊戲看上去適合利用新的 AR 技術,能讓遊戲內的場景、物品的 3D 感更強,體驗應當是更好的。

說到 AR 遊戲,想到的遊戲名單裡至少會出現這兩款知名的遊戲 Pokémon Go 和 Ingress(iPhone/Android 手機),開發商是同一家公司。Pokémon Go 是一款是在真實場景中捕捉虛擬寶可夢、並以寶可夢作對抗的遊戲,但在國內沒法玩。

Ingress 是一款將真實世界的場景、玩家的移動,放入到虛擬場景中的遊戲,需要 Google 帳戶登陸,但在國內擁有相當數量的擁躉。

Ingress 將使用者所在的位置跟虛擬世界進行連結,將玩家劃分成藍綠兩個陣營進行對抗,並需要玩家實際到達攻擊目的地的位置,才可以對周邊的目的地進行攻擊、佔領和維護。Ingress 兩大陣營也有相當多的線下活動,舉行類似戰役一樣的攻擊和防守。

跟 Ingress 一樣用到了更多真實世界資料的,是一款偵探題材的遊戲 Silent Streets(iPhone/Android 手機)。玩家需要使用攝像頭、實際的走路來尋找線索,推進遊戲的發展。本身遊戲的故事性不錯,只可惜暫時還只有英文。

在 Pokémon Go 遊戲大熱後,出現了不少類似的模仿作品,但都做得不怎麼樣。另外就是這批新的、用了蘋果 ARKit 的遊戲了,我們評測了其中的 8 款遊戲,包括了面向孩童的遊戲 Thomas & Friends Minis(iPhone)。

不過,有個比較糟糕的體驗來自于第一步,掃描、確定平面。即便是 ARKit 加強了調取平面資訊的能力,但在室內環境測試中,花比較多的時間掃描平面後仍有不小的可能性是確定不了平面,這算是目前 AR 遊戲的通病。

另一方面的問題來自於交互上的差異性。因為 AR 需要用到攝像頭,玩家無法將手機平躺在桌面後進行遊戲。更多情況下,玩家只能使用一隻手來進行遊戲的操作,也就是說比較複雜的、需要雙手的交互就比較難了。

在測試下的一堆遊戲中,目前一些休閒類的小遊戲看上去還不錯,例如 Stack AR(iPhone/Android 手機)。這款壘積木遊戲最近增加了 AR 模式,可以在真實環境中投射出一塊塊積木,最後展示出一個等比例的積木塔,Android 手機版本還沒有增加 AR 模式。

相似的休閒遊戲還有 AR Basketball(iPhone),一個投籃遊戲,讓玩家在實際環境中模擬投籃,可以控制跟籃筐的距離和投籃力度大小、方向。以及 Splitter Critters(iPhone),利用切割、再拼接將主角移動至不同地方的遊戲。

左邊是 Stack,右邊是 AR Basketball

另外一些遊戲中本身就用到了 3D 的場景,例如歐幾裡德之島(iPhone)、悠夢(iPhone),在投射到真實環境中後,其 3D 效果還是挺真實的。但因為歐幾裡德之島本身的場景較為複雜,切換到 AR 模式也需要掃描室內多個平面才可以用。在玩悠夢時,因為有時在 AR 場景中物體變得過小,交互反而變得困難。

面向孩童的遊戲 Thomas & Friends Minis(iPhone)在加入了 AR 模式後,倒是更接近于桌遊的體驗,不過在遊戲性上並沒有太多的提升。

可以看到的是,這些遊戲開發商相對謹慎。評測的應用中很多出現的情況是,在原有的遊戲基礎上增加 AR 模式,並引導使用者如何對平面進行掃描。

查航班、量距離、翻譯路牌,這幾個小工具偶爾可以用

在智慧手機剛起步時,Android 手機上就有不少和尺子有關的應用,利用的是手機螢幕本身的長度作為測量標準,就是螢幕上出現刻度的那種。

AR 和現實世界相照應,用一把虛擬尺子可以測量現實中的物體嗎?

AirMeasure(iPhone)使用的時候不需要瞄準水平面,確定好起點和終點後,用戶就能知道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單位據說精確到毫米。

在測試中,室內光線條件下,用 AirMeasure 測量 80cm 寬的衣櫃,得到結果是 79.6cm,相對於買衣服測量 1-2 釐米的誤差來說,這算是比較准的了。

當身邊缺少尺子測量時,AirMeasure 這樣的 AR 測量工具倒是可以解決一時之急。畢竟手機基本上都是隨身攜帶,但尺子不是。

不過你不會經常有這個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用 AirMeasure 等 AR 應用測量外部物體時,儘量讓手機和起終點的那條線保持平行,測量得出的結果會更準確一些。

除了測長度,AirMeasure 還能用來測一個平面的面積、一面牆的高度等。這款軟體的開發者甚至還做了傢俱模擬的功能,只不過種類很少。

看上去,AR 在工具類應用上倒是相對于適合比較專業、部分愛好者的領域,例如用於查看山峰和其高度的 PeakFinder AR(iPhone/Android 手機),在增加了 AR 模式後,可以把周圍的山峰和高度資料投射到真實世界裡,不過效果倒是跟原來的版本差別不大。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提前下載好離線資料包。

相似的還有飛機愛好者有興趣的 Flightradar24(iPhone/Android 手機)在開啟 AR 模式後,一方面可以看到附近仍在運動中的飛機的狀態,相應的航班資訊等。更棒的是,如果你切換到了 3D 視角,可以體驗到類似於飛機飛行狀態的體驗,例如起飛、飛行中等,視角也會變化。但這款應用持續使用需要付費。

還有 Google 翻譯(iPhone/Android 手機)。你可以用它對準目標文字,不管文字是在紙張、路牌還是什麼地方,它可以即時翻譯出來,和當下的目標物體融為一體。

在提前下載完資料檔案後,Google 翻譯也可以離線操作。

呃,最後還有這個特別的天氣應用 Carrot Weather(iPhone)也用上了 AR 技術,但方式比較奇特。它把原來的語音播報機器人放進了你的周圍,並對一切進行......吐槽。

原本 Carrot Weather 是以對天氣具象化的圖畫為特色,加了 AR 模式後,周圍就會出現一個機器人邊移動邊跟你對話,還會叫你“愚蠢的人類”、“香腸一樣的粗手指”、並在 iPhone X 發售當天詛咒你明年一月才能收到新手機。

在現實世界裡畫上幾筆,但又不會真的留下印記

畫畫可以看作是新技術面向藝術愛好者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努力,手機、平板、虛擬實境頭盔裡都有不錯的畫畫工具,增強現實平臺上也有。

如果你在手機上畫畫的能力不錯,iPhone 上的 World Brush(iPhone)和 Paint Space AR(iPhone),Android 手機上的 HoloPaint(Android 手機)都可以讓你在周圍世界上塗抹,可以挑選合適的顏色、筆尖粗細等。

你也可以有偷懶的方式,直接在相機介面貼上 眾多的 gif 圖。例如知名的 gif 圖搜尋引擎 GIPHY 出的 GIPHY World AR(iPhone)可以把 gif 圖直接拿來弄,空間層次感也不錯。

最後有部分需要用到紙張。像專注於教你畫畫的 SketchAR(iPhone/Android 手機),以及 Quiver(iPhone/Android 手機),需要使用者將圖案列印出來後,用相機拍攝,呈現出 3D 形象。

用在運動應用裡,AR 大多和運動本身關係不大

AR Runner (iPhone)是一款室內室外都能使用的 AR 場地競走遊戲。

遊戲開始後,攝像頭會被啟動並在真實場景中佈置好計分點。按照提示通過計分點會得到獎勵。

AR Runner 還設置了不同的遊戲模式。比如 30 秒內通過計分點越多的人排名越靠前,以及繞開敵方路線和牆壁擊打模式。

從遊戲概念上,這款 AR Runner 跟 Ingress 有一些相似性,但玩法更簡單也更即時。

玩 AR Runner 時一定要注意周遭環境,小心不要撞到人或車,也不要被地面上的障礙物絆倒。

如果你喜歡騎行,還可以試試國外開發者做的 Fitness AR。

這款應用能根據手機記錄的騎行路線資訊,在一張 AR 地圖上重新繪製出來。

用手機找到一個平面之後,Fitness AR 就會將騎行起終點、路線及地形圖立體地展示出來。

你可以拿著手機走近看,就相當於放大了路線細節。

有些遺憾的是,這款應用還沒有把騎行速度這項重要參數加進來。長途騎行者也不能從 AR 模式中看到海拔的具體數值變化。

目前 Fitness AR 在中國區 App Store 賣 18 元。

除了這兩款之外,NBA 10 月份的時候還推出了一款增強現實的籃球遊戲,NBA AR。

這款應用(iPhone)的主要玩法就是虛擬投籃。進入應用之後,先要平移手機尋找穩定合適的平面。

當立體的籃球架出現在螢幕上之後,就可以點按螢幕進行投籃了。投射的方式是向斜上方甩動手機。

實際體驗過程中發現,這款應用的即時定位做的不太好,籃球架經常發生輕微偏移。另外影響體驗的是甩動手機的力度沒有顯示,很難精確控制 AR 籃球的力度和角度。

這些功能體驗上的不足,讓 NBA AR 只能在偶爾時間玩一玩。

想要鍛煉身體,還是要去打真正的籃球。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他們在手臂上同時試用所有色號的產品,還拍攝同一角度的試色視頻、照片,再加上文字描述的親身體驗,都試著讓你能夠更直觀地想像這些美妝產品在自己臉上會是什麼樣。

這也是玩美彩妝、美妝相機等應用將 AR 技術應用在產品中的方向。

現在,這些應用已經不僅僅是將你的照片 P 成妝後那麼基礎,選擇妝容之後,上下左右轉動臉部,你就能即時看到彩妝在自己臉上的效果。和化妝品牌達成合作之後,現在的妝容已經細分到眼影的分區畫法,口紅是啞光、珠光、緞面還是金屬光澤。

在這個過程中,系統是在人臉上捕捉數百個點位元的動態資料,從而讓妝容顯得更貼近真實效果。

美妝相機與資生堂旗下的彩妝品牌 NARS、嬌蘭、蘭蔻、雅詩蘭黛等 80 多個品牌合作,推廣 AR 試妝,現在已經線上下做了落地。玩美彩妝則與全球超過 150 家的美妝品牌成為合作夥伴。

美妝相機的 AR 試妝

這已經不是用相機濾鏡調整一張自拍那麼簡單的應用。

另外一類跟自拍、人臉拍攝關係不大。像 Holo(iPhone/Android)這種單純展示虛擬 3D 形象的只是看起來有趣,它可以在真實世界裡投放一個運動中的虛擬老虎或者拳擊手,配合其他人的動作、真實世界的場景錄製視頻或拍照。

像虛擬實境一樣,增強現實遠還沒到真正進入你生活的時候

從《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的評測來看,手機上的 AR 帶來不少新鮮感,無論是用 Google 翻譯即時翻譯外國文字,還是打開應用觀察天上的星座,都會給人之前從未有過的新奇體驗。

但是然後呢?或許它們會一直躺在手機裡,再也不會被打開。AR 應用真正能夠吸引到手機用戶使用的,可能只限於少數幾個場景,每天打開使用的 AR,目前並沒有很多。

從工具類的產品來說,臨時想用尺子、研究下傢俱搭配,在缺少尺子和下雨天導致出行不便的時候,這些 AR 應用對於用戶來說還是有用的。

但這樣的情況很少發生,如果你經常需要測量,最終還是得有把尺子。

至於遊戲,手機遊戲本身就是殺時間的東西,它需要在任何時候可以玩。最終除了 Ingress、Pokemon Go 這樣的遊戲以外,其它需要掃描平面、建立一個虛擬空間的遊戲並不適合經常打開。

即便是背靠任天堂的超級明星 Pokémon,它的 AR 遊戲熱度也已經消退了。根據手遊資料監測公司 Think Gaming 的評估,從去年 7 月至今年 5 月份, Pokémon Go 少了 9 成的用戶。這個數字準確度不得而知,但從 App Annie 商店的應用下載排名和收入排名來看,Pokémon Go 的熱度確實下去了,今天它已經不再是最賺錢的遊戲了。

唯一會被經常打開的 AR 應用可能是濾鏡。

蘋果、Google 各自推出新的工具幫助軟體發展者更快更好的做出 AR 應用。越來越多手機背面出現的雙攝像頭意味著手機能夠像人眼一樣通過兩個不同的畫面的細微差別認出距離,這是 AR 的新基礎設施。

iPhone 6S 及以上機型升級系統到 iOS 11 後,可以使用基於 ARKit 開發的應用;Android 手機的支援較慢,除了 Pixel 和三星的 S8 正式支援 ARCore 應用外,預計後續的旗艦 Android 機型也會升級 Android 7.0 及以上系統,也會支援。

但即便是在最新的 iPhone 8、iPhone X、三星 Galaxy S8 上,今天的應用大部分在面對大塊純色地磚時還是經常出錯。

更大的問題在於使用手機本身。

以及蘋果、Google 再怎麼做,還是需要讓你舉著一個手機,假裝在手機裡看到了另一個世界。

這不是一個自然的事,也限制了 AR 的使用。新版《蜘蛛俠》裡彼得·派克穿上戰衣後,自動投射到瞳孔裡的資訊才是最自然的。

但也是最難以實現的。Google 眼鏡徹底失敗,蘋果最近直接否認了近幾年推出 AR 眼鏡的可能性。

像戴著頭盔與世隔絕玩一會兒遊戲的虛擬實境技術一樣,借著手機假裝看到新世界的增強現實技術,也還沒到對你生活有任何改變的時候。

挑傢俱,聽著比用起來更方便

但實際的效果不太理想。

我們嘗試了比較知名的家居裝修應用 Houzz、IKEA Place、Housecraft,還有前兩天才加上 AR 功能的iOS 版亞馬遜應用。

其中 Houzz 最令人失望。在使用手機攝像頭模擬室內格局時,Houzz 只能在畫面上疊加一個靜態的平面貼圖,比如沙發,就只能調整它的大小和位置,呈現出來的效果也不是立體的。這對真實的家裝過程沒太大幫助,不推薦。

相比之下,宜家和蘋果合作上線的 AR 家裝應用 IKEA Place要有價值得多。授予這款應用所有必要的許可權之後,首先要拿著手機在房間內四處走動,讓攝像頭對準地面,當畫面中出現密密麻麻的黃色圓點時,就意味著程式已經識別除了地板的大概位置。

在實際使用時,如果你家裡的地板沒有什麼紋理,或者室內光線不太好,會嚴重影響這款應用的水平面識別。如果鋪著帶有圖案或花紋的地毯,則識別速度很快。

這個水平面在所有 AR 應用或遊戲裡都非常重要,它是得以承載虛擬物體的基礎。

IKEA Place 這款應用內置了上百款宜家傢俱的 AR 模型,包括沙發、躺椅、書桌、落地燈等種類。隨便選一款傢俱,就能“從天而降”顯示在畫面中。單指拖動可以改變模型的位置,雙指拖動則是調整方向。但是不能通過雙指縮放來調整模型的大小。

這種設定可能是因為,開發者希望在 AR 世界中呈現跟實際傢俱相同大小的模型。但在實際使用中,如果地板識別過程存在偏差,會給後面的所有模型帶來尺寸上的誤差。而這些誤差通過調整模型的位置和方向是修復不過來的。

經過我們的測試,在地板紋理不明顯的房間,使用 AR 功能時經常會遇到超大號傢俱模型的情況,甚至超出了房間本身的範圍。這可能跟攝像頭識別水平面的演算法有關。

iOS 版亞馬遜 app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它的 AR 模式藏在搜索欄的相機按鈕中。進入 AR 模式後,可以在數百個傢俱、電器和裝飾品中挑選。

整體來看,IKEA Place 和亞馬遜都是從促進銷售的角度出發,各自開發了 AR 家裝的功能。它們的可玩性都比較有限,很多時候也沒辦法提供可靠的家裝建議。

如果你不喜歡這兩個賣貨的應用,可以試試 Housecraft。

從體驗上講,Housecraft 識別地平面的速度更快,而且支援精確調整模型大小。這樣就能根據室內的犄角旮旯來選擇模型。

它的缺點是,模型種類相對較少。

看人體結構、認星座,學點東西用 AR 會更直觀

增強現實對於虛擬場景、物體能加強其立體觀感,這對於一些教育類應用的效果有不錯的提升,這雖然是個較為小眾的領域,但新技術在這裡確實有不錯的表現。

例如 JigSpace(iPhone)就比較好地呈現出科普模型的趣味性。應用內置了多種 AR 物體模型,從人體生理結構、古代武器,到地質地理等。

當 AR 模型懸停於到桌面上方,點按螢幕右下角的箭頭,用戶可以查看人腦、鬧鐘等各個結構,應用內的文字會提供更詳細的說明,還會有爆炸圖展示其內部構造。在操作上也便於不同視角進行觀察,使用者可以用雙指進行縮放,單指操作旋轉。

類似的產品還有 Visible Body 開發的一系列講述身體構造、病理的應用,只是暫時只有 2018 版人體解剖學圖譜(iPhone|Android)這款應用用上了增強現實的新功能。你需要找到一個相對較大的平面來放置模型。

對於學生用戶,這些應用的價值在於展示模型更加直觀,或許可以讓他們更快地學到東西。需要注意的是,在載入部分體積稍大的模型時,JigSpace 識別平面會需要更多的時間。

我們還試了一款名叫 Math Ninja AR(iPhone)的增強現實算數應用。

它也需要借用一個桌子作為平面。遊戲設計為闖關制,每一關都包含一系列四則運算的算術題,遊戲者需要從 AR 場景中找到正確的答案。

整個視覺交互以及 AR 場景的穩定性都做的不錯,闖關過程中也能收集卡片,給遊戲者更多成就感。

對星空充滿好奇的用戶則可以嘗試 Sky Guide AR(iPhone)。

這款應用最大的特點是拿起手機對準天空,就能自動尋找出當前區域內的星座、行星、衛星等多種星體。

當你所在的位置上方有重要的星體活動,比如仙女座發生了流星雨,或是國際空間站從天空中飛過,都可以通過 Sky Guide AR 接收到推送消息。

除此之外,這款應用還內置了多款濾鏡,可以通過 X 射線來觀測天空中的奇特景觀。

Sky Guide AR 現在只有 iOS 版本,中國區售價 18 元。

遊戲更立體了,但掃描桌面是一個負擔

遊戲看上去適合利用新的 AR 技術,能讓遊戲內的場景、物品的 3D 感更強,體驗應當是更好的。

說到 AR 遊戲,想到的遊戲名單裡至少會出現這兩款知名的遊戲 Pokémon Go 和 Ingress(iPhone/Android 手機),開發商是同一家公司。Pokémon Go 是一款是在真實場景中捕捉虛擬寶可夢、並以寶可夢作對抗的遊戲,但在國內沒法玩。

Ingress 是一款將真實世界的場景、玩家的移動,放入到虛擬場景中的遊戲,需要 Google 帳戶登陸,但在國內擁有相當數量的擁躉。

Ingress 將使用者所在的位置跟虛擬世界進行連結,將玩家劃分成藍綠兩個陣營進行對抗,並需要玩家實際到達攻擊目的地的位置,才可以對周邊的目的地進行攻擊、佔領和維護。Ingress 兩大陣營也有相當多的線下活動,舉行類似戰役一樣的攻擊和防守。

跟 Ingress 一樣用到了更多真實世界資料的,是一款偵探題材的遊戲 Silent Streets(iPhone/Android 手機)。玩家需要使用攝像頭、實際的走路來尋找線索,推進遊戲的發展。本身遊戲的故事性不錯,只可惜暫時還只有英文。

在 Pokémon Go 遊戲大熱後,出現了不少類似的模仿作品,但都做得不怎麼樣。另外就是這批新的、用了蘋果 ARKit 的遊戲了,我們評測了其中的 8 款遊戲,包括了面向孩童的遊戲 Thomas & Friends Minis(iPhone)。

不過,有個比較糟糕的體驗來自于第一步,掃描、確定平面。即便是 ARKit 加強了調取平面資訊的能力,但在室內環境測試中,花比較多的時間掃描平面後仍有不小的可能性是確定不了平面,這算是目前 AR 遊戲的通病。

另一方面的問題來自於交互上的差異性。因為 AR 需要用到攝像頭,玩家無法將手機平躺在桌面後進行遊戲。更多情況下,玩家只能使用一隻手來進行遊戲的操作,也就是說比較複雜的、需要雙手的交互就比較難了。

在測試下的一堆遊戲中,目前一些休閒類的小遊戲看上去還不錯,例如 Stack AR(iPhone/Android 手機)。這款壘積木遊戲最近增加了 AR 模式,可以在真實環境中投射出一塊塊積木,最後展示出一個等比例的積木塔,Android 手機版本還沒有增加 AR 模式。

相似的休閒遊戲還有 AR Basketball(iPhone),一個投籃遊戲,讓玩家在實際環境中模擬投籃,可以控制跟籃筐的距離和投籃力度大小、方向。以及 Splitter Critters(iPhone),利用切割、再拼接將主角移動至不同地方的遊戲。

左邊是 Stack,右邊是 AR Basketball

另外一些遊戲中本身就用到了 3D 的場景,例如歐幾裡德之島(iPhone)、悠夢(iPhone),在投射到真實環境中後,其 3D 效果還是挺真實的。但因為歐幾裡德之島本身的場景較為複雜,切換到 AR 模式也需要掃描室內多個平面才可以用。在玩悠夢時,因為有時在 AR 場景中物體變得過小,交互反而變得困難。

面向孩童的遊戲 Thomas & Friends Minis(iPhone)在加入了 AR 模式後,倒是更接近于桌遊的體驗,不過在遊戲性上並沒有太多的提升。

可以看到的是,這些遊戲開發商相對謹慎。評測的應用中很多出現的情況是,在原有的遊戲基礎上增加 AR 模式,並引導使用者如何對平面進行掃描。

查航班、量距離、翻譯路牌,這幾個小工具偶爾可以用

在智慧手機剛起步時,Android 手機上就有不少和尺子有關的應用,利用的是手機螢幕本身的長度作為測量標準,就是螢幕上出現刻度的那種。

AR 和現實世界相照應,用一把虛擬尺子可以測量現實中的物體嗎?

AirMeasure(iPhone)使用的時候不需要瞄準水平面,確定好起點和終點後,用戶就能知道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單位據說精確到毫米。

在測試中,室內光線條件下,用 AirMeasure 測量 80cm 寬的衣櫃,得到結果是 79.6cm,相對於買衣服測量 1-2 釐米的誤差來說,這算是比較准的了。

當身邊缺少尺子測量時,AirMeasure 這樣的 AR 測量工具倒是可以解決一時之急。畢竟手機基本上都是隨身攜帶,但尺子不是。

不過你不會經常有這個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用 AirMeasure 等 AR 應用測量外部物體時,儘量讓手機和起終點的那條線保持平行,測量得出的結果會更準確一些。

除了測長度,AirMeasure 還能用來測一個平面的面積、一面牆的高度等。這款軟體的開發者甚至還做了傢俱模擬的功能,只不過種類很少。

看上去,AR 在工具類應用上倒是相對于適合比較專業、部分愛好者的領域,例如用於查看山峰和其高度的 PeakFinder AR(iPhone/Android 手機),在增加了 AR 模式後,可以把周圍的山峰和高度資料投射到真實世界裡,不過效果倒是跟原來的版本差別不大。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提前下載好離線資料包。

相似的還有飛機愛好者有興趣的 Flightradar24(iPhone/Android 手機)在開啟 AR 模式後,一方面可以看到附近仍在運動中的飛機的狀態,相應的航班資訊等。更棒的是,如果你切換到了 3D 視角,可以體驗到類似於飛機飛行狀態的體驗,例如起飛、飛行中等,視角也會變化。但這款應用持續使用需要付費。

還有 Google 翻譯(iPhone/Android 手機)。你可以用它對準目標文字,不管文字是在紙張、路牌還是什麼地方,它可以即時翻譯出來,和當下的目標物體融為一體。

在提前下載完資料檔案後,Google 翻譯也可以離線操作。

呃,最後還有這個特別的天氣應用 Carrot Weather(iPhone)也用上了 AR 技術,但方式比較奇特。它把原來的語音播報機器人放進了你的周圍,並對一切進行......吐槽。

原本 Carrot Weather 是以對天氣具象化的圖畫為特色,加了 AR 模式後,周圍就會出現一個機器人邊移動邊跟你對話,還會叫你“愚蠢的人類”、“香腸一樣的粗手指”、並在 iPhone X 發售當天詛咒你明年一月才能收到新手機。

在現實世界裡畫上幾筆,但又不會真的留下印記

畫畫可以看作是新技術面向藝術愛好者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努力,手機、平板、虛擬實境頭盔裡都有不錯的畫畫工具,增強現實平臺上也有。

如果你在手機上畫畫的能力不錯,iPhone 上的 World Brush(iPhone)和 Paint Space AR(iPhone),Android 手機上的 HoloPaint(Android 手機)都可以讓你在周圍世界上塗抹,可以挑選合適的顏色、筆尖粗細等。

你也可以有偷懶的方式,直接在相機介面貼上 眾多的 gif 圖。例如知名的 gif 圖搜尋引擎 GIPHY 出的 GIPHY World AR(iPhone)可以把 gif 圖直接拿來弄,空間層次感也不錯。

最後有部分需要用到紙張。像專注於教你畫畫的 SketchAR(iPhone/Android 手機),以及 Quiver(iPhone/Android 手機),需要使用者將圖案列印出來後,用相機拍攝,呈現出 3D 形象。

用在運動應用裡,AR 大多和運動本身關係不大

AR Runner (iPhone)是一款室內室外都能使用的 AR 場地競走遊戲。

遊戲開始後,攝像頭會被啟動並在真實場景中佈置好計分點。按照提示通過計分點會得到獎勵。

AR Runner 還設置了不同的遊戲模式。比如 30 秒內通過計分點越多的人排名越靠前,以及繞開敵方路線和牆壁擊打模式。

從遊戲概念上,這款 AR Runner 跟 Ingress 有一些相似性,但玩法更簡單也更即時。

玩 AR Runner 時一定要注意周遭環境,小心不要撞到人或車,也不要被地面上的障礙物絆倒。

如果你喜歡騎行,還可以試試國外開發者做的 Fitness AR。

這款應用能根據手機記錄的騎行路線資訊,在一張 AR 地圖上重新繪製出來。

用手機找到一個平面之後,Fitness AR 就會將騎行起終點、路線及地形圖立體地展示出來。

你可以拿著手機走近看,就相當於放大了路線細節。

有些遺憾的是,這款應用還沒有把騎行速度這項重要參數加進來。長途騎行者也不能從 AR 模式中看到海拔的具體數值變化。

目前 Fitness AR 在中國區 App Store 賣 18 元。

除了這兩款之外,NBA 10 月份的時候還推出了一款增強現實的籃球遊戲,NBA AR。

這款應用(iPhone)的主要玩法就是虛擬投籃。進入應用之後,先要平移手機尋找穩定合適的平面。

當立體的籃球架出現在螢幕上之後,就可以點按螢幕進行投籃了。投射的方式是向斜上方甩動手機。

實際體驗過程中發現,這款應用的即時定位做的不太好,籃球架經常發生輕微偏移。另外影響體驗的是甩動手機的力度沒有顯示,很難精確控制 AR 籃球的力度和角度。

這些功能體驗上的不足,讓 NBA AR 只能在偶爾時間玩一玩。

想要鍛煉身體,還是要去打真正的籃球。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