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感動的時刻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感情世界。 一個人對事、對人、對世界、對自然往往都有著自己的愛憎, 有時也無動於衷, 有時也平淡如湖水,

不起微瀾。 別人的心當然無從知道細微。 自己對自己倒是能洞察一二。 我為什麼那麼缺乏感動?我的心為什麼那麼平靜?有時就感到自己的心是一塊石頭, 一塊情感貧瘠的石頭。 有巨大的熱量, 也難捂出熱味。

在三十多年的時光裡, 我的心也曾被打動過。

這樣的時刻, 只是少得很。 記得在時代文萃上就讀過一篇季羨林老先生寫的《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讀完, 我的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有些難以言說的滋味。 心似乎有點酸。 有點想哭的感覺。 恍惚間, 我就是季老先生。 我能體會到他的心情。 這是一篇後生晚輩悼念前輩的文章。 季羨林老先生滿懷深情地敘寫了胡適之先生對自己的知遇之恩, 提攜之情。 字裡行間飽滿的情真意切, 力透紙背, 撥動人的心弦。 讓人充滿感動。 一者, 為胡適之先生提攜晚輩的拳拳之心, 崇高的甘為人梯的精神。 再者, 為季羨林老先生在暮年依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對幫助自己的前輩念念不忘。 這篇文章為後來的前輩或晚輩的做人做事有著引領作用。
其間, 人與人的交往的真誠讓人神往。

還有一篇文章讓我心動。 它就是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 這篇文章, 我是在初中的自讀課本上讀到的。 在這篇文章裡, 我看到了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孩子, 在面對命運捉弄時的狀態, 動不動就發脾氣, 摔東西, 有時一個人在地壇裡面對自己。

我更看到了一個母親, 一個心裡充滿痛苦卻表面堅強的母親, 一個心裡擔心卻表面平靜的母親。 她承受了更多的痛苦。 一個畫面浮現在我眼前。 母親怕兒子尋短見, 而偷偷地尋找兒子。 見不到兒子時的慌張, 魂不守舍。 我還記得她臨死的話: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這偉大的母愛, 生命的全部只剩下對兒女的牽掛。 史鐵生的話更動人。 “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 妹妹也懂。 我倆在一塊兒, 要好好兒活……”這種血濃於水的親情, 就深深地打動了我。 讓我的眼眶濕潤。 還有什麼能與母愛的重量相比肩的呢?

電影《歸來》中的陸焉識面對不能辨認自己的妻子的場面也對我形成了衝擊。 一個男人堅強地走過了苦難, 但自己的妻子卻在苦難的歲月裡失憶了, 這是怎樣的悲哀。 我仿佛就是陸焉識, 淚從心來。 一種委屈, 比自己受苦的委屈還要大的委屈, 在心裡蔓延開來。 只是男兒有淚不輕彈。 當妻子在琴聲裡用手觸摸他的肩膀時, 這個堅強的男人泣不成聲。愛是撫慰人心最好的良藥,雖然最後妻子依然在等他回來。這種等待也是一種深沉的愛。他陪著妻子等待,也是一種愛。這種夫妻之愛也就深入人的心靈。讓人心酸,讓人心痛,讓人感動。

當然,感動還有,零零星星,源源不斷,它充實著我的生命。讓我的生命更加多彩,更加動人。誰說一塊石頭不會豐富?誰說一湖秋水沒有美麗的顏色?只要有感動在,人的情感世界就會美好而明亮。(王海青)

作者簡介:

王海青,1981年生,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疃裡鎮人。小學教師。熱愛文學,現已創作作品600多篇(首),涉及詩歌、散文、小說、評論等各種文體。作品見於《山東電大報》、《山東教育》、《快樂寫作》、《山東文學》、《心天地》等刊物。

這個堅強的男人泣不成聲。愛是撫慰人心最好的良藥,雖然最後妻子依然在等他回來。這種等待也是一種深沉的愛。他陪著妻子等待,也是一種愛。這種夫妻之愛也就深入人的心靈。讓人心酸,讓人心痛,讓人感動。

當然,感動還有,零零星星,源源不斷,它充實著我的生命。讓我的生命更加多彩,更加動人。誰說一塊石頭不會豐富?誰說一湖秋水沒有美麗的顏色?只要有感動在,人的情感世界就會美好而明亮。(王海青)

作者簡介:

王海青,1981年生,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疃裡鎮人。小學教師。熱愛文學,現已創作作品600多篇(首),涉及詩歌、散文、小說、評論等各種文體。作品見於《山東電大報》、《山東教育》、《快樂寫作》、《山東文學》、《心天地》等刊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