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操說學周文王,司馬昭說學曹操,結果他們兒子都做了同樣的事

三國曹操權勢熏天, 關羽敗亡後, 孫權上書稱臣, 說:“臣孫權久知天命已歸王上, 伏望早正大位, 遣將剿滅劉備, 掃平兩川, 臣即率群下納土歸降矣。 ”恭維曹操, 讓曹操當皇帝。 曹操看完大笑, 出示群臣說:“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然後百官勸曹操順天應人, 代漢稱帝。 曹操笑說:“吾事漢多年, 雖有功德及民, 然位至於王, 名爵已極, 何敢更有他望?苟天命在孤, 孤為周文王矣。 ”不肯做皇帝, 只做周文王。

曹操

曹操這話太明顯不過了, 周文王不肯討伐紂王, 留給兒子周武王伐紂, 推翻紂王, 建立周朝。 所以曹操的意思等兒子曹丕取代漢朝, 曹丕真就這麼做了, 通過假惺惺的禪位, 廢除漢獻帝, 封為山陽公, 成功取代漢朝, 登頂魏朝開國皇帝。 魏國皇帝越往後越不成器, 到了後來曹魏的大權被司馬家攫取了, 輪到司馬昭權傾朝野, 司馬昭這時對於魏國皇帝的威脅, 猶如當年曹操對於漢獻帝的威脅。

魏國皇帝見到司馬昭, 猶如當初漢獻帝見到曹操, 一樣戰戰兢兢, 如芒在背。

司馬昭

依附于司馬昭的文武百官依樣畫葫蘆勸司馬昭取代魏朝, 即天子位。 司馬昭說:“昔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 以服事殷, 故聖人稱為至德。 魏武帝不肯受禪於漢,

猶吾之不肯受禪于魏也。 ”這是以曹操為榜樣, 自己不稱帝, 把皇帝位子留給兒子司馬炎。 果然, 司馬炎重複了曹丕做過的事, 假惺惺禪位, 魏國皇帝曹奐被迫禪位給司馬炎, 司馬炎當上晉朝開國皇帝, 封曹奐為陳留王。

司馬炎

《三國志平話》描寫這段禪位非常有意思,

說山陽公聽說曹奐被廢為陳留王, 直接笑死:少帝禪位於司馬, 封少帝為陣留王。 漢獻帝聞之, 笑而死。 《三國演義》比較正規, 沒有寫這種調侃口吻, 不過也非常悲傷, 吟詩一首感歎:晉國規模如魏王, 陳留蹤跡似山陽。 重行受禪台前事, 回首當年止自傷。 禪位本是堯舜禹故事, 從堯舜禹後, 都被玩壞了, 既想當皇帝, 又怕後人罵自己謀朝篡位, 少不得裝也要裝一下, 來一回築壇正兒八經的受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